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秘密

 旭升 2011-08-03

兵马俑始终不变地站在那里,静静等待一批又一批的研究者们与他们相识、交会

兵马俑始终不变地站在那里,静静等待一批又一批的研究者们与他们相识、交会 虞向军摄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虞向军摄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张天柱摄影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张天柱摄影 虞向军摄

“今年6月3日,秦始皇陵博物院正式启动秦始皇陵百戏俑坑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并计划于今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在4月底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要让公众能够了解考古发掘是怎么回事。吴永琪认为:“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不但看静态,而且要看动态。”因此,百戏俑坑的第二次考古发掘,跟秦兵马俑一号坑的发掘是一样的,即边开放边发掘,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考古过程。

(一)秦陵考古新发现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庞大地下军团兵马俑,自1974年被发现以来,一直为全世界关注。兵马俑的发现被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考古界称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兵马俑重新面世时,几乎全部是“粉身碎骨”的状态

兵马俑重新面世时,几乎全部是“粉身碎骨”的状态 虞向军摄

现已查明,总共有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被埋葬在秦始皇陵1.5公里的地下的3个密室里,总面积22780平方米。他们身着铠甲和战袍,面目栩栩如生,排列得整整齐齐,肃立在一道道隔墙之间。自遥远的2000多年前起,就一直忠诚地守卫着他们的伟大皇帝。

然而,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的一部分。伴随着兵马俑的发掘和各种新技术的运用,秦始皇陵的考古也不断有新发现,让我们对2000多年前的历史认识的也越来越多。

考古-文保专家在考古发掘现场-张天柱摄影

考古-文保专家在考古发掘现场 张天柱摄影

兵马俑的新发现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被立为秦王。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与秦并列的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群雄割据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在古代中国,修建陵墓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经考古人员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其规模之大远非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技术人员在拼接一个秦俑的头像

技术人员在拼接一个秦俑的头像 虞向军摄

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之外,考古学家陆续又在秦陵周围新发现了铜车马坑、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专家推测,这可能只是秦始皇随葬品的冰山一角。

从1974年开始挖掘以来,兵马俑的挖掘一直没有停止过。据推算,一、二、三号三个兵马俑坑埋藏着8000多个兵马俑,但至今只挖掘出2000多个。

2009年开始的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第三次发掘,面积200平方米,目前已经进入扫尾阶段,考古人员正在准备一份关于新发现的革制鼓和皮盾的报告。作为这次考古的新成果,考古人员提取了完整的鼓的痕迹。虽然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是其外形却在泥土中完整地保存下来,清晰可见。鼓为将领用以指挥军队前进的号令之一。

绿脸俑-张天柱摄影

绿脸俑 张天柱摄影

而1999年在二号坑发现的绿脸兵马俑,则是迄今为止已出土的唯一的一个绿脸俑。这是一尊跪射俑,作蹲跪式,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双手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整个兵马俑身上都施以彩绘,不同于其他陶俑的淡粉面色,淡绿面色尤其引人注目。由于兵马俑均使用的是矿物颜料,研究人员已经排除了颜色变化原因。如果说是工匠的创新,那么在极其严格的检查制度下肯定是无法通过的。于是有人说他是来自少数民族,因为秦国的军队里有大量来自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战士。也有人认为绿面俑是秦军中的“傩人”,是为了在军中赶走鬼疫。因为至今只挖掘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兵马俑,目前还不能确定绿脸俑是否具有唯一性。

出土于一号坑的两把剑,通体光亮,刃锋锐利。经检测,剑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这种先进工艺,堪称冶金史上的奇迹。

在秦俑彩绘中还分析出了一种纯紫色颜料——紫色硅酸铜钡(BaCuSi2O6)。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才偶然得到了这种紫色副产品,并首次确定了这种物质的化学成份。 秦俑是目前已知最早使用它的实物。

