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州窑瓷器的鉴定与鉴赏

 泃阳 2011-08-01

磁州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及磁县观台一带。古代这里陶瓷原料、薪柴与煤炭资源丰富,烧制瓷器的窑群密集,陶瓷工匠身怀绝技,制瓷技艺世代相传,更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上又是经济、文化、民间工艺发达地域。为名闻遐迩的磁州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彭城至今仍为我国北方重要出口瓷器生产基地。 
  磁州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磁县地区的旧称。自公元590年隋王朝设置磁州以来到1913年被废置,磁州有过约1300年的历史。磁州窑是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和磁县观台镇为中心,周围十几处窑场的总称。现在已经发现的北朝以来的古窑址有:磁县漳河流域的贾壁窑、观台窑、冶子窑、东艾口窑、申家庄窑、南莲花窑、青碗窑窑、荣花寨窑等;邯郸市峰峰矿区滏阳河流域临水窑、彭城的二里沟窑、寓田窑、盐店窑、小南河窑、九条洞窑、常范窑、新华窑、炉上窑以及彭城镇内各窑场等。其中以磁州窑的观台窑和彭城窑为最著名的窑场。 
  北朝时期磁州的贾壁窑和临水窑开始制作青瓷与低温青釉产品,青瓷釉色为绿及黄绿色,胎质坚硬、纹饰细密,已经表现出瓷器的特征。制品种类有碗、盘、杯、碟、砚、壶、莲花尊等。装饰技法有青瓷印花、青瓷刻花等。器物装饰有莲花纹样,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北朝瓷器的特色。 
  隋唐时期磁州生产出化妆白瓷、黑瓷、黄釉瓷等,经过科学考察与发掘证实,临水窑瓷器种类最为丰富。 
  北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的生产进入了最盛期,产量增大,产品种类丰富多彩,各种装饰技法最为精湛而别具特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窑场。自北宋时起磁州窑也生产过供宫廷贵族需用的产品,但主要还是生产满足百姓需求的民间瓷窑。因此与官窑相比较,政治及王朝更迭给磁州窑带来的影响很小。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的器型有碗、盘、碟、水注、杯、钵、壶、梅瓶、香炉、罐、烛台、瓮、盆、枕及其他容器。釉色有白、黑、黄、绿、褐及翠蓝釉等。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千点纹、白地黑花、宋三彩、红绿彩、翠兰釉等60多种装饰技法。由磁州窑工匠开创的锦地开光装饰纹样,装饰有牡丹、荷花、菊花,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民间故事等画面,或写上诗、词、曲、民间俗语、谚语、伦理说教等文字。这些遵循中国绘画主次、疏密、争让规律进行瓷绘的艺术画面,散发出民间陶艺的芬芳。 
  明代我国北方许多窑场毁于战火或经济衰退,而彭城陶瓷善于变化的经营策略与产品结构的适时调整,赢得“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的美誉。史料记载,明代宫廷在彭城设立官窑40余所,专门为明代宫廷生产数以万计的产品。这些精美的产品如今成为欧美和日本博物馆的珍贵收藏。明代彭城陶瓷产品大量销往北方,有的出口至日本等国。 
  清代彭城磁州窑仍然非常兴盛,在康雍乾时期,彭城窑生产出现又一高潮,仍有官瓷生产。各种白地黑彩、白地酱彩、白地黑花褐彩、酱釉白彩、黑釉印纹、白地蓝彩装饰等,满足了北方民间民众的生活需求,产品畅销到北方13个省、市、区。 
  民国时期陶瓷产量一直稳据北方之首的彭城陶瓷寻求变革,根据市场变化积极创新,产品以薄利多销取胜。并适时以民间青花与新彩装饰代替白地黑花,在产品器型与纹饰方面广泛吸收他人之长,有过许多新的创意与突破,留下“千里彭城,日进斗金、夜进斗银”的佳话。彭城陶瓷的传统工艺技术和工匠队伍得到较多保存,这些为解放后邯郸陶瓷业的重新崛起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磁州窑瓷器的特征 
   
