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翰园碑林--解说词

 一宛鹄 2011-07-04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7/4
 
                                                     中国翰园碑林---解说词
     

        我们现在来到是开封著名景区翰园碑林,它是国家4A级景区,与西安碑林、曲阜碑林并称为中国三大碑林。它占地120亩,镶碑3000多块,整个景区分为南半部的园林风光和北半部的主体碑廊区。主体碑廊区总长达6华里,分为历代碑廊、现代碑廊、中山碑廊、篆刻碑廊、少数民族碑廊、国际友人碑廊和名人书法碑廊等。在中国的三大碑林中唯有开封的翰园碑林是私人投资兴建的,它是由开封市的退休老干部李公涛老先生带领全家集资所建,李公涛先生现生活在我市东郊,生于1927年,现在已是81岁高龄,他原籍是在河南巩义,从小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 1951年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还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83年因为身体原因而提前退休。退休后的李公涛先生与开封市的许多热爱书法艺术的文人雅士研究书法、切磋技艺,1984年时,看了开封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李公涛先生大受启发,决心要在开封建这样一座碑林,就是要广收天下墨宝,隽刻于石,为后代人留下一座文化不动产。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全家人说后得到全家人的支持,拿出全部积蓄2万元做为筹建资金开始了筹备工作,还取得了各界人士的支持,像该园的120亩地就是市委市政府无偿提供给他使用建设碑林的,而且还有社会各界的捐款来支援碑林的建设。在此李老非常感动,在碑林创建之初时就立下一则家训碑,这块碑刻立于我们南大门轩辕黄帝像下面,他要求全家人在碑林的建设过程中“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到碑林全部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子孙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的利益。”这是一块有形的家训碑,而他在家庭内部还立了一条不成文的家规,他要求在碑林建成之前,不买高档家具,不添高档衣服,不在银行存一分钱。从1985年建碑林开始至今已二十三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全家已投入资金高达1600多万元,他的这种精神与中国古代的愚公移山精神十分相似,所以现代人亲切的称他为“当代文化愚公”,而在2005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也命名他为“开封当代文化愚公”的称号,而我们的翰园碑林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民办碑林和书画碑林”。

        各位朋友,了解完李公涛先生后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主体碑廊,它是在1996年落成,总建筑面积10150平方米。走进碑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楷书名家田英章先生所书写的《前言》,通篇采用的是欧阳洵的欧体,字体清丽古雅,结构严谨,可谓是国内的一流水平,整篇是900多个字,是田英章先生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写成的,可见他的书法根底非常深厚。整篇记述了翰园碑林的发展过程和概况,田英章先生是天津人,现生活于北京,他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的秘书,是国家唯一的一位手写任命书的书法家。

        首先我们来参观一下历代书法碑廊,它上起殷商,下至清末,共镶碑822块。我国的西安碑林和曲阜碑林主要是展出我国古碑为主,非常珍贵,而翰园碑林的特色是展示我国的书法发展和文字演变史,所以我们的历代碑廊都是按照朝代的顺序进行篆刻的。

