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姓源流及历史变迁2

 昵称6756360 2011-08-04

九、劉姓起源有四

1、出自祁姓,是堯的後裔。相傳堯是遠古部落陶唐氏的領袖,名放勳,賢達善良,後成為部落聯盟首領,被尊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黃帝之子十二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堯為祁姓,其後子孫有一支被封在劉國(今河北省唐縣)。到了西元前30世紀,中國進入了傳說時代。那時,僅在黃河中游和汾水下遊地域,就有10000多個大小不等的部落。其中有三個較大的部落:一是神農部落,其首領是薑榆罔;二是九黎部落,其首領是蚩尤;三是有熊部落,其首領是姬軒轅。這三個強大的部落相互征伐,驚心動魄,最後姬軒轅以其智慧和能力,征服了其他兩個部落,特別是打擊了強悍善戰的蚩尤之後,使有熊部落的首領姬軒轅名震四方,其餘各部落都紛紛歸順了軒轅氏。軒轅氏起源於陝甘之交的黃土高原,居於黃土中央地帶,故又稱為黃部落,尊稱首領為帝,所以姬軒轅就成為黃帝。可以說,這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黃帝王朝。我們把黃帝當做自己大民族的始祖,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黃帝使中國實現了相對的統一;二是黃帝時代創造了房屋、井田、衣服、車船、兵器等物質文明;三是黃帝王朝創造了兵法、音樂、歌舞等精神文明。傳說黃帝在位100年。在這100年中,社會上沒有盜賊,沒有鬥毆,風調雨順,人和物豐。在黃帝152歲的時候,他出巡來到陝西黃土高原的南邊一個名叫橋山的地方時,忽然間從天上降下一條黃龍。黃帝見天龍降臨,如同應邀一般,就帶上他的隨從和家眷等70餘人騎上龍背,準備升天。許多臣民們則哭著拉著黃帝的衣服和鞋帽求他不要走。就在這一瞬間,黃龍騰空了,臣民們把黃帝的鞋帽和衣袖扯下來了,黃帝終於升天了。於是人們便把黃帝的衣冠葬在了橋山,建起一個很大的衣冠塚,這便形成了至今仍然受到歷代華人前來祭拜的黃帝陵,並在橋山腳下建有軒轅廟,廟額上有一塊“人文初祖”的大匾,廟苑內有棵巨柏,稱作“軒轅柏”。這個地方,如今名叫黃陵縣。自西元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清明節都由國家主持祭拜黃帝陵。黃帝升天以後,他的神祗形象,在他的後裔身上消失了,雖然歷代首領都堅持稱帝,但這“帝”的含義再不是神祗,而是君主。西元前23世紀,黃帝的子孫中出了個名叫伊放勳的人,是祁姓唐部落的首領,後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五帝”中的第四帝。開始,伊放勳受封於河北省唐縣,20歲便登上帝位,後遷移到山東的定陶地區,號為陶唐氏,稱堯帝。在黃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堯帝有許多創建和發明,他首先鼓勵人們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還組織專人測定日月的位置,制定了太陽曆法,計算出一年365天,創立了閏月制度。這時期,國家已出現雛形。堯帝最大的長處是選賢任能。他在老年的時候,沒把帝位傳給他的九個兒子,而是傳給了有賢能的女婿姚重華。姚重華原是虞部落的首領,堯帝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同時嫁給了他。匆匕重華接任堯帝職位,稱號為舜帝,即中國歷史上“五帝”中的第五帝。舜帝在位期間有兩大建樹:第一是改組政府,設立了九個部門的最高領導人。即:司空(工程部)後稷(農業部)司徒(內政部)士(司法部)共工(建築部)虞官(林業部)秩宗(祭祀部)樂(音樂部)納言(秘書部)第二是啟用水利專家姒文命治理水土,大興水利。在計畫治理的9條江河中,首先治理了發源於祁連山的弱水。經過3Z年的艱辛運作,姒文命治水功勳卓著,威望極高。於是在西元前2205年,舜帝將帝位傳讓給了姒文命。姒文命建立夏王朝,稱號禹帝。禹帝把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為九州:冀州(河北、山西平原)兗州(黃河下游,今山東)青州(山東半島)徐州(淮河平原)豫州(中原地區)雍州(關中和隴西)梁州(秦嶺以南、四川盆地)揚州(長江下游)荊州(長江中游)這是中國行政區劃正式稱州的開始九個州的名稱至今仍在沿用。

2、出自姬姓。

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今河南偃師南),因以為氏。姬姓劉氏和劉子國均產生於春秋中期,源出於周頃王,其肇姓開基始祖並不是周初的王季子,而是周頃王的兒子姬季子。姬姓劉氏和劉子國的開基始祖姬季子,是周定王的弟弟,周頃王的兒子。因是周王之子,所以又稱王季子。這位王季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約在西元前599年前後,被周定王賜封於劉邑(今河南偃師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劉子國。他的後人,以采邑也是國名為氏,稱劉氏。王季子因去世後被諡為“康”,史書因此又稱他為劉康公。原來,當西元前11世紀商周鼎革之後,生活在劉邑一帶的古老的劉氏族並未立即滅亡,而是由臣服於商王朝的氏族政權,演變為姬姓周王朝統治下的臣民。西元前806年,周宣王封他的小弟弟姬友到鄭,建立鄭國。此後,鄭國日益擴張,迅速發展成為中原大國。估計祁姓劉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此時才被鄭國吞併。劉人世代居住的劉地,此時已變成鄭國統治下的一個小邑,劉氏成員則變成了鄭國統治下的普通百姓。西元前712年,東遷洛陽的周平王為了擴張地盤,從鄭國手中奪取了劉邑等4處地方,使之變成周朝新都城王畿之內的城邑。這便是《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的“王取鄔、劉、茂、邗”事件。再過了一百多年,到西元前599年前後,周定王又將劉邑封給他的弟弟王季子做領地。至此,姬姓劉子國就在東周王畿之內建立起來。劉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劉氏的肇姓始祖。作為周朝王族分支,春秋時期姬姓劉氏自形成伊始便地位顯赫,宗族長期興旺不衰,並孕育出了大批權傾一時的人物。史書載稱,劉氏家族除了要統轄自己的劉子國事務外,還長期擔任東周王室的卿士等官職,負責周朝王室的婚姻大事和外交禮儀。如西元前599年,劉康公就奉周定王之命出使魯國為王室求親。回來後,劉康公還借分析魯國情況之機,向周王作了一番關於儉存奢亡的精彩論述,詳載於《國語·周語》中。春秋時期,姬姓劉氏又與晉國的範氏世代結為婚姻。如始祖劉康公就娶範氏為妻,生子劉夏。範氏是祁姓劉氏的後裔。姬、祁兩支劉氏家族在春秋時期聯為姻親,這也是劉姓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劉康公的兒子劉夏,又名官師,史稱劉子或者劉定公。劉定公早年也在周王室中擔任卿士之職,經常為周王出使各國。到周景王時(西元前544——前520),劉夏以王族元勳身份出任周王室正卿,開始操縱東周朝政,成為當時地位顯赫、勢力強大的貴族。劉定公生子劉摯,史稱劉獻公。劉獻公是周景王時期王室的又一實權人物。當時,周朝王室的朝政,實際上已經由以劉摯為首的姬姓劉氏家族控制操縱了。西元前530年,劉獻公一手炮製了甘國的政變,殺掉了甘悼公,扶植了自己的勢力為甘國君主。西元前520年,劉氏家族又一手策劃了周朝王室的內亂:這一年,周景王病危,準備廢掉太子,改立自己最寵愛的庶長子王子朝為王。景王的計畫遭到以劉獻公為首的王室大臣的強烈反對。周景王準備殺掉劉獻公,剷除劉氏家族勢力。但還沒來得及實施,周景王和劉獻公就相繼去世。劉獻公沒有嫡子,他死後由他的庶長子劉卷繼任劉子國國君,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劉文公。劉文公名卷,又名狄,字伯貧,也叫劉(分蟲)。他繼位襲爵後,很快積極地參加了周王室的內爭。當年六月,王子朝叛亂,率兵將劉卷等人趕出東周王都。劉卷先逃到揚地,後又回到自己的領地劉子國。接著,劉卷擁立太子姬猛為王(即周悼王),率兵攻打王子朝,進居王城。不久,周悼王去世,劉卷又擁立悼王的弟弟王子姬(勹亡)為新的周王,這就是周敬王,從此與王子朝展開了長達5年之久的周王室內部戰爭。西元前516年,劉卷在晉國的幫助下,終於將王子朝打敗,擁立周敬王回到東周王城。從此,劉氏家族又重返周朝政壇,繼續控制周朝王室,成為當時天下最有勢力的家族。西元前510年,劉文公在諸侯的幫助下,大興土木,修建成周城,將周敬王從王城遷到成周。這種勞民傷財之舉雖然為劉文公贏得了一時名聲,但也有人認為,他這樣做“其殃大矣”,並繼言“劉氏則子孫實有禍”(見《國語·周語》)。劉文公操縱周朝政治達14年之久,直到西元前506年去世。劉文公去世後,周天子為他舉行了國葬。劉文公的兒子是劉桓公。劉桓公繼承劉子國君之後,同樣兼任東周王室的大臣。西元前503年,劉桓公平定了王室內部尹氏的政變,將逃難在外的周敬王迎接回王城。此後,他又率軍多次討伐亂黨,穩定了東周王朝的政權。劉桓公之後,劉氏子孫仍在東周王室任卿士,但其地位已不如從前。直到周貞定王時期(西元前468——441年),劉氏家族大概是因為在王室內部鬥爭中失敗,家族徹底衰落,其領地劉子國也被王室滅掉。至此,這支活躍於春秋時期,執掌周王室朝政長達100年之久的姬姓劉氏家族,就突然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不見了。

