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温室如何栽培莲雾 莲雾为热带常绿乔木,根据果实颜色可分为深红、淡红、粉红、绿色和白色等种类。北方温室从2003年开始种植,主栽品种为黑珍珠。莲雾花、果奇特,美观漂亮,有润肺、止咳、除痰等功能,是北方温室观光采摘的好品种。1、种植条件 莲雾抽枝能力强,在北方温室可以通过修剪技术控制高度。莲雾喜高温多湿环境,京郊温室栽培需要加温才能安全越冬。 2、栽培技术 土壤改良:莲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佳。新栽植时,每栽植穴施腐熟有机肥20-3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以及钾肥1.5公斤。也可以挖穴换土,穴长宽80-100厘米,深60厘米,回填的营养土可按照草炭:有机肥:表土=2:2:6配制,并按每穴500克三元复合肥掺匀填入穴内。营养土回填高于地表5-10厘米,待土肥下沉后进行种植。 种苗移栽:京郊温室莲雾定植宜在4月中旬进行,此外,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也可以种植。株行距为2米×3米或3米×4米,每亩种植株数约60-90株。 外调种苗种植前先置于荫棚下或树阴底下充分浇水,经5-7天恢复后再进行种植。种植后在植株四周筑一树盘,然后立即灌定根水,水下渗后要求苗木的根与地面相齐。树盘最好加盖秸秆覆盖物进行保湿,并加盖遮阳网,以利于缓苗。 水肥管理:莲雾对水分要求高,周年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北方温室种植成年树通常于4月中旬以氮肥(占总量的50%)为主,配施磷、钾肥(占总量的25%);7月中旬花果期施磷、钾肥(占总量的25%);8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结合修剪重施氮、磷、钾肥,占总量的50%,另加堆肥10公斤/株。结果多时,挂果期间可叶面喷施氮、磷及微量元素。 花果管理:莲雾开花多,坐果也多,应及时疏花疏果,选留良好结果部位,促果增大,提高品质。花后20天进行果实套袋。 温湿度管理:莲雾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冬季棚内最低温度应保持10℃以上,以利于生长和花芽分化。花期棚内温度不宜过高,最高不高于28℃。莲雾喜多湿的气候,提高空气湿度可促进开花结果。 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果腐病等。莲雾果实对农药较敏感,要注意选用低毒高效农药。 莲雾(洋蒲桃)栽培摘要:莲雾果实味清甜,带苹果香气,是价廉物美的消暑食品。莲雾原产印度、马来半岛(以爪哇为多)、安达曼群岛和其他群岛,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我国引进栽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目前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均有栽培。国内优良品种的产品市场价格高,深 莲雾果实味清甜,带苹果香气,是价廉物美的消暑食品。莲雾原产印度、马来半岛(以爪哇为多)、安达曼群岛和其他群岛,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我国引进栽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目前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均有栽培。国内优良品种的产品市场价格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一、莲雾的分布及特性 我国莲雾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是台湾省果农的主要经济收入,而海南的莲雾资源丰富,开发还是刚起步。 莲雾喜温怕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花期遇到7℃以下的气温时,花蕾及幼果会受寒害而脱落。高温潮湿环境下,生长快,结果多,果大,产量高。果实发育期遇干旱无雨,果实小且品质差。久旱后遇骤雨,易落果和裂果。充足的光照下果实着色好。 莲雾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上都能生长结果,但以肥沃、疏松和潮湿的土壤生长结果较好。