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设计活动 治疗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语病的

 书香润人生 2013-01-19


衡水市饶阳县尹村镇中学 宋璞玉

     初中文言文教学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教法单一,仍以教师的串讲翻译为主,学生被动承受,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古今互动,课堂气氛沉闷等等。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这简直就是生病的课堂。

那么,如何治疗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病”呢?下面我试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给朗读加一点“调料”,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培养学生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朗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朗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个别读、分组读、竞赛读、合作读等等。

    病症: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不管什么考,考前逼着学生反复记诵。学生在这样的朗读环境中,读得极为厌烦,有口无心,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学生的读停留在文字表面,根本没有走进文字,没有发现文字背后古人说话那抑扬顿挫的风采,更没有体会出古人那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的感情,久而久之对朗读失去了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开出了一些新“药方”,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1、“走读”法。通常的读,学生都是坐着或站着的,有些呆板。我却让学生放开手脚,边走边读,能背诵后,丢掉书本,边走边诵读,读出诗文的韵味,读出飞扬的神采,读出激荡的感情。

    我把学生推到朗读的前台,让他们做主角。学生自己读,在节奏、重音、语气、情感等方面把握不住的,同学之间交流,或请老师帮助。然后同学之间互读互听。当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时,就离开座位,在走道里边走边读,纵情地忘情地深情地朗读或诵读,这就是走读。我的文言课堂上,常常是这样一种情景:学生走呀,读呀,或双手背后,昂首挺胸;或摇头晃脑,面带微笑,忘乎所以;或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蹙眉低首,满目凄然,泪流长河……读着读着,学生忘记了身外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其一人,仿佛就穿越了现实,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化作了古人。那岂只是朗读,那简直是交融,与古人古文融为一体。读到动情处,忽然戛然而止,学生于走道间,久久伫立,整个教室里静静的,静静的,忽而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走读的境界和收获。     

    我有时忍不住,就丢掉书本,缓缓步入走道,也“秀”一把。师生边走边忘情的读,在这诗一般的境界中,师生距离拉近,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实现了情感的交流。

   “走读”不止是培养了语感,更多的是勾起了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文字化为清风,把学生带到了那个年代,与古人切切实实地“说”了一把。我叫学生谈走读后的感受。读《饮酒(其五)》(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0课,以下所谈课文均出自人教版教材),一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飞鸟相还的景致中,着长衫、捻长须的陶渊明那悠闲的神态,那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读着读着,我仿佛变成了陶渊明,漫步在东篱边,低吟采菊……”;读《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第27课)学生走到窗边,凝望窗外,诵读“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时,竟然泪流满面,全班为之动容,他是真正融入了文字。学生对走读非常感兴趣,读得忘乎所以。

   从座位跨出来,走到走道里,只是一小步,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却是前进了一大步。给朗读里加一个“走”,味道就不一样了。

2、还原读。就是去掉标点,还原成原汁原味的古文,让学生带着一点挑战的意味去读。

    上《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第28课)时,我运用了还原读。本文教学重点目标之一是“朗读并背诵全文”(见课后练习),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更好地体会“也”字在文中的作用,我上课一开始就用课件直接推出课文,但去掉了标点符号,让学生读,并且加一点“刺激”,“你们会读吗?”。学生感到很新奇,而且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就在下面大声试读起来,不久就纷纷举手,抢着朗读。朗读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一开始读得不够通顺,读了一二遍之后,注意到了“也”字处的停顿,然后再读就通顺了流畅了。这时,我又给他们来一点“刺激”,“看谁读得有味道?”学生知道要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必须了解内容,所以他们又开始忙起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作者和背景,一番忙乎之后,开始理解性的读,相互较着劲,读得很投入很卖力。

   去掉标点,好不费事,却给“读”加了一点新奇和挑战,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读的欲望。

稍稍一“变”,如同给厌读的学生开了一剂“药”,学生便由怕读变成了爱读,由“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如此有效的“读”,又好像在学生和古人之间架起了桥梁,古与今就走到了一块,“读”的感觉真好。

二、给翻译留一点空间,让学生与文言“共舞”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很显然,翻译文言词句意思,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病症:重视“言”的教学是对的,但许多教师在“言”上的做法太过了,在课堂上一字一句地讲,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记,满堂灌,灌得学生满脑子都是;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反复抄写翻译,让学生反复背诵翻译。尤其考试前,教师反复揉,学生反复练,坚定地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掌握。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师生都够苦的,学生确实可以掌握文言文翻译,应对考试也应该没问题;但是,生动的文言文在学生面前简直就成了一堆死气沉沉的符号,学生硬是要生吞活剥下去。学生吃久了,就吃腻了,乏味了,导致“厌食”症,更不要说与文本对话了。

    如何治疗“厌食症”?让学生动起来,好好“消化”吸收,一旦他们有了“饥饿”感,就会拼命去“吃“。

1、不灌不填,“喂饭吃”改成“自助餐“。

     我在文言文词句教学中,从来不搞一字一句讲解,也不让学生毫无遗漏的记录,这样“喂饭”,学生会有“儿童感”,吃得不开心不情愿;而是把文言词句做成“自助餐”,让学生放开手脚,自己去“吃”,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疏通文意。即使疑难之处,也不一一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我的文言文词句教学采用“三步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第一步“自译,标疑难”。新课开始,根据文章长短和本节课教学任务,给出相应时间,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看,有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2)第二步“合作,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合作解决,还不能确定的或不懂的集中写出来,做好提问准备,然后自由发问。教师调动学生来帮助解决问题:“谁能解决?帮帮他(她)!”学生主动性便被提起,会纷纷发言。对于翻译不准确的或有争议的,师生共同探讨及时更正或确定标准。

