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经发局(发改局、科工局),各产业基地: 联系人:市经委技术改造与进步处
缑豫江0574-87186406 E-MAIL:gouyj@nbcx.cn
管大年0574-87186405 E-MAIL:gdn@nbit.gov.cn
传 真:0574-87272181
二00九年六月二五日 附件1: 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要点 引言部分:简要阐述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实施方案编制依据、主要途径及期望实现目的。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历程 简要分析产业基地主导产业萌芽、集聚、调整、提升的过程;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外部动力。 (二)产业基础及优势 分析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已有产业基础及特色优势,主要包括:产业规模、龙头企业情况、创新水平、科研及人才支撑力量、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中介机构、品牌建设及标准化推进情况等。 二、存在问题 分析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发展方向、市场空间、产业组织方式变化、新型商业模式影响等),理清主导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本链体系中的位置及升级面临的瓶颈和问题,主要分析维度有: (一)产业体系中位置分析 分析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资本链中的地位、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注重选择全球或全国范围内的“标杆性”产业集群作为转型升级的参照标的物。 (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研发投入水平、科研机构和人员情况、专利及标准化情况、新产品开发、企业研发机构设立及水平)。 (三)加工制造能力分析 产业装备水平、制造能力、产品性能等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四)品牌和营销渠道分析 产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营销服务体系等存在问题和差距。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中介组织、协会建设等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发展思路 提出产业基地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理念、方向和总体思路。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可定性设定,是转型升级目标的概括和凝炼;具体目标则需定量设定,在一定时间段拟达到的规划目标值。 (三)重点领域 提出本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一般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1、制造业领域:产品、工艺流程、功能、产业链升级等方面的选择,指出本产业基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和方式; 2、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从集聚支撑要素的研究和创造的角度思考分析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路,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和物流中心、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中心、品牌建设等等; 3、城市空间优化领域:从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目标实现对区域空间形态提出要求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提出完善思路 四、转型升级中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由于行业领域及发展所处阶段不同,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路径也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性,无统一模式。但是都要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作为重要载体来支撑产业基地产业集聚转型升级,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使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相适应。根据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要求列出一批重点实施项目,主要有: 1、立足现有龙头骨干企业,明确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2、区域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明确区域重点发展项目,包括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的项目; 3、结合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项目; 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品牌培育、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项目。 五、保障措施和扶持政策 (一)组织协调机构。建立以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的协调机制,龙头企业、部门及各方专家参与的战略筹划、规划引导的协调工作机制。 以产业基地整体转型升级为目的,以实施方案编制为载体,加强沟通协调,优化空间布局,减少无序竞争,着力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促进产业基地所在地政府体制机制的创新 建立完善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加快产业招商的步伐。 建立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机制,把好项目的质量关、布局关和服务关。 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责任分工落实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研究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地最后组织实施的《**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须附以下材料: 1、产业集聚龙头企业情况及发展战略 2、产业集聚招商引资重大前期项目 3、产业集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制造业、城市化及生产性服务业) 4、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工作责任分解表 5、推进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 附件2: 宁波市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编制责任分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