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shi89

 速du 2011-07-31

  基本历史线索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封建国家形成时期、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确立时期、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时期、中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中国汉民族形成和多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时期,包括秦、汉两朝及西汉、东汉之际的王莽和更始政权的历史。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是继秦之后强大的统一封建王朝。公元8年,王莽建新,进行托古改制。东汉(公元25—220年)是西汉远支皇族刘秀建立的豪族地主政权。

复习指导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汉代的社会结构、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的农民起义、秦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该部分内容的考查方式将涵盖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两个题型。复习该部分内容时,要以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复习为主。

  需要掌握的理论问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需要掌握的名词解释:告缗、推恩令、使黔首自实田、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察举制、均输、昭宣中兴、王莽改制、党锢之祸、《史记》、轮台罪己诏。

考点解析

一、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对北越、匈奴用兵,扩大统一成果。

1.统一岭南

  越人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秦灭楚后,向越人进攻。在战争过程和取胜后主要办了三件事:一为开凿灵渠。灵渠把湘江水截住流到漓江,把长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打通了南方的水上交通。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作为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南北、维护统一上起着很大作用。二是征发50万刑徒罪犯到岭南进行战争支援,取胜后又陆续征发几十万人到那里戍守,开发珠江流域。三是在越设置闽中、南海、象、桂林四郡。

2.开通西南夷

  秦经略西南夷,开5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民族间的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

3.对匈奴的战争

  秦灭六国后,派兵北击匈奴,把匈奴势力赶到阴山以北,收复了河南地,在这里设置三十四县,重设九原郡;从内陆移民到此戍守、垦荒。

4.修筑长城

  为防匈奴贵族侵扰,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秦长城从临洮(甘肃岷县)一直到辽东郡碣石,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燧四部分组成。关隘设在险要处扼守要冲;城墙是长城的主体,一般随地势而筑;城台分墙台、敌台和战台三种;烽燧专为传递军情之用。长城对保护北部边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5.秦都咸阳

(二)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

  秦统一后,秦王自称“皇帝”,取“德兼三皇,功包五帝”之意。从此,“皇帝”代替“王”,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王权。战国末年邹衍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互相更替。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秦始皇还搞封禅,其目的在于宣扬天命论,维护其统治。

2.郡县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有利于集权和统一。由于郡县控制地方,集中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

3.封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还设置其他中央高级官吏,如奉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等。

   在地方设置郡、县。郡设郡守负责政务,郡尉掌管军事,郡监掌监郡。县设县令(长),掌一县政事;县尉掌军事;县丞掌司法。在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

4.秦律

  秦始皇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令加以补充和修订,通行全国,是为秦律,它有对商鞅制订的秦律的解释和案例,有此后修订的和各方面的律令,如田律、工律、捕盗律等数十种,是加在农民身上的枷锁。

(三)巩固统治的政策和措施

1.“使黔首自实田”

  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目的是为了稳定赋税收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2.上农除末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实行“上农除末”的政策:把农民迁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去,定期免除徭役来加以奖励;迁徙目的在于充实边地郡县的户籍,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同时,秦始皇打击不法商人。公元前219年的琅琊石刻上有“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记载。这一措施有利于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经济。

3.迁徙豪富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将全国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还强迫个别的豪富、贵族迁徙。其目的之一在于政治上对豪富进行打击,因为他们虽失去政治特权,但经济上和宗法上还有很强的实力,是闹分裂的潜在力量。二是促进首都咸阳经济的发展。

4.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货币为标准,统一全国货币: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下等为铜币。

  统一后,秦始皇以秦国原来的度量衡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官府制作统一的度量衡器发至全国作为标准器并定期检查和大力宣传。此后两千多年中,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比值等都长期延续下来,而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宣布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与篆书通行的同时,“隶书”创立并得到推行。文字的统一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对于汉语书面语言的统一,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古籍的保存和流传及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重要作用。

5.收天下之兵器,通川防,修弛道

  秦统一时,秦始皇下令销毁缴获的六国武器和没收的民间兵器,拆除原各诸侯国间的关塞、保垒,决通川防,并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驰道。这些措施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6.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建议分封诸子。李斯坚决反对,并建议《诗》、《书》、百家语一律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的处以刑罚。此为“焚书”。