3、他族賜姓改姓劉

劉邦對項伯、婁敬思等人,以賜姓和加封來報答他們的忠義之恩。因此,賜姓是劉氏人口增加、支脈增多的另一重要條件。

1、賜項伯為劉姓,封射陽侯。西元前206年冬,攻破函穀關進駐長安以東新豐鴻門的項羽大軍,與早巳屯兵霸上的劉邦大軍夾霸水對壘互峙,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項羽的叔父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有生死之交,他主張項羽和劉邦和解,在鴻門軍帳中舉行會談。項羽採納了項伯的意見,便約請劉邦來鴻門赴宴會談。第二天清早,劉邦在張良、樊噲的陪同下來到鴻門,見到項羽後立即裝出謝罪的樣子,語意城懇,項羽信以為真,隨令擺宴款待。席間項羽的謀臣範增多次暗示項羽要當機立斷,趁機殺掉劉邦。項羽明白範增的意思,但就是按兵不動。範增急了,便離席急召項莊前來舞劍助興,以借機殺害劉邦。項伯看破了範增的意圖,也立即站起揮劍上前,和項莊共同舞劍,以保護劉邦,使得項莊無法下手。這次鴻門宴項伯救了劉邦一命。所以劉邦當了皇帝之後,為感謝項伯的救命之恩,賜項伯姓劉,封為射陽侯。同時還封了三位項氏族人:桃侯項襄(封地在山東汶上縣),平皋侯項它(封地在河南溫縣)、玄武侯項(名無查,封地也不詳)。對這三位項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賜姓為劉氏。

2、賜婁敬為劉姓,封關內侯。婁敬,齊國人,西元前2025月,被征發到隴西戍守。路過洛陽時,看到這裏正大興土木修建樓舍,大搞建設。經打聽知道劉邦稱帝要在此建都,他認為以此為都實大不妥。便找到一位同鄉名叫虞將軍的朝官,請他引薦拜見劉邦。劉邦接見了婁敬,認真聽了他對建都的意見後,並又徵求眾臣的意見。眾臣中惟獨張良同意婁敬見解,並力勸劉邦移都長安。於是,劉邦決定遷都長安。劉邦不僅採納了婁敬遷都長安的意見,還把他留在身邊做了高官,又封他為關內侯,同時賜姓劉。

3、少數民族賜姓改姓劉

匈奴劉氏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為妻,按照匈奴貴族從母姓的習俗,冒頓子孫皆姓劉。

西元前200年劉邦不顧婁敬勸阻,親自掛帥北伐匈奴,結果失敗。這使他認識到漢皇朝剛剛建立,目前還難以戰勝匈奴的入侵。於是他向婁敬討教,婁敬建議採取與匈奴“和親”的政策。並提出具體建議,把魯元公主嫁給匈奴單於,還要嫁禮豐厚,以滿足匈奴的欲望。可是呂後不同意,因為她和劉邦只生了這麼一個女兒。於是,劉邦決定用宮中宗室女子充當公主嫁給匈奴單於,並派婁敬前去和親。西元前197年,漢皇室族女以公主身份遠嫁匈奴單於,“和親”成功。由此,這位劉氏族女在北方匈奴所生後代,有相當一部分隨母姓劉氏,發展成為第一個少數民族中的劉姓支脈。直到500年以後,匈奴族人前趙光文帝劉淵還承認自己是漢王朝皇族的外甥子孫。

4、其他少數民族改姓劉

鮮卑族劉氏。北魏孝文帝自大同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

蒙古族劉氏。元代蒙古族中就有劉姓出現。西元1285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來有位蒙族人名呼圖克特穆爾的名士,酷愛漢族書籍和文化,他的母親是漢人,姓劉。有一天,這位名士拜見元仁宗皇帝,談論中,仁宗對他的漢學水準加以讚賞,並為他起了個漢人的名字,叫劉漢卿。從此,劉漢卿的後代就形成了一支劉氏家族。

滿族劉氏。現在,滿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居住在東北三省,其中劉姓人口較多。元代時女真人烏古倫氏遷居到中原,改姓劉氏,其後裔中有位劉國傑,英勇善戰,成為湖廣行省的要官,後又升任光祿大夫。還有一支女真人寧古塔氏也遷居到中原,改姓寧和劉,寧為寧古塔氏的頭一個字;而“寧古塔”按滿語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實就是“六”,“劉”與“六”同音,故姓氏為劉。後來到清王朝時期,滿族人貫通劉姓者甚多,已成為該民族的一個大姓。

回族劉氏。中國回族形成於唐宋時期,人口有近900萬,分佈於全國各地,集中在寧夏自治區。回族的先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們在唐宋時期多有人到中國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在中國定居,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其婚姻家庭中,有漢族劉姓貫通其中。到了明代,朱元璋實行強制性的漢化政策,這就使回民族的姓氏迅速漢化,劉姓自當其中。

朝鮮族劉氏。朝鮮族人口近百萬,居住在吉林省延邊自治州的鮮族人有80萬,其中劉姓人口數量位居30左右。據瞭解,在韓國有200多個姓氏,其中劉姓人數排在第三十四位。

京族劉氏。京族原稱為越族,人口近兩萬,有31個姓氏,居住在廣西南疆諸島,劉姓人口數量在京族中占20%,是這個少數民族的第一大姓。

傣族、景頗族劉氏。這兩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雲南滕沖地區,劉姓人口也較多,大多數是漢族劉姓演化而來。明初,朝廷派部隊到滕沖屯田戎邊,許多內地劉姓將士來到此地,其中一部分人則定居下來,成家立業,繁衍生息。由於這些劉姓人與傣族、景頗族人通婚,其後代隨父姓者都為劉氏。據該地區所收集的劉氏族譜中,發現有七支為傣族和景頗族劉氏家族。如南京籍的劉恩義家族,四川籍的劉萬祥家族等。

十、劉姓遷徙史

劉姓最初發源於今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省境。祁姓劉氏傳至戰國時,有人在魏國任大夫,遷至大樑(今河南開封),有子劉清,輾轉遷移到今江蘇豐、沛之地。劉清生劉仁,號豐公,劉仁生劉煓,字執嘉。執嘉有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劉邦,即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處皆有劉氏,並已形成了全國第一大姓氏。