  由于磁州当地的瓷土含有少量的铁成分,经过高温烧成后胎体容易形成灰白或灰黄色。这对于持有“以白为美”审美观点的北方民众来讲,感到美中不足。磁州窑陶工们便巧妙地使用了白化妆的技法,使胎体形成白色的表面,制成了化妆白瓷。白化妆是一种古老的装饰技法,北朝的青瓷以及唐代黄釉瓷均使用了白化妆土。不过,利用白化妆技法生产化妆白瓷,磁州窑却是首次。磁州窑应用白化妆土并不仅局限于只是把胎体表面白化妆这一目的。而是作出胎体色与白化妆土的对比,将众多的装饰纹样表现在产品表面。在灰白色或灰黄色的胎体上施一层白化妆土,再以各种技法赋以纹样,施一层透明釉后烧成,这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与技法。并由此产生出以黑白对比的白地黑剔花、白地黑花、黑地白花等装饰瓷器。磁州窑以简洁的黑白对比来表现世间的万物万象,其独特的装饰美同我国其他名窑如钧窑、汝窑、官窑、哥窑等主要以釉色装饰表现出的美不同,也有别于著名的定窑白瓷印花及耀州窑的青瓷刻花,其雄健豪放的装饰美唯磁州窑所独占鳌头。 
  磁州窑瓷器一直使用当地出产的大青土等原料制胎,各种原料经过加工后,再以陶轮手拉坯、印坯、粘接、或手捏等方法成型,再以各种技法装饰后,在馒头窑内一次烧制而成。历史上,磁州窑瓷器为达到使瓷器表面变白的效果,使用了当地出产的白化妆土把瓷胎遮盖起来,制成独特的化妆白瓷。现在彭城的一些仿古瓷作坊有的则使用了二青土制胎,虽然也进行白化妆,但是烧成后胎骨呈现深灰胎,与古代磁州窑作品相去甚远。另外,由于优质白化妆土开采使用殆尽,现在生产的化妆白瓷的白度已不及宋金磁州窑的瓷器白。 
  磁州窑化妆白瓷使用的透明釉,是当地出产的水冶釉。宋金时代的透明釉内,可能加入有一定植物秸秆烧成后的灰分,而使釉面润泽。现在仿占瓷一般仅使用水冶釉,而未添加草木灰,因此,仿古瓷的釉而外观与古磁州窑瓷器是有区别的,釉色单薄而缺乏厚重感。 
  磁州窑装饰颜料使用的是当地出产的一种贫铁矿颜料,称之为斑花,主要用作白地黑剔花、白地黑花装饰,或加入在黑釉内增黑。 
  磁州窑也生产宋三彩、红绿彩及翠蓝釉,则需要第一次素烧后,再装饰后进行第二次彩烧。低温彩瓷的胎骨由于采用较低温素烧,故多呈现红褐色,与高温烧成的化妆白瓷胎骨色泽不同。现代仿古瓷的低温釉配方与古代磁州窑存有差距,特别是绿釉釉面已不如古代的鲜艳。 
  金代磁州窑红绿彩产品,红色纹饰使用了天然矾红描绘。古时的色料经过煅烧、反复淘洗、细磨制作而成。现在的仿古红绿彩则使用了现代化学颜料彩绘,因此,稍作化验即可辨别出真伪。 
  在烧成方法方面,古代磁州窑使用馒头窑,采用煤炭烧制瓷器,通常需要烧成三天以上,才能完成。而现代许多作坊采用梭式窑,使用液化气烧制仿古瓷,烧成时间也就是十几个小时。这样在古代慢火烧成的瓷器与现代快速烧成的瓷器,在胎质、釉色、色料的表现方面出现了很多差距。如现代仿古瓷的产品一般存在着胎骨密度大,敲起来宛如金属音;釉面寡薄,缺乏润泽,亮度太高;色料方面也是这样,成色缺乏深沉感。另外,就是现代仿古瓷的重量感远远比古瓷重。 
  除了掌握对新旧瓷器的造型、纹样、手工感觉等鉴定标准外,如果再掌握了以上常识,基本上可以对磁州窑瓷器胎釉的真赝做出判断。 
   
  磁州窑的装饰 
   
  磁州窑瓷器非常重视装饰美,注重表现方法。宋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瓷器是其最突出的代表,开创的代表性装饰技法如下: 
  白化妆:在坯体上施一层白化妆土,再施透明釉后进行烧成,即为化妆白瓷。北宋与金代的施化妆土的陶瓷制品所代表的化妆白瓷同定窑白瓷、景德镇的青白瓷同属于白瓷系列。但又各具不同风格。磁州窑的化妆白瓷制品有碗、盘、盆、钵、灯、壶、瓶、枕等。由于烧成气氛的影响,釉色中常白中泛象牙黄或冷灰调。化妆白瓷是中国北方民众使用最普遍的陶瓷制品,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产品。 
