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专家咨询系统

 渝蓉龙翔华夏 2011-08-05

小麦专家咨询系统

一、概述

小麦  
     
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 L,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小麦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总面积、总产量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有1/3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
     
小麦属中有20多个种,栽培最广泛的是普通小麦,占小麦总面积近90%;其次为硬粒小麦,约占小麦总面积的10%;其它栽培种仅有零星种植。
     
中国栽培小麦历史悠久。1955年在安徽省毫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载,说明公元前1238~前1180年小麦已是河南省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诗经·周颂·清庙思文》:有"贻我来牟"三国魏张揖(3世纪)《广雅》有:"大麦,小麦,也"的记载。以后的古代文献中,将小麦简称为麦,其他麦类则于""前冠以""""等字,以与小麦相区别。根据《诗经》中提及的""所代表的地区,说明公元前6世纪,黄河中下游已普遍栽培小麦。据以后史书记载,长江以南地区约在公元1世纪,西南部地区约在公元9世纪都已经种植小麦。到明代《天工开物》(1637)记载,小麦已经遍及全国,在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9
年中国的小麦面积为2185万公顷,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96%;总产量1380万吨,占全国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22%。到1980年,面积达2884万公顷,总产量达5416万吨,分别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48%、总产量的170%。1981年以来,中国小麦生产又有新发展,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有较大增加,总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以19811985197619805年平均值比较,种植面积持平(仅增加02),而单产、总产均增长46%,年平均增长率为92%,是5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时期。

二、种植划分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
     
依据中国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小麦栽培特点,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小麦种植区,便于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小麦生产。
中国小麦分布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明显的不同种植区。早在1936年依气候及小麦生产状况把中国小麦分为7个区域,其中6个冬麦区,1个春麦区;1937年又根据100多个小麦品种在89个地点进行3年区域适应性试验的结果,把6个冬麦区归为3个主区。这是中国小麦区分最早研究。1943年依据中国小麦冬、春性,籽粒色泽和质地软硬,将全国主要麦区划分为硬质红皮春麦区,硬质冬、春麦混合区,软质红皮冬麦区3个种植区。60年代初,《中国小麦栽培学》又将全国小麦划分为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3个主区和10个亚区,为中国较完整的小麦分区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冬、春小麦分界线和各主要麦区的划分得到重新确定。以后气象,品种和栽培等学科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相继提出不同的区划。《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一书以《中国小麦栽培学》的区划为基础,直接划分为10个麦区,有的区还进一步划分了若干副区。80年代以来,全国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有关小麦区划的资料不断丰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为此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在原有的东北春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西南冬麦以及华南冬麦10个麦区基础上,重点对区属范围及分区走向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与调整。

      东北春麦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
   
本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500,西北部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可达600800。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及北部黑河地区小麦面积比较集中,建有大批国营农场,其小麦产量占黑龙江全省春小麦总产量12左右。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气温相差极大。温度为自北向南递增,最冷月平均气温-2310,绝对最低气温-4127,为全国气温最低地区。年降水量32087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30333毫米,但东部多雨,西部干旱。东部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后期常因雨水偏多而形成湿涝灾害,并影响收获。而西部吉林省白城与辽宁省朝阳等地区,则又多因春旱、多风而造成干旱和风沙为害。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20前后成熟。全区除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外,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深翻,多深松,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根据温度和降水量的分布,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北部春麦区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1%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各麦区中为最低,且发展很不平衡;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水平较高,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区均为低产区。
   
全区海拔l0001400,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显著,寒冷少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最冷月平均气温-1711,绝对最低气温-3827。全年降水量309496毫米,多数地区为300毫米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有94168毫米。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两年三熟。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90120天。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成熟在7月上旬前后,最晚可至8月底。全区病害主要有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丛矮病;虫害以麦秆蝇及粘虫为主。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为害以及河套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均属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在增产措施上应实行休闲轮作等种植制度,以培肥地力;灌区提倡沟、畦灌,作好渠系配套,改进灌溉制度,防止土壤盐渍化。依据全区南、北降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北部干旱和南部半干旱两个副区。

      西北春麦区 本区以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青海省东部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总产量达5%左右。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居各春麦区之首;地区间差异大,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及宁银引黄灌区的单产较高。
     
本区地处内陆,海洋季风影响微弱,部分地区属干旱荒漠气候。海拔11002240,土壤主要为棕钙土及灰钙土,结构疏松,易风蚀沙化。黄土高原地区沟深坡陡,水上流失严重,地力贫瘠。最冷月平均气温-9375,绝对最低气温-2723。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较好,气温日较差大;晴天多,日照长,辐射强,有利于小麦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但年降水量仅86335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5218l毫米,为中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且蒸发量大。小麦生长主要靠黄河河水及祁连山雪水灌溉。后期常有干热风为害,小麦锈病、黑穗病以及吸浆虫均为本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区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品种属春性,生育期120130天。3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至8月上旬前后成熟。依据地形、降水等情况,全区可分为荒漠干旱、宁银灌区、陇西丘陵以及河西走廊4个副区。