发现系列陪葬坑

兵马俑发现之后,考古人员加快了秦陵周边的考古探测,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的陪葬坑。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的边上发现了一个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铜马和大量车辆附件,两名驾车的驭手栩栩如生。经修复,这是两辆曾经十分完整的青铜车,是根据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车辆仿制的,整套车马革皮具齐全,银质饰品色泽光洁,金质器物闪闪发光。今天我们还能看出,它们在结构和形制上跟真车一模一样。青铜车的车轮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辐条,分散了车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使得轮子既轻快又结实。

1996年,考古学家在位于始皇陵现封土东南200米的内外城垣间,又发现的一处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外城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石铠甲坑,面积大过有着6000多兵马俑的1号坑。1997年局部试掘,共发现可辩认的石质铠甲80多领,头盔30余顶。石质甲胄甲片系用质地均匀的青灰色石灰岩石片切削打磨而成,表面打磨光滑,边缘切割整齐,用扁铜丝连缀,可称为“铜缕石甲、石胄”,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做工相似。

1999年3月,考古队对位于秦陵东南部内外城之间约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进行过试掘。秦始皇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介绍说,出土的主要是陶器、青铜器。其中陶俑11件,下身有裳,上身赤裸,他们有单手托举的,有双手扭物的,有臂间有隙似插杆而舞的……展现出百戏杂耍的形象因此被称为“百戏俑坑”。除了陶俑之外,该坑还出土了一件重212公斤、造型精美厚重的青铜鼎。

2000年底考古队又对秦始皇陵封土之南偏西的一座陪葬坑进行了全面发掘,在中部清理木车一辆,陶俑12件,另外还发现陶罐、马具等文物;在东部,主要发现的是真马骨架,可辩认出马头9具。由于在该坑的陶俑身上发现有佩带饰物,发掘者认为它们应是象征古代“削刀”和“砥石”的文具,所以将这些陶俑定为“文官俑”,将该陪葬坑的性质也认定为“文官俑坑”。

除了各种人佣坑之外,秦陵还有动物陪葬坑。2000年发现的“铜禽坑”位于秦陵城东北角约900米,总面积约为925平方米。共出土青铜禽46件,其中铜鹤6件,天鹅20件,其它为鸿雁等禽类。一同出土的还有造型奇异的陶俑15件,有人推断它与秦代音乐或乐器有关;有人将之与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帛画联系起来,认为其与古人某些神仙思想、仙人导引术有关。

秦陵考古队一队队长张卫星在接受采访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他们的探测,秦陵周边的陪葬坑是根据其与皇帝生活相关程度而布置的:陵园外城外侧是保卫皇帝地下宫殿的宿卫军兵马俑(距离陵园1500米)和皇家苑囿水禽坑(距离陵园800米),以及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内外城之间(已探测的南半部),是供宫廷娱乐的百戏佣坑、和狩猎之用的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皇家武库;内城和内封土周边,是跟皇帝衣食住行更加密切的设施,如负责秦始皇死后膳食、出行、府库等的机构,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铜车马坑、纺织品、漆器等文物。

秦始皇陵初露面目

关于未来秦陵考古还会有哪些新发现,接受采访的所有专家和考古人员都说无法估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为陪葬坑尚且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作为主墓的秦始皇陵的文物埋藏量肯定更加惊人。

考古人员地面调查发现,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万平方米。整个秦始皇陵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周长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6264米。

而通过高光谱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陵园的地下布局也已经解开。探测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虽然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凿毁。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人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没有把东西运完。但是考古探测发现,秦陵并没有经过大规模盗掘,一些盗洞也没有能进入地宫,因此里面应该埋藏着数量惊人的文物。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世纪遗产公约委员会,在対通过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会议纪要中说:“主席团意识到秦始皇陵是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将是长期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几百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二)兵马俑的秘密

敦煌石窟的发现,造就了一门显学敦煌学;而兵马俑的发现,也正在使兵马俑研究也成为一门学科。

秦始皇之所以能成就霸业,靠的就是秦军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边陲小国,秦国最多时却能动员起100万人的庞大军队,在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期间,秦军共歼灭六国军队200多万,其中长平一战就消灭了赵国整整45万人马。这支传奇的军队是如何作战的?秦国又是如何有效地实现战争动员的呢?

