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

 飘渺無痕 2011-07-14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

2011-03-25 04:01:23|  分类: 军事常识 |  标签:比例尺  定向  方向   |字号 订阅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一) - 砺剑雄风 - 砺☆剑☆雄☆风

 

       与其他地图图种相比,国际定向越野使用的地图(以下简称越野图)是一种更为清晰易读,便于在野外行进中使用的专用地图。
  越野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是地图上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要想学会识别、使用越野图,首先应懂得地图比例尺。
  1.比例尺的慨念: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
  如某幅图的图上长为1厘米,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15000厘米,则这幅地图是将实地缩小15000倍测制的,1与15000之比就是该图比例尺,叫1:15000或1:1.5万地图。
  2.比例尺的特点
  ——比例尺是一种没有单位的比值,相比的两个量的单位必须相同,单位不同不能成比;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的。比值的大小,可按比例尺分母来确定,分母小则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分母大则比值小,比例尺就小。如1:1万大于1:1.5万,1:25万小于1:1万;
  ——一幅地图,当图幅面积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其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简略;
  ——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也就越低。
  3.图上距离的量算
  用直尺量读
  当利用刻有“直线比例尺”的指北针量读时,可根据刻在尺上的数值在图上直接读出相应实地的距离。
  当利用“厘米尺”量读时,要先从图上量取所求两点间的长度,然后乘以该图比例尺分母,即得出相应的水平距离(需将结果化算为米或公里):
  实地距离=图上长X比例尺分母
  如在1:1.5万越野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距离为3毫米(0.3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3毫米xl5000=45000毫米(45米)
  当量算某两点间的弯曲(如公路)距离时,可将曲线切分成若干短直线,然后分段量算并相加。
  估算法
  估算法又叫心算法,这种方法在定问越野比赛中最有实用价值。要掌握它,需要具备下述两方面能力:
  ——能够精确地目估距离,包括图上的距离和现地的距离:在图上,能够辨别0.5毫米以上尺寸的差异;在现地,目估距离的误差不超过该距离总长度的1/10,如某两点间的准确距离为100米,目估出的距离应在90—110米之间。
  ——熟知几种图上常用的尺寸单位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对应关系,如:在1:1.5万图上,1毫米相当实地15米;2毫米相当实地30米,1厘米相当实地150米.....(参见下表)
几种基本尺寸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
基本尺寸\比例尺 1:10000 1:15000 1:20000
0.5mm 5m 7.5m 10m
1mm 10m 15m 20m
2mm 20m 30m 40m
5mm 50m 75m 100m
10mm 100m 150m 200m
  图上量算距离应注意的问题
  从越野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如果实地的地形平坦,图上所量距离接近于实地水平距离;如果实地两点间的地形起伏,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量得的水平距离。因此,在计算行进里程时,必须根据地形的起伏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将图上量得的距离加上适当改正数。下表是根据在不同坡度的道路上经实验得出的改正数。在有些地区(如深切割的山地),实际改正数可能会大于该表中所列的数据。
  
水平距离改正数
坡度   加改正数(%)   坡度   加改正数(%)
0°~5°   3        20°~25°   40
5°~10°  10        25°~30°   50
10°~15° 20        30°~35°   65
15°~20°  30        35°~40°   80
  如果对行进的里程只求概略的了解,可以根据下列经验数据进行改正:
  
地形类别            加改正数(%)
平坦地(有微起伏)        10~15
丘陵地(比高100米以下)      15~20
一般山地(比高100-200米)     20~30
  越野图的注记
  越野图的注记主要分为三类:
  1.地名注记
  在越野图上,地名的表示并不重要,除非对运动员判定方向与确定站立点非常有用,地名(包括村镇、河流、高地等)一般不表示。
  2.高度注记
  高度注记分为等高线注记(注在等高线上)、高程注记(地面高程注记绘有测注点“.”,水面高程注记旁则不绘测注点)和比高注记三种。
  3 .图外说明注记
  越野图图外说明注记包括比例尺、等高距、图名、图例、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成图方法、用图要求等。有时越野图上还会印有检查卡片、检查点说明表等。

越野图的符号

  识别越野图的符号对于正确地使用越野图是十分重要的。而识别符号不能靠机械地记忆,需要了解它们的制定原则,了解符号的图形、色彩和表意之间的逻辑联系,这样才能根据符号联想出每一种地面物体的外形、它的特点和它的专门功能。

1.符号的分类与颜色

  如同其他地形图一样,越野图也要求完整而详细地表示地貌、水系、建筑物、道路、
植被和境界,即所谓“地图的六大要素”。

  根据定向越野比赛的特殊需要,国际定联将越野图的符号分成五类:

地貌,用棕色表示。(看图例>>)
  这类符号还包括小丘、小洼地、土崖、冲沟、陡坡、土垣等表示地面详细形态的专门符号。

岩石与石块,用黑色表示。(看图例>>)
  岩石与石块是地貌的特殊形式,它们既可以为读图与确定点位提供有用的参照物,又可以向运动员表明是危险还是可奔跑通行的情况。为使它们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地貌符号,这一类符号使用了黑色。

水系与淤泥地(沼泽地),用蓝色表示。(看图例>>)
  这类符号包括露天的明水系和水生或沼泽生的植物。

植被,用空白或黄色和绿色普染表示。(看图例>>)
  植被情况的详细区分和全面表示非常重要。植被是按下列基本原则表示的:
——白色(空白) 指一般性起伏地上的树林的密度适度,地面上无阻碍行进的灌木或杂草丛,可以按正常速度奔跑的地区。
——黄色 空旷的地域。分为空旷地,半空旷地及凌乱的空旷地。
——绿色 树林中密度较大的地区。按可跑性分为慢跑:使正常跑速降低20—50%;难跑:使正常跑速降低50—80%;通行困难:使正常跑速降低80—100%。上述可跑性的区分均取决于树林的生态,如树种、密度及矮树、草丛、蕨类、荆棘、荨麻等的生长情况。

