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的共产党员
林彪: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被开除党籍)。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建国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身亡。 刘志丹:1903年生于陕西保安。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陕北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北路军总指挥、第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率部东征,4月14日在晋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曾希圣:1904年生于湖南兴宁(今资兴)。第四期毕业。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团指导员、汉口教导团军事队队长等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共,被派往国民党军队任职,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调汉口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任秘书长。同年冬,调上海中共中央军委任谍报科科长,曾获取了国民党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的军事计划。1931年冬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1932年参与创建中共中央军委二局(情报局),任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到中共中央社会部、中央南方局、新四军军部等处工作。新四军第七师政委、 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部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兼豫西军区司令员。中共皖北区委书记兼第三野战军皖北军区司令员、 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1968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
李运昌:1908生于河北乐亭。原名李芳岐。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军校派他带领第四期一批提前毕业的中共党员骨干组成的干训队,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学习研究农民运动问题。结业后,李运昌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到汕头彭湃同志处搞农军工作,并担任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农军部主任。
1927年,李运昌和杨石魂、林甦、陈魁亚等决定举行武装暴动,18岁的李运昌(当时仍用名李芳歧)为潮普惠三县军事委员会主席,杨石魂为副主席,下设前线指挥部,由李运昌任总指挥,何石任副总指挥。
“惠潮梅农工救党军”(后改为革命军),黄埔二期学员吴振民任总指挥兼第一团团长,钟彭任第二团团长,李运昌任第二团党代表。部队损伤惨重,总指挥吴振民同志壮烈牺牲。李运昌带领部分队伍突围,整编为湖南革命军第二师独立第一团,继续转战江西一带打游击。被打散。1927年11月返回北方。1928年,李运昌中共乐亭县委县委书记,滦乐中心县委书记,29年1月,调任顺直省委秘书。8月,在执行“飞行集会”任务中被捕,出狱后,在全国特路总工会任特派员。1935年春,任中共京东特委特派员,期间开始使用“李运昌”这个名字。1936年4月,被任命为京东特委书记。7月,李运昌帮助唐山建立了中共唐山工作委员会。1937年5月初他到达延安后,先参加了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白区工作会议。在延安期间,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接见了李运昌并任命李运昌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两名团级红军干部李润民、孔庆同,随李运昌一起返回冀东开展工作。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司令员、中共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中共热河省委书记等职。建国后,曾任交通部常务副部长、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后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倪志亮:1900年生于北京市。第四期毕业。1924年春入陕军。1925年秋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被捕。广州起义时被起义部队开释,遂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初参加红军,后因病掉队。3月去豫东南的新蔡县,5月任县工委干事。10月组织鄂东北红军游击队任队长。 任红军大队长支队长团长师长。彭杨军政干部学校校长。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司令部参谋长。1935年4月参加长征任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长。 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金川军区司令员红四方面军步兵学校校长。到陕北后与抗日红军大学合并。 1937年1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兼第一科第二队队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豫军区司令员。 41年6月调任中共中央军委第四局副局长。出席七大。。458月赴东北。任辽北军区司令员西满分局委员常委吉江军区司令员。嫩南军区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 嫩江省委常委。西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事政治大学西满分校副校长。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副校长。 1949年任武汉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事政治大学副校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大使,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起到军事联络员的作用,952年2月奉调回国。任后勤学院副教育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1965年12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郭化若:1904年生于福建福州。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教导师参谋长、延安炮兵学校校长、第三野战军九兵团政委等职。建国后,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11月26日病逝。 段德昌:1904年生于湖南南县。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第六军军长、湘鄂西省委委员和军委分会主席团委员等职。是湘鄂西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33年5月1日在“肃反”中被错杀于巴东金果坪。 