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津液辨证血病

 淄水渔夫 2011-07-22
气血津液辨证
血病
    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血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营养、滋润的作用。如果外邪侵袭,脏腑失调,使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寒热虚实的变化。根据临床表现,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血寒证
    
    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阻碍气机,血行不畅所引起的证候。多由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阴盛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手足或少腹疼痛,喜暖恶寒,得温痛减。手足厥冷色青紫,妇女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血块。香紫暗苔白,脉沉迟涩。
    
    病机分析:血寒证以局部疼痛喜暖,肤色紫暗为诊断要点。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邪侵袭血脉测使气机凝滞,血行不畅...

血热证
    
    血热证是指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外感火热之邪,饮酒过度,过食辛辣,恼怒伤肝,房室过度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血、吐血、尿血、衄血,兼见心烦,口干不欲饮,身热入夜尤甚,舌红绛,脉数。妇女可见月经先期,量多。总之,以出血和伴见热象为诊断要点。
    
    病机分析:脏腑火热,内迫血分,血热沸腾,以致络伤血...

血瘀证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的均称为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血瘀证。引起血瘀的原因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等。
    
    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出血反复不...

血虚证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所表现的全身虚弱性的证候。形成血虚证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伤气耗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肠道寄生虫等等。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


共有4条记录,1页,显示1--4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