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8江阴会议交流会发言[整理精简版]李小荣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1-07-23
全国经方与现代临床学术交流会发言[整理精简版]
李小荣
(一)
        很荣幸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很幸运能碰到黄老师.我从事临床工作16年多,这两天几位学长作了实实在在热情洋溢的精彩发言,给我很大的启发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次我提交了三篇文章在这里就不讲了,大家有兴趣可看看.我就讲讲与前面几位医师谈到的有关相类似的经历、相类似的病、相类似的方。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错漏,希望大家在我讲完之后提出来,如果是我答错了或答不出来的,请我们的黄老师评点补充!这样,我们的气氛会更活跃。
    昨天,黄老师和李艳主任都谈到了温经汤,这个方也是我常用到的方。因为我的本职单位是在一个县的计生站,所以妇科病、不孕症这一块的病看得相对多一点。温经汤的运用呢我是在一个时期用即经期服4付。昨天李艳主任也提到了的。我也是在经期开4付,每天1付,来月经的第一天开始服,连用3次,共12付。对于痛经、月经不调(多衍后)以及子宫发育不良的效果较好。顺便讲一下,我在10年前(校正:96年冬)运用温经汤治疗一例初婚3年不孕,她体格发育都还好,面色稍微偏白点的(补充:月经衍后,量少),人中沟平坦,B超提示子宫发育不良,就是叫她服了3个周期12付温经汤就怀上了,现在这个小孩在读5年级吧。(核实校正:97年11月4日出生,现读6年级)都好大了。以前我也查过一些资料,《内经》中就有记载人中诊法。人中平坦者与幼稚子宫对应,我观察过几例,多有对应关系。子宫发育不良用温经汤经期服,是受江西省赣东四大名医之一的付再希教授的(著作)影响。他还提到温经汤中的主药是吴茱萸,吴茱萸要用贵州产的效果好,小小的,要有香味,嚼在嘴里要有辛辣味的;桂枝要用嫩的桂枝尖,带皮的。对痛经和月经不调,我常常是开经期4付温经汤,经前期4付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弃通草用鸡血藤,再就是寒像较重的加吴茱萸和生姜。[黄老师问:吴茱萸的用量?答:温性很强烈,要看病情的寒像,一般3-6克;黄老师问:我发现吴茱萸是非常苦的,你呢?答:我到目前没有碰到患者反馈说太苦的。] 用这个方(当归四逆汤)也有一些情况如热像明显的、肥壮满脸油光的则一般不用,话又说回来,这个方证它往往表现寒像比较明显,颜面也不是红润的。经前用当归四逆汤是受我省陈瑞春老的影响。后来,今年常看到黄老师在著作和讲座中提到说温经汤是天然的雌激素,温经汤证常是“黄脸婆”!我在临床上也作了观察,确实是。
(二)
薛师姐昨天提到用温胆汤治疗癫痫,我也用温胆汤治过一例,他是一个体质非常壮实的农民,39岁,主要在山上从事伐木及搬运工作。是个典型的癫痫大发作,即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脸色黯黑、唇紫暗,瘀血非常严重。那时我还没有接触到黄老师的著作,是按传统辨证诊断为痰瘀交阻证型,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三七、蜈蚣,先服汤剂3个月,之后打粉做大蜜丸,每个蜜丸9克左右,每天服3次,又服了3个月。在初服药的1个月时发作过一次,之后到现在再也没有发作过。他初诊之前是05年春季,频繁大发作,每个月发三、四次。
(六)
昨天“爱好经方”提到在黄老师的指点下用五苓散治愈泄泻,问到五苓散方证的体型体貌特征。因为五苓散的运用本身就有好几种情况。我的体会五苓散有对体质用的时候,记得是沙龙论坛08临证病案讨论的前两期黄老师用五苓散中{见:  20080030顽固泄泻案http://www./jfbbs/read.php?tid=2944&fpage=0&toread=&page=2
}我有意识的跟了个贴,问及五苓散方证如何与虚胖出汗的黄芪类方证、与实壮的大柴胡汤体质的鉴别。五苓散也有对病证用方的时候。《金匮》中就有:“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的条文。就不是对体质而是针对病证的用药。黄老师的体质学说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一个总体规律。黄老师在方证的归纳总结是很谨慎的,他在体质要求项中描述的是“多半”、“多出现”,并没有把这个方局限。我觉得黄老师的体质相应学说、方证相应学说是一种很睿智的!我觉得随着我们临床医师的不断加入、团队的逐渐壮大,以后就不是一个学说了,以后慢慢会成为一个主流医学流派!体质学说有其灵活的一面。就是说用体质学说指导临床用方药的时候,不是说这种体质就只能用这个系列的方。