  白地刻花:在呈灰白色的坯体上施化妆土后,再以尖锐的竹刀刻划出纹样,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白地刻花技法表现的装饰效果为灰色地上的白色纹样,有一种刺绣的美感。此技法常用于碗、盘、钵、瓶等产品上。磁州窑白地刻花纹样有莲花、牡丹、卷草、水波纹等。 
  白地剔花:在坯体上施化妆土后,以刻线刻出纹样的轮廓,然后再将纹样以外的白化妆土全部剔去,留出灰白或灰黄色的胎地。这样白色的纹样很清晰地浮现在灰色胎地上,有一种浮雕的感觉,白地剔花的刀工力感非常强,多装饰在梅瓶、执壶等产品上。 
  白地黑剔花:在坯体上施白化妆土后,在欲做出纹样的部位部分或全部施一层黑釉,在半干燥状时以剔刻技法绘出纹样,仅留下黑色纹样,而将其他空间部分的黑釉轻轻剔去露出下地的白化妆土。这样中间突起的黑色纹样与周围凹下的白地形成黑与白、高与低的强烈对比。这是一种技艺高超、表现方法独特的装饰方法。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的一件白地黑剔单枝牡丹卷草纹梅瓶,以及白鹤美术馆收藏的白地黑剔花龙纹梅瓶都是磁州窑白地黑剔技法制作的优秀作品。 
  珍珠地纹:坯体经过白化妆后,以刻线刻出主题纹样,然后以小圆圈密密麻麻填满其他空间。使用的工具是铁或竹制的圆凿。此技法模仿了唐代金银器雕刻工艺。珍珠地纹样大量使用于五代 
  北宋时期的磁州窑产品。产品有碗、瓶、瓷枕等。其后逐渐变为以梳篦纹、刀刻纹、平行线取代了珍珠地纹样。 
  白地黑花: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磁州窑的白地黑花技法是由北宋末期开始兴起,成为直至金、元及以后均很流行的代表性装饰技法。也是磁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技法。其工艺为在坯体上施一层白化妆土后,使用毛笔以磁州当地产出的一种斑化石(含铁颜料)绘出纹样,然后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实际上是一种釉下彩技法。 
  由于调制的白地黑花颜料含铁量不同及烧成中火焰的变化(俗称窑变),白地黑花纹样的色调也会发生改变。北宋金代的白地黑花色调多呈漆黑色;金末一元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纹样色调多呈灰黑,有的呈褐红、茶褐色。磁卅』窑的画工均有详细分工,根据制品的器型设计、绘制纹样。有时一件瓷枕的纹样中,主题纹样与边饰纹样往往出于不同人之手。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的出现是磁州窑陶艺历史发展的结果。北宋时期中原文化艺术高度发达,书法、山水花鸟画等姐妹艺术非常流行,也促进了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的诞生。这样白地黑花装饰越发普及。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时间,由北宋一直持续生产至今。 
  近年来,笔者发现元代磁州窑部分产品也有将黑色铁颜料绘在透明釉之上,形成釉上酱彩或褐彩。这样出现的纹样不再是黑色,而是黄褐色或红褐色。从而使白地黑花装饰出现向简略化方向发展的趋向。这种特征在进行磁州窑瓷器鉴定时需要注意。 
  黑釉刻花与黑釉剔花:产品坯体施黑釉后,以竹刀刻出纹样,烧成后即形成黑釉刻花产品。如果将纹样以外的黑釉部分全部剔去,烧成后即成为黑釉剔花产品。 
  这两种技法所表现出的效果是黑色纹样与胎体地色(灰白、灰黄)的对比。浮雕感很强。故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磁州窑的黑釉使用了当地出产的黑釉土,其中氧化铁含量为4-5%左右。烧成得当可以形成漆黑的釉色。 
  千点纹:亦称跳刀纹。也是磁州窑一种颇具特色的装饰方法。坯体在施白化妆土后再施一层黑釉,放在陶轮上。一边旋转陶轮一边以刀具或尖锐的竹签碰触坯体。这样机械性刮掉的黑釉部分烧成后却形成了白点,成为一种连续性有规律的具有跳动感的纹样。最近笔者在磁州窑的故乡彭城窑址发现了化妆白瓷千点纹瓷片标本,可以说千点纹技法的使用比较普遍。 
  饴釉:饴釉的釉色呈黄褐色与茶褐色两种。坯体施白化妆后,以刻线绘出纹样再施饴釉、烧制而成。此装饰亦称饴釉釉下刻花。坯体白化装后,如果绘出白地黑花后再施饴釉,烧成后则成为饴釉釉下黑彩。饴釉釉下刻花及饴釉釉下黑彩分别表现出独特的装饰效果,多装饰于梅瓶上。 
