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架山上颂英魂——记潘德表烈士

 昵称1298788 2011-06-30

铁架山上颂英魂——记潘德表烈士

魏哿奇

19482月,在解放鞍山的战斗中,我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236团政委潘德表,在阵地前沿指挥作战时,不幸牺牲。


(一)
 

潘德表,原名孝纲,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河清村,19205月生于广州市。父亲中学教师,母李氏,操持家务。孝纲有五姊三兄,因他最小,颇得全家人抚爱。他6岁入广州市立第62小学读书。1932年秋,升入西关华贵路观澜街实践中学读书。

实践中学只有百余学生,规模较小,不为政府当局所重视,因此反动党团组织亦未涉足,思想统治较松,较名牌学校有更多的自由。

学校当局为了引导学生注意政治问题,曾邀请邓初民等一些著名爱国人士来校演讲。演讲的内容多是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问题。孝纲听得很认真,弄懂了许多道理。他建议学校多请一些著名爱国人士来校演讲。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学到更丰富更生动的知识。

孝纲被选为班级干部和班联会的学术部长后,积极组织读书活动。为了开阔同学的视野,他用会费为大家购买《世界知识》、《新生》 等杂志及香港发行的《大众日报》等进步报刊,使同学们在阅读和思考中受到教益。

1935年秋,孝纲考入广东省立大学附中高中部。1936年加入中国青年抗日大同盟。腐朽的社会现实使他认识到,仅靠读书是不能救国的,必须拿起武器去和敌人拚。他学业优良,又有健康的体魄,是年秋末,考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六期。19373月,他赴南京入国民党中央军校接受入伍训练。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军占领华北,南京形势告急!大敌当前,国民党政府不谋抗战,却采取西迁的逃跑政策。

这时军校也受命“徒步西迁”。学员们本来就反对反动政府逃跑,所以听到徒步西迁的指令十分愤慨,临时召集了紧急会议,一致通过坚决反对“徒步西迁”的决议。孝纲被选为学员代表,经交涉,政府当局答应学员要求:派车护送。

军校西迁至江西,继而迁至湖南桃园县。途中孝纲想逃跑,去延安。第一次被队长半路截回。第二次也没有成功。第三次他联络了两位同学,由长沙出发,终于在19384月到达西安。


(二)
 

孝纲获得新生,取用新名潘德表。他由西安转入陕北安吴青训班受训三个月。7月转陕北公学,并于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入陕北公学高级班受训,于19392月毕业,被分配到延安中卫师训练班任支部干事。19416月,调新四军53团任宣传股长。19425月,调5师任秘书。不久又调到515旅任组织科长。9月,调回 5 师任组织科长。19435月,调抗大五分校任干部科长兼营级队的政治指导员。11月,任军直特务团政治处主任。19442月调513旅任教导大队政委。19455月,任5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10月,再回13旅任29团政治处主任。

在这7年半的时间里,潘德表对工作频繁调动,毫无怨言,愉快地接受组织分配。由于生活艰苦和过于劳累,1939年潘德表就患了肺炎,但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曾对劝他休养的同志说:“我是共产党员,对党应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他所在的新四军 5 师主要活动于鄂豫皖边区。6年来,他随部队参加了35次较大的战斗,积累了不少战斗经验。

19465月,国民党军队加紧进攻中原。中原我军遵照中央军委“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为保存力量,争取主动,于 6 月底组织部队分路突围。潘德表突围后去东北工作。他和爱人石坪化装成百姓于9月来到东北。


(三)
 

194699,潘德表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1 33团副政委。当时,敌军正在积极破坏停战,试图南攻北守,先南后北向我军发起全面地大规模地进攻。为了保卫南满根据地,4纵队奉命深入敌后,实行挖心战术,打了些好仗,有利地配合了正面部队作战。

潘德表任 33 团副政委时,同敌进行过多次战斗,较中原抗日时期,战争是更频繁更艰苦了。自 19469月至19479月,仅一年的时间里,即参加了较大的战斗 18 次,是中原每年战斗的3倍。环境也更艰苦了,经常是一连行军六、七天。冒零下30多度的严寒,趟没膝的积雪,顶砭骨的寒风,这对于只着单衣的穿插部队来说,确实是个严重的考验。潘德表在蚊子沟战斗中冻坏了脚。由于天寒、劳累,胃疼,气管炎,贫血同时向他袭来、但是他依然十分乐观地坚持同部队一道行军打仗,为战士们做出了榜样。

1947 2 月,潘德表调入 12 师任 36 团政委。 5 月,在我军取得四保临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之后发起了夏季攻势。

夏季攻势,是我军转入战略性反攻的第一个战役。历时 50 天,歼灭 8 万余人,收复城镇 42 座。 9 月,东北民主联军依据中央军委提出的内线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的指示,决心以九个纵队及地方武装发动秋季攻势。

秋季攻势开始以后, 36 团团长江海、政委潘德表在师部领受了参加消灭聂家屯、刁皮屯之敌的任务。刁皮屯、聂家屯、八棵树是敌 390团驻地,指挥所在刁皮屯。我 36 团开进中,因在红土庙停口进餐,延误了时间, 10 1 日到达预定地域时,天已大亮。即刻攻占了刁皮屯以西的 362 高地。在部队继续前进时,因警戒疏忽,被敌人打了一下,拖拉了时间,致使 2 营到达小金家沟口时,敌军已经开始收缩。我 36 团立即围歼刁皮屯之敌,歼灭敌团部及三营一部,残敌仍坚守孤山。翌日清晨,我部队从西北、北、西等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经 1 小时战斗,敌军溃退, 36 团进入村庄,俘敌 283 人,其中 60 名军官。 36 团仅伤亡 53 人获得初战胜利。但是,因部队行动迟缓,贻误战机,也受到师部批评。在战斗总结会上,潘德表主动承担了贵任。