作为兵马俑的保护与展出单位,秦陵博物院拥有一支由3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至今已召开了七届秦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出版专著60余部,已经成为秦俑学的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对还原历史、认识古代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兵种阵容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代号“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爆发。战争初期,美国人动用导弹和飞机,以地毯式轰炸夺取了制空权、压制住了对手;之后,迅猛快捷的装甲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伊拉克部队。

全世界都惊呆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以空袭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争。然而研究兵马俑兵阵的学者对此却不屑一顾,因为2000年前兵马俑庞大军阵,所构筑的正是这样一种作战体系:先用强劲、密集而且持续的弓弩压制住对手,骑兵、战车迅速从两翼包抄,撕开对手的防线,然后由步兵方阵执行致命的攻击。

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动作迥异,他们曾经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可以推测,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力。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以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

在弩手的后面,是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的主力部队。在步兵阵列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米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有类似的长矛方阵,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在二号兵马俑坑里,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经探测,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这些战车由四匹马拉动,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与步兵一样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在战车的边上,还有井然有序的一支骑兵部队。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这样,在那场统一战争中,各国部队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主力方阵的冲击,骑兵编队与战车方阵则避开敌军正面,以奇兵袭击敌军侧翼,将敌兵一分为二,致使首尾不能相顾。这样一个组织严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协同作战的军队,在当时可谓异常先进,最终帮助秦始皇建立了千古一帝的功业。

渴望战斗的士兵

参观兵马俑的人,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兵马俑一律不戴头盔呢?而石铠甲坑大量精美的铠甲、头盔的出土,也证明秦国装备精良。

有一种被接受程度较高的说法是,这源于秦代实行军功授爵制度。这一制度使得上战场不仅是为国家战斗,而且是通向财富和荣誉、摆脱贫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激发了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

不久前出土的一批秦代竹简,清楚地记下了这一制度: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如果斩获敌人两个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还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

因此为了杀敌立功,他们担心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不仅不戴头盔,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洁,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护住前胸和后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精良的武器

秦兵战斗力强,与它所配备的精良武器也有很大关系。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同时发现了设计得非常精巧、用作发射的扳机的青铜构件。据专家估计,这种用脚蹬发的秦弩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这种秦弩使步兵能在宽大的正面上,有效地阻止密集整齐的车战进攻。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4万多支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检测,其结果让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可以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步兵的武器也花样繁多。除了7米长的长矛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戟的长度在2米80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还有一种长柄兵器叫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在3米5左右。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当专家们对秦军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每件兵器都留有铸造年代),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有两件戈也不是同年生产的,但它们也是一模一样。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4万件三棱箭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就连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的十分标准,它的部件也是可以互换的。

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已经制定了兵器的技术标准,并将之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

因为秦是一个十分注重标准化的国家。统一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了文字、车距和度量衡,甚至连播种的数量在出土的竹简上都作了严格的规定:水稻种子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

不仅兵器的制造标准化,就连战马的选择也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约为今天的133厘米)。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133厘米!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地制作高质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人名。《吕氏春秋》称这为“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这和西方不一样。西方的工匠留名字,是要流芳百世、是签名;中国工匠在签名是要承担责任的,质量不过关是要处罚甚至杀头的,这是截然不同的事情。”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说。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这些人名,推断出: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丞相)、工师(厂长)、丞(车间主任)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他们的名字搜会刻在武器上,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

前面提到,秦国统一之前只是一个500万人口的小国,最多时却能动员起100万人的庞大军队,秦国又是如何有效地实现战争动员的呢?