第一次劉氏大播遷是漢皇後裔大分封

劉邦本平民出身,提三尺寶劍斬蛇起義,滅秦挫項,八年統一天下,創雄偉之偉業,起帝業於豐沛一時彭城名揚天下,為了鞏固劉家磐石之基而光宗耀祖,劉邦大封同姓為王侯,並和大臣定下“非劉姓不稱王”的白馬之盟約,故全國各郡縣官員皆從豐沛彭城老家播遷而去,從此漢皇劉裔遍及天下。《漢書》記載:劉邦大哥劉伯早逝,其子劉信先封為羹頡侯,後改封關內侯,二哥劉仲封代頃王(山西)後改封為合陽侯,其長子劉濞封為吳王(江蘇),次子劉廣封德哀侯,又封劉邦的同父異母弟劉交為楚元王,都彭城,邦之從兄劉賈封荊王,子孫改姓荊氏定居丹陽。劉邦的八個兒子長子劉肥封齊悼惠王(山東),劉盈為太子繼皇帝位,劉如意封趙隱王(河北),劉恒初封代王(山西),誅諸呂後尊為孝文皇帝,劉友初封為淮陽王(安徽),後改為趙幽王,劉恢初封為梁王(河南),後改封為趙共王,劉建封燕靈王(河北),劉長是最小的兒子封為淮南王(安徽),(注其子劉安編寫《淮南子》成為中國的雜誌代表,併發明瞭豆腐,為不忘祖籍豐縣將封地改為安豐縣)。劉氏的這些族人每分居一處總會促進那兒的經濟、文化和劉氏人口的大發展,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于各方。據《史記》載:劉邦坐皇帝後定都長安,而後把父親(太上皇劉煓)接到了宮中居住,作為農民出身的太上皇不習慣宮中的生活,“常常悽愴不樂”思念家鄉,原來太上皇自幼愛“沽酒、賣餅、鬥雞、蹴鞠”,此處皆無。劉邦為了讓老人歡心就派能工巧匠吳寬到老家按古豐模樣繪了個藍圖,扒掉秦驪邑,建了個新豐宮,並將豐縣劉氏人等,男女老少雞犬鴨鵝等之物遷去新豐,“太上皇乃悅”。現今在新豐流傳著“雞犬認戶,人識其家”之說。劉姓的遷徙主要是由祖籍豐沛地區經長安和洛陽兩個首都向全國各地輻射,直至東漢仍沿用非劉不封王的分封制度,如劉秀的兒子除繼承王位外,其他族人全封為王,其兄弟子侄皆封為王侯,兩漢皇族王侯達四、五百之多,分居於全國各地,所以漢室苗裔急劇增長,遍佈全國。

第二次劉姓播遷是後漢末至三國時期

東漢末年,由於宦官和外戚的專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引發了“黃巾起義”,“董卓之亂” 中原的劉姓為避戰亂而不斷向四方遷徙,其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靠蜀漢劉備。因劉備是漢皇後裔,中原人視正宗漢室,而他又十分吝惜百姓,故攜男帶女前往歸附者什眾。使四川人口猛增。如竟陵人漢室宗族劉焉,官至益州牧,先居錦竹後徒成都,子孫繁生於此。還有漢裔魯國人劉琰,零陵人劉巴等,此時皆流入四川,再加上劉備後裔,所以四川劉姓人較多。三國時期諸葛亮伐南夷有一支漢劉裔孫隨軍南下未歸,遂流居於泰國、新加坡、緬甸等地。流入江南的有沛國相人劉馥,先避亂於揚州,後被曹操委任揚州刺史。山東蓬萊人劉繇,縣徒居江南後又輾轉江西定居,還有漢皇宗室的劉表,本是高平人(山東魚台)因出任荊州刺史後裔遂定居于此,彭城人劉優此時南遷零陵。

總之,這一時期由於戰亂天災等原因,中原人口流失嚴重,為第二次人口播遷,也是第一次人口南遷。

第三次劉姓人口大播遷是魏、晉、南北朝時期

晉武帝司馬炎雖統一了中國,但卻暴虐無道亂殺無辜,其後代更加昏庸無能,西晉很快滅亡了。中原地區再次陷入了長時期的動亂。永嘉年間,晉皇室發生了八王之亂,戰火燃遍了中原大地,匈奴人劉淵南侵反晉,開五胡亂華之始,洛陽失陷,晉亡。宗室南遷于建康(南京)建立東晉,中華大族聚眾相率南逃,並有大批百姓跟隨過江,高達百萬人之多,為了安置移民,東晉政權還在長江沿岸設立了許多僑州、僑郡、僑縣。這次大規模移民潮流劉姓人數最多,有的南遷江西,有的西入湖、蜀,或入雲南、兩廣邊境地區,有的達官貴人還遠渡海外。彭城劉氏宗族成員也大批南遷至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形成東晉南朝時期著名的京口劉氏。蜀漢昭烈帝劉備次子劉永及其子孫從成都先遷到洛陽,又遷到江南,後又徒福建、廣東。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劉阿知由山陽邑(河南山陽縣)遷帶方郡(今朝鮮,那時歸漢土),西元前289年攜子孫等2040人東渡日本留居,就是現在的日本原田家族,在這支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曆傳》序文中寫到:“漢高祖劉邦大皇帝,先入關滅秦挫強項,天下太平,歸國民一,經光武以至第十三世孝獻皇帝其玄孫阿知王仁而賢,一日告老臣曰:“我久居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郭於日本有聖天子,我欲往從之。於是率其子賀、母弟德,及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張濤、桓保、安久良、武英等以下男女二千四十人,晉太康十年五月朔日,離漢土帶方郡建國邑飄蕩,經幾多之艱難到達日本,應神天皇二十年九月五日也來朝備中國窪屋郡太倉穀,旋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賜姓東漢使主,是我族初頭所紀之文也。落款為“漢太祖高皇帝後胤後漢光武皇帝直裔。漢皇族阿知王其直孫大藏朝臣原田家九十三代、原田芳則改賴光。”這支劉氏後裔融入日本民族,並把中國的紡織技術帶到了日本,稱“綾織吳織”,對日本民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據《劉氏族譜》載:“晉永嘉元年八月初石勒之亂尚書劉琰舉族扈從晉元帝渡江寓居京口”,其他中原劉氏後裔孫亦視中原不寧也大批隨之南遷。此外,如河南鄧州人劉虯系豫州刺史七世孫此時徒居江陵,臨淮人劉會隨晉元帝渡江後定居丹陽,南朝宋國劉裕祖孫自彭城遷居京口,至於其他平民劉姓避亂南遷這更多,他們先流居江淮一帶,再流離江南,或更遠的地方,閩、粵、黔等,為了與當地區分形成了“客家劉人”。魏晉到隋唐五代,劉姓的遷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動。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劉姓由華北、西北、大漠、關外地區向中原地區遷徙,如匈奴劉氏南遷河南、東陽一帶,鮮卑劉氏和後來的沙陀劉氏也內遷中原。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劉氏長期在中原定居,接受中原漢族的文化和傳統,最後完全漢化。另一方面,因為中原地區長期戰爭而動盪不安,為了躲避戰爭的災難,原來居住在中原、華東、江北地區的漢室後裔劉姓,紛紛向東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對安定的地區遷徙。其中,主要是原居豐沛一帶的楚元王後裔彭城劉氏、原居河北的中山劉氏和原居山西的洪洞劉氏向東南蘇、皖、豫、浙、閩一帶遷移。

第四次大遷移是唐代中期的劉姓南遷

歷經南北朝的分裂,到隋朝的統一,人們相對安定一段時期,然而至唐末時期,神州大地又興戰亂,劉姓人口又再次南遷,遍佈大江南北。據《劉氏族譜》記載:“唐僖宗年間,劉備苗裔翰林學士劉天錫棄官奉父命攜子孫再度南遷居於福建寧化,後又遷廣東興寧等地。遭胡人南侵之害琉璃石山、流離失散不得不遠走他鄉,此次遷移行蹤不定,其中多有向黔、滇、桂、閩、川、雲南、海南等邊境地區遷居者。蜀漢後主劉禪的後裔劉止賢逃避了多年之後又從廣東遷回四川,目前四川重慶巴縣一帶的劉氏多為禪之後裔。唐高宗總章二年(西元669年)福建泉州、潮州一帶發生“蠻獠嘯亂”,高宗命河南固始人陳政率俯兵前往平亂,後又有五十八姓軍校增援,平亂後軍屯於雲霄山下,發展農桑,興辦教育,傳播中原文化。促使邊境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此時中原地區正值“安史之亂”,戰爭連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也隨之流入閩南謀生,劉姓當不例外。直到唐末政治腐敗,發生了黃巢起義,中原一再鼎騰,人口又一次流動,安徽一帶流傳著這麼一句歌謠“你也跑我也逃,黃巢殺人八百萬在節難逃”。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引光州、壽州五千兵驅吏民南下,經江西進入福建汀州,後殺賊帥王緒又除掉暴吏,遂被朝廷任命福建觀察使,子孫繁衍於此,直到中原叫後樑主朱溫(豐人)佔據後,又封王審知為閩王。王審知治閩三十年死後,其子王廷鈞繼位,西元933年稱帝,國號閩。此階段隨王入閩的劉氏也很多,如前鋒官劉行權,彭城人劉山甫,固始人劉存等皆是。

