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文献芪丹软肝饮治疗肝硬化腹水

 淄水渔夫 2011-07-27

芪丹软肝饮治疗肝硬化腹水

作者:蔡丽乔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中医药治疗 芪丹软肝饮
    肝硬化合并腹水,属中医水臌范畴,以腹满胀大,面色萎黄或黯黑,肝掌,蜘蛛痣为主要特征。其病名曰水而病源在于血瘀,乃中医传统所谓“风、劳、臌、膈”中四大危证之一。
 
    笔者从1988年2月~1996年12月,采用补气理虚、活血化瘀、软坚逐水法,自拟方“芪丹软肝饮”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38例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23~70岁,平均38岁;病程1~12年,平均5年。肝硬化的诊断均经腹部B超或CT检查证实。实验血清学示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值降低或倒置。腹部B超见中等量以上积液,腹水检查符合漏出液。
 
    2治疗方法
 
    自拟方“芪丹软肝饮”加减,水煎内服,每日1剂,2个月为一疗程,服1~3疗程,随访半年。
 
    2.1基本方:生黄芪40g,紫丹参30g,西赤芍25g,北柴胡15g,生牡蛎45g(先煎),水红花子30g,炮山甲12g,炙鳖甲12g,制大黄10g,桃仁泥12g,汉防已9g。
 
    2.2加减法:体虚而腹水大量者,宜加黑白丑各9g,虫笋18g;体实者可峻下,加甘遂末4g(吞),商陆9g。药后腹水量减少2/3时,即停用强攻之品。阴虚内热,舌质暗红,口干少津者加生地30g,旱莲草20g。阳虚畏寒、肢冷便溏者加熟附子9g,仙灵脾12g,去生牡蛎。气虚神倦,少懒言者加生晒参10g,生白术20g,益气健脾利水;去桃仁。血虚心悸、眩晕少寐者加黄精20g,枣仁20g,合欢皮24g。有出血倾向者,加参三七粉3g(吞),紫珠草30g,去桃仁、赤芍。便秘燥结,腹胀急甚者加芒硝10g(冲服),槟榔15g大黄生用。咳喘小便短少者,加葶苈子15g,车前子15g(包煎)。有黄疸者加茵陈30g,炒山栀10g,广郁金15g。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者,加土茯苓30g,连翘15g。
 
    3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依照1996年上海市中医诊疗常规(上海市卫生局制订)。治愈:腹水及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腹水及其他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腹水未见减轻,其他症状及肝功能无改善或恶化。疗效:治愈22例(57.89%),好转13例(34.21%),未愈3例(7.9%),总有效率为92.10%。
 
    4讨论
 
    肝硬化腹水在体为虚,在病为实,此时已届肝功能损伤,凝瘀阻塞络脉,气阻水停。《医学入门》云:“凡胀初起是气,气不走则阻滞血行,血不行,久而成水”,这是中医传统理论对肝病水臌的病机转化与微观物质转换障碍的高度概括,符合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形成须经过肝纤维化这一发病机制。而肝病血瘀则是微循环障碍,流出道阻塞最终导致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唐容川《血证论》提出治臌胀“总以去瘀为要……破散其血而气自流通,既化为水则兼治水,”“虚人久积……亦宜攻补兼施”。循此思路,笔者从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着眼,认识到本虚标实,久病必瘀是其主要病理状态。益气活血重用生黄芪、丹参、赤芍等,具有改善肝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毒性反应,增强肝解毒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黄芪的诱生干扰素或具有干扰素样作用,提高NK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功能[1]业已被证实。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及丹参素,可以通过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甙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促进肝纤维组织学改变。[2]黄芪与鳖甲同用,可增加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γ-球蛋白,乃本方补气理虚、活血化瘀之要药。柴胡宣畅气血,牡蛎软坚行水,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有丰富的淋巴循环,全身近2/3的淋巴液流经肝脏,通络软坚利水也含有疏通淋巴回流通道的意义;[3]水红花子咸寒无毒,消瘀破结健脾利湿,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与柴牡同用软坚利水而不伤正气;大黄、山甲、桃仁破症瘕积聚,大黄酸又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活血化瘀逐水,是本方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防己含多种生物碱;其有效成分汉防已甲素有保护肝细胞、抑制肝内贮脂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2]汉防已小剂量可刺激肾脏使尿量增加;大剂量则作用相反,[4]用量宜在10g以内。补气活血软坚法可以达到利尿逐水的作用;故而对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诚如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所示之法:“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
 
    参考文献
 
    [1]王筠默.中药药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38。
 
    [2]程明亮,刘三都主编.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228。
 
    [3]陈熠,等.陈苏生医集篡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93。
 
    [4]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