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方案

 三叶草文苑书屋 2011-08-05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1、本课题研究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根植于课改重点实验区—深圳市南山区的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一直走在南山教改的前沿。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新的教学观念已逐步树立,三维教学目标倍受关注,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关系得到改善,在教学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仍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课堂民主停留在表层。新课程对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和个体开放心态的倡导,以及尊重差异和鼓励独特性、崇尚个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全力的付诸于教学行为之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新课程改革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如:“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观;倡导开放、生成的新知识观;倡导创生、建构的课堂教学观;倡导关注过程、尊重差异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因此,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实现现代的课堂教学观,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就是要“聚焦课堂”。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树立科学的效益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2、本课题研究是置身于我校开放教育的广阔背景之中,立足于我校十五期间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全面实施开放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理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开放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经过五年的实践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开放式教学研究改变了传统教学系统整齐划一、齐头并进、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充满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开放式教学系统。学校进行了“双轨动态班级授课制”和学科分层教学,艺术课“情趣跑班制,专业教室学科走班制和“学科教学俱乐部制”等教学制度的创新,超越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时空、师生关系得以重构,课堂教学得以激活,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教学中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个性为开放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抓住个性化、个别化这个开放式教学的本质特征,紧扣开放的课堂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方式和评价等关键要素,积极地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学校虽然全方位实施开放式教学,但这只是起步,还比较浅表,在教学实验中还存在误区。在学校全面实施开放教育的基础上,今天我们进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研究”是对开放教育理论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是对开放教育实践的深入和发展。是开放教育理论与开放式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而进行的教学效益研究,有助于科学构建开放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学校开放教育特色的内涵。                                                                                                                

  二、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突出现代教学理念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具体教学实践的简化描述。通过构建效益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场境、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拓展等方面研究探索,具体实现以下研究目的:

  1、提升教学实践经验并把它概括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以在教学研究中诊断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评价分析教学活动,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多样化教学和教学艺术开辟道路。

  2、在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 

  3、在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形成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育效果,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4、在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规律,概括出“课堂教学理论框架”。

  三、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特色研究。如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异步教学、分层教学、趣志分班等教学与指导,关注个性化、个别化学习。

  2、课堂教学目标策略研究。探索三维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标。

  3、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策略研究。优化教法,指导学法,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4、课堂教学过程的策略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研究,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放的教学内容与开放的教学形式相得益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

  5、课堂教学场境创设的研究。探索教学场境优化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

  6、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关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7、课堂教学的拓展策略研究。通过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强化教学基本技能、运用教学辅助手段等拓展研究,探索相关因素对课堂教学效益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见课题指南。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常态下的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同时运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思辨方法进行研究。

  五、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优质课、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中期总结报告。

  终结性成果:课题研究报告及《开放式效益课堂教学研究》专著。

  六、组织形式

  (一)总课题组

  总课题组组长:  总课题组成员:  
    七、课题的实施与管理

  为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本课题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重点突破、阶段总结”的管理思路,实行分级管理体制。

  总课题组职责:(1)《课堂教学研究》论证报告及立项申请。(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组建各部子课题组。(3)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并及时推出学期或学年的研究成果。(4)做好对学部课题组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解决课题研究进程产生的问题和困难。(5)负责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及成果汇总、审查验收各学部课题组呈报的研究成果。

  学部课题组职责:(1)学部课题组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及课题选题指南,组织指导各学科教研组选题,撰写论证报告及子课题立项申请。(2)协助总课题组,组织学部各学科备课组的开题论证会,以确定学科课题组的实验备课组及实验教师。(3)协助总课题组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并及时推出学期或学年的研究成果,并积累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4)做好对学科课题组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解决课题研究进程产生的问题和困难。(5)做好课题总结阶段的工作。

  学科课题组职责:(1)做好选题工作,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开题立项工作。(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和学部课题组开展的相关研讨活动。(3)负责对实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调整或修改研究的具体内容。(4)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将科研原始资料(实物、照片、论文、测试卷、音像资料、档案资料等)分类存档,申报课题评审备用。(5)做好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成果展示工作。(6)负责撰写课题的终结性研究报告及成果汇总。  

  课题实施步骤:
  1、实验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10月)

  (1)按照实验研究的内容,成立课题组织。

  (2)分解课题,制订课题实施指南,各学部根据指南组织学科教研组选定子课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3)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研讨会,研讨实验研究方案。制定课题指南。

  (4)建立子课题研究组织,申报、开题与实施。

  2、第一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5月)

  (1)各级课题组制定实施研究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

  (2)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讨会。

  (3)各级课题组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

  3、第一实验阶段检查和总结。(2007年6月—2007年12月)

  (1)各子课题研究组提交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情况小结

  (2)总课题组组织所有子课题研究组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交流

  (3)展示发表阶段研究成果

  (4)根据第一阶段实验研究的汇总的情况,调整实验研究方案。

  4、第二阶段实验研究(2008年1月—2008年12月)

  (1)各级课题组根据阶段检查调整实验研究方案,展开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

  (2)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讨会。

  (3)子课题组定期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

     5、成果整理期与形成期(2009年1月—2009年6月)

    (1) 本阶段中心任务是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

  (2)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

  (3)根据情况对部分研究课题进行推广。

  八、保障条件

  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校教研中心为基础,以学部研究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选定课题研究协调人,代表总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策划和直接管理;设立课题研究指导组,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测和指导,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九、课题研究经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