        汉子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世界上的文字一般都源于图画,我们首先看到的两块是我国最早文字的一种――甲骨文,它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1898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古殷都废墟中发现的,当时出土了十几万片,大概五千多字,而专家能识别的只有二千多字。这种文字一般用刀刻写,因而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形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这里选刻的是在龟甲和牛髋骨上的卜辞,下方就是它翻译过来的内容,在我国有许多著名的学者都研究甲骨文,例如王国维、罗振玉、郭沫若等等,特别是罗、王二位在甲骨文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甲骨学初期称为“罗王之学”。在这个时候还都是象形文字,到周代以后我国的文字就有了一定的进步。西周时期人们喜欢把字刻在青铜器上,由于古人把青铜称为“吉金”,所以这些文字又被称为是金文或钟鼎文。金文与甲骨文相比,字形显得工整一些,笔画趋于圆润,已经带有书法的美感。据文献记载,周宣王时有位叫籀的太史,他把当时存在的文字进行整理,著大篆15篇,这是中国文字的第一次改革,后人把太史籀之前的文字称为“古文”,把太史籀以后的文字叫做“大篆”,也叫“籀文”。周代文字都是大篆,它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周代初期,中期还有春秋战国时期,在周代时期我们选刻的有周康王时的《大盂鼎》另外还有中期的《散氏盘》《毛公鼎》(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其中毛公鼎被誉为“镇馆之宝”)等。说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除了有大篆文字之外还有一钟石刻作品非常有名,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石鼓文》,它是在唐代初年时在陕西凤阳县出土,后来因为宋徽宗非常喜欢书法就将它运到了开封,在后来金人攻入开封后又将它运到了中都(今北京),现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之所以称它为石鼓文,是因为发现时所刻的石碑都是圆形像鼓一样,据专家们考证,认为它是战国中期秦人的作品,与小篆已经很接近,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后人誉为“石刻之祖”又称“小篆之祖”。唐代的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大诗人杜甫,北宋的欧阳修、苏轼等历代文人书家无不交口称赞。

        说到小篆我们就要提到秦代,我们现在就看一下秦代的书法文字。当年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制度,由丞相李斯等主持此项工作。李斯是河南省上蔡县人,更重要的是小篆作为一个独立的书体始于秦,作为书法则始于李斯,所以历史上称他是小篆的鼻祖,秦代部分全部选刻的都是李斯的佳作,前面四刻非常工整的是《泰山琅琊》,记录的是当年秦始皇登泰山的过程。这时的字形大多长圆方正,排列整齐,大小均匀,初步形成了横成列,竖成行的书写形式,为我们今天的方块字奠定了基础。后面这块碑刻是当时的一篇官文《权量诏版》,用来统一度量衡时所用,我们在这里就可以欣赏到我们常见的阴刻和阳刻,欣赏石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三分写七分刻,不仅要写的好,刻的功夫也很关键,翰园碑林专门有自己的刻碑师傅来负责园区的刻碑工程,所用的石碑都是来自偃师、巩县的青石,石头每块都有六、七公分厚,刻好后镶嵌在墙内。

       看完秦代碑刻后我们就进入汉代部分,在欣赏汉代书法文字之前我们先回头看一下,整个碑廊的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从上空往下看的话是成“田”字型,这种设计是李公涛先生亲自参与的,利用采光原理,使碑廊的每一块石碑都能让人欣赏清楚。了解完碑廊的设计后我们再接着来看汉代的书法,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书体就是汉隶,它是一种成熟定型后的标准隶书。其实隶书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被采用,作为官狱应用的佐书,所以唐代的虞世南就称搜集整理隶书的程邈为“隶书之祖”。我们面前展现的除了汉简之外还有汉代的七大名碑,像《礼器碑》、《史晨碑》、《华山庙碑》、《张迁碑》等,这些都是学习汉隶非常优秀的范本。《礼器碑》具有汉隶中的厚重风格,由其是最后一笔的燕尾写的非常精妙,对后来唐代楷书的形成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礼器碑的真迹存放于山东曲阜的孔庙。这是《华山庙碑》,原在华山庙内,后毁于地震,现在临摹本在故宫博物院中。转过来后我们看到是《曹权碑》它距现在已经有1808年的历史,它是东汉曹权门下为其纪功的刊石作品,真迹现在西安碑林。在《曹权碑》里我们就能看到隶书非常明显的特点:起笔蚕头,落笔雁尾,一波三磔。

