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文言文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

 天雷教育 2011-07-17
浅谈文言文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结晶的文言文,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我们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译,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这样教学文言文可谓事倍而功半,得不偿失。

  刚刚聆听了宋老师的《岳阳楼记》,深刻感受到文言文教学只要坚持的结合,完全可以突破固有的模式,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一、找准一个突破口,疏通

  一节课,总有部分学生置身于课堂之外。这固然有他们学习状态的原因,但也有教师课堂设计的重要因素。再老的课文,只要花心思,总能找到新角度,上出新意。所以,文言文教学找准突破口是一个关键。在设计《岳阳楼记》一课时,教师只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全身心入情、入境,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每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二、把握一个根本,感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多年来不少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悟其思想感情。

  但如何指导诵读,使之真正发挥效益并不是易事。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课文内容灵活应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激情诵读可以百花齐放。文言文大都具有音韵美及特有的气势和神采,不朗读就体会不到它的好处,不朗读就不能理解它的内涵。诵读,就应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旋律。

   总之,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已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适时当好引导者,课堂才能生机无限,活水潺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