據中山靖王後裔馬來西亞砂羅越和福建鳳崗《劉氏族譜》記載:“傳至存公字一心,世居淮南光州固始,唐僖宗中和年間,巢寇亂華,賊帥王緒陷淮南,光州固始兵戈倥傯,淮人皆棄光州去,而存公遂入閩。

第五次大播遷是宋元之際劉姓南遷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宋都汴京失陷,宋皇徽、欽二帝被俘,官紳、百姓皆大批外逃。宋康王趙構南逃建立南宋,百姓亦隨之南遷,金兵南下直追三百里,把戰火推向了江、浙、湖南等地,原先遷移到這一帶的移民又繼續南逃,趙構建都杭州,金兵再次進攻,南宋移民扶老攜幼再次南逃,此時抗金名將嶽飛就是從河南湯陰遷到杭州的,劉姓的開封人劉鉉此時遷居蘇州,劉畿南下後居建康,其後裔移居平江長州。劉功甫,仕宋,為江西萬安縣丞,子孫繁衍於此。南宋名將劉光本為陝西人,建炎初年隨高宗南渡任制置使,屯守鎮江。甘肅人劉琦系瀘州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善騎射,高宗召為將,後歸居鎮江。總之,此時徒居江南的劉姓人數眾多,歷盡顛沛流離之苦,輾轉定居江南各地,成為江南劉姓移民的開基始祖。在此時也有從山西東遷的,據豐北一支《劉氏族譜》載:“吾族雨公系代王參公之後裔,苦元苛法隱居山林,至雨公定居太原,後又遷居豐漢皇故里。”

第六次大播遷是明清至民國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為了恢復生產,增強國力,鞏固建立的大明政權,便“大分天下圖籍”進行大規模移民活動。一是為了維護疆土安定,二是為了恢復數年來戰爭損失的國力,由人口密集處向戰爭或河水氾濫而使人口減少的稀疏地區遷移,遷移方向由北向南或由西向東,或向大西北、北方邊境。向南、向大西北及北方邊境遷者多是執行朱元璋的軍屯邊疆政策,他號召中原人民開發邊土報效國家,有出兵之日無班師之時,此舉及鞏固了國防又傳播了文化風俗習慣和生產技術,在此環境下劉姓也一道告別親人而隨軍入邊。據緬甸《劉氏族譜》載:“光從內地遷移到雲南騰沖一帶的就有:南京的劉思義、劉全標,江西的劉克修、劉子莊,河南的劉承祖,陝西的劉貴等,皆明初南征戰士入閩的一世先祖。”此後從雲南流入緬甸及東南亞各國的也不在少數。向東遷者多由山西、陝西向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遷移。明末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因為這一地區除了戰亂之損傷外還有黃淮氾濫、蝗災、地震,致使黃淮下游良田和人口大減,於是洪武、永樂年間朱元璋下詔由西往東遷民。據沛《劉氏族譜》載:“我支劉氏祖籍彭城,後因戰亂先初遷至山西,於永樂二年奉旨播遷,由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回彭城”。豐西一支《劉氏族譜》載:“金、玉、寶、貴、香兄弟五人于永樂二年奉旨播遷,由山西洪洞複移漢皇故里”。另據鹽城《劉氏族譜》載:“洪武初年蘇州廊內地窄人稠,而郊外廣闊,皆皇玉之士,旨命自蘇州閶門而來。”天津《劉氏族譜》載:“洪公即我遷滄洲之始祖也,于永樂二年奉旨率四子二侄隨駕北遷佔據滄州,遷到天津大港等地。”至今有數十萬之眾居天津一帶,人丁旺盛,人才輩出,此一時期漢皇故里的劉氏族人亦有遷往河北大名、山東巨野、菏澤、藤縣、棗莊、諸城、河南夏邑、永城、安徽碭山、安徽阜陽等地。明清時期劉姓由山西大槐樹移民大批向魯、蘇、豫、皖遷移,棗林莊移民大批向皖北地區鳳陽府一帶移民,南京竹子巷移民向西北地方移民,山東往東北充軍移民等。另一方面繼續保持晉唐以來就開始的由華北向東南的遷徙大勢,同時又在“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開始大規模地由東部地區向西南地區遷徙,並由中國東南沿海開始大規模向南洋地區拓展,從而形成了劉姓的第一次移民海外高潮。據明永樂翰林院修撰行人張洪的《南夷書》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劉姓始祖劉總旗隨沐英平北夷王,因功受封“白金百兩,白馬一匹”到緬甸定居。

十一、劉姓郡望:

所謂郡望即郡中顯貴旺盛之家族,也就是世居末郡為當地人所仰望之家族,亦稱地望。郡是古代行政區域的稱呼,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全國劃分為36個郡,郡下轄縣,漢沿秦制。早在兩漢時期劉姓就已經是全國的第一大姓,據史料和劉氏族譜記載,劉姓主要有25個郡望。還有郡望中又分出的分支系郡望。

彭城郡 原為西漢楚國,漢宣帝地節元年(前169年)時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東漢章和二年(西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到南宋時改成郡,此地曾被置為沛郡、沛國郡,後稱徐州,因歷史上開平民天子之先河的劉邦是彭城郡轄的“沛郡豐邑中陽裏人”,很顯然彭城郡和豐沛郡兩個郡望正是基由劉邦的揚名顯赫而來。彭城劉氏一指西漢楚元王劉交被封在彭城,子孫繁盛,人才輩出,如劉交的四世孫劉向,自幼苦讀詩書,得太乙燃藜之恩,成為漢朝的重臣,中國目錄學鼻祖。成帝時任光祿大夫,劉氏裔孫為紀念他,並教育啟迪後人,多給自己的宗祠起名“青藜堂”、“燃藜堂”、“藜輝堂”等堂號。劉交死後其子劉戊嗣位,景帝時又封劉交的另外五個兒子為侯,後來劉戊參加了吳楚七國之亂,兵敗被殺,景帝又封平陸侯劉禮為楚王,下傳四代楚王名聲顯赫劉交後裔兩漢時有多人在朝中為官。到晉代又有多人徒居江南,又衍為望族。當時彭城劉氏分居三裏,即綏輿裏,安上裏,叢亭裏,除叢亭裏劉氏之外其餘為劉交後裔。如南朝宋皇帝劉裕就是劉交二十一世孫,其現居於綏輿裏,後來渡江至京口(今鎮江),至劉裕時家境貧寒,投奔劉牢之,以鎮壓孫恩之亂起家,代晉稱帝,建立宋國,曆960年,其族在江南顯赫,子孫王侯遍及江南各處,所以南方劉氏多出自彭城,至今在兩廣、閩、浙、黔,特別在臺灣的五十五萬劉氏家祠上,還留有“彭城世澤”的匾額。劉交後裔還有一支自彭城居曹州南華,後代很有名氣,成為南華劉氏大族。另一支彭城劉氏則出自漢宣帝劉詢之子楚孝王劉囂,囂的曾孫劉般受封居巢侯(今安徽銅城),劉般子劉愷東漢安帝時官至司空太尉,執掌朝政,劉愷子劉茂徒居彭城叢亭裏,衍傳後世人眾多,曆魏晉南北朝有多人做官,遂亦分居各地,聞名天下。如今邳縣數萬劉氏皆此支所傳。其後裔唐時有劉滋德宗時任宰相,劉瞻唐懿宗時為相。從叢亭裏遷出到河南光州固始人劉存,本為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唐僖宗時和年間黃巢亂花賊帥王緒陷入淮南淮人棄光州入閩,落居鳳崗,後又遷居海外。今沙羅越眾多劉氏族人即此支所傳。彭城其他名人有東晉名將劉隗、劉牢之,南朝著名將領劉道產、劉康祖,梁文學家劉孝綽、劉孝威,唐代史學家劉知幾,邊塞大詩人劉灣,中唐詩豪劉禹錫,小說《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窮通大家劉芳,文學批評家劉勰,北魏大手筆劉懋,唐代詩畫家劉商,唐代文學家劉胤之,唐代傳奇小說家(沛人)劉軻,宋初著名隱士劉濤等皆彭城人,所以彭城成為劉姓的最大望族之一。