        参观完了以隶书为主的两汉时期以后,书法在三国两晋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书以至此,各种书体全面问世。上面这块石碑是钟繇所写的《宣示表》,钟繇能写多种书体,而以隶楷为精妙,他是隶书向楷书转变的枢纽人物,被后世人称为“楷法之祖”。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是山东琅琊人(今临沂),他精于多种书体,成就最大的是行书和草书。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是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41位友人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举行了一次以诗会友的宴集,他们饮酒赋诗,汇为《楔贴》。33岁的王羲之为此诗集写序文,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和大家的心情,是一篇非常好的抒情文章,后来王羲之由于嫌当时写序文时酒醉笔误过多,照此又写了许多遍予以美化,但都没有原本写的好,后人称这幅作品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很喜爱王羲之的书法,生前收藏他的墨迹3600张,并将《兰亭序》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所以现在流传的《兰亭序》都是摹本,碑林用的是冯承素的摹本,这多处涂改的地方,都是按原样刻上去的。《兰亭序》的上方是陆机的《平复帖》,这是现存最早的章草墨迹。旁边的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为“三希”《三稀堂法帖》由此得名。1914年溥仪出宫时,瑾太妃(光绪帝之妃)将其盗出宫卖给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其后人又将其以80万港币抵押给英国一个银行,到期没钱去赎回,1958年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批巨款将其收回,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已经不对外展出。我们欣赏完王羲之的《兰亭序》后看到的是他的行书《集字兴福寺碑》和《集字圣教序》。“集”是收集的意思,这是唐代时一位叫怀仁的和尚从王羲之写的文章中收集的字体,特别是这篇《集字圣教序》,是他用了24年的时间收集完成,因为王羲之的字有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所以此篇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千金帖”,这些字与字之间虽然衔接性不强,但单个看每一个字都是非常漂亮的。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所以我们选刻王羲之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欣赏完他的行书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他的草书《尺犊选字》,尺犊的意思就是信件,这是从他的信件中选出来的字供大家欣赏。后面的四块是小楷作品《黄庭经》,又名为《换鹅帖》,是山东的一位道士用一笼鹅换取的,因为王羲之非常喜欢鹅,有许多字的灵感都是来自鹅项的动作。他从来不随便为别人写字,这位道士打听到他非常喜欢鹅,就弄来一笼鹅作为写经文的报酬,王羲之就为此写了半天的经文,然后拢鹅而归。现在在浙江绍兴王羲之为官的地方还有鹅池。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写的《洛神赋》,有关王献之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故事非常多。有一次他写好一篇文章后给其父看,当时把“太”字少写了一点,王羲之就为其补上这一点,后来他又拿给其母亲看,母亲看后没说话只是在下面批示到:吾儿习字费尽三缸水,唯有太字一点像羲之。献之看后很惭愧,向王羲之询问习字决窍,王羲之说:“你只要把院中这18缸水全部磨成墨汁,写字用完就知道秘决了。”后来他发奋用功,青出于蓝和其父并称为“二王”。

        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字体――魏碑。它指的是汉隶向唐楷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书体分为三类:方笔类、圆笔类、方圆兼备类。前面两篇《爨(CUAN)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方笔,《瘗鹤铭》是摩崖石刻,是圆笔的代表。而后面是北齐所刻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方圆兼备类魏碑的代表作。原本在泰山之上的一个瀑布后面,被藏了一千多年,后来瀑布改道才将它显现出来,一个字就有一尺多高,非常漂亮。我们这是根据字贴所刻的,这里面已经出现了简化字。

参观完金刚经后我们看到的这幅作品就非常特殊了,它的书写格式是我们前面都没见过的,每个字都写了两遍,一遍是楷书,一遍是草书,因为楷书在书法上称为真书,这些字正好有一千个,所以起名为《真草千字文》。他的作者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智永禅师,我们用了47块石碑来表现它,是真草千字文的全部内容,也有人把它称为是我国的第一部字典。历史上对智永禅师写千字文的记载还是非常多的,据说他30年不下楼,写了800多本,分送给浙江东部各个寺院,写秃的笔头有10瓮之多,埋在一起像一个小坟头一样,被人称为“退笔冢”。当时向他求书的人也非常多,踏坏了他家的门槛,他只好用铁皮包起来,人称“铁门限”,这些都成为了千古佳话。我们现在看到的魏碑是墓志铭的形式,过去商人去世后喜欢请人写墓志铭,但当时的皇帝却非常反感,是严令禁止的,所以这些墓志铭都是偷偷完成,没有落款。现在许多商人还喜欢用这种字体写匾牌,写出来很大气。

