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世纪过客] 2011-07-30

怎样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2011-07-10 14:06:50)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动的前提。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可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竞争会使孩子认识到只有具备知识和能力才能领先,因而努力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可增强孩子的参与精神。竞争意识可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提高对于善抓机遇的意义的认识;

    3、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才能,会使孩子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

    4、可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孩子在竞争中所取得的成功感,会激发孩子进一步奋发向上。

    5、可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竞争者不能都取得胜利,竞争免不了遭受挫折。从小品尝竞争失利的滋味,可提高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挫折的承受能力;

    6、可增强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竞争可使孩子看到集体的力量、群众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儿童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实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坚持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较好的竞争能力。

 

 

缺乏竞争意识的表现:

    1、胆小怕事对没有接触过的事不敢尝试,对活动不能主动参与;

    2、虽能主动参与去尝试,但经不起挫折,情绪容易起波动,容易泄气;

3、在受到挫折后,虽然情绪没有波动,但盲目行动,不懂得要想办法克服困难

 

缺乏竞争意识的原因:

1、家长过度保护

2人际交往简单的环境,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方法。

3孩子的活动内驱力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了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做事不积极。

4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耐力较同龄人差,不仅获得成功几率小,也没有对于成功的兴趣。

5、是自卑,认为我不行;

6、胆怯,缺乏勇气;

7、懒怠,即不想也不愿动脑筋,没有兴趣

 

增强竞争力的方法

6-12岁通常被认为是培养孩子竞争力最明显的时期,这期间孩子对各种竞争的结果特别敏感。我们应该积极的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心理学研究证实,激发孩子参与竞争的热情和动力可以让孩子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在班级、运动场上,参与到竞争性的活动之中比获胜更为重要。

    1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

有的孩子以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置人于死地而后快”。比如,有的孩子为得到老师的关注,就说别的同学的坏话等。这时,父母要教育孩子认识到,竞争应该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和他人,不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同学之间的竞争应该有利于促进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以竞争促进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共同进步。另外,父母要鼓励孩子在优良的作风及精神道德方面与同学竞争,与同学比学习、比纪律、比团结、比进步、比友谊。教育孩子要珍惜同学间的友谊,要运用正当的竞争手段,不能做出伤害同学的事情。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时,切忌一味向孩子强调竞争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否则,孩子有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在学业上的发展,看重自己的考分、名次。这是一种消极的竞争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既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又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往往因自己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或因一时失败而自暴自弃,或因别人的成功而失去自信,或因别人的失败而幸灾乐祸。    

2、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心态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心态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过程中,也应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应具有广阔的胸怀;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而应是齐头并进,以实力超越;竞争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是不易成功的。

    一味追求击败别人、打击对手的人,易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不利合作精神形成,是一种狭隘的意识。同时,一山更比一山高,总追求胜过别人,当有失败的体验时,即不能承受,久而久之,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应多引导孩子与自己比较,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基础,不断取得进步,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与困难作斗争,不断超越自我。

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得与失。成功了,不骄傲,不自封,居安思危,想到今后还会出现新的竞争;失败了,不灰心,更不嫉妒成功者,愉快地接受他人先于自己成功的事实,对别人的进步、成就和功劳,要有发自内心的羡慕、佩服,并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如果家长对孩子竞争欲望过强感到忧虑,应该先帮孩子端正心态,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而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家长用自身行动作出良好的示范,孩子自然会感同身受。 

良好的竞争心态至少包括三个因素:

A、有一定的兴奋和适当的企图心,但不是胜负心太重以至于患得患失放步开手脚;

B、对于外在和内心的干扰保持警醒并能有效排除,尽可能的集中所有的精力心思,高度关注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C、能够随机应变,尤其是能够面对意料之外的变化和挫败。

3、引导孩子积极看待竞争

竞争应该是一件富有刺激的、让人紧张也让人兴奋的事情。固然胜利值得欢呼,失败让人无奈,但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那中间磨人的过程,任何一个困难的克服,任何一次对自己的控制,任何一次费尽心机的计划,都是那么值得耐人寻味。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结果都会转瞬即逝,人生会面临无数的竞争和考验,没有哪一次可以决定我们漫长的一生。对于既定的结果,无论输赢,我们都不要太在意,而是应该看看我们能够发现什么、学习什么,当我们面临下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会更好。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看重和享受竞争的过程,因为人生说到底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的进步在于不断的超越自己,而不是和别人比高低。

