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竞争对手举办的各类会议
除了文献,竞争对手还依赖各种会议交流信息,如技术交流会、招标和咨询会、信息发布会、产品鉴定会、定货会、交易会和展览会进行信息交流。这些会议是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决策人员云集的地方,也是竞相宣传、推销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的地方,从这些会议可以了解到:会议的讲话录音或文字资料;宣传小册子、广告材料;新闻发布资料、价格目录、技术资料;散发的重印杂志文章;产品照片;产品样品,包括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竞争情报。 5.2 竟争对手的员工 对竞争对手有利的信息泄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员工无意中透露的,如他们在接受采访、参加会议、发表著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皆有可能泄露企业的敏感信息。 从“跳槽者”中获取情报。“跳槽者”由于种种原因,利用自己掌握的特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事业单位,企业接纳他们后,可以利用“跳槽者”拥有的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它可能属于专利技术,也可能属于专有技术,或是原单位的管理秘诀等。 直接观察竞争对手。许多人认为,竞争情报就是一些通过从计算机上调一些材料、读读报纸和在电话上找人聊一聊就可以得到的信息。尽管这些方法也适用,但不全面。直接观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实例:一个码头装卸公司的监理说他每月都抽出时间拿着秒表在公共人行道上观察其竞争对手的装卸工作,计算他们装卸的速度、破损量、在货盘上的箱子数量等等。这样他可以比较自己的员工的工作效率。一些公司让他们的管理人员假扮成零售商或买主的身份到竞争对手的工厂去参观,以了解竞争对手的制造程序及产量详情等方面的敏感信息。 5.3竞争对手的商业活动 竞争对手在其商业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或在无意之中会泄露其商业情报。如其核心成员的行踪、产品的配送、废水、废气的排放,工业垃圾的处理等。 实例:一家日本公司想了解另外一家造纸厂的产量,他们首先派人记录从该工厂开出的车皮数量,然后根据火车开过之后钢轨上的锈的变化情况确定钢轨承受的重量,从该重量中减去火车的重量确定火车的载重,从火车的载重和从该公司开出火车的数量推算出该工厂的产量。 5.4从第三方获取竞争情报 没有一个企业是在真空中经营的,它必须同许多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发生联系,是第三方就是指与本企业和竞争对手都有联系的银行、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经销商、报刊部门、上级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律师机构、运输部门等。这些机构同样是重要的竞争情报源。例如,银行在确定贷款投向时,就要考察企业经营的长期性、增长率、劳资关系、管理人员素质等,银行每放出每一笔贷款,就要将借贷企业的情况呈报有关部门备案,这些资料大多属公开资料,可以查阅。当然有的行业制定了职业道德准则,如注册会计师、律师、市场调研员,如果受顾客委托事先订有保密协议的,则一般遵守保密协议。因此要求情报人员事先了解这些规定,区分不同对象,谨慎地与第三方打交道,避免纠葛的发生。 5.5人际关系网 据调查,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经理把人际关系网络视为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获取人际情报的方法包括询问、交谈、采访等。人际网络情报源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获得通过一般公开渠道得不到的保密或半机密的信息,或一般正式渠道得不到的信息。人际情报网络可以根据关系的紧密度分成两种类型:紧密型和松散型。如果要收集比较复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较微妙的情报,需要建立密切的、高度信任关系的紧密型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的局限是范围太窄。松散型的网络系统的网络可以很大,可以收集分散的不同的信息。 5.6竞争对手的技术文件 虽然竞争对手对外发表的技术文件和领导人在讲话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注意对本公司的竞争情报的保护。但一个人的语言和文字能够折射出他的思想,对于自己所熟知或非常关注的领域会在不经意之中频繁地使用这个领域中的词,从而泄露公司的秘密。如美国柯达公司对日本富士公司发表的所有技术文件都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辨别反复出现的词语,通过这种方式,柯达公司较准确地了解到了富士公司的研究发展方向,长期坚持分析甚至可以发现富士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并推测他们所处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两个因素:文本的来源;确认主题的框架。如果分析某领导人的讲话,讲话的内容是由秘书起草的,那么其可靠性就将大打折扣。因此分析文本必须选择得当,最好是领导人随意的讲话文件。框架应是包括可能出现的所有主题的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