        (左手边是国际友人碑廓,有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写的碑刻)前面我们是对书法发展的一个了解,其实看书法呢还是要看唐代,我们下边就去欣赏唐代的书法艺术。因为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更重要的是唐代的统治者有许多都非常喜欢和重视书法,当时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被称为“书学”。进入唐代首先看到的是孙过庭的《书谱》,孙过庭是我们开封人的骄傲,身为开封人的他小时家境贫寒没读过什么书,都是自学,43岁时才在帅府做了一名录士(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后来受奸人所害丢了官职,认为自己做官无望就专心研究书法。这部书谱是他48岁时所写,写了10年写到一半时突然暴疾死于洛阳,没有完稿,非常遗憾,但就他前半部分就让现在的书法家受益匪浅了,因为他写的是书法理论,所以我们都说孙过庭不仅是一位很好的书法家,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理论家。《书谱》就是他小草的代表作。

        现在看到的是虞世南的楷书《孔子庙堂碑》。他为人刚直,被李世民引为知已,当时他把写好之后的碑文进呈御览之时,唐太宗非常喜欢,将一枚王羲之曾佩戴过的黄银印赏赐给他,以示对这件作品的珍示。这幅作品的原文毁于一场大火之中,当时的临摹本还很少,所以在北宋时黄庭坚诗云: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旁边是诸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碑》,记录了玄奘法师西行印度求取佛经之事。

走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欧阳询的书法佳作《九成宫碑》,他八种书体精通,其中楷书是最出色的,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后又加入隶书的笔法,自成一家。《九成宫碑》的原名是《九成宫醴泉碑》,九成宫位于陕西的天台山,以前那里有隋文帝的行宫――仁寿宫,后来隋文帝被其儿子杀死于宫中之后,此宫便荒废了。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复此宫,修好之后因为山有九重所以将原来的仁寿宫改为九成宫。九成宫可以称得上是唐代的行宫之首,非常漂亮,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宫内缺水。有一次唐太宗去宫内避暑时发现有一块地非常潮湿,就命人将此地挖开,没想到得到一眼甘泉,水甜如醴所以得名醴泉,命令魏征将此事经过记录下来,由欧阳询立碑做为纪念。这是欧阳询76岁时的得意之作,原碑是由黑石所刻。

        接下来看到的是张旭的狂草《古诗四贴》,张旭写书法之前要先饮酒,还要在房间内来回走动并且大叫几声,所以人们称他为“颠张”。他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如果喝多酒在没有笔的情况下将辫子解开沾墨汁写字。因为在过去草书立碑十分困难,所以张旭留下的墨宝不是很多。

        这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说到颜真卿,他是书史上唯一的一个可以与王羲之相互抗衡、相互辉映的书坛名家,他阳刚雄浑的书法风格填补了王羲之偏于阴柔的书风,在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幅《多宝塔碑》是他四十多岁时写的,很多人刚开始练习书法时都临摹过这部《多宝塔贴》。拐过来后我们看到的是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这篇文章是他用来纪念他的侄子颜纪明所写的,颜真卿与他的侄子年龄仅相差两岁,因此感情非常好,他的侄子死于安史之乱,颜真卿得知后心情非常沉重,把自己的满腔悲愤之情和对侄子的怀念之情全部寄托于了这篇文章之中。上面很多都是当时所涂改的,显示了他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这篇文章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幅最具有抒情意识的盖世杰作。可能正是因为他只为抒情,不为作书的心态,才把行书的结构写的恰到好处,还有一定的突破,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接下来我们参观到的是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这是他在71岁时为纪念其曾祖父颜勤礼所写的。颜真卿影响后世的除了他的书法之外更多的还有他的人品,写书法讲究书为心化,做字先做人,颜真卿的字都是方正饱满,突出一种正面示人的态度。他一生为人正直,后来遭到奸相卢杞所害,派他去安抚李希烈的谋反,最后以身殉国,皇帝为他停朝5日以示哀悼。