4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 

现实生活中,部分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往往会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会对获胜的一方充满敌对情绪,表现为不再和对方交朋友,甚至怂恿别的伙伴孤立他。这点也反映出这些孩子还未能积极、正确地面对竞争,这就要求父母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提高孩子的竞争道德水平,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 

5消除孩子在竞争中产生的嫉妒心理。

孩子刚上小学的若凡说,作为家长,让孩子积极参与竞争是对的,但是不应该把“第一”当成竞争的唯一目的,而更应该注重孩子在参与过程中培养的良好品质,如遇事冷静、沉着、性格开朗等。这些个性品质比“第一”重要得多。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就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与嫉妒告别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竞争的胜利,取得优秀业绩。妒忌心理是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竞争中存在的一种阴暗心理。对孩子来说,危害性很大。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美德。

有的孩子害怕同学比自己强而对同学采取“封闭”和“打击”的对策。比如,有好的资料和信息不愿意借给别的同学,对同学的求助漠然置之,甚至毁坏比自己强的同学的资料等。这时父母要启发孩子在竞争中表现出高尚的情操,不要以打击对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让孩子认识到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应是齐头并进,以实力取胜。 

    6、转变观念,鼓励竞争

  过去我们常以“听话”、“乖”来作为评价好孩子的标准,其实,这样的孩子对问题缺乏个性见解,对压力无力抗争。从孩子未来生存发展来看,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坚强的意志、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勇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教室,走出家庭和社区,溶入社会,体验生活,体验竞争。

   7、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孩子个性,应从其本身的需要、兴趣出发,让孩子不但有广阔的知识背景,更有几种特殊的才能和本领,具有较完善的人格。能自理、自主、自律、自信的孩子,其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往往强于他人。个性突出的孩子,其自身往往蕴涵无穷的竞争力量。
    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除了个性原因外,特别注重自我意识、忽略别人感受的孩子,往往还没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他需要知道:如果他为了争第一,而令别人不开心,就可能失去别人的友谊。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只着眼于和别人争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8、鼓励孩子勇于创新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进步,没有进步则失去了竞争取胜的基矗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鼓励孩子多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使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不要用传统的现成答案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来限制孩子,束缚孩子的思维的手脚,当孩子表现出其“新思想”、“新发明”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鼓励孩子坚持探索。

  9、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从而决定自己“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做人”,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正确目标。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相信自我,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竞争意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孩子,根本上失去了和别人竞争的能力,他必然不会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甚至干任何事情都体验不到一种“把握感和成功感”。

   10、帮孩子找到竞争的优势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正确目标。相信自我,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竞争意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孩子,根本上失去了和别人竞争的能力,他必然不会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甚至干任何事情都体验不到一种“把握感和成功感”。

鼓励孩子建立自信,敢于面对竞争。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有长处也有短处。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坚定的自信,这是面对竞争时,合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家长要引导孩子挖掘自己的优点,不断强化,使孩子走出自卑的困扰而变得自信起来;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是克服害怕竞争的良方。

一个人的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样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同时,有竞争就会有胜负,即使处于劣势时,也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而不要采取贬低或破坏对方来获得自己的优势,也不要心生嫉妒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更不要就此一蹶不振。

11、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及时鼓励。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例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但在绘画当面有特长,父母就要肯定孩子的绘画能力,并鼓励孩子在绘画当面多加努力。

如果孩子在学校得到表扬,或因为某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奖励,即使这件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父母也应认为这是孩子在小小的竞争中初露头角,是大事。因此,父母要以兴奋的神情表示分享孩子的喜悦,必要时可加以特别的鼓励。千万不能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更不能说“这有啥了不起”一类的话,这种泼冷水的行为,只会挫伤孩子参与竞争的信心,实在不可取。

多表扬孩子的努力,夸夸孩子在此过程中的提高,而不是只注意到结果。当孩子在努力尝试一些事情的时候,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的时候,当孩子能够成为别人的动力来源的时候,都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回应。而在孩子谈起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时,就立刻把话题引导到其他的事情上。