袁国平:1906年生于湖南邵阳。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八军政委、红军大学政委、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王世英:1905年生于山西洪洞。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兼中央军委敌工部长、天津军管会参谋长兼警备副司令员等职。建国后曾任山西省省长等职。1968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伍中豪:1903年生于湖南耒阳。第四期毕业。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营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红二十一军军长等职。1929年在江西安福遭地主武装袭击牺牲。 李鸣珂:1899年生于四川南部县。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等职。1930年4月在重庆被捕后被杀害。 李天柱:1899年生于湖南耒阳。第四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湘赣省军区副总指挥、第八军代理军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在江西寻乌突围战斗中牺牲。 曾中生:1900年生于湖南资兴。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军委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等职。因反对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的“左”倾错误而屡遭打击及监禁。1935年被杀害于四川北部的卓克基。 陆更夫:1906年生于四川叙永。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等职。1933年在广州牺牲。 方之中:1907年生于湖南华容。第四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鄂西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华北野战军第二十兵团第二○○师师长等职。建国后,曾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7年病逝。 曹广化:1905年生于安徽寿县。第四期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部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团政委、东北野战军后勤部运输部政委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病逝。 周文在:1906年生于江苏常熟。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曾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建国后,曾任福建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病逝。 陈毅安:1905年生于湖南湘阴。第四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等职。1930年8月在长沙战役中牺牲。 赵尚志:1908年生于辽宁朝阳。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1942年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壮烈殉国。
洪 水:1908年10月1日生于越南河内市郊嘉林县人,1924年底, 来到中国参加了李瑞(胡志明)创办的政治训练班和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6年3月 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1927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1934年1月,他参加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创立,洪水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1937年夏,洪水是晋东北特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除夕,29岁的洪水与23岁的陈剑戈喜结连理,他们的结合被称为“八路军中第一婚”。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喜事,但洪水却因此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因为八路军有规定,抗战期间不允许结婚。此事一度惊动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自过问此事,认为一律禁止结婚有悖常情,不利于稳定军心。考虑到战争期间的特殊情况,随后中央下发文件,修订了对结婚的条件限制,颁布了“二八七团”规定,即符合年满28岁、7年军龄、团级以上干部条件的,准许结婚。许多老同志至今提起洪水,还念念不忘他以挨批为“代价”,为他们做了一件好事。1938年3月, 洪水出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报《抗敌报》副主任, 1945年11月,洪水告别延安的战友回到越南,任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后来出任第四联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8年1月,洪水被授予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年仅39岁。洪水对军衔有想法,与包括武元甲在内的一些高级将领相处得并不融洽。1950年洪水重返中国。在中共中央***部、中共中央联络部工作,后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监部(后来与总参谋部合并)工作。在条令局副局长以及《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的岗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启动军衔制,起初,有人认为洪水没有参加解放战争,只被定为正师级。此事惊动了周总理,在他亲自干预下,洪水最终被定为正军级,授予少将军衔,洪水成为同时拥有中越两国少将军衔的第一人。1956年初,洪水被诊出肺癌晚期,中国政府派出专列及专职医生护士,一直送到广西凭祥市友谊关。 1956年10月 21日,两国将军洪水回国不到3周,即在河内逝世,年仅48岁
王全善1907-1930 河南唐河 共产党 广州起义工人纠察队大队长 万 仁1906-1928 湖南郴县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第七师独立团团长 邓 益1903-1931 江西吉安 共产党 红军红一军团红二十一军副军长 邓公衡1904-1934 湖南浏阳。1925年初,投奔国民革命军第六军。1926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回原部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六军电信大队中尉分队长。少校大队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因倾向共产党,遭“清洗”出伍,遣送返乡。1929年加入中共。1930年上半年,先后任浏阳县十区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肃反委员、赤卫委员,浏阳赤卫第三师师长等职。曾率赤卫师协同红六军攻克浏阳县城,并参加第一、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同年冬起,先后调任浏阳县苏维埃政府警卫总队队长、红十六军七师一团副团长、湘鄂赣边警卫二团团长,1933年11月,率部在湖北通山遭围,突围中被俘,并押至长沙国民党湖南省清乡司令部受审。