例如黄芪体质的人不能说所有疾病只能用黄芪类方而不能用别的方。这种体质的人也可以出现其它的证。说简单点,某某体质的人,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假设冬天掉在河里呀,记得郝万山教授讲过一个冬天掉在河里的大青龙汤案,当然这个人本身体质壮实,受到过分寒凉的刺激,暂时就出现了大青龙汤证。体质有他的稳定性,但也有因为过度寒凉过久寒凉他也可以出现附子证或者其它的证。慢性病在较漫长的过程中体质有稳定性,但也是有他的变动性!在《沙龙第一期》庄严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大柴胡汤体质可以演变为黄芪体质,这个我在临床中也观察到了。他以前疾病的表现为较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确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变成了黄芪体质。很多产后的妇女做月子不小心,随着分娩气血的丢失和损伤呀,产生体质明显的改变。常说以前我做女孩子的时候怎样怎样,生了孩子以后出现了便秘呀、怎么这样怕冷呀、腰酸、脸色这么黄等等,这个体质还是在变化。所以说体质有他的稳定性,但也是有他的变动性。
(七)
刚才杨大华先生讲得很好,他提到一个条文的解读的问题。在《金匮要略》里有5条“主之、亦主之”式的条文。如“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汤亦主之”。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等一文两方的问题,我觉得如果从体质学说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这个在我的《体质的思考》论文“医圣仲景的体质观”中有讲到,大家可以看看。用体质来解读仲景的争议较大的一些原文就非常好理解。所以说体质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抓住了医学的本质!为我们的临床大开方便之门。 我觉得黄老师的体质相应学说、方证相应学说是一种很睿智的!我觉得随着我们临床医师的不断加入、团队的逐渐壮大,以后就不是一个学说了,以后慢慢会成为一个主流医学流派!”
(八)
正如昨天温兴韬先生讲的那样,“药证方证是经方入门的最好途径”! 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我们的黄老师就是从这个方面入手从仲景的原文中来解析药证方证。我觉得这是最稳妥、最准确、最贴近仲景的规律(和原意),最能把握中医学的规律。然后,黄老师通过教学经验,如同昨天陶(御风)老师讲的“黄教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就是先知先觉的那一类人吧!又有教学的经验,能把那些提练出来,很直白的表述出来。驾驭的非常好!刚才陶老师也讲到中医有很多流派,我也觉得中医中只不过说要看哪一种学说、哪一种流派能入门快、掌握得比较好、比较实用、比较贴近仲景。在众多疾病面前,往往需要多个流派的沟通。例如火神派,他那个温药是驾驭得非常好,对于某些病证是很适用的,但不能说什么病什么证都看成是阳虚、而且都用大剂量的温药。我觉得是不理智的。
请问婴儿流口水 可不可一用五苓散来治?我堂哥家小孩10个月大,体型中等,经常流口水,易感冒,夜里睡觉盗汗以后脑勺汗多,大便偏稀,我让他用黄芪煮稀饭喂他吃,另用玉屏风散成药,也嘱我堂哥买了附子理中丸治留口水;后反应,盗汗感冒好转,因他嫌附子理中丸有辛辣味说小孩不吃,附子理中丸没喂吃。不知大家对小儿多唾涎有什么看法?我以前的中诊老师说用缩泉丸有效。 小孩子流口水是因为唾液腺发育所致,多为生理性的。
这个小孩子建议谨慎用药,可以多晒晒太阳。
小儿流口水,俗谓此为脾虚,用白术10克蒸炖服之即可。盖白术能增强肠对水液之吸收以达到改善水液循环的问题。
(九)
这次我到南京来跟黄老师上门诊,我感觉黄老师又是一个心理医师。到他那里的都是疑难杂症,而疑难杂症不管是发病还是在病程的过程当中心因性的因素也就是神经心理性因素是非常明显的。黄老师组建的一些像八味解郁汤、除烦汤,广泛应用的温胆汤、柴加龙牡汤等等,这些都是针对有心因性的因素在里面。而且黄老师能平心静气地跟病人沟通、疏导!我以前这方面就不太注意,这对于我学习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还有黄老师做
咽诊是非常好的,我在昆山看到“拈花指月”友他是常规看咽的。黄老师也讲了,这个对寒热的把握和鉴别是很有意义的。咽喉诊我觉得这种提法不太妥当。因为咽喉是两个器官,从传统中医来说,喉为天窍通天气、咽为地窍进水谷。从现代医学解剖来说,我们作咽喉诊时只能看到咽部。而看不到喉部。所以说咽喉诊有些笼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