  秦始皇招引方士为他求不死药。方士有的畏罪逃亡,有的私议始皇短处。秦始皇以诽谤妖言罪命御史案问,诸生牵连者达460人被坑杀。此为“坑儒”。

  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钳制人们的思想,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

(一)汉承秦制

1.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人为诸侯王,其中刘邦受封汉王。项羽的分封引起一些诸侯的不满,楚汉战争于此时爆发。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向汉求和,约定双方以鸿沟为界,双方罢兵。项羽刚愎自用,烧杀掳掠,失去民心,由强转弱。刘邦深谋远虑,心胸豁达,进入咸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的苛法,势力由弱变强。汉四年十二月,项羽兵败自刎。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国号汉,迁都长安,是为西汉。

2.汉初稳定封建秩序的措施

  西汉建立之初,人口大量散亡,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粮食奇缺,农民的生活困苦,国库也十分空虚。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刘邦制订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

  首先减少大规模的修筑和用兵。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招抚流亡,释放奴婢;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田租“十五税一”。这些轻徭薄赋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恢复。

  为防商人剥削农民,兼并土地,刘邦实行抑商政策。这对社会安定和农业生产有利。

  为了增加劳动力,刘邦还鼓励发展人口。

3.消灭异姓王

  楚汉战争中,刘邦分封了韩信等一些异姓王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西汉建立后,刘邦消灭异姓王,剪除了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的异姓王。

  刘邦消灭异姓王后,将自己一些年幼的子侄分封为王。

4.加强军队与完善法律

  汉在中央设立南、北军,由卫尉、中尉统领,守卫皇宫和京师。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掌管。

  汉初刘邦令萧何据《秦律》制定《汉律》。萧何作《九章律》。后来叔孙通作旁章18篇以补《九章律》之不足。

(二)“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9月,吕后死,汉文帝即位。他谦虚慎己,励精图治,使汉朝出现繁荣景象,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文帝广求贤才,量才任用。“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这种新的取士方法开汉代察举制的先河。

  劝民归农。恢复天子“籍田”劝农制度,推举“力田”官指导农业生产;给缺乏种子口粮的贫民“贷种、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吸收秦朝因“赋敛无节,徭役过度”而亡的教训,减省田租,多次下诏实行“三十税一”;改变戍边的办法,“选常居(边塞)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实行抑奢尚俭的政策。

  改革刑法,废除了“诽谤妖言法”,广开言路,“尽除收努连坐法”,废除肉刑。从而免除了很多冤案,赢得了民心,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抑制诸侯王势力,平定七国之乱。文帝时,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到了景帝时,吴王刘濞叛乱形迹更加明显。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吴楚等七国于公元前154年举兵叛乱。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

三、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经济繁荣、府库充溢的基础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政治体制的改革

第一,限制丞相权力,形成“中朝”决策机构。西汉以来,丞相权力极大,影响皇帝的集权。为加强皇权,限制相权,武帝提拔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侍中、常侍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成为一般政务机构。

第二,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公元前106年,武帝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没有固定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考察吏治、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所举劾者,丞相遣使当验。刺史的设立比秦朝的御史监制度周密。公元前89年,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率兵捕捉巫蛊,监督大奸猾。后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三河、弘农七郡,职权和部刺史相似。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立,加强了专制皇权对地方官吏的控制,起了强干弱枝的作用。

  第三,察举制和兴太学。汉初官吏来源有二:其一为“吏多军功”,其二选自郎官。武帝时,这两种方法难于选拔到真正的人才。董仲舒主张建立察举制。公元前134年,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此后察举制正式建立。为培养人才,公元前124年,长安设立太学,为博士官置子弟50人,免其徭役;选择优秀子弟充当博士弟子;选拔青年到长安同博士弟子学习。这些太学生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成绩优秀的可作郎中。此外,武帝还令郡国设立学官,即郡国学。

(二)财经制度的改革

汉初至武帝时,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但是不久,即出现国库空虚的局面。原因是地主阶级、贵族、商人兼并土地,自耕农民减少,国家税源枯竭;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武帝奢靡挥霍和官僚集团的膨胀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为解决财政困难,武帝采取了财经改革措施:

第一,实行盐铁官营。公元前119年,武帝任命大农丞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在盐业方面,由政府招募煮盐工从事生产,各地设立盐官管理。在铁业方面,强制刑徒开采铁矿、铸造铁器;同时征发丁男定期开采铸铁工作。这些盐铁官吏精通盐铁业务,使盐铁之利为国家所垄断。

  第二,颁布算缗令。算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公元前119年,武帝颁布算缗令,规定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政府自报资产,按值按物纳税。隐瞒不报或报而不实者,一经查出处罚戍边一年,没收全部财产。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半,叫做“告缗”。通过“算缗”、“告缗”,政府没收财物众多,打击了工商业主。

  第三,实行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法”,指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把各地应当运交中央的物资运到售价较高的地区出卖,再买该地物产易地出售,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就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总管全国由均输官转载来的货物,除去供给皇帝的部分外,余下的作为平抑物价之用。结果,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第四,改革币制。西汉初铸币时轻时重,造成币制混乱。为免币制紊乱,公元前118年,武帝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通行全国。结果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为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汉初,统治阶级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思想上重视黄老学说。武帝时社会经济已恢复和发展,需要强化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公元前124年,武帝举办太学。此后,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寄禄的主要条件,儒学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

(四)打击和削弱地方分割势力

   武帝时有的王国仍然威胁着中央政权。他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朝廷直辖领地的扩大和王国的缩小。公元前122年,武帝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分别规定王国官为“左官”和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此后,诸侯王不能参与政事。

   武帝时,迁徙强宗大姓,还大批任用酷吏诛锄豪强。

(五)昭宣之治

昭帝时,实行武帝后期以来的政策,减免田租、口赋等。宣帝即位后,整顿吏治,招抚流亡,安定民和,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昭宣中兴”。

1.整顿吏治。宣帝注意整顿吏治,慎选人才,赏罚分明,重视对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的考核。

2.招抚流亡,劝民农桑。宣帝下诏使民归农,奖励地方官事就地安置流民,还赈济受灾,减免租赋。公元前54年,宣帝设置常平仓,稳定边郡地区的粮价,有利于巩固边防,开发边疆。

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一)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土地和奴婢问题。这一问题加剧的原因在于土地兼并和政治黑暗。

(二)王莽改制

平帝继位后,王莽掌握了大权。王莽执政后,通过恢复汉宗室和功臣后裔的封爵、扩充太学等措施,争取到官僚贵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的支持和拥护。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新”,陆续颁布法令,托古改制,主要内容如下:

“王田”“私属”。公元9年,王莽下诏宣布天下土地改称王田,天下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男口不足8人而土地超过1井(900亩)的,把多出的土地分给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一妇百亩的制度授田。这一诏令试图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但地主官僚强烈反对,公元12年这一尝试失败。

  “五均”“六筦”。公元10年,王莽实行五均六筦。“五均”是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每季的中月,司市师评定本地物价,叫做“市平”。物价高于市平,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民可向政府借贷。“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控制名山大泽,向在其中采取众物者课税。王莽用大商人推行五均六筦,这些人损公肥私,盘剥人民。

币制改革。王莽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与五铢钱同时流通,后又作金银龟贝钱布等,凡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王莽加重盗铸禁令,一家铸钱,五家连坐,没入为奴婢。货币的变革引起经济混乱,盗铸法增加了奴隶问题的严重性。

  政治制度方面,王莽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行政区划大加改变,恢复五等爵。官吏俸禄无着,就扰民。

  民族关系方面,王莽挑起与周边民族的斗争,使人民陷于苦难。

五、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一)东汉初的稳定和发展

  东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和饥荒疫疾,生产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刘秀采取了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的措施。

  光武帝先后多次下达的释放奴婢和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农沦为奴隶的发展趋势,缓和了阶级矛盾。

  东汉政府于公元39年下诏核实田地及户口、年纪,即“度田令”。豪强大姓反对清查,隐瞒不报。

(二)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刘秀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皇权。他对功臣虽给以优禄,并不委以重任;对于外戚的控制自始就较严厉;对于宗室诸王,也严加控制。