人工地物,用黑色表示。(看图例)
  包括各种道路、房屋、栅栏、境界等地图符号。

2.符号的等级
  根据各类符号在世界各国定向越野图上出现的频率,同时为了促进全世界定向越野地图的标准化,国际定联将越野图的符
号分成三个级别:
  A———适用于各种国际比赛和世界锦标赛;
  B———可以用于一定地形类别之中的;
  C———在特殊地形中补充A级和B级的非国际通用符号。

  在国际定联1982年制定的《国际定向运动图制图规范》 (《Drawing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Maps》)中,A级符号列出73个,B级符号列出25个,C级符号未做统一规定。

3.符号的大小与相互关系

  为了完整而详细地表示出地形,同时又能保证越野图的清晰、易读,国际定联规定了越野图符号的最小尺寸以及相互靠近的符号的关系的处理原则与最小间隔。

  符号的大小、线条的粗细、符号间最小距离的规定,都是以日光条件下的正常视力和地图制印能力为依据制定的。通常:
  ——岩石类符号、河流与沟渠类符号,最短不小于0.6mm;
  ——虚线符号,至少应有两段;
  ——点状符号,至少应有两个点;
  ——淤泥地最小面积应为两条0.5mm长的线;
  ——兰、绿、灰、黄的普染色块和黑色的网点,图上最小面积为0.5mm2;兰、绿、黄色的网点最小面积为1.0mm2。
  ——同颜色的两条线间的最小距离,如黑与黑、棕与棕之间, 为O.15mm;
  ——两条兰色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5mm。

  当若干小而重要的地物紧靠在一起,即使用最小尺寸的符号表示,符号大小也超过了实地地物的大小时,这些符号仅保持了它们相互间位置关系的正确性,实际的准确位置已
经做了合理的移动。

4.符号的图形特点(不包括C级符号)

  无论何种地物,它们在现地的平面形状特点都可以被理解为:面状的、线状的和点状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图上各种符号的图形特点与实地地物的形状特点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并且一一对应。

  面状的: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通常较大,包括树林、湖泊、宽河、淤泥地、建筑群等,它们用依比例尺描绘的符号或轮廓符号表示。我们可以在图上直接量算出地物在实地的长宽和面积,因此有些教科书称这类符号为“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线状的:这类符号包括小河、公路、铁路、窄林道、石垣等等,它们的长度是依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宽度则没有依比例尺表示,因此这类将号又被称作“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点状的: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或体积通常较小,但它们的外形或功能却具有明显的方位作用,是运动员在行进中的重要参照物。例如水坑、石块、塔形建筑物、水井等,用不依比例尺描绘的图案符号或点状符号表示。在图上,点状的符号本身并不指明地物的大小或它所占有的面积,因此不能进行量算。这类符号拥有自已的“定位点”,即地物在现地的精确位置:


    符号举例                 定位点
———————————————————
■  △  ×  □  ●  ▲    在图形的中心   

           在符号的重心

  点状的符号又被称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5.认识符号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越野图上,对于一组属性相近的地物,通常只规定一个基 本符号,然后根据这些符号的不同分类,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 在识别符号时,不要搞混。

  为了表示某些同类地物之间的差别,一般只将它们的基本符号做一些局部的改变或方向调整,在认识这些符号的时候应特别仔细,注意符号本身或其与周围地形之间的细微差别:


符号举例    符号名称        符号特点       颜色
     不能通过的陡崖      边缘线粗     黑
      能通过的陡崖      边缘线细     黑
      围栏          单齿线      黑
      高围栏         双齿线      黑
      岩坑          缺口朝上     黑
      山洞          缺口朝下坡方向  黑

  当若干同类符号以某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来表示地物时,它们所反映的只是地物的性质和范园,并不代表地物的个数和精确位置。

  某些地物,虽然它们的性质相同,但当它们的长度、宽度或直径不同时,图形特点将会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如下表:
现地地物 转化条件符号及其名称             图形特点
池塘          图上大于1mm2  湖泊       面状的
现地          直径小于5m  水坑         点状的
河流现地 宽度在5m以上 宽河               面状的
现地          宽度2-5m  小河          线状的

  这就说明,面状地物、线状地物或点状地物,虽然它们的符号在图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但在现地,除非具有足够的经验,否则就不易看出它们的区别。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地形名称: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2. 相关线面: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3.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一) - 砺剑雄风 - 砺☆剑☆雄☆风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一) - 砺剑雄风 - 砺☆剑☆雄☆风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一) - 砺剑雄风 - 砺☆剑☆雄☆风

 

定向越野的技能--国际定向越野地图(一) - 砺剑雄风 - 砺☆剑☆雄☆风
●读图技巧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 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也相同。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第三,熟练判断等高线圈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第四,学会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①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确定铁路、公路线
   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③工厂区位的选择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 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潭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 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④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采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潭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⑤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2.地形剖面田的绘制及其应用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主要步骤:
   ①根据要求选剖面线,可以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直线。也可以是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的斜线
   ②画矩形,所画矩形要与等高线图等长。
   ③用等高线图的高度作纵坐标,确定垂直比例尺。根据需要,一般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④作平行虚线与垂直虚线:平行虚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照垂直高程(纵坐标上)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线与等高线(等高线圈)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延长至剖面图相应的高程上为止,在止点处画上一个个小圆点。
  ⑤连成曲线:将各个小圆点连成一条圆滑的曲线,即成为剖面图。 
3.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判读地形剖面图,要做到
    ① 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
    ② 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
    ③ 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植被、地质、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