1934年5月8日,被杀害于长沙南门外雨花亭。 丘棣华(1901—1931),福建上杭人。原名绍棠,又名丘山。1925年,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12月加入中共。1926年春,往南京、上海发动工人群众准备支援北伐战争。军校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在叶挺独立团任侦察排长。7月27日,在湖北汀泗桥战役中受伤。10月北伐军进入武昌升任侦察连长。27年秋,参加南昌起义,任叶挺十一军的独立营营长,10月,起义军潮汕失利后,奉命转移疏散回家,与上杭中共党组织接上关系,出任中共旧县支部书记。1929年8月领导旧县农民暴动成功。1929年8月率旧县、才溪、通贤一路赤卫队与白砂、古蛟赤卫队汇合攻打上杭城未果。同年9月再次率第六赤卫大队配合红四军打入上杭城。上杭县赤卫大队改编为上杭县赤卫团任团长。年底,任闽西红军红六团团长。1931年5月,在闽西“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中,遇难于白砂。 王侃予1900-1928 四川资阳 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又名侃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连指导员,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连指导员。1927年10月回广州,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秘书,同年12月与吴展将黄埔军校特务营拉往市区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率部往东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中共师委委员,第四师政治部主任。1928年夏被捕,同年秋在广州牺牲。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 马 载1905-1997 河南安阳 共产党 轻工业部顾问,1925年8月至1926年6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6月至1927年1月任省港工人教导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团连党代表。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0月至1928年春任中共河南安阳县军事干事。1928年3月至11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开封联络处负责人。同年11月至1929年3月任河南林县天门会军士。1929年3月至1930年9月任中共河南新乡县委书记。1930年10月受河南省委委派,到彰德恢复党组织,建立中共安阳县委,任中共安阳县委军事干事,马载任中共安阳县委书记。1932年7月,马载领导六河沟煤矿工人大罢工。1932年10月,马载到磁县参加领导武装暴动失败后被捕。关押到国民党北平高等法院看守所,被判12年徒刑。 1937年8月,马载被营救出狱。先后任平山县委组织部部长、盂平县委书记、冀中十分区地委书记等职。1944年任晋察冀北岳区党委巡视团团长。同年11月任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第六队支部书记。1945年,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载曾任热河省委组织部部长、热辽地区地委书记、热河省委副书记等职。1948年12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热河省委副书记。后随军南下。 1949年8月至1952年8月任衡阳铁路管理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等职。1952年8月至1953年底任全国供销总社生产局局长。1954年8月至12月任新疆石油公司党委第一书记。1955年1月至8月任新疆中苏石油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同年10月至1956年6月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常务委员。1956年1月至1958年9月任石油部基建司司长。1958年9月至1962年5月任四川石油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58年10月起)。1963年11月至1966年任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理事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1978年3月任轻工业部顾问。1997年8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受正部长级待遇)。 王展程(1902~1929) ,湖南石门人,中共党员,1925年秋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第二十八团参谋长,第二纵队参谋长。参加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和赣南、闽西地区游击战争。红五军教导队任军事教员。1929年1月,红四军、红五军混编后,王展程随彭德怀部留守井冈山,并任军部参谋长1929年随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突围。在遂川县大汾圩遭到敌军伏击,伤亡很大,整个部队被打散,王展程夫妇也与红五军失去联系。在湘赣边界小镇戴家埔被地主武装“挨户团”抓获,惨遭杀害。 方复生(1905——1968),一作福升,字旭初,又名捷三。湖北省襄阳县程河西刘村人。1925年8月,加入共青团。11月,经萧楚女介绍,考人广州黄埔军校,为第四期学生。192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1月,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叶挺部历任见习班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参谋等职。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疏散后,他失掉了组织关系,从广东辗转抵达上海,找到了党组织。12月赴苏联,在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军事。学习期间,他改了个俄文名字叫康斯坦丁诺夫。后又被派到远东,在赤塔、伯力做华侨工作。1932年回国后,在内战中因腿部负伤,隐蔽在一个山村群众家,与部队失掉联系。1937年,他从报纸上看到傅作义在百灵庙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后,相信党组织一定会在抗日前线,于是他辗转北上到达绥远。几经周折,终于在山西苛岚找到贺龙部队。后经贺龙、关向应证明,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军籍。历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教导团员、教育处主任、抗大七分校训练部长、教育长等职。1944年4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三五八旅参谋长、西北解放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等职。1950年8月,调外交部工作。后被派驻匈牙利大使馆参赞。1953年9月奉调回国,任外交部苏欧司专员。1955年,调天津市人民委员会任外事处主任。1963年起,任天津市政协常委。。“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肺气肿复发,1968年7月31日含冤逝世。
牛万金(1905~1940) 山西灵石人。 1925年冬加人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炮兵团连长、营副。1927年国民党“清党”中人狱。抗日战争爆发前获释出狱,任山西牺盟会决死第二纵队随营学校军事教官,山西新军独立第二旅参谋长,新军教导师参谋长。1940年春因积重伤病不治,在家乡逝世。