  宋三彩:磁州窑的宋三彩与以前的唐三彩不同。宋三彩不仅仅用于明器,也广泛用于实用生活品。由于宋三彩素烧温度高,可以制成比唐三彩更坚固的制品。唐三彩主要以色块或釉流进行装饰;宋三彩则主要以纹样形式进行装饰。即以刻线刻出纹样轮廓,然后再以色釉充填其间。由此纹样效果表现的色彩感更为强烈、细腻。在坯体施白化妆后,以刻线做出纹样轮廓一次素烧后,再以绿、黄、褐等釉色及低温透明釉(反映白的效果)等低温彩釉填充入纹样的框内,再二次低温烧制而成。宋金时代的许多制品如瓶、枕、盘等都使用了宋三彩装饰。磁州窑宋三彩装饰一直保留生产至清代。 
  红绿彩:在一次高温烧制的化妆白瓷釉面上,以红、绿、黄等低温颜料彩绘出纹样,再进行第二次低温彩烧。纹样的主要颜色为红,故过去也称之为“赤绘”。红绿彩装饰描绿点红,分外鲜艳夺目。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考证,红绿彩技法起源于金代。金代贵族属于游牧民族,似乎非常偏爱红、绿等色。在中国陶瓷史上,磁州窑是最早使用红绿彩的窑场。红绿彩这种釉上彩装饰为明清时代的五彩装饰所继承与发展。 
  绿釉釉下黑剔花:坯体白化妆后再以铁颜料全部遮盖制品表面,然后以剔花技法剔出纹样,施透明釉烧成后,再一次施绿釉进行二次烧成。这样形成了在绿色地面上浮现出黑色纹样的效果。此装饰技法亦为金代采用。此外还有绿釉釉下黑彩装饰技法。采用绿与黑色的色调对比来表现纹样,可以说是磁州窑装饰艺术的一大发展。 
  磁州窑还拥有白地绿彩、白地褐彩、天目釉、翠蓝釉、色泥、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 
  磁州窑瓷器因其器型优美、纹饰精美,又很贴近人们日常的生活的情趣。由此近年来对磁州窑瓷器收藏逐渐形成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对磁州窑仿古瓷的需求形成了巨大市场。目前,彭城的磁州窑仿古瓷生产已形成了产业化,显得非常活跃。工艺高超的工匠们在大批量地仿制生产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天目黑釉瓷以及宋三彩等仿古瓷器。不过,在彭城磁州窑的仿制品中,有的剔刻工艺太过工整;有的纹样拘谨;均缺乏自由奔放的感觉。在白地黑花彩绘方面。尽管画出的画面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的纹样形制呆板;有的太过矫饰;有的缺乏一气呵成的速度感,在仿制中丢掉了磁州窑民窑的绘画风格与特色。 
   
  磁州窑欣赏 
   
  古代磁州窑瓷器艺术之美,首先是诉求使用功能的美,即首先满足时代生活的实用需求。但它的美更是围绕着人类情感的诉求进行造型、绘画与创作。磁州窑瓷器具备了使用功能与欣赏功能这两种的审美。 
  在北宋之前,中原地区的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瓷器制品数量与品种都很少,瓷器制品尚未广泛进入普通民众之家。当时人们使用的器皿大体上是木器、漆器、铜器或陶器制品。北宋时期,我国陶瓷业进一步发展到鼎盛时期。金代为制铜钱货币需求而禁止民众使用铜器也曾经促进了瓷业的繁荣。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磁州窑不仅生产过去已有的器型。新的器型也源源不断创造出来。北宋时城市餐馆业、酒店、茶馆等的发展,创设品等社会需求的增加都推动_r磁州窑陶瓷器型的丰富。这样一大批具有民族风格及地方特色的新型器型,如碗、盘、钵、盆、罐、瓶、烛台、瓷枕等大量涌现出来。 
  唐代瓷器如唐三彩、唐长沙窑釉下彩产品,其器型大多吸收了西域国家及丝绸之路地区民族造型的特点。器型线条多为直线型,体形丰满,有一种雍容华贵感。这些产品当然显示山大唐帝国社会开放的精神风貌。但另一方面唐代陶瓷器型多偏重于形式的美,实用性差。如唐代壶的造型,形体长,但壶嘴小,不太实用。许多碗制品也由于底足浅而难于持用。北宋时磁州窑的制品却与其不同,造型实用性极强且风格瑰丽、端庄。如一件水沣产品,其口部作的非常阔,注的嘴圆润且粗大,把手稳固便于持用。水注的体形下部紧缩形成足部,形制既很实用。宋代磁州窑的梅瓶既用做实用的酒器,体形又充满一种亭亭玉立的美感。到了金元时代,磁州窑的器型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实用性也更为强烈。各种用于饮食、茶道、花道、陈设、休闲、祭祀等的造型层出不穷,极大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社会需求。从器型的种类来看,宋元磁州窑造型设计较之其他名窑有了更多的突破与创新。 
