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大学的四大国学导师

 秀水拖蓝 2011-07-13
清华大学的四大国学导师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人们现在印象中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科见长,但在清华建校之初,却是文理并重,尤其是1925年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中,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人为代表的“四大国学导师”,成为中国20世纪人文学科的翘楚。
 
       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学术研究涉猎广泛。1920年,梁启超从欧洲归国,1925年9月,他受聘清华国学院导师,教授“诸子”、“中国佛学史”、“中国文学”等课程。当时学术界公认南有“泰山”章太炎,北有“北斗”梁启超。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术大师。1925年至去世,他一直在清华国学院教书,在文学、戏曲、音韵、古文字等多种学科中,都有着不凡贡献。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国学研究院开课一年后,1926年,陈寅恪来到清华。作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虽留洋多年,手头并无任何一所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却以“教授中的教授”著称。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由赵元任作曲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赵元任一生共创作了132首歌曲,然而却是清华大名鼎鼎的国学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赵元任的学问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他对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在清华,正是因为有以国学四大导师为首的一批博通人才,才奠定了清华在中国高校中“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