石仲伟(1902~1991)陕西富平人。中共陕西富平县委军事委员、常委,从事农运和兵运工作。1929年被党委派入武汉新编第一师作兵运工作,与柯庆施等策动该师部分士兵,于湖北宜昌发动兵变,组成红七军,任前敌委员会委员。失败后在中共武汉军委工作。后与程子华等发动大冶兵变成功。1930年再入河南杨虎城部十七师从事兵运工作,任中共京汉军委委员。1932年任富平县教育局长,曾将被捕入狱的习仲勋救出。1933年参加西北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政治部组训科长、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转任《甘肃日报》编辑。抗战爆发后,任第十六军政治部秘书,第三十八集团军(邓宝珊部)总部秘书、机要室上校主任。1945年后任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秘书、主任秘书,三原县县长。1949年5月率部起义,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秘书科长,民革西安市副主任委员,西安市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1991年1月在西安逝世。著有《抗日同盟军最后从察北南下的真相》、《西安事变的两件史实》等
叶镛(1899-1928) 四川省乐至县人,1926年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四期,在校参加国民党。毕业后,任该校武汉分校第一大队区队长,1927年在武汉任中央独立师连长,参加讨伐杨森、夏斗寅叛乱。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国民党党部负责人,同年随军官教导团进驻广州,任第一营营长,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参与组建工农红军第四师,任师长。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队伍转移东江,参与领导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1928年6月被敌逮捕,后遭杀害。
刘弄潮(1905年出生)
四川灌县人。中共党史学家。1923年北京大学旁听生。1925年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后从事团的工作,曾任吴玉章秘书、广州书院讲师及武昌第二中山大学代理预科主任。1927年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2年被山东军阀逮捕。1936年出狱。之后曾作川军策反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人事部工作。1952年重新入党,调任清华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授。著有《李大钊著述目录试编》、《李大钊同志年谱简编》等。
刘煜祖:山西洪洞 (赵城?)1905年 -1927年7月,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他约王世英、乔自达、燕廷标、席树声等,远奔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在二团一营入伍。1926年元月,转入政治科。10月,被分配在北伐军政治部工作。不久,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派他和周光东、杨景富等四人,带领北伐军宣传队30余人,回山西工作,行至河南时,因北伐军同张作霖部队作战而返回武汉。1927年7月,武汉政变后,随党组织转入南昌。在叶挺将军部下任连长,后任副营长。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转战广东,湖南。在向井岗山会师途中,英勇牺牲。 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一团代团长
乔自达(黄埔四期,南下东江牺牲)
孙大安(1906—1932)山东莘县人。925年秋,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加入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第一团四连见习官,随军北伐。发表《蒋介石指使倪弼枪杀陈赞贤》的演说。 1927年秋,与赵以政、王寅生、聂子政等人,以“军事特派员”的身份回到聊城一带,中共鲁西县委成立,被选为县委委员。 1928年1月14日,参加阳谷坡里农民武装暴动。任起义部队的军事部主任。 暴动失败后到南京,入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高等教育班学习。1930年10月任国民党第二十六军第三师十七团少校团副。1931年12月在闽赣交界处率部起义,加入红军。1932年,被派往福建闽侯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32年秋在福建闽侯被害
向浒,字伯虎,湖北汉川人,1924年春在上海大学由刘华、徐梦秋(后叛变革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经其父向岩(辛亥老人)联系,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1团8连,因学习刻苦,其野外演习笔记被印成教材供全校使用,毕业后分配到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分校当排长。叶挺24师教导队中队长,南昌起义失败后辗转到上海,在街头邂逅叛徒险被认出。经党中央决定,与刘伯承、吴玉章等40余人乘船赴苏联学习,始学炮兵,因有美术才能。远东党委惜才,1932年进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1935年转入该院本科专攻油画。1934年结识徐悲鸿。1937年4月,到贝加尔赤塔军区做军事特派员工作,被捕,1939年5月无罪释放,恢复了党籍、军籍。参加卫国战争,获颁“保卫列宁格勒”军功章。1955年夏恢复中国国籍和中共党籍,回国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1983年8月19日3时伯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吕赤,四川人,共产党员,第四期黄埔军校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红军教导队是1927年底成立的,是我军第一所干部学校,队长就是吕赤。 1928年春季,被陈伯钧上将误杀。
文强(1907—2001),号念观,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他是毛泽东的姑表兄弟,在黄埔军校与林彪同期,与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同班,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红一师师长兼政委,领导四川23个县,后因叛徒出卖被捕,成功越狱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影响而离川到沪,在寻找周恩来申诉未找到人的情况下脱党。1936年秋,文强被任命为国民党参谋本部乙厅任上校参谋。1937年8月,被戴笠委任为上海三极无线电传习所所长,秘密身份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上校处长。1940年秋,文强改任上海统一行动委员会兼军统局策反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强在“珍珠港事件”前夕,根据得到的情报资料,经分析判断,得出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结论。但人们怀疑情报的真实性,没有被引起重视。 1942年,戴笠委派文强为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1944年11月初,戴笠任命文强为北方区区长。此间,文强曾将华北、东北近百万之众的汉奸部队策反过来,因此以特殊功绩而晋升为中将。 文强是在日本投降后,第一批奉命到东北接收的国民党要员之一。 1948年8月,任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处中将处长、办公厅主任。1948年9月应杜聿明邀请,去徐州出任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淮海战役被俘,1975年3月获得特赦出狱,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职委员。