莲雾还是河岸林优势树种。 莲雾果实具有生津止渴、解热利尿及养颜润肤等功效。莲雾果实含水分92.87%,蛋白质0.35%,碳水化合物5.97%,灰分或矿物质0.21%及粗纤维0.46%等营养成分,尚含有维生素C、铁及钙等物质,风味独特且清凉解渴,质脆,多汁、淡薄,若加些食盐,冰凉后食用,更为清凉爽口。莲雾单果重14~40g,而黑钻石品种达到120~150g。 二、莲雾的植物形态与栽培品种 1、植物形态 莲雾树为多年生常绿乔木,枝条开展,树冠圆头形。单叶对生,长椭圆披针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小花3~10朵,乳白色。肉质浆果,有梨形、钟形或短棒槌形等,成串聚生,果实具海绵质。果色有乳白、淡绿、粉红、鲜红和暗紫红色。两年生莲雾平均树冠直径2.3m,高1.6m。莲雾产期的最佳调节时间为3~7月到12~4月。莲雾年开花结实次数为1~2次/年到4~6次/年。 2、栽培品种 我国莲雾依果实颜色可分为深红、淡红、粉红、绿色及白色5种,而目前台湾省栽培最多、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是“黑珍珠莲雾”和黑钻石莲雾。海南莲雾依果实颜色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大红色种果实颜色鲜艳美观但果小偏酸,开发利用价值不高。②青白色种 果小、味淡,裂果多且果色果形欠佳,经济栽培价值不大。③白色种果中等、味淡,固形物含量偏低,且果色果形欠佳、经济栽培价值低。④青绿色种果中等大、肉脆,味酸甜适中,可容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果色差,可适当发展。⑤青紫红色种果大较甜、但果形果色较差,可发展。⑥粉红色种(台湾称南洋种)果较大,果形、果色美观,肉细,值得大力发展。 三、莲雾的栽培 1、地域的选择和栽培的时机 ①地域选择光照充足,高温潮湿的环境,土壤选肥沃、疏松、潮湿的,瘦瘠的土壤多施一些有机肥。建园宜选背风的园地,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微酸至微碱(PH5.5~7.8)的砂壤至红壤均宜。忌霜冻,怕干旱。日夜温差大的条件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②栽培时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热带地区),最宜雨季初期定植,但有灌溉条件的,以气温回升时定植为佳。 2、培育幼苗 因种子少,一般采用空中压条繁殖,也有嫁接、扦插繁殖的。空中压条选2~3年生、直径1~2cm生长健壮的枝条为宜,过老过嫩均不宜。5~7月高温高湿季节进行,30天左右可发根,2~3月后落地假植。 扦插宜于4~8月,选充实饱满、已木栓化的1~2年生枝,截为14~16cm长的段,在恒湿沙床上扦插。 嫁接繁殖以直径0.6~1cm的实生苗作砧木,优良品种1~2生的充实枝条作接穗,于3~5月用补片芽接、腹接、切接或劈接均可。 3、建园种植 种植规格2.5m×4m,即亩植66株,待树冠交接后进行疏伐。疏伐后的种植规格为5m×4m,即每亩33株。 种植方法:打长宽各1m、深0.5m的穴,每穴施土杂肥10kg、鸡粪10kg、花生麸2.5kg和钙镁磷肥1kg,与表土拌均回穴,使穴内土墩高出地面0.3m。在土墩上种植。植后开0.8m深的沟并起畦,每畦种2行。 4、水肥管理 莲雾需肥量大,幼龄树对氮、磷和钾均需要,但应勤施薄施,特别是要以有机肥为主。而5龄以上的结果树则以氮、钾肥为重要。 结果树一般每年施3次肥。7~10月花芽分化前施年总施量的50%,并加施有机肥10kg;11月~翌年5月花期和幼果期施25%,但此期忌施化学氮肥,否则将影响果实风味及甜度;6~7月采果后施下余下的25%。年施用量见前表。 果园土壤应经常灌水保持浅水湿润,但不能积水,雨季应及时排水。 5、修枝整形 幼树留主干40~60cm高,其上选留生长健壮横向主枝4条左右,直立主枝短截,营造侧枝分布均匀开张的圆头形树冠。 结果树一般每年修剪3次。第一次3月份左右进行。第二次于7月份收正造果后进行,疏剪枯枝、病虫枝、过密枝、直立徒长枝及下垂鸲触地枝,剪短树冠内枝条至2cm左右,作为下一造的结果枝。第3次在10月初至入冬进行,剪掉全部新梢,储备充足养分越冬。 6、疏花果及套果护理 ①疏花果莲雾开花多,座果也多,应及时疏花疏果,选留良好结果部位的花果,促果增大,提高品质。疏花果不采用生长抑制剂,为避免对果实和新生叶造成不良影响,一般采用人工疏除为主。方法是:疏除枝端花穗,保留大枝上具1~2对叶片的花穗;疏除向上花穗,保留向两侧或向下的花穗;疏除过大花穗中部的花,保留两侧的花;疏除着生过密的花穗,使每两花穗间有15cm左右的间距。 ②套果护理套袋于幼果期实施;若果蝇多时,谢花后即行套袋。袋子一般采用纸袋或尼龙网袋。套袋前全园彻底防治一次病虫害,一般待果实外表的药剂干后才套上。 四、病虫害的防治 莲雾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果腐病和疫病等,害虫主要有毒蛾类、介壳虫、金龟子、蚜虫类、盲蝽和蓟马等。一般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五、采收与保鲜贮运 ①采收果实达到品种应有的大小,呈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脐展开时,即可采收。一般2~3天采收一次。因其果皮薄,采收时要小心轻放。 ②保鲜和贮运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可约放一周。马上销售的,可用白纸包裹,分层叠放于纸箱中包装运输;贮藏的果实可置于塑料袋或保鲜盒后,置于12~15℃温度下。贮藏前不需清洗果实,待食用时清洗即可。冷藏后的果品风味更佳。 六、果实的加工 莲雾的果实一般以鲜食为主,食用时加少许食盐可增进风味。也可盐渍、糖渍,作蜜饯、烹调调料等,亦可制果酱、果汁等。蓮霧產期調節病蟲害綜合防治示範觀摩會 ![]() 資料來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所屬地區:台灣 ![]() 蓮霧是南台灣重要的經濟果樹,為指導農民正確安全用葯及防治技術,減少農葯使用量及損失,保障消費大眾安全及農民收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將於11月16日舉辦蓮霧產期調節病蟲害綜合防治示範觀摩會,屆時歡迎高屏地區蓮霧果農以及對農業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加。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黃賢良場長表示,蓮霧又名輦霧,屬於熱帶果樹,目前台灣栽培面積7,830公頃,產量94,963公噸,其中高屏兩縣栽培面積就有7,112公頃,約佔全台灣90%,品佳質優,聲名遠播,為高屏地區重要經濟果樹,而有黑美人,黑珍珠,黑鑽石,黑金剛等美譽。由於蓮霧自然生長花期在3-5月,盛產期集中於5-7月,這時適逢大多水果(如:龍眼、檬果、葡萄、荔枝等)充斥市場,價錢互為競爭又逢下雨季節,影響品質,時常有滯銷情形發生。為了避免價賤傷農,目前大多數果農都會應用產期調節技術,將蓮霧產期提早至11月至翌年3、4月間,以生產冬、春季蓮霧。此種冬春季蓮霧果品優良,價錢較佳,因此農民栽種意願提高。 該場蓮霧病蟲害專家藍啟倩進一步說明,由於蓮霧產期調節後氣候環境與原有自然生長時期不同,因此期間常發生各種不同的病蟲害。病害包括蓮霧炭疽病、疫病、果腐病、黑腐病等;蟲害則有小綠葉蟬、粉介殼蟲、東方實蠅、腹鉤薊馬等,造成農民不少損失。而為防治這些病蟲害需要使用各種藥劑,也增加不少生產成本。因此該場多年來針對蓮霧產期調節期間主要病蟲害發生之種類、消長、危害情形,與發生之生態環境等相關資料收集分析,確定正確的防治時機,研擬出經濟、安全、有效的綜合防治方法,包括果園田間衛生管理(清園)、化學防治(藥劑)及物理防治(套袋、黃色粘板及誘殺器)等,再配合適當的防治時機,適時對症下藥。經試驗結果,與對照區相比,此種綜合防治技術將可減少果農防治成本達32%,成果極為顯著。 為推廣正確的安全用葯及防治技術,該場將於11月16日在屏東縣高樹鄉新厝社區賴姓農友果園舉辦蓮霧產期調節病蟲害綜合防治示範觀摩會,以指導農民正確安全用葯及防治技術,以期減少農葯使用量及損失,保障消費大眾安全及農民收益。屆時歡迎歡迎高屏地區蓮霧果農以及對農業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加。農友如有任何問題,亦歡迎與該場人員詢問,將竭誠為農友服務。 聯絡人: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植物保護研究室 藍啟倩先生 電 話:08-7229461轉154 0929-082600
