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树草原(Savanna)亦称萨王纳群落。按辛伯尔(1903)等的观点,它是在热带夏雨型气候条件下天然同质的成带状分布的、多少含有散生乔木或灌木的热带草原植被。由于各大陆环境的差异,从热带森林到热带荒漠之间广大地区的植被变化多样,树木和草层生长状态差别显著,无树的热带草地(Tropical grassland)也夹杂其间,以致人们对萨王纳的理解有分歧。一些学者主张扩大萨王纳的概念,用来代表分布在该地带的植被总称。照此其总面积应达2300万km2,占全球陆地的20%,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它各占其土地面积的65%、60%及45%,但如何识别它的类型分化有很多意见。M.Cole(1963,1968)提出的萨王纳分类方案中,除萨王纳草地和刺灌丛外,还有萨王纳疏林(Savanna woodland)、萨王纳园林(或译疏树草原及果园型萨王纳Savannaparkland)和矮乔灌木萨王纳(low tree and shrub savanna)。前者或称热带疏林,后二者大体相当于稀树草原的原来范畴,但名称突出了乔木特征。
夏绿阔叶林(summer green broad-leaf forest)或称温性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它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和中欧海洋性气候的温暖区域;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在南半球,由于没有适宜的条件,夏绿阔叶林分布极少。
中国夏绿林与其他地区不同,即没有山毛榉林出现(该属3个种只见于亚热带山地,而且不构成纯林)。栎林是最常见类型,树种地区变化较大。在南部,栎林主要的建群种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或为纯林或者混交,树高10—15m,乔木层伴生少量其他落叶阔叶树,灌木层以荆条、胡枝子、溲疏(Deutzia)、绣线菊(Spiraea)、蔷薇、栒子(Cotoneast-er)等最常见。当上层林木被砍伐时,群落转为由它们组成的夏绿灌丛。辽东栎林从渤海沿岸向西延伸,但很快限于中山范围,一般形成纯林。秦岭至太行山南部,尚有槲树(Q.dentata)和锐齿槲栎(Q.aliena var. acuteserrata)为主的落叶林分布。蒙古栎(Q. mongolica)主要在东北地区中部、南部广泛分布,是栎类中最耐寒的一种,伴生树种因地而异,但多为桦、榆、椴、槭各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