        下面看到的是怀素的狂草《自叙贴》。怀素与张旭两人十分相似,都是酒后下笔,所以称他两人为“颠张狂素”。这个《自叙贴》前半部写的非常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后半段却如狂风急骤,气势磅礴,“突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形像地描写出他创作狂草时的状态。毛泽东主席写的狂草风格和他很相似,毛主席称他为自己的师傅,曾两次在高干会上提到怀素,并且将其书法作品赠送给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怀素的老家是湖南长沙,因家贫少年为僧,练习书法非常刻苦,没钱买纸就用芭蕉叶练习书法,后来还制了块木板,涂上厚漆,写了擦,擦了写,先后写坏了两块木板,现在湖南零陵怀素当时出家的地方还有绿天庵、种蕉亭等景点都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柳体字笔划纤细给我们的感觉是书劲有力、非常的绢秀。我们都说的“颜筋柳骨,一代清风”,他的字因为非常秀气,所以很多女孩子都练习他的书法。柳公权是个高龄的书法家,一生历经7个皇帝,此篇是他64岁时所作。

        欣赏完唐代的书法作品后大家会发现唐代书法家大都是练楷书为主的,因为唐代有严谨的法度,皇帝要求唐代大臣写奏章要工整,所以我们用四个字“唐人尚法”形容整个唐代。到了宋代就不同了,宋代的书法家都喜欢将自己的学识、气质都溶进自己的书法之中,所以我们又用四个字“宋人尚意”来形容。因为宋代曾在我们开封建都168年,所以我们选刻宋代的书法是非常全面的。宋代有四大家:苏、黄、米、蔡,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四大家之中蔡襄的作品。蔡襄在四大家中年龄是最大的一位,但排名却是最后一位,因为原来这个“蔡”字指的是蔡京,我们都知道蔡京是奸臣,所以人们鄙薄蔡京,就将他换成了蔡襄,于是蔡襄就屈居末位了。蔡襄曾在我们开封做过知府,开封府提名记碑上还有蔡襄的名字。他书法以行草为主。

        苏、黄、米、蔡排名最头位的就是苏东坡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他的楷书《丰乐亭记》。他用笔很有力度,笔划很粗,在此我们的刻碑师傅也表现了出来。苏东坡是一位少有的文学天才,王安石为宰相时提出了新法,他因与新法不合而屡遭排斥,很多书法佳作都是他在被贬黄州时所创做的。这篇《醉翁亭记》与《丰乐亭记》是姊妹篇,是他晚年的力作。来到这里大家抬头看到的就是苏东坡的《寒食诗贴》,该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这是他在黄州过第三个寒食节时所发的人生之叹。字体有大有小,轻重不一,可见他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孤独惆怅的,感情色彩也是非常丰富。

        这是黄庭坚的作品,他与苏东坡是师生关系也是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开玩笑,黄庭坚说苏的字像石压蛤蟆又扁又胖,而苏东坡说黄的字像是枯树缠蛇,就是感觉中工收紧向外辐射,是一种辐射体。来到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幽兰赋》,一共是12块碑刻,非常大气,完全是按照原文1:1的比例所雕刻的。他一生不喜欢临摹任何人的字体,独有自己的风格,他写字最后一笔都喜欢拉的很长,飞白非常显著,据说灵感来源于“长年荡浆,群丁拔棹”。这12块碑不仅是他本人写的好,我们的刻碑师傅刻的也相当漂亮,我们站在这里看着是阴刻,如果稍远两步从侧面看就像是阳刻了,给人一种浮雕的感觉。现在《幽兰赋》原文存放在平顶山的叶县,当年他在那里做县令。