这个长期困扰历史学家的问题,也被近期的一个考古发现揭开了。一个秦代叫“喜”的人留下的竹简中,说他向政府登记年龄的那一年是17岁。喜从20岁到30岁的十年间,曾经三次参加战斗。

从“喜”的经历来看,秦国实行的是普遍的征兵制,一个人一生服几次兵役似乎没有严格的规定。当战争爆发的时候,每一个17岁到60岁的秦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安排。

另外,秦人还修建了四通八达的直道,这对军队的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年初记者在陕西省北部的大山中,还见到了秦代遗留的直道的遗迹。道路用黄土加石灰等物夯筑,由于夯筑得十分结实,直道上树木至今也无法成活,在某些地段,汽车仍然可以行驶。

而考古学家新近发现的两个秦代士兵留下的家信也告诉我们,在秦国,除了军粮是由国家统一供应的,秦国士兵很可能没有军饷,日常花消和便衣都要家中负担,这就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而秦国由于修建了中国历时上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又用法律规定了粮食生产的标准,因此粮食的供给就不成问题;直道的修建,又使粮食的远途运输能力得到提高。

(三)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新技术

在地下沉睡了2200余年后的兵马俑重新面世时,几乎全部是“粉身碎骨”的状态。而且,包括兵马俑在内的这些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珍贵文物,突然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发生变化,其修复和保护工作也极为困难。

从挖掘那天起,兵马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并积极与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目前已可代表中国的最高水平、居世界前列。如今,秦陵博物院已经挖掘出土、并修复完成的兵马俑2000多件,同时修复了铜车马,掌握了彩绘保护、防霉变技术,完成了土遗址保护等项目。该院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多项,编写和制定国家标准和文物行业规范七项。全国文物系统只有4个国家级的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其中就有2个来自秦陵博物院。

秦陵一号铜车马亮相世博会-世园会--张天柱摄影

秦陵一号铜车马亮相世博会-世园会--张天柱摄影

修复铜车马

正在进行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一辆大小是真车的一半的精美彩绘铜车马,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就是考古人员耗时近10年才修复的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文物。

而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也有差不多的另外一辆铜车马在陕西馆展出。这两辆青铜车是根据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车辆仿制的。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的边上刚发现它们的时候,由于长期在地下受损,碎片达三千余块,而且变形严重,铜体锈蚀矿化,根本就无法粘起来。

为了能够安全、稳妥地做好进一步的清理拼对工作,考古人员采用了压力切离法,把铜车马坑的全部荷载遗物由发掘工地迁移。通过分析了这两乘铜车马的结构、主要部件的质材成分、各部件的形态及相互关系,制订了综合利用粘接、焊接、机械连接的总体修复方案。在修复材料及工艺方面,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模拟实验,筛选出了科学的粘接、焊接材料及工艺,通过在断面钻三毫米小洞打销钉进行机械加工等办法,成功地修复和保护了这组大型彩绘铜车马。

铜车马修复技术1996年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兵马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

兵马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 虞向军摄

彩绘保护技术

得到陕西省文物局的批准,记者进入了1号坑第三次发掘现场。记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员不时地拿喷水壶向彩俑碎片上喷洒水一样的液体;有的碎片则干脆用保鲜膜缠起来。这就是秦陵博物院发明的彩绘保护技术中的2个重要步骤,通过保湿减少湿度变化对彩绘的影响。

已经掌握的考古资料表明,坑内所有的兵马俑原来都是通体彩绘的。但是经过长期压埋,加之受地下水和各种盐类的腐蚀,陶质和彩绘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兵马俑在出土时已经看不出彩绘了。

1998年在二号坑首次发现保存比较完好的彩绘陶俑8件。但是直到2003年3月,8件彩绘俑才全部清理提取。

秦俑彩绘之所以难以保护,这与其特殊的层次结构。秦陵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兵马俑在彩绘之前,工匠们先在俑身上刷了一层生漆(天然树脂),然后再用有机质的溶剂、矿物颜料溶解以后涂上去形成彩绘。在地下埋藏2000年以后,出土时彩绘的颜料调和剂及生漆底层均已老化;颜料层内部的凝结力,彩绘的各层之间、底层与陶体之间的黏附力都很微弱;特别是底层(生漆层)对失水非常敏感,出土后,环境变化使得漆层失水,引起漆层剧烈收缩、锡裂、起翘、卷曲,造成彩绘脱离陶体。

