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案传说:熊廷弼以枕代死

 水晶琴 2011-07-03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将领,字飞百,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后乡试中进士。三十六年巡按辽东。熊廷弼是为明朝固守危辽的辽东经略。

据正史记载:他生性刚直,忠心耿耿,“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唇敝舌,争言大计”。然而他却不断被排挤,最后兵权被夺,徒具辽东经略虚名。因为没有采纳熊廷弼的正确意见,辽东沦陷,魏忠贤却将熊廷弼一并问罪处死。魏忠贤还嫌不足,将熊廷弼首级传首九边,使边境守将心灰意冷。魏忠贤还诬陷清廉的熊廷弼贪污军资十七万,严令追赃,酷刑拷打熊廷弼家人。熊廷弼长子交不出这么多钱,被逼自杀身亡,熊廷弼的亲戚全部因此倾家荡产。朝廷如此正邪不分,天下为之愤惋叹息。但民间一直有传闻说熊廷弼其实并没有死。

清代会稽泰颛著《称阳杂录》称:他有个族父叫泰集公,当时在锦衣卫,因此知道熊廷弼的狱中详情。泰集公跟泰颛是这样讲的:

熊廷弼下狱后,天天在脖子上系着一个布囊,向空中叩拜。提牢官问其中缘故,熊廷弼说:“囊中装着谢恩表,所以我望着宫阙不断叩拜,希望上达天庭。”提牢官 说:“你已经是待斩死囚,还痴心妄想给天子上谢恩表?”熊廷弼说:“这是赵高(秦朝奸臣)说的话。”临刑那天,狱吏在半夜提熊廷弼出来,说: “有旨处决。”熊廷弼说:“我已经知道了。”面不改色,象平常一样从容。狱吏带熊廷弼来到刑部大堂上,那里摆好了送行酒饭,熊廷弼不吃。于是狱吏举着火炬,拥熊廷弼行到西市执行死刑。

刽子手一刀砍下,声音却象斩断了木头。监刑者再一看,原来斩断的是熊廷弼狱中所枕的长枕,熊廷弼已经不知所 在。监刑者惶恐不安,手足无措,急忙禀报魏忠贤。魏忠贤大惊失色,说:“我一向听说这个熊廷弼有异术,之前我还不信,如今果然被他跑了。但此事断不可声 张,事情泄漏出去我怎么跟东国(满洲)交待?”魏忠贤命令赶紧找个和熊廷弼面貌相似的囚犯杀掉,传首九边。

清代萧山范蘅洲著《古趣亭集》也 称:康熙年中,一天,碧波潭庙里的一个僧人告诉马氏自己将赴海宁拜见经略。碧波潭距离海宁二百里远,僧人早上出发,往返四百多里路,日暮回来时太阳还没有落山。马氏怀疑僧人在说假话,检查僧人的行囊,里面有熊廷弼的亲笔信和几件海宁特产。马氏这才明白僧人果真不是一般人,僧人自称是熊廷弼的部将。

如此看来熊廷弼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出家修道去了。传统文化是修炼文化,很多中华历史名人都走入了修炼,都与修炼有着不解之缘,只是常人看不出来。

(据清·李岳瑞《悔逸斋笔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