沛國郡(或豐沛郡)此郡在漢之前稱泗水郡,包括江蘇北部和安徽東北部一帶地區,西漢初年因豐沛是劉邦故鄉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轄37縣。即皖淮河以北、西淝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豐縣、沛縣一帶地方。豐沛郡劉氏望族多出自西漢皇族,如漢文帝子梁孝王劉武的五世孫劉被封為陵鄉侯,世居豐縣祖陵故地守靈祭祀。劉邦之孫劉安(豐縣人)襲父爵為淮南王主編《淮南子》。東漢劉秀之子劉輔封為沛王,其後代世居沛地成為大族。此外出自豐沛郡的名人還有:三國魏揚州刺史劉馥,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宿縣人),晉代名將劉毅,丹陽令劉恢,明代百戶劉聚(豐縣人)二世深、三世鑒、四世璽、五世廷臣、六世爵,均襲封百戶等。漢以後漢皇室劉氏又分為三大派別,正如《劉氏族譜》載:“及至漢高祖除秦滅楚,成帝業于徐州彭城,都鹹陽後分三派,漢武帝徹出於藜閣郡派,長沙王劉發出於豐沛郡派,中山靖王劉勝出於彭城郡派,是以有彭城劉氏之稱,及是各認其派別也。”如今豐沛縣的劉氏堂號有“漢裏堂”、“禦龍堂”、“藜照堂”、“漢中堂”等。

弘農郡 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東北函穀關城)。此支劉氏多為西漢代王劉喜後裔。據《元和姓纂》,弘農劉氏大族出西漢皇族,是漢高祖的哥哥代王劉喜的後裔。代王後裔到東漢時有劉琦,官任司徒,始遷居弘農。劉琦之子劉寬,漢恒帝時任南陽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鄉侯。其後裔劉隆仕南朝宋為馮翊守,後避居汝穎。劉隆的後代曆南北朝到隋唐,世代有人為官,成為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唐朝時,弘農劉氏有劉元立,任商州刺史。又有劉欽忠,鄧州刺史。他的孫子劉長卿,任工部員外郎。

河間郡 西漢置郡,治所在樂成(今河北獻縣東南)。此支劉氏多為西漢封趙幽王之子劉辟疆為河間王,景帝又封河間獻王劉德,其子多代嗣位封侯,定居在河北,衍為大族。另一支出自漢章帝之六子河間孝王劉開後裔,本來居河北樂城(獻縣),傳到唐高宗時劉二軌拜相位,後來劉二軌的五世孫劉琢又于唐宣宗時入相,一兩百年之間一門兩相,因而聲譽遠揚,自立門戶,直傳十世孫劉通徒居河南尉氏,號劉氏之尉氏劉派。是河間郡的分支。其他名人還有:北魏的經學劉獻之、北齊的文學家劉晝,隋代的經學家劉炫,唐代的大詩人劉長卿,金代的醫學家劉元素等。

南華郡:南華在今山東菏澤,為劉交的後裔,自彭城避居曹州南華,築固而居,世號“劉固”,別號南華劉氏。其後裔至隋朝有東萊太守劉晉,生子劉鬱、劉多讓、劉多退三子,劉郁曾在大唐時官至弘文學士,傳五世孫劉宴于唐玄宗、代宗德宗三朝為相,至此也成為劉氏的一個主要支派。

中山郡 西漢高祖時置郡,治所在盧奴(今屬河北)14縣。此支劉氏多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劉勝在位43年,有子120餘人子孫繁盛,形成大族,其後裔封侯居官甚多。後逐漸分居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三國劉備、東晉名將劉琨、北魏豫州刺史劉挑符、北周名將劉亮,中山劉還有光武帝第五子劉焉曾封中山王,子孫流傳後世分居各方。

梁 郡 西漢時為梁國,治所在睢陽(今河南商丘)。三國魏時始改為梁郡,移治下邑(今碭山)。此支劉氏多為西漢梁孝王劉武和東漢梁節王劉暢後裔。梁王劉武的七世孫梁王劉立有三個兒子長子劉永、次子劉防、三子少公世居於梁國(今商丘、永城一帶)劉永被劉玄襲封為梁王,劉永死後兒子劉紆又襲封梁王,後裔居豫州梁郡睢陽縣,如今永城、商丘、淮陽一帶劉姓多為此支後裔

頓丘郡 西晉置郡,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下領4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南清豐、濮陽、內黃、南樂、範縣等地。北齊廢。此支劉氏出自匈奴。據鄭樵《通志·氏族略》,頓丘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之後。

南陽郡 秦置郡,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36縣包括南陽地區和湖北棗陽一帶。此支劉氏出自西漢漢景帝長子長沙定王劉發後裔,劉發子繼位後又傳三世就徒居詛陽,劉發子劉丹封安眾侯(河南鎮平一帶),其後裔世襲爵位,傳至漢末年劉崇起義反王莽被殺。東漢初劉秀封劉崇宗族劉寵為安眾侯,到漢末有劉廣仕魏為侍中封關內侯,無子,以弟子劉阜嗣。劉阜官至陳留太守,其子劉喬任晉朝太傅軍諮祭酒,喬生挺為潁川太守,挺生簡、忱二子,忱曾高官尚書令,其子劉柳的曾孫劉虯徒居江陵為宋之當陽令。劉虯四世孫劉洎字思道為唐太宗時宰相。於是這支光大六楣的漢皇裔孫就此為南陽派了。南陽派另一支是劉秀家族。劉秀是劉發的六世孫,劉秀世居南陽蔡陽(湖北棗陽),為當地大族,宗屬分居南旭、鄧州、棗陽、隨縣等地。

東平郡 西漢改大河郡為東平國,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南朝宋改為郡。7縣,包括今山東濟甯、東平、汶上、梁山等地。南朝宋改為郡,北齊廢。東平劉氏出自漢皇族,有很多支派。漢宣帝第四子劉宇受封為東平王,其後又有成陽共王劉喜之子劉慶封東平侯。後漢皇子劉蒼也被封為東平王。他們的後代形成東平劉氏各支,為當地豪強。漢桓帝時,東平甯陽人劉梁聚眾講學,影響很廣。漢末劉楨,為建安七子之一,系東平劉氏後裔。明代著名水利家兵部尚書劉大夏家族,也自稱東平劉氏之後。

高平郡 漢文帝是置東平國,晉改山陽郡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7縣,此支劉氏出自西漢宣帝第四子劉宇受封為東平王,其後又有成陽王劉嘉之子劉慶封平東侯,後漢皇子劉蒼也封東平王。他們的後裔在這一代形成望族,至東漢桓帝時東平甯陽人劉梁聚眾講學很有名氣。漢末劉楨亦東平劉氏名人。

東莞郡 東漢末分琅邪郡、齊郡置東莞郡,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北。此支劉氏為西漢齊悼王劉肥之後,劉穆子徒居京口,在南朝宋國累官尚書右僕射,史稱“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壅滯”,甚為有名望,其後裔為一大望族,還有南朝梁國文學家劉勰,著有《文心雕龍》傳世。

平原郡 西漢高祖置郡,治所在今山東平原西南轄19縣。此支劉氏源出漢皇族漢和帝長子劉勝,曾封平原王,裔孫襲封爵位者甚多。樂安王之子劉得和河間王之子劉子翼等皆封平原王,後世衍成大族名人者甚多。晉代劉實官至太尉,為濟北王之後,還有南朝齊將劉懷珍為膠東王劉寄之後裔。

廣陵郡 西漢建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西漢景帝之子劉非先封為汝南王,後徒江都王,非死後長子劉建嗣位,因謀反事泄自殺,平帝時又立劉建之子劉子宮為廣陵王。元帝是又封劉厲王劉胥子劉霸為廣陵王,後裔世居廣陵,形成大族。有東漢劉辨任清河太守,劉辨子劉瑜桓帝時官拜議郎。晉代劉頌官至廷尉吏部尚書,世居廣陵為名門望族。

臨淮郡 西漢漢武帝時置郡,治所在徐縣(今江蘇泗洪南)。轄29縣,包括睢寧、嘉山、盱眙、六合、天長、洪澤、淮安、阜守、建湖、鹽城、興化、東召、海安、泰縣、泰州、清江等地。此支劉氏為東漢光武帝之子廣陵思王劉荊,劉荊的兒子劉平封俞鄉侯。劉平子劉彪襲封,由於待奉繼母以孝而著名,世號仁義侯。彪生玄,玄子劉熙仕魏,官至尚書郎。熙子劉述任東平太守,述子建任晉代永城令,世居臨淮。建子劉會之曾孫劉顏英為宋之給事中通直散騎常侍,英生二子:隱人、逸人梁末又徒居晉陵(常州)此後劉隱人的五世孫劉子翼曾在唐朝官至著作郎弘文館學士,其子劉韋之事武則天為宰相,名聞天下,此即劉氏家族之臨淮支派。

