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服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对服务的认识和对服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服务”这个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个人竞争、社会竞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要素之一,也是商家成功的秘诀。所以,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里可以为自己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我们就应该且必须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为今后就业与工作做好准备。我经过一年对《新形势下聋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从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入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为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服务意识培养,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服务意识 兴趣 职业技能 社会实践 劳动习惯 劳动态度
人来到世上,为的是生存,而生存唯一的依靠是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有两个主要元素,就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所以说,服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之一。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对服务的认识和对服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对生活质数的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服务”这个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个人竞争、社会竞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要素之一,也是商家成功的秘诀。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的意识。而处在社会弱势群体里的听障人士,由于他们生理的缺陷,他们对社会、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认识非常肤浅,导致他们逐渐被社会所忽视或抛弃。所以,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里可以为自己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我们就应该且必须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为今后就业与工作做好准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呢?我经过一年对《新形势下聋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发现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前提
无论是从事那一行业,如果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那么,你会积极对待你的工作吗?在工作中你会有出色的表现吗?你的工作成效会很好吗?绝对不会。只有真正的喜欢自己的工作,你才会用心去对待工作并为之付出自己的血汗。我这里所说的职业兴趣是指学生对自己所选择专业的喜欢与否。从我校组织的对本校学生、毕业生以及广东省一些兄弟学校学生进行的《聋生职业意识问卷调查表》所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接近六成的被访者认为,职业兴趣会直接影响到服务态度和服务质数。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本就不喜欢,那么,服务意识从何谈起,从何入手呢?所以说,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兴趣。高尔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呢?
首先,要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兴趣。我的学生时代,不知什么原因,我对我的语文启蒙老师非常讨厌,导致我一直以来不大喜欢语文,尤其是大篇大篇的文字特别讨厌。也就是这个原因,我的语文成绩在所有科目中是最差的。试问,上课时,对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你又如何把他所讲的话记在心里,你又如何把知识牢固地记在脑子里呢?所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兴趣是学生对老师所任教科目产生兴趣的前提条件。我们的聋生由于生理的原因,他们的感官刺激特别灵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美观、简洁、大方得体的教师形象将是聋生感官刺激里第一个被录入的信息。爱美之心人佳有之,而美的东西总给人欣悦、舒服的感觉.所以,大方得体的教师形象可以使学生精神集中专心听讲。在课堂上,教师用手语表达时,注意结合面部表情艺术。具体化、形象化,夸张且富有幽默感和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再加上自身全面的综合素质,不但能让学生对你产生兴趣,更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能轻松自余地劳驾课堂,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容易接受课堂知识,使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和谐展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发展到今天,经过云云教育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在网上搜索一会儿,琳琅满目的新名词、新理念立刻出现在你面前。既然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同行花了那么多心血去研究,我们何不结合我们的学生实际,来一个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好好的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呢?如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探索出来的启发式教学法和因材施教法,现代的多边互动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直观形象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等都是激趣引趣的好的教学方法。因此,现代教学应该由过去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满堂灌的教学法,转为由多因素构成,使具体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按教学的需要和一定规律排列组合,使之互相取长补短,以发挥整体综合效应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再次,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这就指出了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肤浅的不认识语言文字的文盲,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就被称为“新文盲”。确实,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才可以使学生得到无限的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学生如果学习方法不适当,那么就只能“事倍而功半”,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多边互动式学习方法将是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好途径。而单向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树立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的教学观念。
二、提高职业技能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关键
在课题《聋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我的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一些对专业技能技术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是采取敷衍、推搪、畏惧及躲避的“鸵鸟政策”。相反,一些对职业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比前者要强得多。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显得非常必要。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职业技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就业和收入的高低。所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技能培养是摆在我们聋校职教老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下面就我这几年来的职业技能教学谈几点看法。
1、赏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全国著名聋教育家周宏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我们先不去考究其对错,但他所发明的“赏识教学法”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方面无疑是一项举创。尤其是对于有生理缺陷的聋孩子来说更加有效。因为大部分聋童由于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具有胆小、自卑、偏激、多疑和缺乏自信心等性格特点。他们经历的失败比健全学生要多,负面的批评对他们而言,已根本起不到任何警示,反而只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有的甚至引起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再使他们雪上加霜,再对他们施以这种无效的训斥或更多的批评。而应该多点关注我们的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真诚的指导、肯定和赏识,鼓励他们走出害怕的第一步(即使成功非常微不足道,都要予以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赞扬)。并以满腔的热情去赏识他们、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老师的一句口头表扬,一个友善的目光会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鼓舞。要记住:鼓励中的孩子学会自信,批评中的孩子,得到的是恐惧和反抗,而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希望被肯定和赞赏。