12、不当着别人责备孩子

针对孩子的弱点,即使对他的行为再不满意,我们也尽量不当别人的面责备他,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尽量不让孩子当众出丑。如果孩子在他人面前丢尽了面子,把自信心就会丧失殆尽。但这斌不是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谈论他们的不足之处,而是应该根据孩子本身的不同情况,正确地在别人面前评价孩子。

13、鼓励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及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是竞争的基础,没有独立性就不可能有竞争意识。而独生子女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独立性差,依赖性太强。家长必须树立孩子“我自己来”的思想,必须培养孩子能够“我自己来”的能力。当他懂得自己收玩具,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绢时,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虽然他玩具收拾得不太整齐,衣服穿得慢腾腾,手绢洗得不干净,但每当他独立完成一件事时,就表扬他做得不错,并鼓励他继续去做,事实上,孩子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会给他们增添一份自信。

14、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劳动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性和竞争意识的最好途径。应该让孩子懂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只有努力,才能成功。通过适量的劳动(比如让三岁的孩子自己扣扣子、自己系鞋带、自己洗手、自己洗脸等),再加上及时的教育,使孩子在幼年时就形成一种劳动意识。这是孩子敢于竞争之本。

15、对孩子的期望要恰如其分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要善于认清孩子的潜力和天资。我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而不是看到高高挂在树上的果子可望而不可及,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16、教孩子在竞争中合作。

竞争愈是激烈,合作意识就愈是重要。因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很多事情需要在合作中才能解决,而且个人也只有在合作中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药师孩子在长大后能获得好的发展,父母在重视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要让孩子认识到,竞争不是太高自己、轻视别人,而是通过竞争意识认识到集体中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不足。

17、父母要在生活中客观评价孩子,不要过分关注考分

同时应全面要求孩子,鼓励孩子在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的竞争,关注孩子在其他当面的发展。培养孩子有经得起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孩子在遇到胜利时不要飘飘然,遇到挫折不要灰溜溜。

18、帮助孩子找一个“对手”

竞争的力量是惊人的,他能够使一个人发挥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如果不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就很难开发他们的潜能,更不用说发掘出人生的深层意义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当然,我们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威胁生命的竞争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但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寻找一两个竞争对手,让孩子“暗中较劲”,与对手展开竞赛。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欲望,他推动人们努力补偿自己的不足,发奋图强,获得成功。这种心理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挥作用。因此,父母只要善于利用这条规律,就能有效地激起孩子的竞争行为,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给孩子找一个“对手”,就是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孩子看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只有看到这种差距,才会有补偿差距的愿望,否则,孩子就不知道往哪个方面去努力。找出差距后,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去努力补偿了,如使用激将法、鼓励法等,就跟容易取得效果。

父母在选择对手时,应注意目标不要太高,不要每次都盯着第一名。如果孩子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太大,很容易产生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的心理,而丧失竞争的勇气。最好是选择一个孩子比较熟悉,比自己的孩子水平略高一筹的竞争对象,这样容易激起他赶超的勇气。同时,要多与孩子交谈,告诉孩子“友谊第一”,不要让孩子滋生对竞争对手的敌意。当孩子通过努力已经超过竞争对手时,要给孩子选择新的竞争对手,这样孩子也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19、引导孩子向竞争对手学习

竞争对手是一面镜子,能照到自己的不足,更能完善自己。学习对手的优点,是一种精神。

很多中小学的孩子们,在有自己的学习竞争对手时,往往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死敌来看待,害怕对方超过自己,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法。最后导致行同陌路人,其实这样的方法是很不可取的。

面对孩子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要怀着敌对的心态,而应视为学习的动力、目标以及榜样。竞争是激烈的,但可以积极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主动与对手合作,向对手请教问题等。要辨证地看待竞争,而不只是局限于“争”这一个层面。如果把竞争对手视为自己学习上的伙伴和朋友,不但会使自己受益匪浅,也有利于他人的学习。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很必要的,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向竞争对手学习,不仅是方法的问题,还是视野的问题、思想的问题、境界的问题。引导孩子会去学习竞争对手身上的优点,把对方当成自己学习上突破的一个动力,这样孩子就会收获人际和学习的双成功。

