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6节:害羞心理学(6)

 止于至道 2011-07-24
当回顾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害羞的科学研究方法,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没有什么研究是有价值的。对于害羞的研究都是关于人格特质的,例如困窘、爱面子、怯场、演讲障碍等,却没有对害羞的心理动力做出直接和系统的研究。我们需要了解害羞心理对害羞的人们有怎样的影响,对他们的遭遇有着怎样的影响,对社会大众又有怎样的影响。头脑中有了这些主题,我们的小组便准备了一些问卷,去调查大家是否有过害羞,询问与害羞有关的想法、感觉、行为以及生理特征。我们也尝试探索可能产生害羞的人和他们所处环境的类型。最初参与调查的有近400名学生,我们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做了认真的修订。

  现在,有将近5 000人填写了关于害羞的调查问卷,然后我们对其真实的信息进行了汇总。我们的研究小组同时也做了上百次的深度调查,并在各种场合下对害羞和不害羞的人们进行观察。为了研究害羞与其他反应的特殊关系,我们也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了控制实验。而与一些父母和老师进行的探讨,也填补了我们关于害羞复杂性知识方面的空白。

  在我的研究中,大部分数据来自美国的大学生。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拓展研究范围,希望涉及非大学生人群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比如海军新兵、商人、肥胖的临床患者、遭遇害羞者以及来自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远在国外的同道者也为我们提供了来自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夏威夷、莫斯科、印度、德国和以色列的关于害羞的研究信息。

  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数人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克服他们自己的害羞。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的技术,我们在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害羞咨询中心,并在中心进行了各种可能对害羞人群有所帮助的实验。通过咨询中心,我们希望帮助人们克服他们的害羞问题,并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普遍问题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