崔达泉: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湖北襄阳 出生年月:1905年 牺牲日期:1928年 又名崔舒。曾就读于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二师”学生运动。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到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曾任连长。1928年4月,被派回襄阳进行革命活动,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鄂北总队队长。10月22日,率领部队攻打张家集团防局,打死团防局长及团丁多人。不久,在枣阳县翟家古城与敌作战中牺牲。
李谦: (1909--1931) 湖南湘阴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到广西从事兵运工作,任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副大队长,率部参加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第二十师师长。1930年底率部东征粤北,后在乳源梅花村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牺牲。
廖宗泽:1902年生,成都市华阳县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原系中共党员,曾参与广汉武装暴动,失败后去南京。1932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入戴笠在南京办的洪公祠“中央特警训练班”第一期受训,毕业后到杭州浙江警官学校特警班任队长、指导员。1937年2月任军统成都站副站长兼书记,1938年任贵州省会警察局督察长,1941年1月任军统局川康区副区长、区长,兼四川省特委会主任秘书和国民政府成都行辕调查课课长。1942年9月调任四川省缉私处处长,忠义救国军纵队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兵工署警卫稽查处(1946年5月改警卫处)少将处长。1949年11月14日,亲自签发杀害江竹筠等30人的密裁令,重庆解放前夕,担任保密局重庆破厂办事处处长,11月29日,策划和指挥了对重庆的爆炸破坏。网罗4000余人组成“重庆卫戍司令部独立第一师”,自任师长,准备到华蓥山地区打游击,到达广安时,发现被解放军包围,于是逃往蓬安、仪龙,最后潜伏于四川金堂县五凤溪,1950年5月被抓获归案。先关押在川西公安厅政训班,1955年底被解送重庆战犯管理所,1956年6月被转往北京公安部战犯管理所,1971年因脑溢血病故。
汤慕禹:又名汤茂如。四川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被派赴苏联入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毕业后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参谋长,11月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1931年3月任红三军教导团团长,随部转战荆(门)当(阳)远(安)一带,参与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鄂西临时分特委执行委员。后任红二十五师师长,兼独立第三团团长。1932年初率部返回洪湖地区,先后任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总队队长,红三军九师二十五团团长、师参谋长,红八师师长等职,参加了瓦庙集、张家场等战斗。同年10月在湖北荆门半边街战斗中牺牲。
邹琦,1905年12月20日生于江西省弋阳县。1920年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1924年于南昌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1926年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11月,邹琦参加方志敏召开的弋阳、横峰等五县中共党员会议,任中共五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平债委员会主任,次年4月,方志敏创建了土地革命第2军第2师第14团第1营第1连,邹琦任营长兼连长,率部转战在磨盘山区。年底,部队发展至2个连。邹琦任团长。1929年10月25日,邹琦任赣东北信江军政学校校长。1930年1月,邹琦任赣东北红军第1团团长。秋,任红10军旅政治委员, 1931年初,率部开赴闽北坚持斗争。入闽后,邹琦任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和军委会主席。5月,独立团进行整顿,黄立贵任团长,邹琦任政委。1932年11月,闽北红军独立团扩编为闽北红军独立师,黄立贵任师长,邹琦任政委。率部征战闽赣边。1933年4月,当选为闽赣省省委委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邹琦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留在原地坚持斗争。1935年7月,邹琦与军区司令员唐在刚等率部转战在赣东北,脚部再一次负伤,柱杖行军。20日,邹琦不幸被俘。1936年4月被害,时年31岁。
刘争:(1900~1931) 湖南南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在江西参加武装游击斗争,后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1月17日被捕,囚禁狱中,2月7日在龙华遇害。
凌霄,1905年9月18日生,贵池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初任广州工商缉私队队长,继任广州海员船工工会书记,活动于汕头、厦门、广州和香港之间,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夏,凌霄调至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教导师参加了北伐。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先后先后任连指导员等职。1927年秋,凌霄奉命回到广州,打入广州海关税警队,秘密从事革命斗争。创建中共贵池特支,任特支书记兼组织委员。1930年初,任中共贵池县委第一任书记兼武装部长。2月,被派到潜山参加请水寨暴动,任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同年6月,凌霄任红军独立第二师副师长。1931年初,任中共铜陵特支书记。从1931年5月起,参与中共徽州工委和中共秋浦县委的组建工作,并在秋浦、贵池、祁门、宣城、泾县等地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4年秋,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牺牲,年仅29岁。
、
赵以政(1904~1928) 字存礼。今东昌府区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26年,被分配到北伐军第三路军,任排长、工兵连长等职。北伐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受中央军委派遣,以军事特派员身份由武汉回到聊城(今东昌府区)。27年10月,中共鲁西县委成立,赵以政任县委委员,策划坡里暴动。28年1月暴动失败后,赵以政任中共鲁西县委代理书记。6月8日被捕,6月19日被害。
