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于捕捉全球变化 应对国际税收新挑战110617

 东溟根相连 2011-07-14
     “我非常认同阿沙夫·拉辛的观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税收权益之争无疑也包含其中。”江苏省国税局局长范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要及时发现、深刻把握国际资本、跨国公司的新变化对国际税收工作的新挑战,下工夫提升国税部门国际税收管理能力与水平,及时、有力应对挑战。”

  他说,从我们的调研和分析看,严峻的挑战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

  挑战之一:资本流动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今天的资本流动已从资本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入与资本输出逐步并重的新格局。从输入资本看,2010年,江苏省外资企业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2330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运作方式更加多样,如何进一步按照国际水准体现我国的管理要求,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对我国国际税收管理是一个大挑战。从对外投资看,截至去年底,我国“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超过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已逾万亿美元,其中江苏省“走出去”企业达2000家。今后10年,输出资本大于输入资本的趋势初露端倪。未来我国将像发达国家一样,转变到以中国跨国公司母公司为重点的管理与服务上来。在超越我国税收管辖权的国际空间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分配的份额,如何与国外税务当局进行管理的协调与较量,在国际化水准更高、管理领域更宽的条件下管理好国际税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挑战。

  挑战之二: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带来的新挑战。近年来,跨国公司以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业务重组更加纷繁复杂,对现行国际税收管理制度、标准提出了新挑战。跨国公司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后端支持业务外包等方式,通过行业标准制定、技术授权、运营平台创新等手段使产业链由垂直整合向水平整合转变,从多元化战略向“归核化”战略转变,使原本占国际贸易大量份额的集团内的关联贸易更多地转为非关联贸易。过去西方国家以独立交易为原则处理关联交易,目的是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获取更多的利润,现在大量的关联交易转变为非关联交易,目的是阻止发展中国家利用独立交易原则争取其应有的利润份额,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利润分配处于更加边缘被动的境地。而即使是在关联交易中,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地依靠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无形资产和行业标准等,处于利润分配的制高点,对这些具有独占性、唯一性、不可比性的利润分配因素进行管理,按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判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反避税工作压力空前。

  挑战之三:国际间税源竞争白热化带来的新挑战。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大量转移,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从海外投资中获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减税政策,为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亏空,他们都加强了国际税收的立法,实施更加严格、主动的管理。他们以在国际税源分配中获取最大份额为目标,纷纷成立大企业国际税收管理部门,增加管理人员,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加强对本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情况的分析,采取海外监控、约谈、审计和评估手段,向跨国公司施加压力,迫使跨国公司减少在华职能,降低利润水平,剥离职能要素,不断向总部增加支付费用。不少国家的税务当局对在华利润高的企业主动实施反避税调查,或者双边预约定价安排谈签,先发制人。国际税收管理现在到了与国外母公司,特别是国外税务当局短兵相接的新阶段。如何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对于我们的业务素质、沟通技巧、语言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范坚强调,发现挑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应对之策。今年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首先,要努力实现多职能、多税种、多环节、多层级结合,在构建跨国税收管理体系上下工夫。在职能定位上,坚持在国际税源划分中获取更大份额的财政职能为主,同时发挥国际税收的经济职能,通过打击逃避税收征管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反洗钱、反热钱,打击跨国经济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为“走出去”企业创造良好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在工作上,坚持以所得税和国际税收为主,同时关注进出口税收、加工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等问题对我国国际税收带来的特殊影响,形成增值税、所得税、出口退税多税种、多部门的联动管理。在税种管理部门注重交易行为合法性、真实性管理的基础上,国际税收部门要加强对交易合理性的审查,识别企业各类避税手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反避税工作内容。在工作环节上,坚持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等专业化管理事项为主,同时向前延伸管理环节,构建从日常管理、企业申报、约谈评估、税务审计到反避税调查的完整业务链条,探索有较高征管绩效的工作机制。在运行模式上,以层级管理为基础,依托信息化,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逻辑扁平化,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也就是说,通过信息共享,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打破层级的局限性,发挥各级机关的比较优势,建立优势互补、信息畅通、运作良好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其次,要努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在提高专业化水准上下工夫。从过去主要依职权、粗放型的管理,转变到具有专业素养、坚守专业精神、体现专业水准的管理;从过去以个人为主体、以属地管理部门为框架组建工作团队,转变到在全省、全市范围内,以行业为载体组建专业团队,实施更有效的、更符合国际惯例的专业化管理;从过去以属地管理的工厂为对象,就税论税地进行财务分析,转变到以母公司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为主要分析对象,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职能分配的合理性、正当性审查;从过去以货物交易为主要研究对象,转变到更多地关注技术、劳务、无形资产的管理;从过去常常被动适用西方惯例,转变到突破思维定式,更多关注有中国特点的规则运用,将市场溢价、成本节约、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因素纳入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和国际谈判中,研究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配中有比较优势的分配要素;从过去满足于常规业务的开展,转变到精品战略的实施,选择若干重点,实施有效突破,将国际化的要求和中国化的要素相结合,形成精品案例,体现中国在国际规则制订中的话语权,赢得国际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最后,要努力发挥江苏优势,在打造国际税收核心竞争力上下工夫。要在征管改革大格局中,对国际税收管理职能配置、体制机制、运行方式等进行系统思考和重新设计,打破目前国际税收管理中的若干制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