琅邪郡 秦朝置郡,治所在今山東膠南琅邪臺西北轄51縣。西漢改為國移治東武(今山東諸城)和開陽(今山東臨沂)。此支出自東漢光武帝之子劉京,封琅琊王,衍為望族,其後裔劉猛官至宗正,晉有劉超,是齊王劉肥後裔,劉肥子劉章封城陽王,七世封臨沂縣慈鄉侯,子孫繁盛。劉超初任琅琊國記室掾,隨晉元帝渡江,後封為零陵伯,官至左衛將軍,劉超的父親劉和為琅琊國上軍將軍,這一代劉氏皆漢皇後裔。

蘭陵郡 東晉從東海郡分置,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5縣。此支為西漢元帝時封劉宜蘭陵侯其後裔為蘭陵主脈。

東海郡 漢初由郯郡改置,治所在郯縣(今山東郯城北)。此支劉氏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子劉疆,為郭皇后所生,立為太子,郭後廢劉疆請就蕃國封東海王,後裔嗣王侯者甚眾,衍為望族。

丹陽郡 西漢由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17縣,在皖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脈以西一帶地區,三國時移至南京。此支劉氏為西漢景帝之子劉非為江都王,劉非三子丹陽侯劉敢多代世襲爵封,衍為大族。另外有長沙王劉發之後裔,有一位世居巨容的劉鄴曾認唐懿宗、僖宗兩帝的宰相,聲名大著自成一派號丹陽劉。還有齊悼惠王劉肥(劉長子)的後裔劉談,在晉元帝時任丹陽尹,後來官至尚書,子孫有名望,亦號丹陽劉。此外還有劉邦的從兄劉賈,被封為荊王,子孫以官為姓改為荊氏,人煙繁盛,亦號為丹陽劉的分支。其荊氏族譜載:“始祖荊王賈高帝從兄也,帝懲秦,孤立而亡,故大封同姓,一鎮撫天下,分江表二十二城,立賈為荊王,後淮南黥布反,王戰敗身殂,葬於潤州京口,立廟春秋祀焉”。

宣城郡 晉從丹陽郡分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此支劉氏淵源失考。宋代有劉琦,字公玉,博學強覽,立志峻潔。歷任都官員外郎、歙州通判、侍御史。清代有劉南英,字宇千,詩人。尤精琴理,著有《琴學集成》。

南 郡 戰國秦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荊州)。此支劉氏為西漢代王劉義後裔。據《元和姓纂》,南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兒子代王劉參曾孫代王劉義的後裔。南朝宋時有劉凝之,其父劉期公官衡陽太守,家于枝江為大族。劉凝之慕老萊子、嚴子陵為人,性好山水,攜妻子泛游江湖,隱居衡山,終身不仕。

高陽郡 東漢置郡,西晉設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保定一帶)。此支劉氏為漢平帝時所封淮陽憲王之子,西漢高陽侯劉並後裔。

高密國 西漢膠西國改置,治所在今山東高密。此支劉氏為西漢城陽共王劉章後裔。

竟陵郡 西晉由江夏郡分置,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鐘祥)。此支劉氏為西漢魯恭王劉餘後裔。

長沙郡 始建於楚國,漢初改為長沙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此支劉氏為長沙定王劉發後裔。

河南郡 西漢由秦三川郡改置,治所在今洛陽東北。此支劉氏主要出自匈奴。

廣平郡 西漢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此支劉氏為西漢景帝之子趙王劉彭祖後裔,跟南陽劉氏血緣較近。劉彭祖之子陰城思侯劉蒼死後嗣子有罪不得立,徒居廣平(今河北)的肥鄉,後來傳至劉蒼的第十一世孫劉澡,其玄孫劉祥道曾為唐太宗的宰相,祥道的兒子劉齊賢(後更名景先)亦曾相唐高宗。同時期劉祥道德弟弟劉應道也在唐朝官至吏部郎中,他的曾孫劉從一接著于唐德宗時為相。短短期間內一門三相,其富貴地位可知,難怪他們以廣平名自立一派了。

範陽郡 三國魏由涿郡改置,治所在涿縣(今河北涿州)。此支劉氏為西漢長沙定王劉發後裔。

東萊郡 西漢置郡,治所在掖縣(今山東萊州),東漢時移治黃縣(今山東龍口東)。此支劉氏為西漢城陽景王劉章後裔。

陳留郡 西漢置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陳留城)。此支劉氏淵流失考。

濟陰郡 西漢由濟陰國改置,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此支劉氏興起於唐朝,淵源失考。

京兆郡 原為京兆尹,始建於西漢,三國魏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西安)。此支劉氏興起於隋唐朝,其淵源一說來自蜀漢劉氏,一說來自楚元王劉交之後。

廬陵郡 東漢置郡,治所在廬陵(今江西吉安西南)。此支劉氏為西漢長沙王劉發後裔。

南康郡 西晉置郡,治所在雩都(今江西於都東北)。此支劉氏為西漢楚元王劉交後裔。

東 郡 秦置郡,治所在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此支劉氏為匈奴劉去卑後裔。

即墨劉 範圍在山東即墨、河北滄州、天津大港一帶。出自劉邦的長子齊悼王劉肥的後裔,劉肥佔據山東即墨一帶,地大物博,肥有十三子皆封為王侯,齊哀王劉襄、齊孝王將閭、朱虛王劉章、淄王劉志、濟南王辟光、膠西王劉仰、膠東王雄渠、管共侯罷軍、楊丘侯劉安、還有興居劉賢等均為王侯,世代相爵,形成山東望族,人才輩出,有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建威參軍劉伶,南北朝時期的梁左丞相劉顯,唐代劉德威先為揚州刺史後遷大理侍卿拜相位。其支《劉氏族譜》載:“唐貞觀元年,唐太宗矜憐世族,憫恤簪纓,命左右相高千廉、杜如晦、吏部尚書許敬宗、重定海內譜系,晦等披閱各家世代宗譜名諱,惟有劉氏自周及隋歷代簪纓,頒為天下望族,首推第一。”直至劉肥的第五十四世孫劉洪於永樂二年攜子侄由山東即墨遷河北滄州,又遷天津大港一帶,辟地種植,繁衍生息。

十二、劉姓堂號:

彭城堂 彭城是劉姓的共同郡望,也是漢家劉氏的發源地。曆有“古商大彭氏”之稱。因此,許多劉氏宗族都將自己的祠堂稱為“彭城堂”,以標明自己為彭城劉氏,是正宗的漢家後裔。甚至出自他源的劉氏,如匈奴劉氏、沙陀劉氏等,因年代久遠,譜系失考,上代失敘,也對外自稱為彭城劉氏,往往以“彭城堂”作為本族堂號。現今以“彭城堂”為堂號的劉姓,在中國南北各地和海外華人中都有發現。

藜照堂 除彭城堂外,劉姓宗族中另一個用得最多的、最為著名的堂號就是藜照堂,得名來自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

中山堂 中山是劉姓著名郡望,也是發源地之一。中山劉氏在劉氏各宗派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丁極為興旺,族裔眾多。當年開派始祖中山靖王就有一百多個兒子,是劉氏各派開基祖和當時各劉氏親王中最多的一個;此後,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劉開七、劉廣傳一宗,有十四個兒子、八十一個孫子,三百六十個曾孫,後裔子孫更是千枝萬葉,構成世界劉氏的主體之一。

蒲編堂 史書上說,劉備早年家居河北涿縣,因幼年喪父,家境貧苦,常與寡母編蒲席、販草鞋謀生。劉備稱帝後,常思昔日母親打鞋織席之苦,茶飯無味。

五忠堂 宋朝時期,福建建州、建陽劉氏一門忠烈,有五人死後被朝廷賜諡為“忠”,世人號稱“劉氏五忠”:建陽五夫裏的忠顯公劉韐、忠定公劉子羽、忠肅公劉珙,建州麻沙裏的忠簡公劉頜、忠烈公劉純。

