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道

 清勤居士 2011-07-06
    亦称“光道”。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即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约在公元前八十年左右,我国有了明确的黄道概念,而且进行了以黄道为基本大圆的天体位置量度。至唐替代赤道作为天体测量之坐标。《后汉书.律历志中》引汉石申《星经》:“黄道规牵牛初直斗二十度,去极二十五度(应为一百十五度)。”《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并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影)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分。”《新五代史.司天考一》:“黄道者,日轨也。其半在赤道内,半在赤道外,去极二十四度。”参阅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第四章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