20、倡导孩子进行良性竞争

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家长要以倡导良性竞争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育孩子懂得良性竞争的原则。

良性竞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公平、公正、公开、公心。公平,即通过自己的实力取得胜利;公正,即明礼诚信;公开,即竞争不应是狭隘、自私的;公心,即竞争不应暗中算计别人,应齐头并进,凭自身的实力超越他人。家长要引导孩子遵循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良性竞争。

另外,让孩子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家长要清醒认识到创造发展这个世界不仅有竞争,还要有合作,要培养孩子在竞争中合作。惟有竞争没有合作只能造成孤立,带来同学关系的紧张,给自己平添许多烦恼,对生活和事业都非常不利。

当孩子自己能判别出哪些竞争是良性的,哪些是恶性的,遇到恶性竞争懂得如何处理,并在竞争中宽容别人,他就具备了竞争的美德。

 

21、让孩子自己与自己竞争

家长应引导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有战胜自我、超越 自我的决心。一味追求击败别人,打低对手的人,易造成不良的人际冲突,不利合作精神形成,是一种狭隘的意识,同时,一山更有 一山高,总追求胜过别人,当有失败的体验,即不能承受,久而久之,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应多引导孩子与自己比较,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人的基础,不断取得进步,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与困难作斗争,不断超越自我。例如,在训练孩子打算盘时,可以每次都给他掐时间,让他和自己比。而且还可以告诉孩子吗,他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强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2、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有竞争的存在,必然有胜利,也肯定有失败,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胜利时,要想到一山更有一山高的道理,终点永远在 前面,失败时,也别以为世界未日到了,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 因。努力的方向。胜利时洋洋得意,失败时垂头丧气都是缺乏良好竞争意识的体现。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23、游戏竞赛,随机进行

在家中,可以经常与孩子开展游戏i额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和体育比赛,以激发他的竞争意识。如:回家时,爬楼梯比赛,下象棋,飞行棋,吃饭时比赛谁的速度快等。起先,我们总是有意识地让着他,让他尝到胜利的喜悦,渐渐地,随着他成长,我,与他开始公平竞争,比赛过重中有输有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竞争意识。

24、为孩子创造竞争环境
    家长可以把周围的独生子女组织起来,让孩子在伙伴中学习、游戏。这样既培养了他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也使他逐渐树立起竞争意识。
   25、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集体竞赛,为集体的取胜尽最大的努力
  以班、组为单位的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等,是一种集体竞争行动,要求每个人既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又要互相合作协调,使整体作战成功。目标是既要战胜对方,但又不能损害对 方,孩子从中可学到许多竞争的方式方法:公正、平等,促进 孩子良好的竞争意识形成。
    26、教育孩子承认差异,奋进努力 

现实中的人必然是有差异的,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一个人承认差异就是承认现实,要使自己在某方面好起来,只有靠自己奋进努力,嫉妒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奋斗精神。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充实生活,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27接受挫折教育,提高竞争能力 

在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没有哪个人能在各方面都次次取胜。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知道强中还有强中手。有的孩子在家中与父母下棋,只能赢,不能输,一输就要耍赖,于是父母便只能让他赢,长期这样,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使孩子变得“输不起”。因此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能培养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感到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在失败之后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忧虑和自卑等消极情绪,才能争取到下一次的成功。

28帮助孩子从失败中找问题

在竞争中要培养良好的心态,其中,父母的心态要先摆正。对竞争,不能光赢不输,因为竞争就会有输赢,不管输了还是赢了都是正常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从今天的失败中找到问题,有所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就是要培养孩子遵守竞争的游戏规则。每一个游戏都有它的规则,参与的人都要遵守,这样才能玩下去,竞争也一样,不能走偏门、走捷径去达到成功的目标,要让他认识到竞争成功是靠实力、努力做到的。

32、作为引导者心态的调整

母希望孩子为自己争气、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或者在自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总之潜意识中是充满功利心,如果孩子不成功很不开心甚至大发雷霆。对自己人生越无奈、越遗憾,对失败越恐惧的父母,往往就越急功近利。殊不知,功利心恰恰是最大的障碍,父母们患得患失放不下,孩子们畏首畏尾方不开,哪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小事。

