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民间个人放贷合法化的前景与担忧点击:1578 回复:1
本人对于个人放贷条例还是有疑虑的。本人最担心的是,这些地下钱庄一旦合法化,会发生质变。即使在灰色地带,这些民间放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旦合法化是不是就不出问题了呢?一个条例或者说是制度的变更,要权衡利弊才能真正的出炉。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3月初表示,《放贷人条例》已列入国务院法制办的二档立法计划,该条例将明确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主体的法律地位。有人认为,此举将启动数万亿元的民间资金,改变民间放贷游离于正规金融市场之外的状况,使地下钱庄阳光化,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困难。但是,民间放贷合法化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我们应该看到,民间放贷合法化可能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不仅无法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还可能影响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合法化无力“招安”地下钱庄 有人认为,《放贷人条例》推出后,将使地下钱庄走向阳光操作,进而消灭高利贷。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实际上民间放贷合法化根本无力“招安”地下钱庄。 《放贷人条例》拟规定,民间放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虽然4倍的利率已经很高了,但还无法与地下钱庄的高利贷相比,地下钱庄的经营者是不会放弃高利润而心甘情愿地合法化的。地下钱庄合法化后,经营放贷业务需要注册,需要办手续,需要交税,需要遵守相关规定。这样一来,地下钱庄的空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经营的灵活性也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很多地下钱庄的放贷资金来源都存在问题,很大一部分资金并非合法所得,是不敢拿出来见阳光的,其对法律避之不及,又怎么可能主动出来接受监管。 无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民间融资合法化后,将鼓励其向面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发展。有人认为,《放贷人条例》出台将修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不足这一短板。 这一设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而且,指望民间放贷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想法,其实是有关部门在回避问题,推卸责任。 中小企业和“三农”为什么融资难?银行为什么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和“三农”收益低、规模小、缺少抵押财产和担保等原因。中小企业和“三农”向银行贷款时存在的这些困难是客观事实,其转而向民间放贷机构融资依然会遇到同样问题,只贷不存的民间放贷机构会更加惜贷。民间放贷机构追逐的是高额利润,而不是扶贫。 放贷合法可能抑制实体经济发展 将民间放贷合法化的主要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平稳健康快速发展,这一动机是好的,但可能适得其反,民间放贷合法化可能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后患。 今后,在不非法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前提下,个人有望个人放贷合法化。昨天,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刘萍在出席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时透露,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民间借贷有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获得规范。 (原创,本文来源于www.seert.com,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