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艺谚语口诀

 留得残荷聽雨聲 2011-07-15
曲艺谚语口诀
作者:中国曲艺志(北京卷)   来源:中国曲艺志(北京卷)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会。

 

唱腔美韵味足,全靠平日功夫。

 

搭伙三年,不火自赚。

 

时衣古画当令的笑。(当令:适应时令)

 

上新活,如初学。

 

吐字不真,如钝刀杀人。

 

一句不到,听众发躁。

 

念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

 

念字千斤重,真切听得清。

 

不占一帅,便占一怪。

 

上台欢如猛虎,下台软如绵羊。

 

变脸换人,变眼换人。

 

眼活睛用力,面状心中生。

 

手有手语。

 

说为君,唱为臣。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

 

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动先静;欲高先低,欲慢先快。

 

手有所指,眼有所顾;手到眼到,眼到人到。

 

字字要当心,句句不走神。

 

面目呆板带鬼脸儿,上台一定无人缘儿。

 

在家练功如有千百观众,登台演出如入无人之境。

 

嘴皮没劲吐字飘,丹田没气打不远。

 

字音要先行,腔调慢慢跟。

 

唱腔是画儿,嗓音是色儿。

 

三分逗,七分捧。(相声)

 

包袱太挤,自己吃自己。(相声)

 

逗哏是划船的,捧哏是掌舵的。(相声)

 

出乎意料之外,在于情理之中。(相声)

 

双簧要学黄辅臣,前后好像一个人。(双簧)

 

你有发托卖相,我有横竖嗓音。(双簧)

 

世上生意甚多,唯独说书难习,紧鼓慢板非容易,千言万语谨记。一要声音嘹亮,

 

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评书鼓书)

 

满台风雷吼,全凭一张口。(评书鼓书)

 

有书无评,说书无能;有评无书,不算说书。(评书)

 

唱戏的腿,说书的嘴。(评书)

 

台上松嘴,听众撒腿。(评书)

 

唱戏要有轴子,说书要有扣子。(评书)

 

书说劲儿,书说味儿,书说粘糊儿。(评书)

 

书说险地,才能挣钱。(评书)

 

说的是古书,讲的是俗理。(评书)

 

千军万马一张口。(评书)

 

说书一股劲,唱曲一段情。(评书鼓书)

 

有板时若无板,无板时却有板。(鼓曲)

 

意在歌先。(鼓曲)

 

千斤话白四两唱。(鼓曲)

 

七分话白三分唱。(鼓曲)

 

按字行腔,字正腔圆。(鼓曲)

 

出口不脆,铆劲白费。(鼓曲)

 

字清,情准,气匀;韵浓,板稳,腔顺。(鼓曲)

 

字是骨头韵是肉,板是老师傅。(鼓曲)

 

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鼓曲)

 

疾是快、迟是慢,垛起板来唱连贯,顿住词句如切断。(鼓曲)

 

按字行腔八角鼓,不飘不倒讲四声。(单弦牌子曲)

 

阴平平直莫低昂,阳平清爽高而扬;上声声浪强中取,去声立堕远且放。(鼓曲)

 

单弦切忌脑后音,口型声音笑死人;唱出前音显功夫,悠扬婉转提精神。(单弦牌子曲)

 

从低往上翻,翻到九重天;净高不能宽,高了也枉然。(鼓曲)

 

有高没有低,张嘴不出气;低音没有劲,等于白费力。(鼓曲)

 

迟、疾、顿、挫须有准儿,尖、团、哦(儿)、擞(儿)要分明;八字口诀记清楚,八角鼓

 

儿不难通。(单弦牌子曲)

 

满台跑,累得喘,观众看着眼花乱;没有方向没视线,书里情节难表现。(鼓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