墨莊堂 江西新喻人劉式,本為南唐進士,宋初官任刑部員外郎,為人酷好讀書,藏書豐富。劉式死後,夫人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死後沒有為你們留下什麼田莊產業,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可稱之為墨莊,希望你們在墨莊裏辛勤耕耘,好好繼承這份珍貴的祖業。”此後,劉式的兒子們遵從母訓,刻苦攻讀,最後都學有所成,成了名人。此事在當地民間和士大夫之間傳為美談,夫人教子有方,被人們尊稱為“墨夫人”,一代偉人朱熹還曾為此寫了一篇《墨莊記》以紀其美。

漢裏堂 所謂“漢裏”, “漢之故里”的簡稱。今江蘇徐州轄下的豐縣趙莊金劉砦,就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古沛郡豐縣中陽裏。舊時豐縣縣衙大門兩旁,都書寫有“漢高故里;古宋遺風”的對聯。這裏的劉氏家族,更以自己是漢代皇族後裔而自豪。

豢龍堂 據史書記載,當年劉姓的大顯祖劉累自小跟當時的豢龍氏學習馴養成龍的技術,所被夏王孔甲派去馴養龍。劉累因馴龍技術高超,深得夏王孔甲的賞識,被孔甲賜姓為禦龍氏。

七業堂、傳經堂 據《晉書·劉殷傳》記載,西晉人劉殷,字長盛,為人至孝,後發憤記憶,博通經史,官至侍中、太保、錄尚書事。劉殷自己博學多才,對兒子們也是要求嚴格。他有七個兒子,在他的教誨下,都專心治學,研究經史。其中,五個兒子分別學習《詩經》、《尚書》、《易經》、《周禮》、《春秋》“五經”,一人專攻一經,另有一個兒子攻讀《史記》、一個兒子攻讀《漢書》。他的兒子們後來都學有所成,成為當時著名的學者。當時北方的學術,以劉殷一家最為興盛。史稱劉氏“一門之內,七業俱興”。

鐵漢堂 劉安世是宋代的著名諫官,為人剛正不阿,敢於直諫,甚至多次當面觸怒皇帝。許多朝廷大臣對他又敬又怕,而奸臣蔡京則一意陷害。後劉安世被貶到梅州,蔡京曾派使者脅迫其自殺,但沒有成功。蔡京又指使一轉運判官前往殺安世,安世得知消息後毫無懼意,一邊繼續與朋友飲酒聊天,一邊為自己安排後事,並對人說:“死並不難。”後判官途中暴死,劉安世才倖免於難。當時另一位被貶到嶺南的大學者蘇東坡聽到此事,對劉安世大加讚揚,稱他他是“真鐵漢”。

清愛堂 清代山東諸城劉氏是清代劉姓家族中最著名也是最顯赫的家族,這個家族因出了劉棨、劉統勳、劉墉三個大臣而聞名天下。據說當年任朝廷大臣的劉棨家中祠堂落成,特請康熙皇帝禦賜堂匾,康熙因書“清愛堂”三字,並對劉棨說:“朕希望你們劉家父子在朝為官,都能做到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後來乾隆皇帝又再次為劉氏家族禦題了“清愛堂”的匾額。

磐宗堂 “磐宗”二字,典出《史記·孝文帝紀》。該書有如下記載:“高帝封王子弟,地域犬牙相制,此所謂磐石宗宗也。”

掩龍堂 相傳,西漢王朝十二帝之後,王莽作亂,篡漢自立為新朝,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漢文帝劉恒之子長沙王劉發之後,漢高祖劉邦第九世孫,南陽蔡陽人劉秀公雄才大略,起兵抗擊新莽,於昆陽大戰中擒莽複漢,建立了東漢王朝,史稱漢光武帝。相傳,劉秀公起兵之初,與王莽對陣,屢戰屢敗。一次,王莽追趕劉秀至我劉姓祠堂坐落的田野上,當時王莽追兵已近,劉秀在一馬平川的田野上無處藏身,形式危急,上帝派神靈及時下凡相救,仙人化作一位耕地農夫,趕著一具騾馬翻耕土地,他讓劉秀躺在剛翻過的地墒溝裏,並用新耕起的土壌把劉秀掩埋起來,為便於劉秀呼吸,他將蘆葦通節之後讓劉秀噙qin在口中。為不讓王莽發現劉秀,仙人將騾馬停在掩埋劉秀的地方。騾馬踩在劉秀身上使劉秀不堪重負,劉秀暗中祈禱騾馬虛起一蹄,騾馬果如此,以此劉秀獲救。因劉秀公為真龍天子,即位後在此建廟紀念,名為掩龍廟。此廟周圍窪地中長一種上下通節的蘆葦,騾馬站立時總是一蹄虛起,相傳是劉秀公遇難之後流傳下來的。又傳王莽有一條聞仙犬,聞到劉秀被掩埋土中,即以爪扒土,被仙人一鞭打死,為避免王莽趕至怪罪,仙人將一罐面疙瘩翻倒在地,聲稱是其妻送的飯被聞天犬扒翻,故將其打死。所以,掩龍廟周圍田野裏多有一種面砂礓,亦是那時流傳下來的。掩龍廟自東漢屢建屢毀,至光緒初年,我劉姓宗親乾公第十世孫磐塢先生(劉鴻文),在修繕我劉姓家譜的同時,出資監工,在此修建了我劉姓之家堂廟—掩龍廟,以示我祖人不忘天恩祖德,永遠紀念劉秀公獲救於此。總而言之,掩龍劉姓源祖為陶唐氏堯長子監明公,傳至十八世劉累公。直系遠祖為漢高祖劉邦公,近世始祖為自山東嶧縣東企彭鄉後孟社遊幕於穎的劉乾公。此乃吾掩龍劉氏之源流也。

掩龍劉氏正所謂:彭城分世業 穎水潤書田 五行金為首 八卦乾為天 逝者如斯夫 掩之誠是也。

其他堂號:地名堂號:沛國、沛豐、弘農、河間、梁郡、頓丘、南陽、東平、東莞、平原、廣平、廣陵、臨淮、琅邪、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竟陵、長沙、河南、穎川、太原、東萊、任城、高平、高堂、中山、西蜀、沙甸、安成、尉氏、南華、前溪、梓溪、燕翼等。典故堂號:邦聲、漢室、敬勝、道勝、屏山、八賢、黎煦、黎照、藜閣、藜光、青藜、燃藜、然藜、光藜、興藜、尚藜、寶藜、天祿、祿閣、校書、太乙、泰乙、然乙、表照、明經、授經、崇經、儒林、存著、惇典、郡馬、青雲、金蓮、花藪、冰鑒、二粟等。教化堂號:尚德、馨德、厚德、崇德、儉德、樹德、恒德、一德、德新、德聲、德馨、正倫、序倫、敘倫、敦倫、聚倫、彝倫、清倫、義倫、五倫、尚義、旌義、集義、立義、崇禮、崇讓、恭讓、強恕、忠定、忠賢、忠樂、武忠、懷賢、仁視、仁粟、仁本、立本、敦本、篤本、隆本、務本、宗本、報本、元本、本源、敦睦、敦厚、敬睦、九睦、思成、思孝、再思、永思、靜思、念祖、奉先、親親、怡怡、慶元、直介、佩三、守三、遠慶、崇慶、繼先、文明、孝友、忠孝、孝享、漫德、餘慶、衍慶、延慶、善慶、具慶、集樂、誠意、誠敬、世榮、嘉善、繼志、源仁、聚奎、崇高、永古、復古、崇古、存古、集本、明祿、嘉會、思遠、悠久、永言、敬愛、上升、文英、譜壽、八字、見複、振藻、如在、世錦、集英、兩全、繩武、華先、謹厚、德馨、肅紀、道勝、貽遠、暎武、餘蔭、聚芝等。自立堂號:泰來、曙光、永昌、永常、永泰、永複、永忠、永正、仲宣等。

時代在不停發展,人類在不斷進步。創造過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經過先輩們數千年的經營、創造、弘揚,到21世紀初的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代表輝煌的東方文明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

