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也有智能

 春天没来 2011-07-09
心脏也有智能
 
        以前人們认为, 人是靠心來想事情的, 所谓"心想事成".国外有个以狐狸为图腾物的氏族, 他們喜欢吃狐狸的心, 目的是希望能有狐狸那样的智慧.在這些原始人看來, 心与思想、智慧是有关的.我国古人把思维本领归之於心是由來已久的.《孟子》說: "心之官则思", 明确地指出了心脏"思"的功能.古代哲学家荀况同样认为: 心是人体的支配者, 又是精神活动的主管.甚至在50年前, 某些学者还在著作中宣布: "心和脑都是人的思想库."古希腊人也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 亚里斯多德就坚信這一点.

  我們当然知道, 脑子是掌握思想的机器, 只有它才具有智能.现代生理科学兴起后, 人們通常并不相信心能"思", 心有"智能", 只认为它是个机械性器官, 它的惟一作用就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 并把古人所說的"心"都一概解释为"脑".的确, 我們目前說的"眉头一皱, 计上心來"、"用心读书"、"一心不能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 都指的是脑功能.

  不过, 最近的研究表明, 心脏也可能被列入"智能器官".美国加州一位72岁老人在接受心脏手术后, 竟然失去部分记忆, 把过去20多年的人和事忘得一干二净, 连结婚16年的妻子也視如陌生人.苏格兰的一位家庭主妇因病移植了一位死於非命的男青年的心脏后, 也一反往日温和文静的常态, 变得与那男青年般地酗酒闹事、整夜不归了.如何解释這等现象?我国学者认为, 是心脏参与脑的工作, 兩者一起主宰着人的思维活动之故.在2000年前, 人类已知道异常的情绪对心脏会有不良影响.瑞典和美国的学者在不久前调查了17433名成人后得出结论: 心脏需要友谊, 因为孤独、寂寞的人約有一半左右死於心脏病.

  有的心理学家发现: 心跳适当加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心脏這时会給脑子发信号, 提请"司令部"集中精力去干好工作.美国的一位生物化学家发现, 心脏能够制造一些特殊的激素, 借助它們与身体其他器官取得联系, 甚至与脑沟通, "指导"其他器官如何更好地为健康服务.各国科学家已相继证实心脏的這种新功能--内分泌功能.

  根据上述种种, 有的医学博士认为: 心脏实际是一种"有智慧"的器官.当然, 心脏的"智能"究竟有多大, 还有待於进一步的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