实际上,父母把绝大部分心思放在了“要求”、“期望”孩子成功上,把少得可怜的心思放在了“帮助”孩子成功上。这是天渊之别的,前者重在事情结果的成功,后者在与孩子获取成功能力的增长。失败对于前者是痛苦的沮丧的应该受到责罚的,对于后者则是可以引来启发、反思和进步的。成功对于前者通常会引起对更大的成功的期望,以至于孩子恨透了父母的贪心而消减了奋斗的动力;对于后者则是值得庆贺的,下一个目标到时候再说,现在暂且不提。

竞争不管对大人还是对孩子,参与很重要,因为有时竞争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在对孩子灌输竞争观念上,首先家长自己不要得失心太重。

33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父母在引导孩子竞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任何竞赛前,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诸如“你一定要拿第一”、“你一定要赢某某”等,而应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了,爸妈就会高兴,时刻对孩子充满信心;对于孩子的一时失败,父母可以给一些很具体的建议,让孩子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另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单枪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是不会成功的。

34孩子的斗志不能“激”出来

心理咨询专家、艺术治疗师于东辉表示,在竞争的环境里,家长要重新给孩子建立、灌输正确的竞争意识,让孩子积极向上地成长。

给孩子灌输竞争意识,有几点要注意,竞争教育不能损害孩子自尊心。有的家长爱对孩子用“激将法”,说:某某做得那么好,就你做得这么差……以挫败孩子的自尊来激发竞争力的做法是不行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从而做什么事都退缩。

35根据孩子特点确定目标

孩子有什么活动想参与时,杨红总是鼓励,说只要孩子有兴趣,参与玩一下也是很好的,并不要老是给孩子提到输赢这回事。

当班干部也一样,孩子自己觉得能做好、能把自己力所能及地发挥出来就可以了,而不是非得当班长。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班长。有的小朋友的性格适合监督,有的适合发号施令,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分工也不一样。而且,一个班也只有一个班长,在学校做不了也没关系,家长可以用其他方式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厅长”,让他管理家里的客厅等。

36一味鼓励也不是正确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做家长的不能每次都不问理由地鼓励孩子去竞争,而要先了解孩子擅长的是什么,优点在哪里,再根据孩子所喜爱并擅长的方向进行鼓励。如果孩子在竞争过程中失败了,要让孩子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一味地说好话鼓励孩子。

孩子有健康的竞争意识,意味着他的心理素质也达到一定水平,对他以后的人生会有很大帮助,他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并在其中找到乐趣。

37让孩子放松的介入竞争(包括考试、比赛和学习)

孩子贪胜惧败多是因为父母们太计较。不要奖励胜利、惩罚失败。如果孩子获胜,我们应该像孩子祝贺而不是奖励,也不要马上提出新的目标。失败了,切忌不要惩罚、斥责,因为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失败,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像摆脱失败。只有在孩子确定自己毫无希望达到成人的目标时,才会得过且过,放任自流。我们应该表现出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和同情(比如关切地问孩子:是不是很难过),然后在孩子有心情面对这件事时,和孩子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差距在哪里等。

38更多的练习,培养孩子“在场上”的感觉。通过充足的准备,培养孩子对于竞争的渴望和兴奋;通过反复的练习,增强孩子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以及意志的顽强、策略的灵活。

39根据孩子的愿望尽可能多的创造孩子参与比赛的机会。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借用其他形式。比如当孩子做数学题时,我们就引导孩子假想有一个和他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正在和他比赛,看谁能做的又快又好。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从电视上观看孩子喜欢的比赛,认真聆听解说员的分析,并一起讨论各个参赛者的个人特点和竞争状态。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虽然有遗传的因素,但更依赖于后天的练习,竞争的经验、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稳定的发挥都是需要经过多次磨练才能恰到好处的。

40、注意你自己的行为。

你是不是在孩子赢的时候,在不经意间,表现了更多的关注与肯定能?当孩子得了第一名的时候,你是不是看起来欣喜若狂呢?你是不是ui庆祝孩子的胜利,而在孩子输了的时候表现的很失望呢?你是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艺术品装裱起来,挂在显眼的位置,而把其他艺术品锁在抽屉里呢?怒是不是因为一个孩子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出色,所以就给了他很多的关注,却并没有鼓励另一个孩子去发觉自己的天赋呢?诚实地审视一下自己,看看你都向孩子传达了哪些关于输赢的信息?