  磁州窑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这些纹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情感而产生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磁州窑的工匠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装饰方法。当时使用的工具有竹签、竹刀、梳篦、铁凿、毛刷、毛笔、印模等,可谓多种多样。磁州窑纹样装饰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方法也借鉴参考了中国的绘画、书法、刺绣、金银器刻花、石雕等装饰方法,从而创制出一大批优美的纹样群。尤其是白地黑花纹样装饰,常常以中国北方的山水、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民间故事、诗词曲及谚语、伦理说教等为题材,绘出许多美轮美奂的陶瓷纹样作品。其中不乏许多洗练、夸张、抽象的新颖图案。 
  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花卉描绘方法,常将卷草纹与传统的牡丹纹、荷花纹、菊花纹等进行有机的组合,并遵守中国绘画的主宾、疏密、争让等规律,在纹样中充分注意到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艺术法则。使磁州窑的纹样形成严整、完美、具有韵律感的装饰绘画。令观赏者感受到古代磁州窑造型艺术的淳朴、敦厚和黑白花装饰风格的粗犷与雄健。 
  磁州窑的纹样本身并不是对自然景物的摹写,而是与人的感情保持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纹样具有当时民俗及宗教的象征意义。如莲花纹原本是佛教的圣花,但成为磁州窑的纹样时有时会绘成一枝荷叶支撑两朵盛开的莲花,使人想起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牡丹花意味着富贵、幸福;菊花象征着品行高尚,也是隐君的标志;鱼纹象征了年年有余;鹤纹象征长寿;涡卷纹则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些纹样均真实地反映了磁州窑工匠的思想、感受与情绪的张扬。 
  磁州窑纹样中儿童内容的题材非常丰富。如手持鱼杆钓鱼的儿童、儿童赶鸭、逮鸟、蹴球、骑竹马等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场景与形象,绘画生动逼真且富含浓厚的生活情趣。 
  此外,磁州窑还有杂技表演、狗熊嬉戏、再如伫立在草穗上的蜻蜓、勇猛的老虎、惊慌的兔子、飞翔中的大雁、蝴蝶、腾飞的龙、风等纹样。还有小桥流水、西游记、三国演义、僧愁解虎斗等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与生活趣味。 
  磁州窑的书法装饰也很多,如在产品上大量写有诗、词、曲、谚语、俗语及“百家姓”文字。它们有“风花雪月”、“春夏秋冬”、“清净道德”、“长命安乐”“万事台和”等名言名句;有王,张、李、马、刘、东、西、南、北及红、绿、黄等记载姓氏、方位及信仰等字。有的则写有酒楼、饭馆等名称,如仁和馆、太平馆、梨花馆、秋成馆等;磁州窑的书法装饰与内容包罗万象,其纹样与书法艺术确实像一部“民俗学辞典”。 
  磁州窑制瓷技术精湛,精益求精,造型实用、敦厚、力感强;装饰技法精彩纷呈,纹样图案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磁州窑瓷枕的鉴定与辨伪