  为进一步加强皇权,刘秀对官僚机构变动明显。他扩大尚书四曹为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分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尚书台逐渐变成朝廷中枢机构。他还加强州部刺史制度,州部刺史直接奏事于皇帝。司隶校尉除掌管京城洛阳及三河、弘农和三辅地区外,还有纠察三公以外的公卿大臣的权力。此外,他还裁减合并许多地方官衙,罢除郡国都尉官。虎贲、羽林、五营校尉兵为世袭兵。

六、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

(一)外戚、宦官擅权

  东汉和帝开始,朝廷内部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局面,封建统治呈现出腐朽景象。外戚宦官专政时期,公行贿赂,贪赃枉法,搜刮财货。

(二)累世公卿官僚集团的出现

  东汉时期,豪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官吏的选举方法有二:一为察举,即每年由地方举孝廉和茂才,一为征辟,征即皇帝下诏特举,辟是二千石以上大臣聘人做属官。东汉初时还注意德才,参考门弟,很快就主要看门弟了。结果实权控制在豪族地主出身的属吏手中,因此豪族垄断了仕途,累世做高官。

  由于选举被豪强大族垄断,一般地主要做官必须投靠他们,因此,出现了门生、故吏。门生本指师徒授业关系,直接授业的叫弟子,间接授业的叫门生。后来凡是投靠豪族地主的也称门生,门生成为政治关系了。故吏,指被公卿或郡守辟为属吏的人。门生、故吏与主人的关系,政治上形君臣关系了。这反映专制制度在东汉削弱了,豪强势力发展起来了。

  东汉时期一些累世专攻儒术、熟悉儒家经典的家庭,形成望族,在政府中有重要力量。这些世代做高官的豪族,称为世族地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成为门阀士族。

(三)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太学生为清议的中心。他们认为宦官外戚的黑暗统治是农民起义导致东汉衰败的主要原因,反对宦官外戚,挽救东汉统治。他们遭到宦官的打击迫害。公元176年,州郡受命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这就是著名的“党锢”事件。

七、汉代的社会结构

(一)封建土地所有

  汉代存在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简称国有土地,是直接由国家政权掌握的土地,叫“公田”或“官田”,有以下几类:一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森林、荒地、山川、河流,直接属于皇帝所有;二是皇帝的苑囿、园池;三是分散在各地没收的富人、豪强、商贾的土地;四是屯田。

  公田的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史称“假民公田”,地租称为“假税”。一是屯田制。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者主要是内陆迁徙的移民,他们要交纳地租,是国家的佃农。军屯由戍卒屯田,耕田有定额。屯田卒由政府发给农具、耕牛,收获的粮食交公仓。他们的衣食由政府拨给。士卒屯田实际是一种徭役负担。

2.地主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豪强、大官僚、富商占有的土地。土地买卖是地主土地私有的主要来源。文景时商人兼并土地,到武帝时更加严重。西汉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更加扩大,出现了买卖土地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地主土地采用租佃方式经营。

3.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西汉时自耕农数量较多,占有小块土地独立经营。“五口之家,占田百亩”是典型的自耕农。他们在封建赋税徭役和商人兼并下,分化为三种人:小商小贩;充当佃农;变为奴隶。

(二)赋役制度

  赋役制度是汉代政府剥削农民的制度。西汉的赋役制度有三项:土地税、人头税、徭役。

1.田租、藁税。田租是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汉代田租的税率前后有变化,总的看是不断减轻,是执行重农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汉代还征收藁税。西汉初年征收实物,到西汉后期改为征收货币。

2.算赋、口赋。是按人头为标准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也叫口钱,是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算赋、口赋是封建国家最大的一项财源,在赋税中占重要比重,其征收量远超田租。人头税的主要负担者是农民。封建官吏和地主有免税的特权。在实际征收中人头税弊病很多,一是赋敛无度,二是赋敛不时。结果因统治阶级横征暴敛而导致阶级矛盾。