清理工作中,考古人员设法保护生漆层,不再采用传统的清理工具和方法,而是采用精致的医疗器械,用喷壶喷洒等措施,使秦俑彩绘在清理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存下来。随后,该项技术被应用于汉景帝阳陵、秦陵陪葬坑出土的彩绘陶俑的保护处理,并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设立了3家文物保护基地,其中之一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就在秦陵博物院。

防霉变技术

在现已发掘的秦俑坑内都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霉害。霉菌的生长和代谢物与土遗址表面、陶俑、彩绘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而对于空气湿度极为敏感的彩绘俑的出土,也给俑坑的防霉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

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抗真菌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已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抗真菌产品,用于治疗可能感染真菌的动物和无生命材料。秦陵博物院和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000年签署了“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项目合作协议”,比利时杨森公司和西安杨森公司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人民币对合作项目进行支持,并对中方三位科技人员进行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培训,2001年在秦俑馆建成了全国文物系统唯一现代化的防微生物危害实验室。

该研究项目已于2003年底结项,秦俑遗址霉害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另外还运用到了唐永泰公主墓、西安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窑址的防霉上了。

除了比利时,博物院还先后与德国、英国、美国等国进行文物修复与保护合作。中德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科技合作,合作内容涉及秦俑坑土遗址加固、秦俑彩绘分析加固和秦俑修复技术改进等多个方面。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研究所合作研究秦代专业化生产及标准化课题,利用科技考古方法从青铜器的合金成分配比和青铜部件的制作方面分析与探讨了秦代社会的专业化生产及标准化问题。

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

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 虞向军摄

(四)秦始皇陵的守墓人——访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

提到秦始皇陵的考古与保护,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今年60岁的吴永琪,本来是从北京下放到陕西插队劳动的。但是自从40年前与秦俑结缘,就一直留在陕西研究、保护兵马俑、秦始皇陵,并把自己称作是“秦始皇陵的守墓人”。

吴永琪1998年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2009年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并担任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他主持的“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主持的“陕西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陪葬坑第一阶段发掘”项目获1999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主持的“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项目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著有《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报告》、《遗址博物馆学概论》等著作。

记者:秦陵博物院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吴永琪: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一个重点是做好基础工作,把陵园以内、外城以内2平方公里多的地方先考古调查。先搞清楚家底,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保护、展示。

第二个重点是研究兵马俑第防震问题。尤其是2008年相邻的四川发生大地震之后,显得更加迫切。兵马俑本身重心离地1米左右,重心靠上,本身就容易倒;另外,兵马俑排列密度非常大,一旦倒了肯定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三是文物的永续利用问题。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永远保存下去的东西,文物保护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人工干预只是延长它存在的时间而已。目前我们在做一个事就是通过数码技术、三维扫描,把所有资料保存下来。这也是数字博物馆,无法亲临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参观。目前1号铜车马都扫完了,所有数据存起来;1号坑也扫了100个兵马俑。

记者:那么,对秦陵挖掘有时间表吗?这是全世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吴永琪:我认为,地下文物能不动就不要动,尤其是遗址、陵墓更不要动。一是文物都挖出来不是好事。东西刚埋到地下的时候,变化非常快、非常剧烈,但是随着氧气的消耗,它的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我们今天如果再突然打开,所有的条件再次变了,文物又得经历一个剧烈的变化。

另外从民族感情上,我也不同意动。为什么要把祖宗的坟挖出来啊?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祖宗都不尊重了,别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不能为了满足一般人的好奇心、也不能满足一般专业人员的研究欲望,而去贸然打开一座帝王陵。除非我们把秦始皇陵打开,它可以把世间一切不公平的事情扫平了。