康明惠(公元1898~?),号恩溥,化名悯怀,今四川温江涌泉乡梵音寺宋家石桥人。民国11年加入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该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第二届候补执行委员和第三届执行委员,以及四川省学生联合会秘书。民国12年7月2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民权运动大同盟”会上当选为庶务股长。民国14年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工兵科学习。毕业后,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蔡廷锴部任工兵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后随蔡部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在起义军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发的第二天,被认为有共产党嫌疑,被勒令离开队伍。 民国16年底,明惠回到温江,次日即被县禁烟局局长以共产党嫌疑和贩卖烟毒的罪名将其逮捕入狱。因无实据,被取保释放。 民国18年,经中共川西特委批准解决了他的党籍问题,任支部书记。后任温江县第三区区团长。民国20年5月,经组织决定,辞去区团长职务。 民国20年9月,奉命调离温江,临行前,秘密返回温江向党员传达上级决定,交待工作,叮嘱温江特支同志:“在白区工作,态度要灰色,避免无谓牺牲,不要图戴红帽子,要积蓄力量,待时战斗。”以后便失去音讯。
黄让三,湖南省宁乡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1月进人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曾参加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10月1日至4日,部队与敌鏖战,战斗中黄让三负伤。后与负伤的二三十名伤员奉命留在大埔,由中共大埔县部委负责治疗。黄让三伤愈后便在大埔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指导农民自卫军。后任由农民自卫军整编的中国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军事教官兼第一营营长。县委委员。十五团参谋长兼第二营营长。1928年8月牺牲。
朱实夫 1936年1月起事,捣毁德王的军械库,拼战终夜,将德王的保安队千余人拉出。经南京军政部批准,编为绥远省蒙旗保安总队,任少将副总队长兼第二大队大队长,驻兵归绥(今呼和浩特)。1937年春,该部改编,改任第二大队大队长兼训练长。“七七”事变爆发后,保安总队奉命防守百灵庙,率第二大队分防大庙子。1938年夏,绥远蒙旗保安总队改编为蒙旗保安旅,任第二团团长。1939年夏,该旅改编为新编第三师,又改任第八团团长。1940年,率新三师精锐进至滩上,担任包头对岸河防。1941年春,升任该师少将副师长。同年夏,新三师奉命移兵甘肃东部整编,负责辎重转运。时至三伏盛暑,督部长途行军于赤地荒漠,劳累过度,臂上腿上旧伤复发,医治无效,于9月25日去世。殉国后,国民政府曾于1942年3月30日明令褒扬其“转战荒漠,以寡敌众,裹伤喋血”的抗日事迹
朴建雄1906- 朝鲜平安北道 韩国民主自由同盟中央委员,郑律成的姐夫,韩国独立运动先驱者,中国黄埔军校4期学员,参加过中国广州起义;
李 芬1904-1934 湖南沅陵 共产党 湘赣军区政治部代主任,苗族,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共。毕业后参加北伐。1929年起任红军第五军连党代表,红三军团五军三师九团政委,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营政委,红七军二十一师政委,参加江西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秋率部往湘赣革命根据地,任红军学校湘赣第四分校政委,湘赣军区新编独立师政委。1934年1月任湘赣军区政治部代主任,同年,在平江黄金洞战斗中牺牲,年仅30岁。 李 果1897-1931 广西龙州 共产党 红军第七军独立团代理政委 李 斌1908-1930 湖南醴陵 共产党 红军第十一军第四十七团团长兼参谋长 李大德(1905~1928) 陕西咸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返西北,任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大队长兼中共支部书记。1928年初人洛南许权中旅教导营工作,后参加渭华起义。1928年5月任陕东农民赤卫队大队长。同年7月1日在保安被包围,弹尽粮绝牺牲。 李亚声1903-1930 湖北谷城 共产党 中共汉口市委学运委员1903年—1930年10月28日)。1925年年底,被组织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任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和南昌起义指挥部后方总队长。1928年春,奉命回谷城县担任县委书记。发动了盛康、茨河武装暴动。1928年5月,调任中国工农红军鄂北总队党代表。1929年,受党组织派遣,到武汉领导学生运动。1930年9月28日,因叛徒出卖被捕。30年就义。 李实行(1902—1931),湖南衡山人。北伐战争开始后,途经湖南时,被任命为衡山县农民运动指导员。北伐军占领武汉时,又奉命赴武汉主持国光书店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被派回湖南从事武装斗争。1928年春,在浏阳参加刚组建的浏东游击队。1928年7月,浏东游击队扩建为平(江)浏(阳)游击队时,被任命为队长。同年秋,率队与红五军二大队合编为第三纵队,任该部第五大队大队长。29年4月,担任红军湘鄂赣边境支队纵队长。9月,任红五军第二纵队队长。30年7月,任红五军第一师师长。31年8月6日,左腿中弹骨折,牺牲 陈 耿1905-1933 福建崇安 共产党 闽浙赣军区武装部第一科科长,闽北红军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1929年底,闽北第一支正式红军队伍——红五十五团成立,陈耿为团长。1930年4月,陈耿兼任崇安县苏维埃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8月,又建立起了红军教导团,陈耿再兼团长。 1930年10月初,奉中央命令,闽北苏区与赣东北合并,五十五团和教导团开赴江西编入红十军准备攻打南昌。陈耿被调往赣东北,先后任红十军第八十二团参谋长、闽浙赣省军区武装部第一科科长等职务。陈耿对职务的改变毫无怨言,继续为培养红军军事干部和地方部队的建设尽力,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坦荡胸怀。1933年9月,在赣东北“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 陈子杰1904-1931 河南尉氏 共产党 中共尉氏县委委员 新郑县保安大队大队长 陈介生1907-1971 四川南部 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 重庆市党部副主任委员 陈业炽1905-1931 海南文昌 共产党 琼崖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常委 陈丹青1905-1986 广东梅县 国民党 国防部少将高参 陈致训1903-1932 海南琼东 共产党 中共琼东县委书记 陈林达1904-1958 湖南湘潭 国民党 新编第五军中将军长 陈树华1907-1990 湖南新化 共产党 国防部史政局少将代理局长 陈德明1898- 贵州遵义 国民党 解放军贵州省军区遵义军分区司令员 张 奇1905- 湖南零陵 国民党 解放军第二十八师师长 张 玺1906-1990 湖南新化 国民党 第一兵团少将高参 张士智1904- 陕西周至 国民党 陕西秦岭守备区少将司令 张与仁1907- 河南尉氏 国民党 新编第三军副军长 张云川1904-1965 安徽萧县 国务院参事 民盟中央副秘书长 张东皖1903-1932 陕西横山 共产党 