说起莲雾这种水果,也许有些人会感到陌生,有的虽然吃过,但是对它的了解也不是很多。莲雾,是祖国大陆2005年开放进入的一种很热销的台湾水果,在台湾,菠萝、榴莲、杨桃、木瓜、番石榴、莲雾六大水果中,莲雾号称“水果皇帝”。它的模样十分好看:水灵灵、红扑扑、滑溜溜,形状像一个挂着的铃铛,把它放在桌上颇像个莲台,也许与莲台之形状有关,故被称为莲雾。莲雾之名,美在飘逸而浪漫,比起英文名称“蜡苹果”(Uaxapple)灵秀得多。 莲雾的祖家在马来半岛,盛产在爪哇。据载,台湾莲雾是17世纪时,侵略台湾的荷兰殖民主义者从爪哇引进的。旧时,台湾同胞做佛事活动,喜欢用莲雾作供果,因而莲雾还有个出家别名叫“南无”。1875年福建巡抚王凯泰巡台时,写下的一首描绘莲雾的竹枝词就提到南无:“南无知否是菩提,一例称名佛在西。不染云霞偏染雾,慈航欲渡世人迷。”莲雾是一种适宜在25℃左右生长的热带水果,每当采收季节,抬眼望果林,不同品种的莲雾多彩多姿,各自显露出乳白、青绿、粉红、深红等颜色。有的像小摇铃,有的似翠玉坠,有的如倒圆锥,它们的表皮富有光泽,玲珑剔透,惹人生爱。莲雾的果实中空,状如蜡丸,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到台湾担任海防同知的孙湘南写过一首题为《香果》的诗,描绘了莲雾的肖像:“但有繁须开烂漫,曾无轻片见摧残。海天春色谁拘管,封奏东皇蜡一丸。” 莲雾结果较快,一般在栽种的翌年便能结出少量果实,以后逐年增加,一株种植15—20年的莲雾果树每年可采收三四百公斤果实。台湾的莲雾有深红、淡红、粉红、白色和青绿色五种。台湾栽培最多的是改良的粉红种,以味甘果大(3个果可达半公斤)为特点,一年可结二三次果。据了解,目前全台湾莲雾种植面积为7800公顷,年产约92000吨,其中屏东、高雄二县产量占到总产量九成。台湾莲雾中最好的一个品种名为“南洋粉红神”,又叫“黑珍珠”。其特点是大、红、脆、甜。台湾莲雾的美味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莲雾,果肉呈海绵质,性味甘平、无毒,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用果核炭研末可治外伤出血,下肢溃疡。莲雾鞣质和叶酸的含量不低,在食疗上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消肿等功效,对改善高血压帮助甚大。尤其是叶酸,一般蔬菜虽富含叶酸,但高热烹煮后则被破坏,但莲雾是生食,故成为补充叶酸的理想食物。莲雾热量低,既可满足口腹之欲,爽脆甘甜,又不必担心体重增加,故成为深受欢迎的减肥水果之一。食欲不佳者,饭前30分钟先吃一些莲雾,可开胃促进食欲。如果是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则需蘸盐巴吃,可明显改变状况。 莲雾在闽南、台湾宴席上常用作冷盘,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味中微带点酸,水分虽不太多,但却有一股苹果的清香,食后使人齿颊留芳生津。莲雾除了鲜食外还有许多简便吃法,如切片撒上盐粉少许或适量砂糖,是风味独特的食疗冷盘菜。在莲雾中心挖个洞,塞进肉糜,用猛火蒸约10分钟,是台湾著名传统菜谱,名曰“四海同心”。用莲雾切片放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和小黄瓜、红萝卜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莲雾不易保存,如果不经过保鲜,三四天后就不好吃了。通常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等。 莲雾盆栽技术莲雾栽培技术 第 31 卷 第4期 Fujian Science & 福建热作科技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Vol.31 No.4 2006 莲雾盆栽技术* 罗文扬 雷新涛 罗 萍 姚全胜 广东湛江 52409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摘要:本文介绍莲雾盆栽的品种要求、苗木繁殖、上盆、栽培管理、产期调节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莲雾 盆栽 技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06)04—0028—04 中图分类号:S667.904+.7莲雾,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是 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的植物,又名辈雾、 琏雾、爪哇蒲桃、水蒲桃等,属热带常绿乔木。主 干矮,树干多分枝,树冠自然圆头形,单叶对生, 叶革质,花期长,花形美丽,花有香味,挂果期长、 结果多、果实钟形,果色鲜艳。既有果皮白色的、 青绿的品种,又有粉红、深红的品种,莲雾果肉海 绵状,稍有苹果香气,果肉浅黄,肉质松软,含水 分少,清脆可口。