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思想品德课回归到生活中

 天雷教育 2011-07-10

“生活化”,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

 

【摘  要】生活是思想品德的基础,是渊源,离开生活,思想品德课成了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实现“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创设平等、民主等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环境,设定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选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关键词】生活化  平等  过程  情感  生活情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剖析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这一界定,我们可见,生活是基础,是渊源,离开生活,思想品德课成了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思想品德课由于根植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来应是趣味盎然,极富感染力,但为什么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呈现的是“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这一另类情景呢?究其根源,传统的“应试教育”在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论英雄”一统天下,社会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分数”是瞻,教师施教时必定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消极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把现有的典型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灌输式地逼迫学生去接受,学生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内涵,脱离了理解过程,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死记了几点所谓的“知识”,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情感、价值观更是微不足道。学生为了那枯燥的分数而去枯燥地学习,没有用“真心”去体验,去积极、主动参与,情感也就无法得到充分激发,上课时“恹恹欲睡”也就在所难免。

二、“生活化”——思想品德课的真谛

《思想品德》新课程出炉后,在一定区域内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实施,就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全面超越了传统课程。原因很清晰,新课程具有全新的理念:(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透过上述新课程三大全新理念,不难发现: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生活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理念的更新,必然带来全新的实施方法,其中最大亮点就是“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地自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的幸福。将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有助于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生动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活化”教学,乍一看来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全新学教方法,但细细推敲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实质就是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其实这是早就倡导的学习方法,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这些经典之言就是强调学习应与生活联系。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履践这一理念,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培育出了一代代德才兼备优秀人才。但后来,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走进了误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疏远,甚至到了R20;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的程度。《思想品德》新课程所强调的“生活化”教学,实际上就是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

三、“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课趣味盎然,教益颇深。那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 教学原则呢?具体来讲,主要有:

1、教学环境的创设: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师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倾听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大胆提问,大胆表达不同意见,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学教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以生为本”,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才会有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以及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实施新课程后,课堂较多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老师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和蔼可亲,倾听学生的声音,共同探究,民主平等。教师们也认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2、教学目标的设定: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应试教育”在祟,将考试分数做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以知识为本位,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本是天经地义的,但忽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失偏颇。其实,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自主建构,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最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人格。可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由偏重认知向认知、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转变,将极大促进与生活的联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就是为了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本课程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设计每一课探究内容时都具体量化了这三维目标,我们师生在探究时,一定要平衡兼顾,不可偏废其中某一方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生活中锤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教学内容的选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于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检验学习质量也就是看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成了教材的忠实奴隶,与现实生活愈来愈生疏,仿佛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最后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讲起课本头头是道,解决现实问题束手无策,“高分低能”在所难免。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很难产生共鸣。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新课程一改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教材中所选的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活生生的内容,如“欢快的青春节拍”、“品味生活”等,这些内容紧跟时代的节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喜闻乐见,能引起共鸣。师生从这些生活中的素材着手,习得出现象的本质,再用掌握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提伸情感价值,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4、教学策略的运用:多元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言语向学生灌输应该怎么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借助电脑课件,把社会生活中人们缺乏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反面材料以图片或录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看看电视中的公益广告,这样不用教师再灌输,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接受洗礼,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静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去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方法,去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的思维素质。

总之,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克隆,也不仅仅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让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策略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不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目标所在吗?

  参考资料:

1、《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道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2、《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王坦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7

3、《新课程教学设计》,毕田增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4、《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让思想品德课回归到生活中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要点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

原文链接:http://www./info/94672-1.htm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比如,在“挫折”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经碰到的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等来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比如,教学“学会与父母沟通”时,可先让一位学生谈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然后把他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寻找造成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又如:在学习“环境状况”这一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看看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想一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并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将社会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小课堂,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

三、课后实践活动生活化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想品德课只有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才能走出单纯的知识灌输,乏味的道德说教的怪圈;只有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构建主体参与型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侯翠红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将迈人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的新世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教育带人21世纪呢?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京召开的"面向2l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明确提出,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为:理想、信念、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已摆在全球教育工作者面前,德育的重视已没有国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亦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如此义正辞严,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再有,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第六章《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也谈到:"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内容和方法尚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时代需要。"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理论修养和实施能力。"综上所见,我们的教育只有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充分重视学生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只有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走改革与创新之路,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思想品德课教育效果如何,显得至关重要。然而,通过几年的观察与实践,深感思品课的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些学生对思品课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无话可说,还有些学生知行脱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需要,只重视书本知识,只重视课堂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者,不管学生的喜厌与需要。然而,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道德观点,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良好习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出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主体教育思想为背景,提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主体参与是指学生在环境教育、人口健康及多方面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与能力。那么,教师就需要从以往注重现象的研究,转移到注重人的研究,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主体参与型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一,课前调查,搜集资料;二,课堂研讨,阐释道理;三,课后实践,促其养成,这样形成"课前启蒙""课堂晓理""课后践行"的完整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从而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具体模式

  (一)课前启蒙--实现道德认识的"前移"

