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威教育名篇》阅读札记

 天马行空asd 2011-07-08

《杜威教育名篇》阅读札记

分享』《杜威教育名篇》阅读札记
      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杜威教育名篇》包括了杜威从1897年到1952年的24本(篇)主要论著,其中既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一些重要著作,又有《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芝加哥实验的理论》《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等一些重要文章。从《杜威教育名篇》中,读者可以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今天起和各位同仁一起分享杜威带给我们的思想。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红霞 威望 +2 喜欢读书,就值得赞扬! 2007-11-5 19:00

TOP

札记一

P2:“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

从“素材”一词中我们看出教材的编排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其中的“起点”更是与我们今天所讲述的“最近发展区”不谋而合。我们教师在上课前只有找到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找到了“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才能在学生这“最近发展区”里找到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知识的桃子”。

TOP

札记二

P7: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有时思考我们教育行政部门是不是给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太多的“目的”,因而成了我们教育“过程”的指挥棒,让我们跟着这些目的在走,以至于失去了我们真正想要的纯洁的教育过程。

       如果现在教育的目的就和课程一样,由我们老师自己来定,然后由我们自行实施,期末在由领导组织考核目标的达成,进行分层激励。那么我们应试教育的道路是否能更快地转到素质教育的道路上?

TOP

札记三

P9: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兴趣总是一些隐藏着的能力的确良信号,重要的事情是发现这种能力。



从中我们应该明确兴趣只是教学的手段,课堂上我们不能放任学生的兴趣,但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兴趣变成一种能力。

TOP

札记四

P9:除了死板和呆滞、形式主义和千篇一律之外,威胁我们教育的最有害的东西莫过于感情主义。



我们做教师的更多的应该学会理智,体罚往往产生于感情主义。

上面内容是近期学习所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TOP

TOP

TOP

TOP

 
 
 

札记五

札记五
P31:语言本能是儿童社交表现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所以,语言是一个很大、也许上最大的教育源泉。

因而,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就应多给儿童说的机会,并时常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交流方式。可以说在幼儿园口语交际课是利用这一最大源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柯山之梦 于 2007-11-7 07:57 编辑 ]

TOP

札记六
P34:课堂练习犹如社会的“情报交换所”,在那里可以交流经验和思想并进行批评,错误的概念得到纠正……

可在现今的课堂上,我们好像越来越看不到批评和概念的纠正了,这是为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柯山之梦 于 2007-11-7 08:07 发表
札记六
P34:课堂练习犹如社会的“情报交换所”,在那里可以交流经验和思想并进行批评,错误的概念得到纠正……

可在现今的课堂上,我们好像越来越看不到批评和概念的纠正了,这是为什么? ...
您能具体一点吗?课堂练习你指的是什么?
性之所近,能之所及

TOP

 
札记七:

P41:幼儿园和初级小学之间……关于目的方面,幼儿园的理想是儿童道德的发展,而不是教学或训练;而小学显然是一个实用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幼小衔接的难处,幼儿教师注重孩子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活动能力的培养,而到了小学,我们教师马上开始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育。

TOP

 
 
 
P:79
形式地理解符号和反复记忆的兴趣,在许多学生中成为对现实的那种原始的、生动的兴趣的替代品,这一切都由于课程教材同个人的心理具体状况缺乏联系。

我们有时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加工的标准就是让学生的心理具体状况与课程教材有一定的联系,这样的加工就是成功的。

TOP

札记九:
P87:当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养成积极服务的习惯时,(道德)训练是病理的.

我们不要老是动不动就因学生扔了张纸而扣分,说教式的要求学生节约用水,不扔垃圾等,而应多想办法或对策让学生明白怎么样去养成习惯.扣分等压力都只是问题的症状解,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TOP

扣分,对教育学生来说,不是明智的方法。

TOP

太好了!        请续!

TOP

札记十
P90:评价儿童时,(我们)不是从他们的个人贡献的观点出发,而是从比较的成功的观点出发……

这样的评价,基础弱的儿童永远都得不到鼓励,他和好的儿童比较时总是处于弱势的。因而,我们鼓励基础弱的儿童时,需要表扬他纵向的点滴进步,这才是最有利于弱势个体发展的评价方式。

[ 本帖最后由 柯山之梦 于 2007-11-29 10:41 编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