         刚才看到的是苏、黄、襄,这里看到的就是米芾的作品了。米芾又称米南宫,九岁时就入宫,受宫里环境的影响,他本人的性格非常古怪,人们称他为“米颠”。正是由于性格的关系,他一生并没做过什么大官。他曾3次在开封为官,铁塔公园中的“天下第一塔”就是米芾所书。他喜欢使用“干笔”,就是写字时蘸墨很少,他称自己的这种书法为“刷字”。这篇是米芾的行书《研山铭》,整篇30多个字,2002年12月6日在首都大酒店拍卖时差一块钱不到3000万,现在藏于故宫博物院。米芾不光是书法写的好,还喜欢收集奇石。他家的研山就有好几座,研山铭所写的就是把一块奇石改成研台的过程。后面是米芾的《尺牍选字》,也是从信件中选出来的一些字。米芾除了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之外还是一位书法鉴赏家,他能一眼识别出来字的真伪。在北宋除了四大家之外,有位皇帝书法也是地位颇高,他就是宋徽宗赵佶。他虽然不善政治,但在诗书画上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我们现在看到的《秾芳诗》被后人称为是瘦金体,每个字都像是在用钢笔练习硬笔书法一样,横带钩、竖带点,给人刚劲有力的感觉,后面还有赵佶的楷书千字文。

这篇文章是我国有名的抗金名将岳飞自创自写的《满江红》。岳飞文武双全,人们把他写的这种笔迹称为是“铁枪笔”,好像是用樱枪写的毛笔字一样。后面是岳飞行军到南阳武候祠时看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突发灵感而写的前后出师表,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的字是“精忠报国”,后来他自己改为“尽忠报国”。来到这里,我们就看到非常有名的包公所写的“龙马负图处”,据说这是他到龙马负图寺时所写下来的,原碑是竖着写的。下面的这个就是蔡京的书法,如果不看他的人品,单看他的书法,章法紧凑,人们都说他的书法比蔡襄要好的多,他还经常和宋徽宗一起研究书法。

        到了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期,时间比较短只有90多年,书法名家也很少,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赵孟頫了。颜、柳、欧、赵是公认的我国楷书的四大家,但对赵的宣传很少,因为他是宋代皇室的后裔,但又在元代时为官,所以人们对他的人品有争议,于是宣传很少。

         参观完元代后接下来是明代的书法作品。明统治者力倡八股,注重帖学,就是临摹字贴写毛笔字。这篇是祝允明的作品,他因右手长有六根手指所以自号枝山,他行草成就最大,尤其是狂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明才子唐伯虎的《洛花诗》,此人不仅书法写的好,而且工笔花鸟画也是非常出色的。下面的是文征明85岁时的书法作品,人们都说这篇有一种人书俱老的感觉,他的人品也令人钦佩,生平不为三种人作书作画:藩王、中贵、外夷。后面的是董其昌的书法,再后面是徐渭的书法。徐渭曾8次参加科考都名落孙山,晚年还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将妻子误杀入狱八年,出狱后以卖字为生,非常凄苦,从他的书法上也可以看到此人的性格是很古怪的。

        下面就到了清代,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所书写的《拟山园贴》。他是河南孟津人,所以我们又称他为王孟津,因为他各种书体都很善长,很多日本的书法家都很喜欢他的书法,称他为“神笔”。《拟山园贴》共十版,记录了历代书法家的身世、名作还有他对书法艺术的见解。走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清代郑板桥的书法“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他的字体怪怪的,自称为是“六分半隶书”,以隶书为主,里面融合了楷书、行书和草书。后面所写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里意标新二月花”是说写字要像三秋树一样简洁明快,像二月花一样有所创新。

        旁边的是刘墉的书法。做字如做人,刘墉的字比较圆滑,像棉花团一样紧凑,而且他用墨很重被称为浓墨宰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