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说《戴高帽》

 fxmm158 2011-07-27

                          戴高帽   (古代笑话)

 

从前,有一个专爱说笑话的人,因为他经常给别人戴高帽,所以办什么事都很顺利。

一次,他要到外地去任职,临行前,特意去老师处去拜别。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到外地去当地方官很不好当,你要特别小心慎谨。”他胸有成竹地说:“老师放心,我已准备高帽100顶,逢人就送一顶,这样我在就任期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老师听了很生气,对他训斥道:“我们为官应正大光明,关心群众的疾苦,千万不能搞一些歪门邪道,你这样办是不会受到人民的爱戴的,切勿如此。”他说:“现在的人,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恐怕一万个人中也没有一个,老师这种精神实在可敬。”老师听了非常高兴。

刚由老师家出来,就笑着对别人说:“我准备的100顶高帽,现在已经送出一顶,只剩99顶了。”

                                  浅说《戴高帽》

      
                               
 浅说《戴高帽》    /编成诗

 

《戴高帽》是我昨天在旧报纸上发现的一则古代笑话,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放到了博客上。

小笑话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一训一答,透视做人的道理。乖巧圆滑与接纳受用两者之间的心态展露,点出了小笑话讽刺意味的主题。

虽然戴高帽的行为有些贬意,却往往是聪明者的选择。没有谁能突破“戴高帽”这张网,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

小笑话最绝之处,就是他的学生将为官赴任准备的一百顶高帽中的第一顶、竟然送给了他的老师。而且送得巧妙,送得合乎情理,师道尊严极高的老师收得坦然高兴,收的浑然不觉,也在情理中。

现实中,这种爱说奉承话的人随时随地都有。有些时,送送高帽也不一定都不好,善意的高帽也戴得,就像善意的慌言。

小笑话诠释了三种人:一种是用说奉承话达到目地的人;另一种是爱讲些道理,又喜欢听好话的人;再就是小笑话的编者。他把原本很正常、合情合理的师生对话,用一种借用的方式引申成讽刺味道的(主题)小笑话,引申得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应该是三人中最有智慧、最聪明的人。

一则古代笑话,意味无穷,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