莲雾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怕寒, 生育最适温度为 20-30℃, 开花期气温降至 7℃以下 将影响坐果。目前国外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栽培最 多, 菲律宾次之, 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均有栽培。 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均 有分布,广东潮汕、海南文昌多见,但尚无经济栽 培。台湾省栽培主要在高屏地区,屏东县最多,栽 培面积达 7400 hm2,其次分别为宜兰县(460hm2) 、 高雄县(400 hm ) ,嘉义、台北、台南等其他 13 个县亦有种植。 目前我国大陆莲雾多为野生,尚无栽培品种, 莲雾种植品种以引入为主,特别是引入台湾省“南 洋粉红种” (黑珍珠)这一主栽品种。大陆目前对 于莲雾栽培技术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虽有台湾省的 栽培技术作参考, 但由于土壤、 气候等因素的不同, 对台湾省的栽培技术不能简单的搬套,需因地制宜 进行改良。如台湾省莲雾种植在水田,多采用浸水 催花这一技术,而大陆莲雾多种植在山坡地,不可 能采取浸水催花这一技术措施 。中国热带农业科 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八五”以来,开始了 莲雾品种收集、筛选和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2003-2005 年, “热带果树盆景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课题组对莲雾盆景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就盆 栽技术措施作了初步总结。 *本文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1] 2 1 选择适宜的盆栽品种 果树盆栽品种的特点:浅根 、浓枝、密节、 小叶且浓绿、矮型、早结果、高产、挂果期长、果 皮色泽好、果实风味好、果形美观、抗性强、成熟 期在节日期间(最好是在春节)的品种。选择适应 当地生长(有保护栽培除外) ,具备盆栽品种特点 的品种作为盆栽品种。我国大陆莲雾多为野生,尚 无栽培品种,目前莲雾种植品种应以引入为主。莲 雾品种以果色区别,品种有粉红色种、大(深)红色 种、血红(大红)种、紫果种、淡红色种、青绿色种、 文昌青皮种、福建青果种、白色新市仔莲雾、白色 马六甲 [2] , 其中以青绿色种 (俗称 “20 世纪莲雾” ) 甜味最高, 并且具有特殊香味; 大红果种果形最小, 色彩最美观,但甜味最低,并有涩味;粉红色种果 形最大, 是台湾栽培最广的品种[3]。 选用血红(大红) 种作为盆栽的品种,效果很好。盆栽莲雾要结合当 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参考盆栽品种应具备的 特点来选择盆栽品种。 2 苗木繁殖 空中压条育苗也称圈枝育苗,这种方法具有操 作简单、成苗快、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 状等特点。选茎粗 2-3cm 的枝条于 5-6 月间先进行 环剥皮,宽度约 3cm,同时除去形成层,然后用粘 土适当掺些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扎起来。为保证生根 迅速、量多、根壮,可用吲哚丁酸等生根粉液抹剥 伤部或在生根基质中加入吲哚丁酸或生根粉。一般 一个月后即能生根,待 2-3 个月新根充实后从基部 剪断。刚剪下圈枝苗,必须在苗圃或树荫下经过一 段时间的假植,使根系发育壮实,假植期间应经常 观察防治病虫害,并酌情修剪,培育良好的树形, 才可出圃。 3 上盆 28 第 31 卷 第4期 Fujian Science & 福建热作科技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Vol.31 No.4 2006 3.1 栽植 莲雾种植,除了 12 月、1 月外,几乎全年均可 肥,施用量为盆营养土重的 4.0%;3-4 月花果期施 用干追肥,施用量为盆营养土重的 2.0%;6-7 月采 收末期(盆栽不采收)再施干追肥,施用量为盆营 养土重的 1.0%。 