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边外的 <木帮叹> 》

 卓尔爸爸 2011-08-02

《东边外的 <木帮叹> 》

2010-11-21 13:54:57|  分类: 学海蠡测 |  标签:伐木  劳工  木排  苦力   |字号 订阅

 

旧社会的东边外是那一方土地上生活的百姓的人间地狱。在东边外生活、劳动的人们有伐木、放排、烧炭、挖参、采药、开荒种地、淘金等多种谋生手段。由于东边外是原始林区,伐木、放排的木帮人数明显多于其他“行帮”的人数。特别是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据史料记载:日伪在长白区成立了“东边道采伐株式会社”和“东边道采木公司”,将“木材列为国防上重要产业”,进行疯狂掠夺。当时“官方”木帮人数即达十万多人。

   当时东边外的木帮工人生存条件是怎样的悲惨状况呢?请听《东边外歌谣》中的《木帮叹》:

   “人到伐木帮/ 牛马一个样/ 唉——/ 思妻念子好心伤/ / 吃的橡子面/ 住的土窑仓/ 唉——/ 饥寒交迫最难挡/ / 批星上山去/ 戴月回工房/ 唉——/ 蚊邙吸血风雨狂/ /木棒是地狱/ 把头是鬼王/ 唉——/ 多少活人埋山岗!”

旧社会东边外林区把头是鬼王。他们是官府、洋人、财东、匪帮、土豪的代理人,手拎皮鞭马棒欺压鞭挞苦力劳工。木棒的劳工来自“边里”与河北、山东乃至山西等地方的逃荒饥民,梦想闯关东渴望填饱肚子,然而命运赋予他们的是艰难生活带来的辛酸绝望的泪水,请看《木帮声声泪》:

“来到伐木帮/ 天地是牢房/ 身披麻袋片/ 顿顿咽糟糠// 穷汉到木帮/ 人人痛断肠/ 受累难糊口/ 把头铁心肠// 好人到木帮/ 个个心惨伤/ 拼命卖苦力/ 月月欠饥荒// 木帮声声泪/ 难过宰牛场/ 财东刀斧手/ 几人回故乡?”

伐木劳工夏天住的似蚯蚓窝,严冬的工棚不避风雪。当时伐木劳工穿着什么样的“行头”在深山老林里伐木呢?请看《枫叶红》:

“枫叶红,霜满天/ 伐木劳工真可怜/ 成年累月卖苦力/ 冬无棉袄夏无衫/ / 冬缺棉,穿着单/ 披片麻袋挡风寒/ 爬冰卧雪出大力/ 冻得骨酥肉发颤// 夏有衫,不敢穿/ 留给冬天当件棉/ 光着膀子出大力/ 蚊邙咬得血涟涟!”

木帮的另一支“行当”——放木排(流送),清代已经在鸭绿江畔集安一带设置“楞场”,冬季伐木由山场用牛套子(爬犁)运至苇沙河边,融雪的桃花水季节,把原木放到浑江串编木排沿鸭绿江放往丹东。当时流送劳工的生活情景与劳作心态是什么样呢?请看《放木排》:

“放木排,放木排/ 顺着激流冲下来/ 性命先交阎王殿/ 只为糊口不求财/ / 放木排,放木排/ 宁肯讨饭别放排/ 平道还有翻车日/ 不知何日撞礁崖!”

重读往昔的《东边外歌谣》,或许能够提醒“忘记过去”的人,体会“自在”生活中的苦辣酸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