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易》1?(缠中说禅?解《易》系列)

 昵称7281479 2011-07-11

作者:莫己求

来自缠中说禅博客3(2009年11月3日后改为“无语”):http://blog.sina.com.cn/zhchshch

解《易》1。

[转载]解《易》1 <wbr>(缠中说禅 <wbr>解《易》系列)(2009-05-07 03:13:22) [转载]解《易》1 <wbr>(缠中说禅 <wbr>解《易》系列)转载
标签:杂谈

解《易》。当从无字天书河图洛书始。如下图:

解《易》1。

   在文字没有出现的远古,象形图画便是唯一直观且留存于世的语言。上2图应为后世在此图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考。而后由此而展开的八卦、《易》、阴阳。。。凡此种种,均为后人的YY的象形图画过度到抽象思维的一种过渡性记录表述。

   一、河图洛书,河图为先,洛书为后,此第一谬也。

 远古第一位的要求是掌握是天文地理规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故洛书应为历书解。因为最早出于洛,故名。是最先记载的一张天文地理现象图。因为中国特有的维度和地理位置,具有总结和观察此天文现象的先天优势。由此在全球而展开了中国几千年的辉煌的农业文明时代。

 远古第二位的要求是开展日常建设活动。建设的第一要求是建筑定向,以符合气候特征。试想在一个荒盲未开的时代,没有指南针,没有手表、没有gps、卫星等任何工具的年代。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中央五点:为立杆测影的表象记载,中央立杆与天齐,四周为测影的正四方。

  北方一点:为北斗位置,曰天一。天极不动,斗柄四季旋转。故天一为与天齐的地心的意思。同时,一为太阳至南回归线的冬至日。为岁始终之日、极寒之日。

   三、七:春、秋分的天象:春分日,心宿三星出于正东,参宿七星出于正西。同时用以定东西二向。

   二、四:夏至日太阳升起和落下之方位。阴影指西南和东南。列阴偶数之2.4

   六、八:冬至日太阳升起和落下之方位。阴影指东北和西北。列阴偶数之6、8

   九:夏至日,岁之半,极火之日,对应一。列九。满十之数。取东西正向之折中以定南北。有向明而立向的建设意图,至于一为君,九为民,向明而治等均是后人yy的抽象、联想思考之结果。 

  至于此图的八个方位,同时还起到冬夏二至,春秋二分、春夏秋冬四立。而后直接导致了更抽象的八卦出现。再其后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山、二十八星宿、六十四卦、四正四维、四生四旺四墓。。。。。等等均是后人的理论延伸和发展。以后再说。

  另外立杆测影技术的出现,给洛书数点之中还蕴含很深数学含义,这里也不在表述,总之。洛书至少是天文、历书、数学的高度结合。其出现的年代早于河图。

 二、河图,合图也

   伏羲以太阳为观察对象的日历,对农业的指导作用最大。但是也最复杂。毕竟观察太阳比观察月亮复杂的多,对于日常的记时等作用,月亮具有同样的规律性。因此以女蜗为代表的月历也同时流传。其结果直接导致了以周天360天为共同点的后面的十二月制阴阳合历。  其数点的巧妙移动,不仅保留了洛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表达出了月亮为阴,太阳为阳的逆向运动。黑白点的变化,阳顺阴逆的旋转规律,直接导致了后面《易》的出现。再后面周氏的阴阳太极图的横空出世,均为高度的抽象总结和发展。此亦为后话,今后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