挂果期间可叶面喷布氮、 磷及微量 元素,常用肥科:0.3%-0.5%尿素,0.1%-0.3%过磷 酸钙(浸出液),0.1%-0.3%磷酸二氢钾,1.0%-5.0% 草 木 灰 ( 浸 出 液 ) , 0.05%-0.1% 硼 砂 或 硼 酸 , 0.05%-0.1%硫酸亚铁[4]等。 4.2 淋水 盆栽莲雾,水分供应很重要。要根据气候特点 来定,在高温夏季,盆树因蒸腾作用,失水较多, 盆土要保持湿润。为此,盆子要留足沿口,使水分 充分浸透盆土,防止浇半透水。生长季节浇水在上 午 10 时前或下午 4 时后进行,冬季或早春在午后 气温较高时进行,以避免盆土温度的剧烈变化,影 响植株的生长。为了盆土保湿,可在土壤的面上加 干草或废旧遮荫网等作为覆盖;秋天空气干燥,可 采用简易吊瓶供水的方法,最好滴灌,满足盆栽的 水分的需要。 4.3 盆土的更换 莲雾在盆中生长久了,会使土壤扳结,不利根 系生长,最好每年更换一次盆土,时间最好选在 3 月果落后,芽未萌发前,结合重修剪时换土。换土 时,要全面剪截过长的根群,一般留 15cm 左右, 如果盆本身就较小,还可适当短些。配制盆土宜用 一些孔隙度高的工业煤渣和较粘重的风化红壤。配 方比:红壤 40%-50%,工业煤渣 30%-40%,腐熟 厩肥 20%,草木灰少许。 4.4 整枝修剪 莲雾修剪宜采用圆头形整枝,对已结果的树每 年采果后进行一次修剪,将枯枝、过密枝、徒长枝 剪除,自主干和主枝上发生的萌芽也随时抹除。除 此之外,修剪要和产期调节相结合。 4.5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明显能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 大单果重,果面光洁且能防虫害。果实套袋,一般 在幼果期(吊钟期),约花后 20d 实施,若桔小实蝇 族群密度太高时,即在谢花后进行。套袋前,需彻 底防治 1 次病虫害,在套袋前 1 小时再对果实喷 1 次杀菌剂,果实外表干燥时,马上套袋。一般选取 规格长 36cm,宽 32cm 的纸袋(经过处理的防水纸 袋 ) 套 袋 前 将 袋 口 ( 2-3cm) 部 分 泡 水 , 浸 软 。 29 上盆,但以 2-3 月及 9-11 月上盆为宜。盆栽用的培 养土,用 70%-80%的比较肥沃的土壤(塘泥、腐殖 土、老园土、菜园土) 、10%-15%的粗砂、10%-15% 的碳化稻壳混合配制而成。栽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 垫上碎瓦片,上面再铺一层炉渣,随后在盆内填入 部分培养土,苗木土团放入后再在根周围填入培养 土,估计根颈在盆沿下 2-3 cm 以下时,往上轻提, 使根、土密合,再用洒水壶浇定根水,直至水从底 孔溢出为止,最后在盆上再加培养土至树颈下。 3.2 盆栽的摆放 摆放的场地应为泥地, 适当宽些, 以方便管理, 且要随植株长大而调整摆放的距离。为了减少盆中 水分蒸发,降低摆放场地的温度,宜在盆之间的空 地用干稻草进行覆盖,这样也利于防止杂草生长。 忌把盆栽摆放在水泥地上,否则,不利于盆栽的生 长;为了防止莲雾的根系穿过盆底出水孔长到地 上,要在盆下铺垫防止根系落地的材料,如砖块、 较厚的塑料薄膜等。 4 4.1 栽培管理 施肥 空中压条育苗上盆的第 1 年, 培育结果树冠的 施肥。莲雾盆栽多用空中压条苗,根系尚未发达, 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宜薄宜勤,以氮为主,配 施磷、 钾和镁肥。 在每次梢动前及转绿期各施一次, 即用“一梢两肥法” ,促发健壮新梢。最好能用发 酵腐熟的人畜粪尿,浓度不宜过高,腐熟的人畜粪 兑水, 施用浓度为 0.3%-0.5%;施用化肥最好能液 施,施用浓度为 0.3%-0.5%,雨后干施要特别注意 用量不能过多, 施用量为盆营养土重的 1.0%-5.0%, 要施得均匀,施后松土,再盖上薄薄一层土。 结果树的施肥。 通过施用干追肥 (如豆饼、 猪、 鸡粪腐熟肥等) ,给树体补充钙、镁肥;叶面喷施 补充锰(0.02%硫酸锰) 、钠(0.1%粗盐水)等措施, 以保持树体营养元素平衡。干追肥的具体做法:把 粉碎的豆饼或猪鸡粪,掺入二成腐殖土,保持潮润 放入密闭的塑料口袋中,放在阳光下,经 2-3 个月 充分发酵腐熟,无异味,可撒布盆内,任何季节追 施,均安全卫生 。施用干追肥时,施用量为盆营 养土重的 1.0%-5.0%,要施得均匀,施后松土,再 盖上薄薄一层土。通常于 9-10 月开花前施用干追 [4] 第 31 卷 第4期 Fujian Science & 福建热作科技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Vol.31 No.4 2006 10-20min,将袋口多余的水分甩去,然后成束直立 放置。套袋结合疏果同时进行,每个袋以留 5-6 个 果实为宜。