                                     刘志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度,是瓷器发明国。泱泱数千年的瓷器历史,为后世留下无数艺术珍宝。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包容性。在历史上,凡是优秀的前朝瓷器作品,总是后世视为遗珍倍加推崇,被后世仿制。越是名贵的瓷器越是这样。如宋代钧窑釉彩是继承与模仿唐花钧出现的。金代磁州窑模仿了宋磁州窑的部分工艺,开创出新一代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精品系列。明初期的景德镇青花瓷是以元青花为蓝本发展起来的。清三代康雍乾瓷器则将宋元五大名窑瓷器模仿个遍。康熙青花、雍正彩瓷、乾隆颜色釉使得中国瓷器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峰。因此,正当地模仿仿制真地无可厚非。各代瓷器艺术在仿制过程中有创,有新的开拓与跳跃,亦更加展现出自身的风采。因此后代仿制前代艺术乃是古代优秀陶瓷文化的一次次复归。再者,由于前朝遗留于世的优秀瓷器作品数量有限,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欣赏的需求,因此,这也为仿古瓷器的仿制生产提供出一个很大的需求市场。而且由于一些仿古瓷器作品质量很好,亦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好的仿古瓷作品物美价廉,也是支撑仿古瓷市场繁荣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因此为满足收藏家的需求而兴起的磁州窑仿古瓷的生产与市场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无可厚非。
    近百年来,一代名窑——磁州窑的优秀作品一直被模仿制作。20世纪初,由于巨鹿古镇遗址出土大量的宋代磁州窑珍品,西方国家对宋磁州窑作品的收藏与收购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刺激了当时磁州窑仿品的生产。如今,当年的一些仿制品被陈设于国外博物馆内。解放后,五十年代周总理提出五大名窑的生产。在此大气候下,50年代彭城开始恢复磁州窑古代艺术,彭城陶瓷研究所还成立了仿宋瓷小组,仿制了一批磁州窑仿古瓷产品。近20年来,由于一个新的收藏热时代的到来,磁州窑瓷枕尤其是宋金元时代生产的瓷枕作品,由于其在造型、釉色、纹饰以及强烈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经济价值等原因,仿制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磁州窑的故乡——彭城,出现了多家仿古瓷作坊,许多磁州窑瓷枕的现代仿制品达到很高的水平,部分仿制品几可乱真,亦有被当作真品被盛放进博物馆内者。因此,在对仿品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对彭城磁州窑瓷枕作品的鉴定与辨伪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鉴定与辨别磁州窑瓷枕作品之真伪可从工艺技法、加工方法、制作工序等以下几个方面的鉴别要素入手。
  
  一。从瓷胎质地看真伪
     从陶瓷材料学观察,古代磁州窑枕的质地多呈现胎体疏松,而釉面融化很好,属于釉熟而胎不熟的状态。其原因一是泥料加工的原因;二是烧成制度不同造成的。现代仿品使用的泥料在粗细方面与过去有差别。细究起来,就是坯体原料的分子排列不同。因此二者之间的泥料的可塑性性能有了改变。宋金元时代使用的原料以大青土为主,坯料与现代仿品用料似乎无大区别。但是古代与现代的原料加工手段却不同。过去是采用驴拉耙耙泥,大青土泥浆经过泥槽流动达到粗细的筛选目的。又经过长期的沉浮处理,达到最好的泥性。现在使用的是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加工,快入磨,快粉碎,快练泥,然后再使用真空练泥机,整个加工周期加快了。而且由于使用球磨研磨,其中又混入不少的其他成分。 
  二。从造型的特点看真伪。
