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排

 zhb学习阅览室 2022-12-18 发布于上海

作者:刘汉东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学校执鞭授业,为立德树人奉献最后的心血。周而复始的生活难免乏味单调,于是,我想去领略一下放排人与惊涛骇浪搏击的风采,寻求心灵的强刺激。
趁着假期,瞅着去鄂西北探访学友的机会,呼朋约伴,到一个叫乌龙滩的地方,观山赏景,游目骋怀,着实让我振奋了好一阵子。那天晴朗朗的,此时,林寒涧肃,喧嚣一夏的溪水失去了一泻千里的气势,屏息敛声,汩汩而流,那些艺高胆大的驭排手们,个个长得彪悍,面呈古铜色,只见他们能够在这窄似带,浅如盆的溪流中照常作业,他们两人一组,配合默契。一对竹篙,左撐右点,恰到好处,两个身子,前蹦行挪,进退自如。他们踏浪而歌,让这寂静的山野,带来满满的生气。那前后相连一二十丈的木排,在他们手里驯如良马,翩如游龙,过险滩,涉浅流,越飞瀑,渡深潭,临危不惧,安之若素,看看他们精湛的表演,无不让游人叹为观止。
古往今来,江河湖海,我们总可以捕捉到放排的信息,追寻放排者的身影。春秋时期,放排已成为交通工具,儒学的开山鼻祖孔子深知施行仁政的艰难,曾慨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为主张行不道了,坐着木排到海上漂流去,使命不达,转换阵地再战。在饥渴难耐的年代,不少人闯关东求得生存,在松花江畔寻找机会。松花江历来有放排的行为,它是一种危险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这些人历险而不怯,在放排时头棹往往要善待一种名为“水老鸹”的鸟儿,特有仪式感。在红旗卷起农奴戟的年代,白色恐怖笼罩山村,一群潘冬子们:“小小竹排江中游,滔滔江水向东流,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小小年纪,气挟风雷,令人佩服。2016年,暴雨肆虐,江河猛涨,江西鄱阳县河堤溃口,张家岭村村民自制木排,在村中穿行,生命时速,转移村民一万余人,这些放排汉不畏牺牲,急人之困,精神可嘉。由此观之:不论圣哲,亦或俗子,驭排者大都是勇士,他们屹立潮头,搏击风浪,用坚韧之篙,撑生命之排,令人肃然起敬!
生活也是一条昼夜不息的长河,它有时风平浪静,温柔得像多情的少女;有时又掀起惊涛骇浪,吼叫着象一头凶猛的野兽。在人类的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福之神的宠儿,却反而是那些发愤图强,遭到诸多不幸而又矢志奋斗的苦孩子。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讲:“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吃一堑长一智。在艰苦的环境反复历练:踏着诸多不幸这一高亢的主旋律,占领困境里一个又一个制高点,一定可以成为放排高手,从而把生命的木排放到理想的境界,成为学有所长,职有所专的一代风流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