分享

大青山骑兵支队与游击队

 良子之轩(1) 2011-06-28

大青山骑兵支队与游击队

日伪军在大青山地区的军事力量大部分是骑兵和机械化部队,特别是伪蒙军,绝大部分是骑兵。日寇大贺骑兵联队约二千人活动于平绥路至包头沿线,还有大批汽车驻扎在归绥、包头等地,可随时调遗。此外,隶属国民党的自卫军也是骑兵,他们有时是抗日的“友军”,有时是与八路军搞磨擦的反共“顽固军”。大青山支队与这样的军事力量对垒,装备骑兵势在必行。

1938年底,李井泉司令员曾就建立骑兵问题请示中央,中共中央在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这一地区的战斗,非有骑兵不行”,“应该使自己迅速拥有多数骑兵”。事实上,支队在开辟根据地的斗争中(袭击日伪军,剿灭土匪),缴获了一批战马,将绥南和绥西部分连队装备为骑兵。据1 9391月统计,715团主力东进之后,留在大青山的正规军、游击四支队和收编的地方武装共1480人,其中指挥员156人,政治工作人员55人,战斗人员841人,供给人员22人,工作人员391人,卫生人员15人;共有马609匹,骡40头,驴1头。120师党委批复李井泉请示中,要求大青山支队迅速由步兵改建为骑兵。

步兵改建骑兵,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马匹鞍具;二是指战员的思想认识和连带的骑术战术问题。马匹鞍具的缺口较大,部队组织人员深入牧区农村宣传、征集、购买,期间,涌现出不少群众自动捐赠乃至冒险进城购买鞍具的事例,如井尔沟的张润喜只身到归绥买回200副马鞍 (事见本章第五节)。提高指战员对组建骑兵必要性的认识,进而学会驯养马匹,掌握骑术战术,也是步改骑的必由之路。支队司令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增强了指战员克服困难的信心。他们拜当地马倌及善于骑乘的老乡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不仅学会了驯养,而且掌握了骑乘作战的要领。为此,司令部提出的口号是:“一边打仗一边建,一边行军一边练”;指战员编出的口诀是:草短、料净、水要清;脚尖跟镫,身略前倾,两腿夹紧,屁股坐稳。他们或头顶骄阳,或冒着寒风,展开马上瞄准、劈刺及追击训练。群众说:“八路军真叫硬,磨破屁股不说疼”。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大青山骑兵支队建制为三个骑兵营,分别在绥南(一营)、绥中(二营)和绥西(三营)活动。1940525日,贺龙、关向应向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请示并批准将大青山骑兵支队营的建制改为团的番号,同年冬营改为团。19405月,李井泉奉命调回晋西北,姚喆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员,后来陈刚任副司令员。司令部内设:参谋长;特务连、骑兵连、警卫排、通讯排、作战科(一科)、侦察科(二科)、通讯科(三科)、训练科(四科)、机要科;政治部,下设组织、宣传、除奸、敌工、民运、总务六科;供给部,下设财务、军需、粮秣三科;卫生部,下设医务科。司令部下辖骑兵一、二、三团及教导大队、四支队(194112月改为骑兵支队独立营)。

大青山骑兵支队是在对日、伪、顽军的游击战争中组建并发展起来的,他们为坚持大青山游击根据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粉碎了日寇对根据地的多次大扫荡, 特别是1939年的“5月扫荡”和1940年实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的大“扫荡”,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充实了抗日武装力量。据统计,1940 年骑兵支队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95次,其中绥南21次,绥中48次,绥西26次,俘获日伪军193人,毙伤日伪军794人,其中日军428人,毙伤战马187匹,击毁敌汽车7辆,缴获各种枪支586支,各种弹药48539枚,战马571匹,电台3部,还有其他战利品。骑兵支队牺牲指战员180人。其中战士130人,连级干部7人,排级干部6人,班长2 5人,政工人员12人,负伤指战员184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同时唤醒了更多的爱国志士踊跃参军,这年年初,支队有1200多人,年底发展为1680多人。

1941年,大青山根据地进入最艰难阶段。1月,皖南事件爆发,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春季,日寇实行更加残酷的“强化治安运动”和“施政跃进运动”,对根据地游击区频繁发动“扫荡”、围攻和袭击。“扫荡”最早从绥西开始,14月,以五百至三千的兵力“扫荡”数次,510月对绥西党政军领导机关袭击6次。骑兵支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和隐蔽政策,跳出外线,保存实力并开辟新的游击区,同时利用高山密林与敌周旋,抓住机会打击敌人。年内与日伪军交战108次,据不完全统计,毙敌258人,伤敌134人,缴获各类枪支240余支、子弹21480余发、战马383匹、电话机3部、棉布560余匹、军鞋7万余双,击毁敌汽车6辆,炸毁敌火车1列。骑兵支队指战员牺牲96人,负伤138人,损失武器130余件、战马226匹,另有胡定良等人叛变投敌。

