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社会责任到共享价值

 王道馆 2011-07-21

从社会责任到共享价值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最近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商业思维变革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源于他和合作者马克·克雷默(Mark R. Kramer)近期在《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抛出的一个新观点——传统的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了,企业必须要从单纯地创造经济价值转向创造共享价值,在企业成功与社会进步之间重新架起一座桥梁。

对于迈克尔·波特,国内管理人士并不陌生。他所创立的竞争战略“五力模型”是每一个战略决策者必备的工具。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管理大师之一,他的论述屡屡引领管理思潮。在他新近发表的这篇文章中(参见本期的《创造共享价值》),波特指出,人们过去对资本主义的狭隘理解就是企业实现了赢利,工人们就可以领取工资和获得就业的机会,政府就有了税收收入,这些进而会促进消费和投资,企业也就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社会问题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过去几十年,这种观点得到了管理者的广泛认同。许多企业都局限于自己的主营业务活动,忽视了更广泛的商业环境的重要性。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和股东希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收益的压力,管理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重组、裁员和将经营活动向成本较低地区迁移的浪潮,同时通过分红方式帮助投资者收回投资。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即使企业赢利增长,社会公众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相反,他们觉得企业获利是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的,这种感觉在目前的经济复苏期变得愈发强烈。

在本文中,波特提出了“共享价值”的理念,这不是指“分享”企业早已创造的价值——那是在重新分配价值。相反,共享价值是指做大整个经济和社会价值蛋糕。比如,采购领域兴起的公平贸易运动旨在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按更高的价格向他们收购农产品。这可能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主要是一种重新分配财富的方式,不会增加创造的总体价值。如果奉行共享价值理念,其重点则是改进农民的种植方法,增强当地提供支持的供应商和其他机构群体的实力,进而提升农民的生产效率、产出水平、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将做大收入和利润蛋糕,使农民和收购农产品的企业实现双赢。

这一理念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也颇具借鉴意义。历经三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已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力量,商业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已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步。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企业家的整体形象在民众眼中却远比前些年逊色,原因就在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曾经推动了社会进步,而如今这两者之间的鸿沟又扩大了。所幸的是,有一些中国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企业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本期的《不寻常的国企改制》中,福建华闽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山叙述了他在多次国企收购、改制过程中,如何使利益相关者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又能促进企业赢利性增长的故事。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更多这样的企业家。20117月刊的编者寄语)

 

不寻常的国企改制

作者:刘平山

50人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营业额将近70亿元、员工六千多人的多元化集团,华闽只用了12年。它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收购,自2003年以来,华闽陆续收购了多家国企并进行改制,但是在这个改制过程中从没有裁过一名员工。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许多国企一遇到改制就会出现纠纷,而我们涉及上千人的改制工作都静悄悄完成了,员工和股东皆大欢喜,企业利润和业绩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提升,其中的秘诀在哪里?

我自己总结成功的原因有几点:

关注企业中的弱势群体

做企业一定要讲道义。在改制中能够妥善安置员工,对于建立企业的形象、信誉等,都有巨大的帮助。2005年我们收购国有建瓯林场时,林业工人为了调查我们企业,80多人乘了两辆大巴,赶了80多公里山路,来到南平汽配厂的车间,打听我们当年收购了南平汽配厂后怎样对待员工的。结果汽配厂的员工说了我们很多好话,节省了我们自己大量时间精力去做说服工作。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007年,我们决定购买明溪46万亩林地,当地政府要求我们“顺带”一并买下南方制药。这是一家建厂6年来已经亏损了六千万的生物制药企业,一旦倒闭,不仅政府投资血本无归,上游五千名林农种植的三万亩红豆杉便顷刻没了生路。我们最终收购了南方制药,把该付的钱悉数支付给了林农。之后我们在上海找到了一个研发团队,又挖来一个生产管理团队,企业脱胎换骨实现了飞跃,2009年扭亏为盈,实现赢利一千万,2010年的赢利近两千万,产值超过了一亿,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70%

注重创新和保护生态

过去,人们认为林业发展就是种树砍树,然后加工卖木材,这种看法已经不合时宜了,因为种得再快都不如砍得快。所以我们旗下的林业公司一直在思考如何从传统生产木材的企业,转变为一个现代高科技企业,从而减少对木材的依赖。当你解决了林农致富和企业发展的问题,大家就不会为了短期收益急着去砍树了。

和员工分享成果

2010年以来物价飞涨,我们考虑给员工涨工资的问题。当时有人建议涨10%,也有人建议涨20%。后来我收到员工一封信,信中说,涨工资对高管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是我们一听到公司要给员工加薪,都很高兴,钱还没拿到,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在计划和憧憬这笔钱派什么用场了。我看了以后很受触动,拍板把加薪幅度大大提高,基层员工加30%,中层加15%,高层则不加。加薪幅度这么大,我的确承受了一定压力。但是,我更希望基层员工能分享到公司发展的成果。

善待员工

不仅在公司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让管理层集中精力搞好企业,也为我们争取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政府对我们的行为非常认可,认为这是一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因而更愿意向我们提供支持,比如,在项目获取和贷款方面我们都得到过不少优惠。

古语说: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企业家而言,“修身”就是要求企业家自己要有道德修养,严于律己;“齐家”就是要求我们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看待,把企业办好;“治国平天下”则是要求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从我进入企业的那一天起,我就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我认为,把企业管好,就是把这个大家庭管好。让员工满意才是做企业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本文摘自哈佛<<商业评论>>20117月刊

 

 

 

 

哈佛<<商业评论>>最新推出<<哈佛谈幸福>>专辑礼品笔记本

 

  《哈佛谈幸福》专辑笔记本从哈佛百年经典文库内精选6篇关于幸福人生的经典文章,汇聚成册,让读者学习大师智慧,亮点内心幸福明灯。是赠送客户,关怀员工的上佳选择.笔记本中可加入企业LOGO,企业宣传资料,与哈佛<<商业评论>>一起将智慧分享给你的客户.300本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