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静聆听让心平静《沉思曲》

 臭牛牛臭牛牛 2011-07-17
 
马斯奈,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靠近圣艾蒂安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后来经营制铁业)家庭,小马斯奈的音乐天赋在童年就已显露,他随继母学习练琴,11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托玛等。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而得以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86年马斯奈回巴黎后,便致力于探索自己的道路:他写作歌剧和管弦乐组曲等,但多少能够显示他的个性的只是一些声乐作品--这些作品带有舒曼影响的明显印迹,同时也隐约可见作者自己的抒情宣叙性的声乐风格。马斯奈致力于戏剧音乐的创作,代表作有《巴赞的唐恺撒》、《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
70和80年代,马斯奈达到了他的创作的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年)和《维特》(1886年)在内的几十部歌剧。马斯奈后期创作的代表作有歌剧《黛依丝》(1894年)、《莎芙》 (1897年)和《唐吉诃德》(1910年)。马斯奈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但他对法国音乐的影响几乎没有延及20世纪,人们尊他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天才代表者。
1878-1896年,马斯奈还担任了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他的学生,包括布律诺、夏庞蒂埃、施米特、凯什兰和罗马尼亚的埃内斯库等,后来都成为知名的作曲家。
马斯奈1876年获得荣誉勋位,187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99年又获得二级勋位。
音乐贡献
他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但他对法国音乐的影响几乎没有延及20世纪,人们总是尊他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天才代表者。他是一位多产作曲家,除了偶尔写些器乐作品和歌曲外,主要活动领域在于歌剧,特别是喜剧歌剧。如今,在法国以外的地方,他主要是以《曼侬》而知名。《曼侬》汇集各家优点于一身,马斯奈借用了瓦格纳的主导旋律,遵照古诺悲怀忧伤的旋律,其乐声甘美、歌词能令疲倦的商贾砰然心动,但踏出剧场大门时,却在道德上有飘飘然的感觉。人们在评论马斯奈时,有这样一种说法,称他是一位沾染市侩气息的音乐家,能洞悉大众之所求, 并决意迎合众人口味。
马斯奈谢世后,《音乐快讯》企图解释他受人激赏的原因:“如果马斯奈不是生在世人渴求旋律、而尝试制造旋律的作曲家又十分难求的时代中,他必定会遭人埋没,这是不辩自明真理,但事实如此。马斯奈就在这个大多数作曲家亟思比旧乐派更上层楼的时代中,结合了一点现代主义与瓦格纳风骨以创制旋律。他既得天时之便,理所当然要受人赏识。我们所以迎接他不甚美妙的旋律,只因我们无从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