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因材施教,促进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平等相处。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变化多端。如果没有对学生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在课余时间,我们要以学生的身份经常接近、关心和体贴学生,和学生一起交谈,用至诚的心去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学习、生活、家庭等。在交谈时尊重他们的意见,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说真话、表真情。这样,学生对老师就产生可亲、可敬、可信、可爱的心理,自然而然,把你当作是他们的好朋友。当你对学生的思想情况、个性特点了如指掌时。那么就可以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指导和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有针对性。另外,在教每个内容时要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是一种意志行为,一个人只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坚持一贯的行动,并激发自觉性、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我觉得,我们职教老师在教每一个内容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去要求学生怎样做,使我们的学生明白自己要学那些内容,达到什么程度。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他们就会沿着这个方向前进,而不至于学无定向,无从下手,产生懒散或厌学的心态。
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良好教师形象。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育态度、方法直接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而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在这几年的职业教育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不仅仅想了解专业知识,他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国内大事到国际时事,等等。一个令学生充满了好奇的世界,终将由老师去帮他们了解。还有,我们要意识到,学生由于接受处界信息的影响,自我意识的增强。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像驯服的工具那样,绝对地听话,那是难以实现的。反而,我们老师应该要转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作是学生或是他们的朋友去了解学生究竟需要学什么知识?去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怎样定义的?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要学什么。如果老师能在专业以外的其他方面能给他们的指导、影响、鼓励或支持,就更能沟通彼此之间的心灵,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爱,更有助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特教工作者,我们应该抱着终身学习的观念,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欠缺,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4、 “多练”与“多思”是提高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对于这一点,相信我们从事职教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同感。因为聋校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日后被主流社会所采纳。而技能的形成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所以我们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际操作时间;要教育我们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不等于一分收获”。因为学习职业技能不同于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知识,那怕你多聪明,对老师所教的你都明白。但如果你不去实践,不亲手去操作,那你学到的只不过是表面的知识,就像纸上谈兵一样。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会领悟到真正的技术;只有无数次的练习,才能牢固地掌握技能。
三、加强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主渠道
从《聋生职业意识问卷调查表》所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接近70%的被访者认为社会实践对培养聋生的服务意识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而服务意识是通过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判断和检验人的服务意识强弱的唯一途径。在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来及时对其服务意识进行调教与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不但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而且强调“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这再次说明社会实践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聋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现了“强调亲身体验”的学习原则。不但使所学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巩固,而且通过社会实践,在老师的引导与教育下,学生学会发现,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操作能力、服务意识现状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礼貌方面、仪表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及自觉性等有关服务意识的因素的实际情况,通过老师的提醒、强调与训练从而促进服务意识的认识、形成与深化,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老师发现学生在操作能力某些方面的欠缺,及时地点拔并加以纠正,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增强学生为他人服务的自信心。
通过社会实践使我们的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人生,懂得人生艰辛、幸福不易,教育他们要珍惜机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确立自尊、自信、自立,使他们养成正确处世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以与相应的社会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为今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态度
文章开头说到“人来到世上,为的是生存,而生存唯一的依靠是劳动。”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行为,而服务意识是指能自觉地、主动地、发自内心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有经济价值的劳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态度可以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奠定基础。
记得全国特殊教育新秀、《特殊教育热点论著》的作者陈军在我校举行的《走进新课程》讲座上说过:一般来说,聋人毕业后不会从事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大多数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简单易懂、流水线操作较强,但在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及劳动纪律方面要求较高的工种。这样看来,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及劳动纪律的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勤劳勇敢,从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的转变,许多青少年一味追求享受,对于什么传统美德根本就忘之脑后。同样,我们的聋哑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也是贪吃、贪玩、懒惰、不爱吃苦而喜于享受的性格特点,导致学生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散漫,根本就没有一种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要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每个人都必须劳动,并让学生懂得一切劳动成果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果实。在劳动中,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其中。教育学生要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安排,遵守劳动时间,吃苦耐劳。对劳动中不肯干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正面引导,予以批评教育,逐步使其自觉劳动。作为老师,也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切勿把“阶级观念”看得那么重。另外,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需要老师不失时机、不厌其凡地进行劳动行为的强化训练。这样,经过长年累月的劳动教育,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课题《新形势下聋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经过一年的调查与研究,基本上完成了各项工作。以上是我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关于在聋校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几点思考。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的聋哑学生在科技发达,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生活质数不断提高的今天,以健康的心态、,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服务意识,自强、自立的站立在世人面前,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创造出美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