骑兵支队到194210月撤销建制,成立塞北军分区。194289日,贺龙、关向应、周士第、甘泗淇致电120师骑兵支队表示慰问:“你们在这艰苦的斗争中,不只没有悲观动摇,反而日益成长壮大。事实证明,你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无坚不摧的队伍——八路军唯一的铁的骑兵。同志们,坚持大青山游击根据地是有极重要意义的……今天的困难是胜利前的困难……曙光就在前面。”之前,李井泉在19401025日的《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十期上发表的《一年余来的大青山游击战争》一文中总结骑兵支队“不仅今天能担任骑兵游击战争的任务,而且在将来反攻中是有更大的作用的。”事实确如李井泉预料的那样,抗日战争反攻阶段,骑兵支队驰骋在大青山南北平绥路沿线,为夺取胜利屡建奇功。

在大青山根据地,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是一支极其重要的武装力量,也是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抗日战争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大青山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抗日民主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9404月《中共中央关于绥远敌占区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游击队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游击队工作的方针、任务和组织形式。中央指出:要普遍建立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队和游击小组;地方抗日游击政权只能建立在游击队和游击小组的基础上,领导人应与游击队共同行动;游击队除进行抗日斗争外,还要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张贴布告、宣传民众、发动民众参军参战。大青山区的抗日游击队不仅配合八路军作战,而且是骑兵支队发展壮大的兵力源泉和宠大的后备力量。在极端艰难的岁月里,他们始终活跃在群众之中,屹立在大青山上。

大青山根据地的游击队分布于绥中、绥西、绥南三个地区,属于专署、县、区三级抗日民主政府。随同大青山支队一起来的“战动总会”游击四支队,隶属支队,后 来入编正规军序列。此处着重以绥西游击队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武归县八区在193812月动委会成立时即组建了游击队,队长任德仲,副队长邸旺,当初只有五支步枪,十几个人。第二年队员发展到30多人时,除队长外都加入了大青山骑兵支队,补充了正规部队。19402月八区民主政府成立时,再次组织游击队,任、邸依然任正副队长。他们在八区政府领导下,白天依托山区活动,夜间就到平川或公路沿线大村庄活动,宣传形势,征集粮草,搜集情报,打击汉奸。19405月有两个外地的“老乡”进入八区,向司令部得胜沟活动。游击队机警地抓获了这两个人,但在押送途中一个因逃跑被击毙,一个跳崖摔死。事后查清,这是两个经过日寇严格训练的高级特务。八区游击队是骑兵,活动范围至日伪控制下的七区。七区一个乡的伪保甲团长拒交抗日军粮,游击队果断出动,扣押其家属,提出交换条件,很快成交,并由此打开七区工作局面。1941年正月初八,游击队在得胜沟附近的圪塔子村遭到40多名日军攻击,任德仲带领队员凭借熟悉的地理环境勇敢还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打死3名日军和一只警犬,游击队员安全转移。初冬一日游击队在井尔沟时,与80多名进山“扫荡”的日军遭遇,游击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与敌人激烈交火,掩护绥西专署人员安全转移后撤出阵地。1942年冬,支队主力化整为零跳出敌人的“铁壁合围”圈,根据地形势十分严峻,八区游击队为掩护骑兵三团的后方机关在李齐沟的隐蔽据点骆驼场,始终不离左右。日寇将八区政府的窝棚烧掉又炸毁。区长郝秀山与游击队返回后再次盖起窝棚房,几个队员在门前一块天然大石板上刻下“郝区政府”四个大字,他们边刻边说:“房子你可以烧掉,这块石头和区政府你永远也烧不掉!”简朴的话语表达了游击队战士坚如磐石的信念,刻下了青山儿女彪炳史册的民族气节。

1939年秋,在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作委员会领导下,蒙古抗日游击队成立,李森、高凤英先后任队长,贾力更、徐秉智、彭光华、奇俊山先后任指导员。他们活跃在大青山和土默川上,智擒日军小队长小野,全歼忠义乡伪保甲团。1941年春节过后,和林游击队并入,共有120多人,夏秋之交袭击驻耿家营村一个排的伪军,夺得军马六七十匹,不但全部装备为骑兵,还向正规部队和地方政府支援一批马匹。

武归县二区游击队也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骑兵游击队。队长马建功,1938年冬参加杨植霖领导的蒙汉抗日游击队,次年按照杨植霖的指示组建游击队。他们从日伪军手中夺得7支枪(一支手枪、两支冲锋枪、四支长枪),引起日军高度重视,悬赏五万元蒙疆币捉拿马建功。1940年秋,日寇出动汽车趁夜突然袭击马建功家乡,没有抓到他本人,狂暴地杀害马建功的父亲、母亲、哥哥、二妹、三弟五人。马建功怀着与日寇不共戴天的家仇国恨,带领游击队打击侵略者,铲除汉奸。194210月,日伪军大“扫荡”时,二区游击队接到掩护支队司令部转移的任务。马建功率队断后,且战且走,突围中,姚喆司令员的座骑中弹栽倒,司令员被摔出三步多远,马建功见状速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姚司令,他与另一位战士合骑一马突出重围。此后,他们奉命在蜈蚣坝沟设卡收税,与日伪军警展开针锋相对的争夺战,多次冒险深入虎穴,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绥中地区,193810月动委会成立时即改编一部民团为直属游击队,很快发展到百余人。在民主建政过程中,组建起归武区游击队、武川县一、二联区游击队,以及县长李康亲自带领的武川县游击队。到19424月,绥中已有9个游击队,共计218人,他们不仅保证了党政机关的存在和发展,配合了正规军作战,而且还单独进行了一系列战斗,打击了敌人,壮大了抗日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