   古代磁州窑瓷方形枕或圆形枕的制作均采用了托坯方法。即将泥料打成泥饼,用素烧模具进行托坯,然后进行粘接。现在有些仿品,有的在仿制时使用注浆工艺注浆工艺。留下浆胎印迹,与手工托坯制胎完全不同,留下的痕迹很明显,很容易辨认出是仿品。。
   古代瓷枕的造型设计,立意简洁明快,作品的各部分结构比例合理、自然,看起来让人很舒服。有的作品上留下手工痕迹,如刮削痕迹被自然保留下来。现代仿品多使用海绵修坯,仿品作品多少棱角,而呈圆角,有明显过度修饰的外观。过去瓷枕的修坯使用了竹刀,一次性刮削,保留下刮削后的自然的痕迹。粗旷、原始的美感,留有较多的手工制作痕迹。现代仿品一般都缺乏此类痕迹。有的仿品留下了或重量过重,或个部位比例失调,或枕面塌陷等毛病。
   
   三。釉色的差别
   宋金时代的釉层很厚润、玻璃感很强。有的如冰似玉的感觉。釉面有经历年代的细密的开片裂纹。现代仿品没有此种特征。在瓷枕所用釉料的加工方面,现在使用机械处理,过去则使用石质大碾磨釉。另外,磁州窑透明釉的釉料配方似乎与现代的纯碎的透明釉-氺冶釉不同。过去很可能在天然氺冶釉中添加有少量的灰分,故能够形成透明釉色的厚润感。磁州窑的白化妆土,过去使用的纯度较高,因此烧成后很白、很亮。现在使用的白化妆土虽然延续了清至民国时原料矿,但由于取材位置与地层的变化,白土中的含铁、钛等杂志成分有了变化。这样就给仿古瓷的外观带来一定影响,如釉色缺乏滋润感,化妆土的白度缺乏暖调等。

四。古今纹样绘画出现的差距
   宋时磁州窑瓷枕多为刻划花或剔花装饰。金磁州窑枕多为釉下黑彩装饰。到了元、明时期,则以高温釉上黑彩彩绘为主。瓷枕的纹样也多呈现赭彩或褐彩。这是磁州窑瓷枕鉴定的要点之一。另外,古代磁州窑枕纹样的绘画,手法比较流畅,一气呵成。因此纹样潇洒、瑰丽。形象生动、活泼,情趣。而后世仿品瓷枕绘画手法比较呆板,对绘画形象把握不准确。如磁州窑婴戏纹枕上的儿童形象。古代枕绘画用笔很流畅,依靠线条的不同粗细,表现人物的面部结构,简单几笔就烘托出人物的神态,充满情趣。而现代仿品画得比较生硬,有的尽管画得很仔细,做了过多加工。但人物形象呆板,对动作的描绘没有抓住主要特征。尤其是手的表现,面部表情的表现。现代仿品中的儿童形象多有眼无珠,显得很粗率,缺乏神采。(参照真品与赝品儿童纹枕照片)包括磁州窑动物纹样枕,新旧作品在绘画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的。(参照真品与赝品虎纹枕照片)
五。古今烧成特点
   古代窑炉烧成需要长达几天的周期,产品在高温窑炉中长时间的充分的火工揉炼。古代烧成温度略低,火工烧成方法留下的痕迹,形成了磁州窑瓷枕釉熟胎不熟现象。古代磁州窑瓷枕一般胎质疏松,不致密。质地密度小,比重小。产品成品率比较低,有的产品时出现火刺、烟熏、粘疤等。与此相反,现代仿品瓷枕一般呈现过度烧结,釉薄而瓷胎过度收缩,比重较大。有很沉的重量感。仿品使用现代液化气梭式窑烧成。烧成时间仅为十几个小时。快烧快出炉,缺乏在窑火中经久磨练的时间。釉色很寡淡,不厚润。看起来表面总是有一层浮光与贼光。另外,液化气一种洁净的能源,燃烧时,它起火猛,火力大,烧成时间也十分快捷。由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与古代烧成使用的薪柴、煤炭中成分不一。自然也会留下现不同的产品外观。这些现象都可作为鉴定磁州窑枕真假的依据。
   总之,目前彭城磁州窑的仿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有的仿制技艺之高超令人惊讶,连长期从事陶瓷鉴定的专家也曾被打眼。现代流行复古热,好的磁州窑瓷枕仿制品固然可列入工艺品行列,但它与作为艺术品的古代瓷枕,毕竟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距。虽然都是瓷枕,然而它们的时代风貌、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经济价值却大相径庭,从严格意义上讲,虽然都是瓷枕产品,但真品与仿品它们的真实内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此磁州窑古今作品有着泾渭分明的差距,最起码在制作的年代上就存在着“真”与“伪”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