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下水道600年后仍在服役 与高速城市建设不符

 提灯天使 2011-07-18
2011年07月18日 16:35:08 来源: 北京晚报
 

600年后仍在服役 个中缘由一言难尽

  那些明朝下水道

  6月23日那场把北京变成“北海”的暴雨,让北京人对雷雨增加了一层恐惧。许多人担心自己会被暴雨堵住,北京城的每个角落看上去似乎都不那么让人放心。

  但在故宫太庙工作的老范并不担心,他说,6月23日那天,太庙里最深的积水只够一根手指的宽度,而让太庙等故宫建筑顺畅排水的是建设于600年前的明朝下水道。古人的排水设计让人叹服。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城内,至今仍有100多公里的明朝下水道在“服役”。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王岚说,城市排水标准太低,让这些明朝下水道迟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些古老的排水道,也成为北京内涝的一个促成因素。

  老系统

  螭首、石槽沟、金水河

  太庙积水不足一厘米

  太庙,大殿前的广场上,有正在刻苦排练的国旗班战士,也有拍婚纱照的新人。老范蹲在广场角落的一棵古柏下,悠闲地观望。老范是太庙里一名普通清洁工,这里不像故宫博物院里有那么多游人,他的活儿也不多。

  抬眼望去,天边似有积雨云,雷雨好像快来了。“快点下吧,这天儿太闷了。下雨了,你可以到这里来看喷泉。”老范乐呵呵地说。

  太庙里当然没有喷泉,他说的是那些一到下雨天就喷水的螭首。

  太庙大殿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上,有数不清的龙头,这种没有角的龙,叫做螭。每个螭首口中都有圆口。远眺,这些螭首只起装饰作用,近看,他们其实是故宫排水系统的第一个环节。

  类似的螭首,在故宫里还有很多,据说仅太和殿的龙风云纹望柱下,就有排水螭首1142只。下雨时1142只螭首会形成“大雨如练,小雨如柱,千龙吐水”的奇观。

  与螭首衔接的是石槽沟,太庙的石槽沟有深有浅。靠北侧的大殿,周边石槽沟较浅,而靠近南侧院墙的则颇深,有的地方约半米深。

  老范还告诉记者,整个太庙广场的设计是中间略高、四周略低,而南侧要比北侧略低。6月23日那场大雨,大殿、广场都没有积水,只有靠南侧的那些深石槽沟有积水。积水溢出了石槽沟,但也只到墙角,高出地面约有一根手指的宽度。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退休工程师蒋博光曾撰文透露,故宫设计时暗合整个北京城北高南低的特点。故宫的排水系统,将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给全宫城的雨水提供排泄的去处。内金水河河水从神武门以西的水闸流入,经寿安宫西墙外,南至武英殿东折,经太和门前,过文渊阁前,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

  有资料显示,北京城兴建排水系统的历史,比故宫还悠久。在明朝之前,元朝建设元大都时,就根据地形铺设了下水道,装置了排水设备。而到明朝建设北京城时,把下水道的建设与皇城、城垣、街道的营建并列为四大工程。到了清朝乾隆时,专门设置了隶属于工部的“值年河道沟渠处”。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曾做过一次丈量,内城沟渠总长128633丈,其中,大沟30533丈,小巷各沟98100丈。

  据了解,在6月23日的暴雨中,故宫内虽然也有积水,但并不像城南部地区那样严重。

  除了故宫,在现在北京城内的鼓楼、东四等地区,一些老旧房屋的地下,那些古人留下的下水道依然在使用。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王岚介绍,北京城内依然在发挥作用的老旧下水道还有100多公里。“我亲眼见过鼓楼那儿的老下水道,有一些在使用,有一些也塌了”,在王岚看来,老旧下水道能否应对当今极端天气,并不是现在北京城遇雨内涝问题的关键,“老旧下水道遇到6月23日那场暴雨,当然也会堵。气象台的同志说,那天的暴雨,局地已经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这样大的雨,很难说哪儿不堵的。问题是,为什么老旧管道还在使用?在我看来,北京城遭遇内涝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管线标准低、排水理念没能跟上城市建设、老旧管道缺乏有效维护、再加上遭遇极端天气,积水是这几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标准低,是核心因素。”

  最高重现期3到5年

  幸运的人三五年也会遇一次内涝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王岚并不否认在造成城市内涝中有一些人为的原因,但最主要的症结还是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标准太低,标准低让很多老旧管道依然有存在的理由。

