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诗词,人类文化的瑰宝奇珍

 马头琴的传说 2011-08-04

中华诗词,人类文化的瑰宝奇珍(上)

 

周笃文

 

中国是举世无双的诗国。中华诗词有着最为悠久的一脉相承的历史。在这个国度里无数诗词巨星用自己充满高情大爱美德与奇思的旷世名篇,在陶冶世人性灵、塑造民族性格、净化社会风气和焕发创新才能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诗化的中华民族历劫不衰,以蓬勃的生命力,勇立潮头,为人类文化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数天才诗人将汉语言文字特有的声情意象之美发挥到了极至,使人见字而生感,闻声而动情,真正达到了老妪能解的地步。闻一多说:“从西周到宋两千年,我国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是一部诗史。”日本汉学家神田喜一则说:中国诗歌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质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他还仔细考察出1100多年前的嵯峨天皇时代,在宫廷里掀起了一股唱和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热潮,开启了彼国填词之风,嵯峨天皇和词:“江水渡头柳丝乱,渔翁上船烟景迟。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这距张志和的原创,只晚了49年。法国的伏尔泰,也是汉诗迷。他极为佩服康熙皇帝为宣武门教堂题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言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而且他还模仿乾隆杯上的题诗,写了一首“中国式”的诗给乾隆。而被传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德国作曲家马勒依据七首唐诗,创作了轰动一时的《大地之歌》。美国的庞德则根据中国古诗的技法开创了风靡全球的“意象诗派”。当代德国汉学家顾彬更说:“中国文学以其诗歌著称于世。上千年间,诗就是中国文人表达思想的手段……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史……诗经楚辞不仅是中国早期文学的高峰,而且今天看来,仍然是世界文学的著名篇章。”

不过中国诗歌的源头不只是风骚,它应上溯到虞舜。据《史记》、《尚书大传》、《竹书纪年》的记载,在虞舜禅位于禹时出现了奇异的天象。他作了有名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根据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论定: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070年,距今已有4081年。这是从太古洪荒中走出的华夏先民,第一次从审美的角度对光明的礼赞。它充分展示了人们对开创新生活的力量和信心。此后四千年中诗国的星空灿烂,展现出象屈宋、三曹、陶谢、李杜、苏辛等数不尽的巨星。经过诗人点染的湖山,因此更显得高雅而妩媚,令人倾倒。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西湖,面对着为白居易、苏东坡吟咏过的湖山,他赞赏不止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上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不正是这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得这位睿智的哲人为此动情吗!
 

中华诗词,人类文化的瑰宝奇珍(下)

 

周笃文

 

中华诗词,作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穿越万古时空而依旧光辉不减。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具有诗艺之特美。这包括形式和内容两部分。

从形式上讲,其乐感美、骈俪美与错综美,真能把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我国的古诗,特别是词,原来都是配乐的。其用字下语必须符合曲度要求,才能圆适动人。后来虽乐谱失传,但在择字行腔上仍要讲究抑扬抗坠与韵脚的回环,用以造成珠走玉盘、八音畅协的艺术效果。如白居易《琵琶行》与李清照的《声声慢》,读来声情相发,一片宫商。错综,是指情景、句式之多样统一的转换变化。它能加强作品的表现力。长短句比诗更具有优势,可以在一调之内长短互节,数句之间奇偶相生,而使读者为之倾倒。如严仁的《醉桃源》:“拍堤春水蘸垂柳,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栏看去背斜阳,风流暗断肠。”况蕙风云:“描写芳春景物,极娟妍鲜翠之致。微特如画而已。正恐刺绣妙手,未必能到。”

从修辞学角度讲,汉字作为以形见义的特殊文字,它充满感情信息并保有与生活的暗喻关系,这是任何拼音文字不可比的。它按骈偶原则加以组合(如律诗)便能大增美感。如司马相如所说:“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就能造成万花生春,五光炫目的艺术效果。比如读到“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杜甫《秋兴》)之句,你能不为之神驰目醉吗?

从内容和意境上讲:诗词在抒情状物言志方面,更有优势。因为它能用最精练的语言塑造出最有深度、广度与艺术魅力的意象。如屈原的《哀郢》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见逐兮,何一日而忘之。”来描述家国情结,堪称哀恸千古。曹孟德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刻画其纡谋国政的壮怀烈抱,又是何其动人。常建的《塞下曲》用“天涯尽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以赞美汉朝和亲政策带来西域的和平幸福,更是何等光昌壮丽。李白的《庐山谣》“登高壮游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用散点透视将庐山的万千气象与作者的俊逸超伟之精神融汇一体表现了出来,使人读之有神观飞越之快。它如乔吉的《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悬雪练寒。水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曲家声口,真是想落天外的神来之笔,令人为之拍案叫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