10 4 日晨 1 时, 36 团进入长相屯,包围了开原车站。 6 日, 3 纵部队接防。 36 团去沙河堡、大小庙子一带,负责截击打援。

10 17 日, 36 团奉命配合 10 师攻打营盘。部队进入驿马站,做攻击准备。潘德表亲自查看了两次地形,做好了后勤器材的准备工作。 18 7 时,总攻开始。 36 团担任攻击西山头及村落的任务。中午全部占领外围阵地。敌军收缩在主要阵地上坚守。由于部队缺乏攻坚经验,火力没有组织,步炮协同作战不好,又遭到敌 8 架飞机轮番轰炸,因之部队伤亡较大。

战后,潘德表就营盘战斗进行了总结,要求各级干部吸取伤亡重大的教训。“攻打据坚强工事之敌,不应过于性急,应以工事坚固程度作为计算时间的标准,不应以大部队活动。(应)以小部队各个深入包围歼灭敌人。”他强调二梯队必须注意修筑工事以保存自己。火力则应集中射击一点,山炮、步炮、迫击炮要抵近射击,迅速转移。他要求每一个干部和战士都要从战斗的积极性及贯彻上级意图方面作认真检讨。

1947 12 36 团奉命参加歼灭辽阳外围之敌以诱敌主力出动的任务。 15 日晨 8 时战斗打响。他们顺利地歼灭了双庙子、安平清剿队。待主力部队攻入沈阳西郊, 36 团又奉命在辽阳以北破坏铁路扰乱敌人。

这一年冬天,据老百姓讲是几十年未有的严寒天气,部队非战斗减员严重。潘德表由于天寒劳累,咳嗽不止,一切药物都不管用。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行军,走了 30 里路,用了 20 人来抬。他不忍心再让人抬了,况且他也觉得体力难支,鼻腔、喉咙等呼吸器官一时很难恢复正常,便同百余名病号去路东师部进行休养治疗。病中他也不停止工作。他亲自检查每个病号的病历,督促治疗。

1948 1 18 日,后方为 36 团补充了 203 名新兵,伤员归队 60 名(包括潘德表),还有 31 名解放战士,恢复了战前编制。潘德表对战争前途更充满胜利信心。部队有了补充,就可以连续不断地打下去。他愉快地对大家说:“我身体虽然不好,也还是有决心打到北京、南京才罢休!、”“国民党是一定要垮台的。”

1948 2 l 日, 36 团接到攻打辽阳城的作战命令。团首长立即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进行动员,强调了政策纪律和战术动作。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昂。 36 团被指定为第二梯队,后又改为第三梯队。 2 6 日晨,因烟雾大,总攻时间推后 2 小时, 8 点准时总攻。 34 团仅以 15 分钟即突破敌小南门前沿阵地。 36 团等后续部队似潮涌般拥入城内。下午 2 时全歼辽城守敌万余人。潘德表高兴地说:“这是最痛快的一仗。突破前沿后,即如入无人之境。”


(四)
 

潘德表长期做政治思想工作,有很丰富的经验。1947 3 月攻打桓仁时,他动员说“这是我们解放辽东的第一个城市。我们首先要立好这一功。”部队遇到困难行动迟缓时,他站在队前刚毅地说:“快前进!占领对面的炮楼就解决问题。下面就是桓仁城啊!”攻打辽阳县城时,部队迅速进入突破口,从小南门顺城墙向南门发展时,他向部队高呼:“1营快前进,再慢就立不了功了!”部队受到鼓舞,迅速前进,很快就解决了敌师部。

1948 2 11 日下午,部队从辽城出发,直指营口。但在行军途中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回师攻打鞍山。主要目的是消灭敌 25 师。黄昏时部队抵达潘家炉。 12 日奉命攻打鞍山外围,夺取铁架山。铁架山是鞍山敌军的眼睛,形势十分险要。潘政委和江团长一起观察了地形。潘德表鼓动部队说:“我们团担负着打响解放鞍山的第一炮,要解放鞍山 30 万人民啊!”炮团及炮司四团同来助战,情绪非常高昂。 14 日,潘德表和江团长第三次去铁架山观察地形,在最前线指挥战斗。 16 日,经过激烈争夺,鞍山的屏障——铁架山外围据点,终于被 36 团夺过来了。17日,正当 36 团组织扩大战果,向敌军纵深发起总攻时,敌军突然以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我军的进攻。潘德表不顾敌军火力封锁,坚持在最前线观察敌情,组织炮兵还击。突然,一颗子弹射中潘德表胸部。潘政委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只有 29 岁的年轻团政委,被夺走生命,英魂长遗在铁架山下。

战士们脸上挂满了泪水,怀着满腔愤怒,狂呼着为潘政委复仇的口号,勇猛地冲向敌群。 2 18 日,鞍山人民获得解放。 36 团全体指战员把潘政委遗体掩埋在亮甲山。追悼会上挂起一幅挽联:

八年抗战转战中原,为民族解放,大江流水增光彩;

苦斗三载塞外寒冬,为人民事业,铁架山上聚英魂。

人民不忘解放鞍山的英烈!

(赵犁  编辑)

    


 
 
 
 
 
 
 
 
 
 
 
 
 
在鞍山解放60年纪念会上烈士潘德表的儿子感慨献言。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
http://lnsyyfgz.360doc.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