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一宝——珠母珍珠蚌

 丁丑端阳 2011-07-17

珠母珍珠蚌(Maritiana  dahurica)是一种只产于北美、北欧和北亚的淡水蚌,它是珍珠蚌中唯一的属、种。这种生长在北半球高纬度的河蚌,具有形体大、壳厚且极为坚硬等特征。该蚌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壳可入药(中药珍珠母),是育珠的优良品种,又是保护水质、净化水系的天然卫士。

分布在北亚的珠母珍珠蚌,又只分布在松花江及其支流以及黑龙江的支流,特别是在九台、永吉、桦甸、安图一带,因此,中国的吉林省是这一珍贵蚌种的主要产地。

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我国先民,素有捕蚌采珠的历史,尤其明、清两代,松花江流域盛产的“东珠”被视为贡品中的极品而享誉海内外。当时,为朝廷采珠的众多“打牲”族,便在这片沃土上得以繁衍生息。随着时代的变迁,狞猎为生的传统为农耕所取代,至今,这里已不再有专事捕蚌采珠的人群。在农业时代及工业时代里,珠母珍珠蚌只能默默地吞噬着微生物、浮游生物、腐植质,为改善水质作一些贡献,而其它的价值也只能深藏在水下,泥中。当人们的生活进入高新技术的后工业时代,才会重新认识它的巨大价值,并可以使其在现代的生活中发出耀眼的光辉。

一、珠母珍珠蚌的应用现状及今后的开发方向

只有在珠母珍珠蚌的产地附近,人们才以其蚌肉作为一种稀有的佳肴,近年,

开始有更多的人以野餐蚌肉为时尚。在遗弃的大量蚌壳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磨粉作为饲料的原料。除此之外,珠母珍珠蚌几乎未得到任何开发与利用。

作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珠母珍珠蚌,如果只用于一般食用或作为饲料一般

的添加剂,显然这是对这一珍贵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这种分布区域有限的稀有河蚌,首先从生态与环境保护出发,对其如何施加保护,在此前提下再考虑如何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例如将其开发成有较大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药品、保健品、特殊化妆品等,这样才不辜负大自然给予吉林人的恩赐。

二、珠母珍珠蚌的成分与价值

珠母珍珠蚌全身是宝、无一废物。

珠母珍珠蚌的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蛋

氨酸、丝氨酸相对较少)以及糖蛋白等。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和B族维生素等。

由于牛磺酸具有增强体能、抗疲劳、抗衰老、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可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功能的完善,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所以具有防病及辅助治疗等功效。

蚌肉蛋白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精氨酸可增加机体合成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维持机体的正氮平衡。

蚌肉中的B族维生素具有维持心脏、神经、消化等功能,参与生物氧化过程,有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

根据上述成分分析可知,蚌肉是制作保健食品的最佳原料之一,这种保健食品尤其适合于患有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肾衰以及手术后等患者服用的一种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的功能食品。

珠母珍珠蚌的蚌壳更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尤其是珍珠层经研磨后所形成的珍珠层粉,一直是中药的上品。珠母珍珠蚌的蚌壳由角质层、瓷质层和珍珠层所组成,其中的珍珠层又是呈亚微观的片状结构,即碳酸钙文石片层夹在胶原蛋白层之间,而几丁质又凝聚着两胶原蛋白层。在珍珠层粉中含有95%以上的钙以及锌、镁、铁、锰等无机元素。由于这些无机元素与蛋白质、维生素、多糖等有机成分形成结构复杂的配位化合物,因此,珍珠层粉是人体补充钙、锌、镁及B族维生素的理想保健食品的原料。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珠母珍珠蚌的珍珠层粉经力化学的活化与改性之后,对糖尿病、烧烫伤、口腔溃疡、癫痫等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经力化学活化与改性后的珍珠层粉可作为多种药物的原料。对珠母珍珠蚌的珍珠层粉所进行的活化与改性,经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测试以及实际试用所证实。

三、珠母珍珠蚌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

珠母珍珠蚌是吉林省的稀有、特种资源,因此,应该首先对这一蚌种实行保

护,鼓励养殖,杜绝滥捕,以充分发挥珠母珍珠蚌在生态与环保中的作用。其次是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事实上,只有合理地利用才能促进对这一资源的保护。

利用珠母珍珠蚌开发药品及保健品已在前面有所论述。作为综合开发,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充分利用蚌的生活习性,将养鱼、养蚌、育苗、采珠结合在一起,开展综合养殖。

2、 充分利用蚌肉的营养价值,考虑将风味休闲食品、风味调味品以及蛋白粉、混合氨基酸等保健食品,进行不同层次的综合开发。

3、 对于蚌壳,应考虑一般珍珠层粉、改性珍珠层粉及可溶性珍珠层粉的开发,以适应药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不同方面的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