(3)第三步“竞答,查重点”。用课件出示重要的或疑难词句翻译练习,检测掌握情况。采用竞答形式,或小组计分方式,激起兴趣,有效掌握词句意思。

   文言翻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这样他们直面文言,与文言对话,效果会很好。

2、以写带学,救“死”为“活”。

    从初二开始,文言文按单元编排,集中教学,学生往往感到乏味。在学生有点乏味时,我给他们打一针“兴奋剂”——用文言写作,以写促学。学习《五柳先生传》(八年级下册,第22课)后,我叫学生用文言写一篇自传,看谁写的有文言味道。学生从未用文言写作文,感到有意思,兴趣顿然大增,纷纷动手写起来。为了有文言味,写前对《五柳先生传》学得很透,而且边写边学,边写边改,文言积累派上了用场,写得很不错。现摘录几个学生作文片断:介绍兴趣爱好,“喜花草。多种于阳台,阳光浴之,茁壮生长;饰小院,生机盎然。尤当花开之时,芳香四溢,心乐之。每有空闲,便提壶浇灌,施肥固土,以此愉情”(作者:卜莲)。“乐郊游。亲旧知余如此,或邀余同游,游山玩水,好不惬意;期在尽兴,尽兴则去,留美景于心中。”(作者:蒋安伦);介绍读书写作,“一日,余读书,陶醉其中,母唤余数十次,余充耳不闻。母入室,正欲叱咄,见余读书入神,便立身旁。久之,余未察觉,母出房,欣然叹曰:此女嗜书如此,吾当欣慰矣。”(作者:戚旻婧)“常写文章自娱,以示己趣。与同窗好友观之,若人赞之,余则欣然不已;若人斥之,余则请教,且思不足,以求改进。”(作者:谢秀华)。

  学生学中写,写中学,既有兴趣,又在写中加深了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自然也积累了文言词语。

    给学生留点空间,刺激他们行动起来,自行解决翻译,这样就能真正扫除文言障碍,实现与古人的有效对话。

三、给赏析建一个舞台,让学生秀出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教学同样要兼顾“言”与“文”的统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是工具性的体现;赏析课文,探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人文性的体现,两者都重要。

    病症: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很功利,文言教学纯粹为了考试,重点在“言”上下工夫,认为得文言者得高分,狠抓翻译,对“文”不重视,学生对“文”的赏析也不重视;即使抓一点“文”的教学,也多是教师分析学生听,学生对“文”的理解很被动,缺少自主探讨,更没有对“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学生如同患了“懒动症”。这样的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泛不起阵阵涟漪。

   如何让“文”的教学充满活力,生机盎然?那需要我们创设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尽情表演起来。

1、精心搭建“舞台”,让学生有表演的空间。分析“文”意,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而应该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文言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对话空间。

(1)设计开放的问题,调动起学生探讨与争论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话可说。比如学习《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上册,第29课)可以围绕结尾舟子所说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设计问题“你认为作者‘痴’吗?”引发学生自由谈观点,在自由讨论中,深入探讨作者张岱出世的心境,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上册,第27课),围绕结尾的“闲人”,设计问题“为什么称自己是‘闲人’呢?”,学生就会主动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解读文章深意;学习《狼》(七年级下册,第30课),根据结尾“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来设计问题:“前面说的是‘狼’,后面为什么又称‘禽兽’?”学生就会从文章的寓意角度来理解,作者是由“狼”扩展到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

(2)设计“磁性”问题,吸住学生,让他们有话想说。学生有很大的好奇心,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充满想像的问题,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探讨。我在教《桃花源记》(八年级上册第21课)时,设计了一个新颖的问题,抓住了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理解文意时,通常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从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通常重点探究的是文章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然后结合时代背景,谈作者的理想。我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推出问题:文章描写了桃花源的美丽景象,写了桃花源外的社会现实了吗?学生一愣,被吸引住了,马上动脑思考,纷纷发言,在“渔人”身上找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子:他“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守信用、巴结讨好官吏的小人。他正是桃花源外世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当时污浊社会的一个缩影,由他反映了当时晋朝的社会现实。这样的问题,既能抓住学生,又能对文章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2、精心策划“舞台”,让学生有表演的冲动。文言课堂不断创新,不断变换“舞台”设计,才能抓住学生,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深入其中,挖出“宝藏”。

   探究文意,如果适当变换一下提问形式,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抓住学生,让他们产生说话的冲动。我在教《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上,第25课)这篇文言短文时,对文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样一个问题进行了“切换”。我这样设计问题:“文章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如果把它改成‘元方乃作揖曰:小子无礼,请多包涵’,你认为好不好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好,因为“这样改后才能更显示元方有教养”,有的学生立即举手表示反对,说“元方当时很生气,不可能对此人还那么客气”,于是课堂热烈争论起来,气氛非常活跃,最后达成一致看法:改后元方变得有礼貌了,但不符合小孩子的性格;原文“入门不顾”生动地表现了元方率真的性格。这样一“变”,课堂气氛挑起来了,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也变大了。

    赏析文言文,如果能巧妙搭建“舞台”,学生就会成为课堂的主角,演出精彩的节目。

   古代文化的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代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深入研究,不断改革创新,引导我们的学生不断从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营养和精神力量。如果用应试的功利性层层包裹这些古代文化,那它们真的只会成为一堆没有价值的文字符号。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生病”,而应该健康地“活”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