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0位百岁老人长寿经验调查:长命百岁不是梦?(2)

 昵称3915706 2011-08-01
  在社会活动中寻乐趣

  在接受调查的百岁老人中,91%的人喜爱并坚持散步、擦地等,有很多人甚至坚持到90岁以后。如,一位106岁的老者至今仍然坚持出门买菜、做饭、养花。据统计,退休前以及退休后几乎每天坚持散步的有60人,占总人数55%;几乎每天坚持擦地等家务活者有72人,占总人数65%。

  同时,通过评定显示,这些百岁老人都保持了很好的日常生活能力,反映了良好的生存质量。

  在社会活动方面,广州市的百岁老人退休前和退休后变化不大,多数还能参加一种及一种以上经常进行的社会活动,如拜访亲戚朋友、旅游、下棋、种花或养鸟等。

  长寿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全球调查认为,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是广州市110位百岁老人健康相关因素调查的实施者,她告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长寿真的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遗传因素,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自我改变而改变的。

  杨志敏所做的另一项有关亚健康人群生活方式特性调查显示,现代人中处于亚健康的占60%,而心理亚健康的人也占到54%。她说,心理亚健康对身体亚健康有着重要的相关作用。例如,中年女性亚健康比例较高,且多为高学历者。她们往往经济状况相对紧张,生活不规律,性格消极,有抑郁倾向,体质多为阳虚、气虚。她们的状况刚好与百岁老人的状况相悖。所以,长寿虽然与先天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后天个人的“修为”更加重要。

  广州市110位百岁老人健康相关因素调查总结出百岁老人的9个共同特征,分别是: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清淡饮食,多素少肉,均衡规律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身体运动;有喜爱并坚持的一种社会活动(爱好兴趣);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庭护理;家族遗传因素;未患慢性病;保持心理健康。其中,遗传因素列于第7位。

  杨志敏特别强调,影响自身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体质,第二是对生活的应对方式,如是否消极、对生活的满足感等。她总结说,“只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长命百岁在现代人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