  思品课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有些内容学生生活面涉及不到,了解不深;还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得学生对所讲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对教师所授道德观点,不易接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道德观点,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出发,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向阅览室,走向网络,走向传媒,走进身边真人真事,做广泛、细致的课前调查。
  例如,六年级《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可以让学生根据练习中的"调查"一项,分组展开课前调查,通过凋查学生了解到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保护迫在眉捷。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废水、废渣对土地、水资源等造成极大破坏,噪声、废气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通过阅读报纸,看电视知道了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通过实地堪查,发现了本地区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在环保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通过访问,发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真人真事。这些调查资料有录音、照片、小故事、剪报、数据等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调查统计,可信度强,教学效果显著。
  1.通过调查,丰富了感性认识。
  学生对环境问题知之不深,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感受不深,对环保的意义认识不深,通过这样的调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使学生对环境破坏、治理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通过调查,激发了道德情感。
  在调查中学生对环境的污染感到触目惊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感到愤慨,对自觉为环保做贡献的人,油生敬佩,同时,激发了自身要为环保做贡献的情感。
  3.通过调查,提高了道德判断能力。
  在调查的事例中,有保护与破坏环境,正反两种表现,学生在了解了环保意义之后,自然对这两种行为有了明确的是非判断,这种判断力会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逐步提高。
  4.通过调查,明确了道德行为。
  通过对环保措施的调查以及人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种种做法和一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学生自然萌生出保护环境"该怎么做,""不该怎样做,""我要怎样做"的行为准则。

   (二)课堂晓理--实现道德认识的深化
  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课堂深入明理做了必要的铺垫,课前是先导,课堂是主体,教师要在40分钟的时间里,向学生阐释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这一道德规范烙尽学生的心里。
  要使教育深入人心,就要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课前调查的结果出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定位师生关系,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育方法,这样教育才有魅力,才能被学生接受。
  例如,六年级《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教师在导入时,用投影打出述说的三幅图,(图一,泛着白沫的黑污河水;图二,遍地垃圾;图三,工厂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创设情境,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感受?"引起学生的直觉体验与思考。明理环节时,引导学生用课前调查的资料逐一论证: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及其治理,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及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问题。通过大家摆事实,看资料,就明确了"要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自身"的道德观点。在辨析导行环节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讲述调查来的保护环境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教师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课的总结时,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环保警示语,并讲解。至此,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观念,伴随着积极的道德情感,深入学生心灵,道德信念初步形成。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1.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启发性、直观性、新颖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录音机、投影仪、照片等多种方法展示自己的资料,学生兴趣很浓,在制作中也非常精心,同时,也注意了准确性、规范性。教师使用新型教学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同学们的旧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2.运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认识。
  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大家讨论甚至争论,发散思维,受到启发,从而深化、扩展认识。在《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中,教师提出了几个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讨论中,倾听、启发、引导。通过讨论,明确了"环境保护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制定出了本地区环境治理的可行性措施,以及保护校园环境的几点办法。既明确了道德行为又深化了道德认识。

  (三)课后践行--实现道德认识的"后延"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然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实现道德认识的"后延",给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
  例如:六年级《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我们开展了三项系列活动。
活动一,可以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日开展"环保在我心"的宣传活动。活动第一步,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宣传用的小旗子,要求图文并茂。同学们都积极看书,看电视,查报纸,搜集多种素材,从创意、构图、色彩搭配都精心设计,倾注了满腔热情。第二步,上街宣传。在6月5日环境日那天,六年级全体师生手举宣传旗子,敲锣打鼓上街宣传,同学们一遍又一遍高呼口号。口号声、锣鼓声此伏彼起。那缤纷的五彩旗,那感人肺腑的提示语,同学们那高涨的热情,使每一个行人都驻足观看。第三步,校内教育。回校后,同学们将所有旗子组成"环保在我心"图样插在校园,让其他同学观看,使全校同学都受到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环保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环保意识增强了,校内乱扔废弃物的同学少了,自觉保护花、草、树木的好人好事屡见不鲜,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活动我们喜欢!"
  活动二,开展环境知识宣传周活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很多环境知识,知道了什么叫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及成因,知道了什么叫清洁能源,知道了无铅汽车的好处,知道了"第二油田"的含义,知道了"RECYCLE"(回收再生)的含义和意义。于是我组织大家将所学知识归类、整理并配图,形成环境知识系列介绍。每班选出3个代表到1-5年级做环境知识宣传讲座,在全校掀起"学习环境知识,做环保小主人"的高潮。
  活动三,启动"绿色小天使"的评选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主动拿起铁锹来到迎宾楼饭庄的小河边,植树清污。在班里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旧纸分为一类,将冰袋、棒棒冰等塑料分为一类,将不可回收的垃圾分为一类。将原来的一个垃圾筒增为三个垃圾筒。很多同学不再购买一次性泡沫装食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一时间,"绿色小天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课外活动是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上同学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出美好的心灵。
  1.课外活动是道德认识的阶梯。
  通过"环保在我心"等活动的准备、开展,同学们对环保意义的认识在一步步地提高,美好的心灵在活动中孕育着,塑造着。
  2.课外活动是陶冶情感的熔炉。
  道德情感是学生认识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感,使心灵洞开。环保教育进入心灵,坚定了同学们"誓做环保小卫士"的决心。
  3.课外活动是行为转化的动力。
  课外活动对于转化学生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孩子们的心灵,在活动中形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信念,明确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道德行为,这样以"知"促"行",以"行"深化"知",达到"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来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我们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想品德教育之花永放异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