  我国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防洪法》,城市防洪也有相应规范,主要包括《防洪标准》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而在城市内涝控制方面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尚显不足。在城市排水规划设计方面,目前的依据主要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在目前尚无相关城市排涝的专门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就成为我国城市雨水管道重现期制定的重要依据。

  根据这一规范,我国城市雨水管道重现期一般采用0.5到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到5年。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王岚给记者看了一份城市排水系统排涝能力调研表,表中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0.33到5年。

  具体到北京,目前采用的设计重现期标准为一般地区1到2年,重要地区3到5年。对大部分北京人来说,这样的重现期标准意味着,1到2年内就会遇到一次降雨积水,少部分北京人较幸运,3到5年“才”遇到一次。

  “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作家龙应台的这句话在6月23日以后,被广泛引用。

  用我国的重现期标准,对比发达国家。欧盟规定的设计重现期为1到10年。美国规定的设计重现期为(一般地区)2到15年,(特殊地区)10到100年,而且,这些标准在美国是最低标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而我国的3到5年则是最高标准。

  据王岚介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是2006年制定施行的,距离现在的时间并不长。

  为什么不在制定规范时提高标准?

  “谁都想提高标准,提高了当然就降低内涝的可能性。但实际情况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我国多数城市老城区雨水管道大都在解放初期甚至新中国成立前已建设完成。现在想改造难度很大。改造牵扯到拆迁问题,这就不是我们排水部门能解决的了。”

  而在王岚看来,即便是新城,短期内提高标准也不太现实。“还有一个成本问题。按现在的标准,下水管道建设每公里的成本是几十万元。如果把标准提升十倍,那建设成本也要提升十倍。而且,如果建成了重现期是10年的管道,那意味着很多时候,这些管道不能发挥最大功用。”

  王岚说,虽然现在政府投入很大,也非常重视,还提出修路前必须先修管道,但是提高重现期标准,暂时还不太可能。

 旧理念

  与高速城市建设不符

  水泥造成城市型水灾

  在采访过程中,王岚在强调标准低的同时,还一再提到了“理念旧”。我国的城市硬件建设已经很先进,但软件建设,比如排水理念却依然陈旧。

  在城市建设步伐飞速前行的过程中,地面面积越来越金贵。城市的天然水体被一再压缩,露天的水体即使逃脱了被填埋的命运,也会变成了“盖板儿河”。

  这样,河道排水变成了管道排水,软排水变成了硬排水,城市的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

  此外,城市化使城区不透水地面的面积迅速提高。像故宫内那些可以渗水的地砖、土地,在故宫以外的北京城,已经被大量的水泥地、柏油路代替。大量雨水无处渗漏,会造成“径流系数增大,同量级暴雨引起的洪峰量增加,洪峰变陡、洪峰历时缩短。”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很多城市一谈到治水,就想到了污水治理,大规模兴建污水治理厂,投入巨资。但管道系统没跟上,使得污水处理厂没有污水可以处理。一个10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常常只有5万吨污水供给。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地方乐此不疲,因为污水处理厂建在地面上,更容易被看见,被认定为政绩。而建在地下的管道系统,看不见,不受待见。

  王岚表示,如此落后的理念与城市建设不相称的情况,并非中国的特例。在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保水功能”极强的森林和农田,被不透水的沥青等覆盖,透水地面被混凝土覆盖,砌成水渠集水,导致不少地区的“保水功能”下降,造成所谓的“城市型水灾”。

  而如今,类似教训已经让日、美等发达国家将排水系统与生态系统维持、土地利用、地下水补充、城市景观美化和污染控制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可持续的新型城市雨水系统设计理念。

  在标准低和理念旧之外,王岚认为,造成排水窘境的还有日常维护不够。因为财政拨款不到位,许多城市因缺乏资金不得不放弃对管网的养护。采取了一定维护措施的城市,也因缺乏养护标准,随机制定养护定额,管网养护效果参差不齐。

  实际上,古人在维护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资料显示,针对城市排水系统,明代是“仲春开沟”;清代又分“年修”和“大修”,年修一年一次,大修数年一次。乾隆三十一年,大修一次用银十七万多两。光绪年间每次年修也要用银一万多两。

  上周召开的北京市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大会明确,将加快完善科学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一要确定科学标准。这个标准不追求豪华,而要确保城市各项设施安全、可靠、耐用,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二要从规划入手,科学地规划北京的排水系统,实现水畅其流。三要狠抓集雨工程建设。 (记者 孙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