2006年兵马俑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他们让我评论一下秦始皇陵考古前景,我说我是不同意挖的,我说“我幻想有一天,科学技术发展到我们在外边,就可以看到陵墓里的情况,而不去打扰这位2000多岁的老人”。后来大英博物馆把这句话放在多媒体墙上,作为展览一部分。

兵马俑1号坑现在还在挖的,如果能够探测清楚、搞清楚遗址的文化内涵,我认为就可以停止对它的挖掘了。因为你揭露出来的只是数量上的增加,种类上没有变化,从观赏角度也没有必要去挖它,当然从研究角度更没有必要去挖它。只要你挖开,就一定有破坏作用。即使说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只是说在这段时间。但是过几百年会不会出现问题?

记者:那你为什么对挖掘秦始皇陵东侧的17座贵族陪葬墓很感兴趣呢?

吴永琪:那17座陪葬墓虽然很小,但是位置靠近秦始皇陵,规格很高。这17个人全是非正常死亡,同时死,都很年轻,死的都很惨。他们应该就是秦二世的兄弟姐妹,因为二世怕他们来争夺秦始皇死后留下的皇位而杀了他们。

为什么我主张挖开呢?首先这个墓里面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东西,好保护;第二,我认为这里会有很多引起大家兴趣的东西,比如看看能不能做DNA测试。如果真的哪天做出来,而且排序是一样的,就可以肯定是秦始皇的子女了;而秦始皇的DNA序列也就随之出来了,这是不得了的事;再一个就是可以把他们的头骨复原,这样我们就能知道秦始皇、秦始皇家族大概长得什么样。

记者:目前除了兵马俑一号、二号、三号坑,以及秦始皇陵大遗址展出外,其它的考古发现遗址何时能对公众开放呢?

吴永琪:今年6月3日,秦始皇陵博物院正式启动秦始皇陵“百戏俑坑”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并计划于今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跟秦兵马俑一号坑的发掘是一样的,即边开放边发掘,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考古过程。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不但看静态,而且要看动态,让公众能够了解考古发掘是怎么回事,这是博物馆的一个职能吧。

在陵的西南角,已经发掘过了的“文官俑坑”,细部将要再重新第二次发掘,现在已经盖博物馆了,不久也要对外开放。另外,我们也计划建设石铠甲坑展示厅、铜车马馆。

文物的最终目的应该还是利用。如果保护之后束之高阁起来,它对社会进步产生不了作用。

记者:兵马俑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吴永琪:兵马俑从开馆以来,接待外国游客超过了500万,其中总统首相总理已经接近200位,议长就更多了。各大洲兵马俑也都到了,最频繁去的地方是欧美,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

我觉得兵马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兵马俑是中国的符号之一,很多人通过兵马俑了解中国的。要了解中国,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了中国历史才能理解今日中国。中国是2000年封建体制下的一个国家,人们的思想状况、哲学理念不能用现代的西方的民主去硬套,做不到的。要了解中国,就要到西安来,这里有中国5000年的历史。

另外,要看兵马俑文还得来西安看。兵马俑到国外展出,充其量最多只能看到十几个具象兵马俑,有时只展出一两个。兵马俑组成的兵阵磅礴的气魄,夺人心魄的那种感觉,不到这儿来看不到,特别是它的这种空间感,站在坑边就会感觉到,你是和秦始皇一块在看兵马俑,只不过他是在2000年前。

记者:兵马俑对当地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吴永琪:大遗址保护如果脱离或忽视了群众的生存、发展,一定做不好,也没人支持你。所以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到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毕竟死人要为活人服务。为了回报当地群众的付出,博物院把很多经营性的项目交给当地老百姓做,如服务工作,销售民间工艺品,饭馆、旅馆。现在周围老百姓没有人种地了,都有小汽车了,家家小洋楼盖的可漂亮了。文物保护在保护的同时,真正起到了改善民生的作用,这也是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