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时期之慈禧太后称制

 小袤 2011-06-30

太后称制之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1835112919081115),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名杏贞。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临朝称制,为自18611908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部(今附近),那拉氏,父惠征,原为吏部笔帖式(八品),咸丰二年(慈禧选秀入宫之年)升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四品)。咸丰六年,生下了咸丰帝的第一个儿子,亦是唯一成年的儿子。咸丰帝逝世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钮祜禄氏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叶赫那拉氏则以新皇帝生母“圣母皇太后”的身份住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称谓。清朝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间最长,期间两次引退,三次垂帘。

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其执政能力颇受争议,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过去对慈禧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因为是中国少数享有盛名的女性政治人物,而常被人和唐朝武则天相提并论。

1835阴历十月初十慈禧出生,出生地不明。有人说她出生在

安徽,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呼和浩特;还有人说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长治市,以及有人说慈禧就是出生在北京。1851515岁),选秀入宫,赐号贵人(清史稿作懿贵人)。185419岁),晋懿[1]185621岁),生皇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185722岁),晋懿贵妃186025岁),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留京与联军议和。186126岁),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八月,在恭亲王奕?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186227岁),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186530岁),罢议政王奕?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但是对奕?开始有所戒备。187439岁),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188853岁),光绪帝大婚,翌年亲政;慈禧继续“训政”。189459岁),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是为甲午战争战败的其中一个因素。189863岁),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皇太后与守旧派大臣及新军领袖袁世凯,联合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囚光绪,后重行训政。190065岁),因义和团发起庚子拳乱,导致列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离京,前往西安避祸,列强顺势抢夺其最心爱的颐和园文物古董,并火烧颐和园。190166岁),辛丑条约签订后,两宫回銮;皇太后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190872岁),光绪皇帝驾崩后一天,皇太后于11月15下午五时病逝,后葬于定东陵大行皇帝无嗣,由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其子溥仪为帝(即后来的宣统皇帝)。

按定东陵神牌上记载,皇太后叶赫纳拉氏生前死后得到的谥号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谥字23字,连皇后25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庄,及孝德与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中之最。1928,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并盗挖慈禧临终时口含大如鸡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宫内是太监装饰品)溥仪在回忆录里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盗事,并改馈赠给某位民初权贵夫人(宋美龄),让他耿耿于怀。



[1] 清制后宫地位共分八级,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贵人常在答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