果穗上方的第一对叶必须露在外面,不 能将它同果实一起套在袋内,以免影响果实的颜色 及甜度。 同时套袋开口的铁线必须旋紧, 避免雨水、 桔小实蝇或粉蚧壳虫爬入为害。 5 5.1 产期调节 修剪 盆栽莲雾提早开花依修剪程度不同,在催花前 培育 2-3 批整齐的梢次,然后利用人为的方式抑制 营养生长,再于适当的时机用药剂进行催花。根据 修剪分轻度、中度、强度三种方式,管理方式分为 轻度修剪管理方式、中度修剪管理方式、强度修剪 管理方式。 ⑴轻度修剪管理方式。在最后一期果实(快要 落果,无观赏价值)采收后,任其生长,到催花前 1 个月左右进行轻微的修剪,仅除去过密的枝条及 病弱枝,使叶片小幅度的更新。同时进行环剥,减 少氮肥供应,提高磷、钾肥的供应。 ⑵中度修剪管理方式。一般每年 3-5 月进行修 剪,除剪去徒长枝及病弱枝外,修剪的程度以剪除 一半的叶片为宜。等新梢(叶)长出之后,注意病 虫害防治。 ⑶强度修剪(剃光式)管理方式。在每年 2 月 左右进行强剪,全株去叶并剪去徒长枝及病弱枝, 前期加强氮肥的供应, 促进充分长梢, 使树冠茂密, 并减少 4-5 月间自然落花,后期停止氮肥供应,充 分供磷、钾肥,并进行环剥来抑制抽梢累积养分。 5.2 以耕作处理抑制营养生长,提高碳氮比,诱导 自然生长发育情况下,莲雾结果期多集中在 5-7 月份,为调节盆栽市场的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 可以特殊处理,改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使产期提 早至 12-4 月间。不同的树体状态、土壤条件、气候 条件、管理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催花 处理。 ⑴控制氮肥。在催花前 1-2 个月最好不要再施 氮肥或有机肥料,而仅施磷肥、钾肥及叶面喷施各 种微量元素。 除非树势弱, 于此间酌量施少量氮肥。 9 月底进行催花处理时, 宜待催花成功后才施氮肥, 以防催花失败,大量抽新梢。 ⑵浸水的程度。水位一般不能超过盆土的表 30 花芽分化 面,水位高低要视树的大小、生长势而异。如果水 池只能灌水不能排水,可采取在盆下垫砖块多少的 办法控制浸水的程度。浸水期间,从叶面补充磷酸 钾及钙、镁、硼等微量元素,对于催花成功有促进 作用。 ⑶断根处理。于 9 月间,结合树冠修剪,对盆 栽莲雾进行断根处理。为了盆栽莲雾前期生长快 些,摆放在泥地上,根系会穿过盆底的出水孔,扎 入土中。由于有较粗的根扎入土中,断根时不能强 行移动盆体,以免引起花盆破裂,应用铁铲在盆底 小心挖出根系,然后用剪枝剪在盆的出水孔处剪断 根系,再用小刀去除盆底出水孔中的残留根,以利 排水,防止堵塞。断根处理后,为了防止莲雾的根 系穿过盆底出水孔长到地上,要在盆下铺垫防止根 系落地的材料,如砖块、较厚的塑料薄膜等。 ⑷主干基部环剥皮、敲头或铁丝绑扎。此法适 用于浸水不便、树势旺、易于抽梢的园地。于催花 前 1-2 个月 (35-45d) 在主干距盆土表面 10cm 处左 右进行敲头或环剥,环剥的宽度依树势的强弱调整 在 1-2cm 之间,若催花前伤口已愈合应再适度处理 一次,以催花时刚好愈合最理想。或于催花前 2-3 周用铁丝缠绑扎紧。 ⑸遮光处理。根据树冠幅度的大小、树冠茂密 的程度、树势的强弱、遮光期的长短及催花日期的 早晚等诸多因素,采用单株包覆、覆盖树顶、全面 覆 盖 及 围 盖四 周 等 不 同的 遮 光 方 式。 在 催 花 前 30-45 d 以 90%遮光网遮光, 待催花后再揭开。 若催 花的时间在 9 月中旬以后,则遮光的天数可缩短到 2-3 周。该法抑制效果好,催花成花率高。但也容 易引起落叶,一旦催花不成功,很难再补催第二次 花。 ⑹喷施乙烯或多效唑(PP333)。在催花前 45 d 左 右,新梢旺长期,叶面喷施乙烯 2000 倍液或多效 唑(PP333)1500mg/L,于傍晚进行全树喷洒。但多效 唑土壤残留长,要注意树体管理,防止树体迅速老 化。 目前常用处理组合:①干基环伤(敲头、环割 等)或浸水+断根+乙烯 2000 倍液;②剃光+干基环 伤+断根;③遮光+环伤+断根。 5.3 以化学药剂行催花 以上耕作处理促使莲雾花芽分化后,再以化学 药剂处理进行催花。 第 31 卷 第4期 Fujian Science & 福建热作科技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Vol.31 No.4 2006 5.3.1 催花时期 300-500 倍液加 98%萘乙酸钠 10-20mg/L,再加 1.95%爱多收 3-500 倍液或尿素 50-100 倍液,进行 全株喷布,处理后 3-5d 进行轻度修剪。1 周后对盆 栽进行浸水处理,处理时碰上雨天,宜对盆栽采取 防雨措施,可盖塑料薄膜防雨或移入塑料薄膜大 棚。 