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人转语言的变迁(或:二人转怎么啦?)

 迎风撒尿 2011-07-06
        一位研究艺术的学者朋友,对二人转仰慕已久,他常跟我提起美学家王朝闻评价二人转的那段话:“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然而自从去年游了一趟东北,实地观看了几场二人转之后,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用他的话说,"如今的二人转,洋溢着裤裆气息的笑料上了一道又一道,令人心酸。"与他同去的另一位学者,更直截了当地把二人转称为"小丑的艺术"。

  二人转究竟怎么啦?最大的问题出在语言上。建国以后,二人转脱离了“蹦蹦戏”的前身,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逐步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那时人们对二人转有个概括,"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二人转演员和专业编剧。很多人所心仪的二人转优秀剧目,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当时二人转的语言,活泼灵动,但毫不鄙俗,更不会有“脏口粉词”。比如《妙玉思春》这出小戏,贾宝玉喝完茶走后,妙玉捧着宝玉用过的茶杯,芳心乱跳。她有洁癖,不想让朱唇沾到男人的唾液,于是,把玩着茶杯自言自语:“他是从这边喝的?还是从这边喝的?”这时候,后台有个帮腔,大声说:“他是转着圈喝的。”

  有时候演员们也会即兴调侃,但点到为止,并不露骨。我看过这么一出《梁祝》,演员演着演着,忽然跳出戏外,聊起天来。一个说:“大哥,我不明白!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咋就没发现她是个女的呢?”另一个答:“那时候人封建呗。”“要搁现在呢?”“要搁现在,用不了仨小时就能分出来。”

  二人转语言亲切质朴,特别贴近观众。像梁祝的故事,本来发生在江南,但在二人转中,地点却挪到了东北。十八相送,祝英台唱:“粱兄啊,你看那――通红的高梁长得高,金黄的大豆开口笑。”二人转的唱词也有很多讲究,像“实惠磕”,专唱一些大实话;“扎心段”能把观众的眼泪给唱出来。

  然而,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艺术环境的变迁,二人转在民间走上了一条荆棘路。许多演员原属于地方文艺团体,院团转制后失去依靠,只好到市场中摸爬滚打。风云淡了,风月浓了,一些观众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二人转跟诗歌一样开始转战“下半身”。对此,有位演员说了句交心的话:“大哥,咱也不想说这个,可兜里就剩五毛了!”

  为了让二人转摆脱庸俗路线,重返大雅之堂,这些年有识之士们没少忙活。前有小品演员摇旗呐喊,后有文化部门严查监听。但不管怎么努力,在如今这个手机黄段子满天飞的e时代,二人转重现辉煌,显然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