十三劉姓則是構成中華民族主體的大姓之一。

作為中華民族主要成員之一的劉姓,他當前的情況又是如何呢?他的最新面貌又是怎麼樣的?這大概也是每一個劉姓成員都想瞭解的問題。

在中國民間,很早以來就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另外歷史上也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這些說法都說明瞭劉姓的人口眾多,分佈廣泛,早已在為中國人的共識。據1987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人員杜若甫、袁義達在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千分之五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出版的《臺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一書基礎上利用電腦所作的綜合分析,劉姓為全國10大姓之一,人口數僅次於李、王、張3姓,排在第4位,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5.4%。據此推算,到西元21世紀初的今天,劉姓在中國地區的人口總數,約有6500萬。如果考慮到中國人口的實際總數(有估計為15億),再加上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和已完全本地化的劉氏後裔,則世界劉氏人口總數應該在8千萬以上。劉姓主要分佈在中國本士地區,此外還廣泛地分佈世全世界各地。在海外的劉姓,又主要分佈在中國南部和東部周邊國家,如東南亞南洋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印支三國;又如南北朝鮮、日本;其次則是北美、澳大利亞;再其次是歐洲和南美,非洲則是世界上劉姓人口相對較少的地區。在中國本土,據不完全的統計,劉姓的人口主要分佈在北部和中南部,如在北方,劉姓與李、王、張3姓一同為中國北方大姓,約排在第4位;而在中國東南,劉姓的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對要小在於在北方與中南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也排在前20位之內。有統計表明,劉姓人口在中國北方的北京市排在第4位,在遼寧、陝西二省也均排在第4位;而在華東的上海則排在第12位,在廣東省排在19位,在福建省排在第12位,在臺灣省排在第9位或8位;在四川省排在第4位。

從宗族支派上看,當代劉姓中,除少數成員明確屬於少數民族在漢化過程中改姓為漢字姓劉氏之外,絕大部分都自稱源於漢代皇族,是由2000年前那支曾創造過兩漢文明的古老豐沛劉氏一脈發派繁衍而成,都是漢之子孫、劉邦及其兄弟的後裔。在民間,甚至出現了“漢後無二劉”的說法,意思即天下劉姓都是漢朝皇族後裔。雖然現代劉姓大都屬於“漢室之後”,但具體來說,又分為幾大宗派,而且各個宗支所占比例也不一樣。

據不完全統計,現代劉姓主要有以下幾個較大的支系:一是楚元王劉交後裔彭城劉氏派,該支劉氏分佈範圍較廣,南北東西都有,但以北方較多。二是中山靖王劉勝後裔中山劉氏派,這一支劉氏人數眾多,但主要分佈在南方,以閩粵臺地區最多,其次是浙江、江西、兩湖、廣西、海南、港澳、雲貴川,另外在東南亞南洋的劉姓,也以源出中山的客家劉姓居多。三是長沙定王劉發後裔長沙劉氏派,該派劉氏又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系當年留在長沙國的一支,如安成侯劉蒼的後裔,主要分佈在江西、湖南兩省,並輻射到鄰近的鄂、川、江浙、兩廣、雲貴等省區;南支則是當年北遷南陽的東漢皇室後裔,主要分佈在北方的華中、華北、華東地區,另外還輻射到朝鮮、日本等國。四派為梁王劉武後裔劉氏,這一支劉姓主要分佈在北方的山西、陝西和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一帶,如今山東棗莊侯孟劉氏、山東滕州莊裏劉氏、劉邦故鄉漢裏堂劉氏、安徽阜陽掩龍堂劉氏都是梁王後裔。五為代王劉參後裔劉氏,該支劉氏也主要分佈在北方的江蘇、山東一帶。六是淮南王劉安後裔劉氏,這支劉氏主要分佈在今安徽省,再輻射到鄰近省區,人數也較少。此外,還有屬於荊王劉賈後裔和代王劉仲後裔等派的劉姓。

另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劉姓稱王稱帝者多達66人,先後建立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後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共歷時650多年,是中國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據統計,目前,劉姓約占漢族人口百分之五點四,超過6000萬,是中國第四大姓之一。由於兩漢王朝開始起,通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劉姓族人廣泛分居於華夏九州及世界各地,劉姓子孫繁盛,支脈眾多,分佈廣泛,故此才自然形成了“遍地劉”之說也。

十四、劉姓中華五大姓之一

劉姓是中國五大姓之一,與張、王,李、趙並稱。遠古堯帝的子孫中,有一個叫劉累的了不起人物,據說他能馴化龍和駕龍飛奔。劉累就是劉姓的始祖。又有一支劉姓,是以封地為姓形成的。周朝時候,有個貴族被封到劉邑做首領,子孫世代姓劉。劉邑就在現今河南偃師縣一帶。劉姓先人還有如【劉向】漢代時的著作家,讀書多,文章好,所著的書有《別錄》、《新序》、《說苑》等,流芳千古。【劉伶】晉代文士,愛喝酒,有才氣,稱為酒仙。他和另外的著名文人合稱“竹林七賢”。【劉禹錫】唐代大詩人,和白居易是好朋友。【劉伯溫】明朝開國功臣,幫朱元璋打下江山。後來他不願做官了,辭職回鄉。【劉宗敏】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中的著名將領。

現在我們姓劉的只剩下江西這一個省的姓氏比例最高,劉姓在江西是第一大姓,是江西人口最多的姓,在其他省市大概都是第三,第四左右!當代中國大陸地區劉姓有約64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4%。俗話說,張王李趙遍地劉。這是來自兩千年前應劭的《風俗通義》上,他將“張王李趙”連在一起,遍地劉當然指的是漢朝皇帝之國姓,張王李趙是漢朝皇帝的外戚,張氏為漢惠帝皇后,王氏為漢景帝皇后即漢武帝的生母,這兩位皇后在夫帝死後均曾稱制,很有影響;李氏為武帝夫人,最得寵幸,最後被霍光追封為皇太后,亦很有勢力;趙氏為漢武帝的婕妤,漢昭帝生母,被昭帝追封為皇太后,兩漢時外戚勢力相當大,常常左右朝政,“張王李趙”的來歷就是從此誕生的。

劉姓的確分佈很廣,但分佈比例不均衡。劉姓在今日中國分佈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具體從劉姓絕對人口數量在全國的分佈來說,又集中於四川、河南、山東、河北四省,這4省的劉姓人口占全國劉姓總人口的36%,其中,河南和四川分別集中居住有劉姓總人口的10%,為劉姓並列第一大省,這裏的劉姓分別占本省總人口的6%5.5%。其次分佈於湖南、湖北、遼寧、黑龍江和安徽,這五省的劉姓又占了人國劉姓總人口的26%。這樣,劉姓形成了華北、四川、華中、東北四大塊人口聚集地區。

從劉姓人口在當地各姓中所占比例來說,也是北方高,南方低。在遼吉黑大部、內蒙東部、河北、山東西北、新疆喀會地區,劉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2.1%;在青海以東、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區,劉姓的分佈頻率在4.2-7%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8.6%;在浙江、江蘇南部、福建大部、臺灣、廣東中部、海南南部、雲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東部、新疆西部地區,劉姓分佈頻率在1.4-4.2%,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5%;在其他地區,劉姓分佈頻率不足1.4%,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7.8%

據袁義達等人的研究,劉姓族人的血緣遺傳呈現以下特徵:劉姓人口中以O型血為主,約2039萬,占劉姓人口的31.6%;其次是B型,有1963萬人,占劉姓總人口的30.4%;再次是A型,有1835萬人,占劉姓總人口的28.4%AB型只有619萬,占9.6%
1.李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41%=88,900,000人。
3.張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07%=84,800,000人。
4.劉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5.38%=64,600,000人。
5.陳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4.53%=54,400,000人。
6.楊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3.08%=37,000,000人。
7.趙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29%=27,500,000人。
8.黃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

10.吳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05%=24,600,000人。

劉姓是一個遠古姓氏,自漢以後便成為了皇室國姓,歷經幾百則立足於世界東方,為世人所讚歎,劉姓人以姓劉而自豪!

五千年的世系傳承見證著劉姓家族的滄桑衍變,劉“斧”象徵著勇於開拓奮進、果敢決斷的精神,累公生而神靈可降龍,高祖三尺寶劍斬巨蟒,短短八年定乾坤,還有吾劉氏不能為乎?

借我鐵騎三千,興我浩蕩中華!飲馬恒河畔,劍指天山西;碎葉城攬月,庫葉島賞雪;黑海之濱垂釣,貝加爾湖面張弓;中南半島訪古,東京廢墟遙祭華夏列祖。漢旗指處,望塵逃遁—犯我大漢天威者,窮搜天下,萬裏追殺,覆其巢,斷其苗裔,戮其身,追其魂,屠其魄,雖遠必誅!

編著:劉振
2010.08.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