若处理有效则 15-20d 后即可长出花芽, 若无效 可再用同样药剂处理 1 次。若再次无效,即表示处 理时枝干内花芽尚未形成,不宜再进行第三次处 理, 以免损伤树体, 引起严重落叶和部分枝条干枯。 6 病虫害防治 盆栽莲雾主要病害有炭疽病、 果腐病、 疫病等, 发生原因主要与果实发育期间高温高湿有关。平时 注意盆栽环境卫生,集中烧毁或深埋病果及枯枝落 叶,断绝感染源。药剂可选用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液、百菌清 600-800 倍液、雷多米尔 1000-1200 倍液。常见虫害有东方果实蝇、蓟马类、金龟子、 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除了果实套袋防东方果 实 蝇 外 , 一 般 多 以 药 剂 防 治 , 可 选 25% 功 夫 1200-1500 倍液、47.7%乐斯本 1000-1200 倍液及阿 维菌素 1000-1200 倍液。 参考文献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方优稀果树 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36-337 2、 刘荣光.南亚热带小宗果树实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 2002.279-281 3、张秀梅.连雾的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5(3):57-58 4 、 肖 建 忠 . 庭 院 阳 台 盆 栽 果 树 [M] 北 京 :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1998.26 莲雾花芽分化期常依品种、树势,栽培地区气 候,肥培管理及耕作处理方法不同而异,因此催花 期必须视树势、抽梢情形、及枝叶成熟度而定。当 树体枝叶茂密,大部分枝条末端成停梢状态,不再 有幼嫩的新叶;树冠外侧成熟的叶片叶色浓郁,叶 片肥厚、叶缘向上微翘;树冠内侧充满 1-2对的短 梢,其叶基肥大,叶尖下垂呈八字形时树体就可以 催花,在下列时期均可进行: ①白露季节(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 。此期开花 称白露花,自萌出花芽至成熟需 3 个月,约元旦前 后成熟。这时期催花气温高,树势仍旺盛,抽梢多, 花芽分化因难,因此需在催花两个月前进行浸水处 理或环剥皮,并于催花前 10-15d 作断根处理, 催花 才能成功。 ②寒露季节(10 月中旬) 。此期花芽到成熟期 因气温低,约需 3 至 3 个半月,农历过年前后果实 成熟,这时期催花因生育期间气温降至 25℃以下, 树体抽梢停顿,故催花易成功。 ③立冬或冬至(11 月上、 中旬或 12 月中、下 旬) 。此期花芽至成熟约需 3.5-4 个月,即 3~4 月果 实成熟。催花前不宜断根、浸水等耕作处理。 ④大暑(7 月中、下旬) 。此时花为大暑花,催 花期因高温多雨,抽梢多,花芽分化困难,一般约 于 1-2 月间剃光式处理,再于 5-6 月间用遮光网遮 光处理,并在干基环剥皮,再于催花前 10-15d 进行 断根处理,催花才能成功。 5.3.2 催花药剂及处理方法 使 用 50% 杀 螟 松 或 50% 甲 基 一 六 五 乳 剂 (上接第 16 页) (B)差异显著(P<0.05), 高 10.47 百分点。 表3 替代栽培秀珍菇生物效率比较 处理 对照组(A) 对照组(B) 试验组(C) 原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节省了木屑,解决 “菌木”矛盾,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3]。 参考文献 1、卯晓岚.有关我国食药用菌名称问题[J].食用菌,2001(增 刊):1-8 2 、 黄 大 斌 , 杨 菁 . 秀 珍 菇 高 温 季 节 的 栽 培 技 术 [J]. 食 用 菌,2001(增刊):247-248 3、陈君琛,沈恒胜.秀珍菇反季节高效栽培研究[J].中国食用 菌,2003,22(4):21-23 (%) 生物效率 73.91 a 62.16 b 72.63 a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玉米秸秆代替木屑和棉籽壳作栽培料栽 培秀珍菇,是可行的。这可缓解食用菌生产大量消 耗林木或大量从外省调入棉籽壳的矛盾,降低栽培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