3.徭役。包括兵役、力役、徭役。徭役分正卒、戍卒和更卒。正卒一人一生在地方服兵役一年。戍卒一人一生到首都或边境戍守一年。更卒每人每年到政府服徭役一个月。汉律规定凡到法定年龄人人都要服役。实际上贵族有免役特权。

(三)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

1.地主阶级

  秦汉时期是地主阶级的发展时期。他们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层。居于地主阶级上层的,从秦到西汉中期是军功地主,西汉中期到东汉是豪族地主。军功地主形成于战国时期,是通过军功赐爵的方式形成的。西汉建立后,继承了秦的军功爵制,从中央到地方军政大权都由他们掌握。惠帝开始,赐爵制发生重大变化,赐吏爵、民爵,还有卖爵。军功地主衰败下去。

  豪族地主是战国诸国贵族的后代以及西汉新兴的豪富大姓形成的。秦和西汉初年都打击关东贵族,汉武帝还迁徙豪强,用酷吏诛杀豪强。但是武帝以后他们都发展起来。武帝时起用商人做官,加速了土地兼并,形成大土地所有制。豪族地主又继续形成并得到发展。东汉时豪族地主以经济上经营大地主田庄,控制依附农民;政治上把持选举,垄断各级政权;文化上,传习家学,屡世高官,形成门阀大族。

  豪族地主的腐朽性残暴性很突出。他们兼并土地,剥削人民,使生产力得不到发展。政治上拥有强大势力,对抗中央集权,成为分裂势力。但是豪族地主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在汉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战乱期间,对生产发展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2.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包括自耕农、佃家和雇农。手工业者的经济地位相当于农民。西汉用户籍制度控制人户。举凡姓名、年纪、籍贯、爵级、财产都在户籍上载明。汉代州郡每年都要通过“上计”向中央申报户口数和垦田数,在编户民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自耕农要承担国家的各种租赋,包括田租、算赋、口赋和各种徭役。破产的农民多依附于大地主作佃客。大地主乘机加重对百姓的压迫,百姓纷纷逃亡,这样,流亡总是越来越严重。一些破产农民成为佣工糊口,佣工身份低下。

3.商人

  秦汉时期国家对各类商人的政策不同。在市内营业、有特殊户籍的商人可称为有市籍商人,身份较一般平民低下,其身份地位与吏有罪和亡命者并列。对于无市籍的大商人,秦始皇提出“上农除末”的口号,把富商大贾逼迁到他乡,大商人受到重大打击。汉高祖抑商只抑小不抑大,大工业主或大商人的经济势力发展迅速。文帝时实行“入粟拜爵”的办法。景帝时商人中富有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汉武帝中期,加强了对私人工商业的控制,加重了对商人的税收和逃税者的处罚。西汉末富商大贾势力抬头。王莽改制时,中小工商业者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东汉时,对大商人已无抑商政策可言,结果富商大贾成了商人地主豪强。

4.奴婢

  奴婢是秦汉社会中身份最低的人。秦汉奴婢有官奴婢和私奴婢之分。官奴婢的来源之一为罪犯本人及重罪犯的家属没官为奴者;一为原来的私奴婢转化为官奴婢;一为以战俘为奴。他们主要从事宫廷和官府中各种劳役,也有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劳动的。私奴婢主要来自破产农民。市场出卖奴婢,通常与牛马同栏。私奴婢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有一部分则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乃至经商活动。

 

八、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各地经济状况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把全国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1.山西经济区

司马迁所说的山西和山东,即今河南崤山以西和以东两个地区。其中司马迁指的山西包括关中、巴蜀、陇西、北地、上郡等地区,是汉代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武帝末年,赵过的代田法首先在关中推行,此地的粮食产量提高较大。巴蜀地区在战国时期就富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受战乱的影响不大,社会经济持续而稳定地发展。天水、陇西、北地、上郡是畜牧业区域和半农半牧区域。西汉政府曾多次迁徙内陆居民到那里从事农业生产。

2.山东经济区

  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和晋南、苏北、皖北一部分。历史上泛指中原,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业发展。东汉末年,这里受到军阀混战的蹂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3.江南

  江淮以南,地势复杂,在西汉时期人口稀少,铁器的推广也远不及北方,生产技术也很落后。东汉时,江南地区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