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枕

 飘雪下江南 2011-08-04

瓷枕 [图片]

 

1.jpg2.jpg3.jpg1.jpgIMG_0229.JPGDSCN6005.JPGSI850771.JPGIMG_2332.JPGIMG_0168.JPG枕1.jpg1.jpg2.jpg3.jpg照片 2844.jpgDSC07324.JPGDSC07325.JPGSI851505.JPGSI851506.JPGDSC02456.JPGDSC02465.JPGDSCF0001.JPG                                                                                                                                         千年之缘,修得共枕                                                                                                        我们知道,在宋金时期,当阳峪窑烧造了极赋时代和艺术特征低温颜色釉类瓷枕。而本人先后经历过的三方当阳峪的双开光三彩文字双人瓷枕。更具有独特的研究和审美价值。以下略作简述

   一:本人曾收藏一枚枕面标片(图1),此标片已转至长沙蓝影兄。枕面开光处剔刻的是柳永的一首艳词。本人刚获到此标本时颇感疑惑,因为开光基本完整,从布局上来说,似乎已经交待了瓷枕的全貌。但从器形上来讲,又不可能是只有这个开光大小,这不符合审美和实用特征。我想象不出完整瓷枕的具体形状来。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但因为一次契机,令我豁然开朗09120901259161f8751ae523b0.jpg                             二:前些年的夏天,我有幸参于元青花俱乐部在锡林郭勒的展出活动。在布展期间,一方瓷枕(图2)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许许多时侯就是如此,当我们苦苦思索且终不能解时,仅仅一个小小的契机。便顿然让我们省悟——原来我曾经拥有的那枚文字枕片,正是和锡盟蒙元文化博物馆所藏的这方瓷枕是同类产品。它是双开光瓷枕中的其中一半。经询问,该枕出土地就在锡盟境界。不难看出,在当时,遥远的中原文明已经波及到了塞外大漠。
DSCF3359.JPG                            三、震前,我曾经在日本各地博物馆参观学习。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学者们对中国高古瓷领域的研究之深,重视程度之大。在兵库白鹤美术馆,我曾在一方瓷枕面前(图3)促立良久。这方枕头,和先前我在锡林郭勒所见的那方枕头如出一辙。也是一方宋金时期的当阳峪窑双开光的三彩文字诗文枕。工匠巧妙地把枕面设计成一本翻开的书本,两处开光正是摊开的两面书页,隆起部分是书脊部分。开光处各剔刻着有着相互关联的两首艳词。这样设计方案,毫无疑问是供双人使用。

page (120).jpg                         当阳峪三彩文字双人瓷枕发现,充分印证了古人对“同床共枕”,“千年之缘,修得共枕”的说法。这种以刀为笔,以瓷为纸的装饰方法,不能不令我们叹为观止。画面既有浮雕般的动感,又有色泽变化的美感,同时更有书法的神韵。我们惊叹于古人对美学,文学。色彩学,人体结构学的深厚造诣。许多时侯,这种高度,令我们无法逾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