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 张世光1905- 湖南平江 国民党 第十军少将军长 张廷镛1904-1976 陕西兴平 国民党 第十八绥靖区司令部少将秘书长 张汉铎1900- 山东即墨 国民党 整编第三十六旅少将旅长 张志远1903-1945 四川荣县 国民党 第二十六师副师长 张亚良1903-1927 湖北黄梅 共产党 中共鄂东特委军事委员 张铁珊1899-1935 湖南平江 共产党 湘鄂赣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鼎和1901-1936 安徽合肥 共产党 文学研究社和北方左联执行委员 严子汉1898-1928 湖北钟祥 共产党 中共荆钟特委书记 邹 琦1905-1936 江西弋阳 共产党 闽浙赣军区参谋长 何 昆1898-1930 湖南永兴 共产党 红军第十四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何子凡1903-1932 安徽金寨 红军团长 苏先骏1905-1930 湖南浏阳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 余少杰1907-1928 广东鹤山 共产党 中共广西省特委委员 右江农民第三路军总指挥 肖 芳1905-1931 湖北罗田 共产党 鄂豫皖红四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四团团长 肖克允1899-1933 湖南嘉禾 共产党 鄂东南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 吴风卿1906-1932 湖北天门 共产党 红三军第九师政治部主任 杨 超1898-1931-江西泰和 共产党 红军第二十军第一七三团团长 杨 琨1905-1968 云南昆明 国民党 第九兵团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兼新编第三军副军长 杨 蔚1905- 河南商城 国民党 行政院役政司司长 杨学哲1903-1930 海南万宁 共产党 江西省红军第二独立师政委 杨松柏1901-1933 河南固始 共产党 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常委 中共河南省工委巡视员 杜永瘦1906-1929 湖北荆门 共产党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 汤慕禹1904-1932 四川巴县 共产党 洪湖红三军第八师师长 周建屏1892-1938 江西金溪 共产党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副旅长 季步高1906-1929 浙江龙泉 共产党 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 广州市委书记 倪志亮1900-1965 北 京 共产党 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中将副部长 罗 汉1899-1936 湖北钟祥 共产党 鄂豫皖边区红军第三军第九师独立第一团团长 罗 毅1904-1931 湖南衡阳 共产党 红三军团第八军第六师第八团政委 林 铎1904-1927 福建上杭 共产党 南昌起义部队补充团团长兼党代表 林 彪1907-1971 湖北黄冈 共产党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国防部部长 元帅 郑 伦1903-1934 广东东莞 共产党 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科长 郑学影1905-1930 河南孟津 共产党 红十五军军长 段德昌1904-1933 湖南南县 共产党 红二军团第六军军长 胡 悌1904-1932 湖南湘潭 共产党 洪湖地区红军第四路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 胡少海1898-1930 湖南宜章 共产党 红军第二十一军军长 洪 水1906-1956 越 南 共产党 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少将副局长 赵 周1904-1931 山西高平 共产党 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师长 赵尚志1906-1942 辽宁朝阳 共产党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勇 夫1907-1967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 共产党 内蒙古日报社社长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 姚家芳1899-1935 湖北英山 共产党 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师长 饶绘峰1904-1931 四川忠县 共产党 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前敌委员 徐百川1901-1931 安徽合肥 共产党 皖西中央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 郭子明1899-1936 陕西渭南 共产党 湘鄂赣军区参谋长 郭绍平1906-1929 湖北随州 共产党 中共随县县委联络部长 桂仲锦1906-1930 河南桐柏 共产党 桐柏红军第二十五师第一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 唐天际1904-1989 湖南安仁 共产党 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袁 庆1902-1930 四川铜梁 共产党 中共长江局军委特派员 高伯礼1896-1933 四川内江 共产党 中共自贡中心县委书记 高建斗1902-1931 湖北黄安 共产党 鄂豫皖红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长 凌 霄1904-1935 安徽贵池 共产党 红军潜山独立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第一团团长 资桂林1907-1928 湖南耒阳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三团团长 黄 刚1905-1931 江西瑞昌 共产党 鄂豫皖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二十九团团长 黄河清1904-1930 江西宁都 共产党 中共长胜区委书记兼农民赤卫队大队长 曹广化1905-2004 安徽寿县 共产党 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中央纪委副书记 曹国勋1902-1932 安徽临泉 共产党 鄂豫皖红军第一军独立团团长 曹章柱1902-1929 湖南永兴 共产党 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五团副团长 第二路游击队副司令 阎普润1909-1938 河南唐河 共产党 国民党第一六六师第九九五团团长 舒玉章1901-1933 辽宁辽阳 共产党 红四方面军参谋处主任 曾士峨1904-1931 湖南益阳 共产党 中央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十一师师长 政委 曾希圣1904-1968 湖南资兴 共产党 中共中央委员 华东局第二书记兼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程让泉1904-1934 四川长寿 共产党 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上海外兵工委书记 鄢日新1898-1931 江西兴国 共产党 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五军参谋长 靖任秋1905-1996 江苏铜山 共产党 上海市第五、六届政协主席 谭 衷1902-1929 湖南耒阳 共产党 湖南赤色游击总队队长 谭庆南1897-1928 湖南宜章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参谋长 谭秋吟1906-1932 湖南华容 共产党 洪湖红八师参谋处长 