41、当父母,不是朋友

当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当孩子的朋友。因为“父母”的意义就是给孩子立下规矩,让他明白“底线”在哪儿。美国心理学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导他如何解决问题的“领袖”,而不是只会听他诉苦哭泣却束手无策的“朋友”。 澳洲亲子专家毕德福也说,孩子需要知道“规矩”是什么,家里谁“做主”,这样孩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觉中成长。

所谓“尊重孩子”并非放任孩子为所欲为,“把孩子当朋友对待”也不是不教他规矩礼貌,否则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倾向,主张“只要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会尊重其他人。教育学者魏世台说,她对“现代父母太常向儿女说抱歉”很不以为然,常见职业妇女七点赶回家向儿女说“抱歉,还没煮晚饭”,而那些抱怨妈妈没早点回家的孩子都已经十岁以上,还在看电视不懂做家事。

42、及早规范

孩子从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时候不给他订下规矩,长大后管教起来就会遭遇抗拒,管不动也管不住了。管教态度要前后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讨价还价,否则会让孩子误以为规矩与原则都有商量余地。一旦他们有过“谈判”经验,反而吃定父母,教养当然也成了空谈。

43、花时间与孩子相处

爱孩子,教养孩子,是要和孩子相处。很多父母过分强调亲子相处重“质”就够了,与儿女相处只是蜻蜓点水打个照面。当孩子碰到问题需要与人商谈时,却不见父母踪影。切记问题不等人,相处有品质不能做为籍口,去取代孩子希望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心理学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较常与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现都比较好。”

44、控制电子媒体

研究发现美国22~34%的年轻受刑人,有意识的模仿从电视看来的犯罪技巧。事实上,孩子长期受到来自暴力色情的卡通,电视影集,综艺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等影响,受各种色情,暴力讯息制约,模仿媒体两性亲密行为,学习电视主持人低俗用语,甚至杀人而无悔意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另一项追踪12年的研究也发现,大量收视暴力电视节目的人后来犯罪,攻击性及对子女严惩的倾向较高。“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与学校的功能,是现代青少年的一大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主张,父母应该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其影响。美国医学会建议,父母除了监督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也要将每天观看的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45、了解孩子在做什么

孩子在家无人监护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大人不在,孩子确实容易有偏差行为,例如在邻里街坊间打破窗户或顺手牵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却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一样非常危险,有小学生打色情电话,青少年上网下载色情图片,网上交友被诱惑离家等等,都是家人在家关起门来做的。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课后活动,并且善用家人,邻居,朋友等后援力量支持,即使双薪家庭一样可以放心。

46、不要误解“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真意。

正的“肯定个人自尊”,应来自他真的达成某些挑战,而不是凡事必赞美。戴门教授认为,很多父母动辄把孩子当星星捧上天,使得“维护孩子自尊”一词失去真正的意义。美国父亲协会宏恩也指出,太受保护的孩子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以致过分呵护孩子,即使孩子没特别努力也大声赞赏,反而使得孩子缺乏从错误与挫折中,学习如何处理困难与自己情绪的机会。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孩子需要的是适当的自尊,否则,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轻则颓丧忧郁,重则自伤伤人。忧郁症年龄层逐渐往青少年移动,自杀成为风潮,是全球父母都应注意的警讯。

47、花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但是不要记录分数。你们可以来一场不分堆的棒球赛,给每个人击球的机会;或是打网球,看看能不能让球一直不落地;要不就玩排球,数数你们一共可以接起多少次,而不是让对方先失手多少次。孩子一起享受游戏的过程,让孩子明白,其实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48、帮助孩子理解,我们之所以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别人看待它的眼光,而是因为我们从这件事情中所获得的种种收获。

49、打消孩子总想将所有的事情都转变为竞争的念头。当他说:“最后跳进游泳池的是笨蛋。”就回应说:“我认为最后进来的人是为了让你来先试试水温!”如果他说:“我拿到了最大的薄烤饼。”就回应道:“太好了!当其他人都吃第二块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已经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