廖宗泽1902-1951 四川华阳 国民党 军统局成都川康区少将区长 缪芸人1906-1930 四川合州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 经理科 李 英1900-1930 江西于都 共产党 于都暴动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陈绍舜1907-1932 江西横峰 共产党 中共赣东北省委军委秘书长 陈毅安1905-1930 湖南湘阴 共产党 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纵队长 吴芗生1902-1937 江苏武进 共产党 中共武进县委常委兼军委书记 吴奚如1906-1985 湖北京山 共产党 新四军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 后为武汉市专业作家 周为邦1900-1928 湖北黄梅 共产党 中共鄂东特委军委书记 鄂东游击队司令 林 野1904-1934 福建龙岩 共产党 中央红军第二步兵学校校长 范树德1906-1989 河北无极 共产党 中共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中央军区供给部长 黄彩德1901-1930 江西宁都 共产党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东路办事处主任 工兵科 李 锷1907-1934 湖南澧州 共产党 红军第十六师参谋长 李天柱1906-1935 湖南耒阳 共产党 湘赣省委军委书记兼湘赣军区副总指挥 林梦飞1909-1994 台湾台北 国民党 福建省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
郭 炳1905-1933 山西娄烦 共产党 鄂豫皖苏区红军第十二师参谋长
黄让三1902-1928 湖南宁乡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闽粤边游击队总指挥 于以振1904-1936 江苏金坛 共产党 中共上海南市区委书记 王寅生1904-1928 山东阳春 共产党 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 王荣甲1904-1930 湖北孝感 共产党 汉川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政委 文 强1907-2001 湖南望城 共产党 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代参谋长 文廷梁1907-1930 江西永新 共产党 红三军第八团团长 方 强1901-1941 上海青浦 共产党 新四军盐东行署主任 盐东县县长 白 鑫1902-1930 湖南常德 共产党 中共中央军事部秘书处秘书 刘 炎1904-1946 湖南桃源 共产党 中共苏中区委书记兼苏中军区政委 刘力劳1898-1931 四川富顺 共产党 中共上海市兵委书记 刘清和1902-1933 陕西三原 共产党 红军渭北游击大队代司令员 李成林1904-1936 朝鲜咸镜南道 共产党 中共勃利县委书记 李运昌1908- 河北乐亭 共产党 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 李鸣歧1905-1931 河南确山 共产党 中共河南省委委员 李明铨1906-1932 湖北房县 共产党 湖北省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县独立团团长 李逸民1904-1982 浙江龙泉 共产党 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李德芳1904-1930 湖北黄梅 共产党 中共黄梅县委委员 农民自卫军副指挥 陈永芹1899-1927 海南乐会 共产党 中共琼崖特委委员 琼崖工农讨逆军前敌总司令 陈修齐1904-1930 湖南宜章 共产党 红军第二十二军团政委 张有余1905-1930 安徽寿县 共产党 鄂豫皖红军第三十四师第二团团长 张俊之1903-1931 湖北荆门 共产党 湖广赤卫队总指挥 何苏士杰1903-1936 陕西渭南 共产党 陕甘宁红军游击第四支队直属队长 陆更夫1906-1932 四川叙永 共产党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肖 韶1903-1934 江西吉安 共产党 中共闽赣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 肖以佐1907-1930 江西兴国 共产党 赣南红军第十二军政治部主任 汪毅夫1903-1932 湖南临泮 共产党 湘鄂西红军第三军组织部长 吴溉之1898-1968 湖南平江 共产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 杨若涛1905-1927 四川涪陵 共产党 国民革命军团长 杨国辅1904- 陕西安定 共产党 陕西省第六行政区保安副司令 杨周天蓼1901-1949 浙江诸暨 共产党 衢州绥靖公署少将秘书长 周议三1902- 陕西渭南 共产党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 周恩寿1904-1985 浙江绍兴 共产党 国务院内务部专员 金孚光1903-1931 河南桐柏 共产党 红军第十五军第一团团长兼政委 胡成杰1903-1931 四川铜梁 共产党 红军第三军第八师参谋长 胡陈杰1903-1932 四川铜梁 共产党 红军第三军第九师参谋长 胡楚父1906-1933 湖南湘乡 共产党 湘赣红军第八军第二十四师政委 钟皿浪1903- 湖南岳阳 共产党 北京铁道学院副院长 钟俊渊1895-1928 江西赣县 共产党 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师委委员
赵化龙1904-1928 山东聊城 共产党 中共鲁西县委代理书记 郭述申1904-1994 湖北孝感 共产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夏尺冰1904-1931 湖南宁乡 共产党 中共湘东特委书记 唐赤英1903-1932 四川大足 共产党 红三军参谋长 袁国平1906-1941 湖南宝庆 共产党 中共中央东南局常委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崔达泉1903-1928 湖北襄阳 共产党 红军鄂北总队总队长 龚培元1900-1927 湖北汉阳 共产党 第二十四师教导总队副总队长 傅 杰1900-1939 湖南绥宁 共产党 第二十军军官教导团第一总队总队长 曾中生1900-1935 湖南资兴 共产党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谢 鑫1905-1947 湖南长沙 共产党 新四军第七师代理参谋长
裘古怀1902-1930 浙江奉化 共产党 中共浙西省委特派员 浙江省团省委书记 蓝泽情1902-1929 江西南康 共产党 江西工农红军第十九纵队纵队长 熊 敦1902-1930 江西贵溪 共产党 中共四川省委军委委员 霍步青1903-1933 四川綦江 共产党 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霍栗如1906-1930 四川綦江 共产党 中共彭水县委书记兼军委书记 霍锟镛1905-1930 四川綦江 共产党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长 魏亮生1904-1928 湖北大悟 共产党 中共鄂西特委委员兼秘书 王建功1906- 内蒙古土默特旗 共产党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方之中1908-1987 湖南华容 共产党 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何居敬1907-1930 湖北黄梅 共产党 汉口区暴动委员会司令兼工人纠察队副大队长 余克敏1898-1928 湖南攸县 共产党 中共湘东特委军事委员 夏握之1900-1944 湖北武昌 共产党 湖北梁湖抗日游击大队指导员 张桥乡乡长 特训班 于兆龙1905-1933 湖南慈利 共产党 湘赣军区政治部主任 肖 克1907-2008 湖南嘉禾 共产党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军事学院院长 第一政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