      新疆冬春麦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约为全国的46%,总产量为全国的38%左右。其中北疆小麦面积约为全区的57%,以春麦为主,单产也高于南疆;南疆则以冬小麦为主,面积为春小麦的3倍以上。
   
本区为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雨量稀少,但有丰富的冰山雪水资源,且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晴天多,日照长,辐射强。其中北疆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温度低,最冷月平均气温-1811,绝对最低气温为-4433,但由于冬季常有积雪覆盖,故一般年份小麦可赖以安全越冬。雪量少的年份,冬小麦越冬死苗情况较严重。全年降水量163244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冬麦为107190毫米,春麦为83106毫米。南疆气温较北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12259,绝对最低气温为-280243;全年降水量仅为1361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冬小麦为848毫米,春小麦为739毫米,但均有冰山雪水可资灌溉。北疆土壤以棕钙土及灰棕土为主,南疆则主要为棕色荒漠土。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南疆兼有一年两熟。冬小麦品种属强冬性,对光照反应敏感。预防低温冻害、干旱、土壤盐渍化以及生育后期干热风为害等均属本区小麦生产的重要问题。冬小麦播期为9月中旬左右,翌年7月底或8月初成熟。北疆春小麦于4月上旬前后播种,8月上旬左右成熟;南疆则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7月中旬成熟。依照天山走向,全区可分为南疆与北疆两个副区。

      青藏春冬麦区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甘肃省西南部,四川省西部和云南省西北部。全区以林牧为主,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约为全国的05%,其中以春小麦为主,约占全区小麦总面积的653%。70年代中期起,在藏南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冬小麦发展迅速,西藏常年冬麦面积约占麦田总面积的4080%。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以及吕都等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发达,是本区主要小麦产区。农区一般海拔33003800,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冷月:平均气温-4801,绝对最低气温为-251134。冬季气温较低而稳定,持续时间长,冬小麦返青至拔节及抽穗至成熟均历两月之久;且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光合作用强度大,净光合效率高,产量也较高。冬小麦播期为9月下旬,春小麦3月下旬至4月上旬,均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冬麦长达330天左右,有的直至周年方能成熟;春小麦140170天。全区年降水量42770毫米,平均约450毫米。其中藏南地区全年降水量280764毫米,通常500毫米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冬小麦为250590毫米,春小麦为224510毫米。种植制度一年一熟。青藏高原土壤多高山土壤,土层薄,有效养分少。雅鲁藏布江流域两岸的主要农业区,土壤多为石灰性冲积土,柴达木盆地则以灰棕色荒漠土为主。冬小麦品种为强冬性,对光照反应敏感。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精种细管,改进灌溉条件以防止土壤盐渍化等为本区关键性增产措施。全区可分为青海环湖盆地、川藏高原及青南藏北3个副区。

      北部冬麦区 包括河北省长城以南,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陕西省长城以南的北部地区,辽宁省辽东半岛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陇东地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全区麦田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全国的9%及6%左右,约为本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1%。小麦平均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区地处冬麦北界,除河北省境内大部为平原及辽宁省沿海为丘陵区外,海拔7501260。土壤有褐土、黄绵土及盐渍土等。其中以褐土为主,腐殖质含量低,但质地适中,通透性和耕性良好,有深厚熟化层,保墒、耐旱。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明显,最冷月平均气温-7746,绝对最低气温-24209,正常年份冬麦基本可以安全越冬,但年际间变率大。低温年份冻害时有发生,冬、春麦区交接边缘地带冬小麦冻害尤重。年降水量440660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季,7月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43215毫米。旱害较重,春旱尤甚。种植制度以两年三熟为主,其中旱地多为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制在灌溉地区有所发展。品种类型为冬性或强冬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260天左右。病害有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等;虫害以地下害虫及红蜘蛛、麦蚜等为主。旱地9月上中旬播种,灌溉地920左右;成熟期通常在6月中下旬,少数晚至7月上旬。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兴修水利,增施肥料,选用抗寒、耐旱品种,是本区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全区可分为燕()()山麓平原、晋冀山地盆地和黄土高原沟壑3个副区。

      黄淮冬麦区 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省大部(信阳地区除外),河北省中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山西省西南部以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麦田面积和总产量的45%及48%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4%,是中国小麦主要产区。
     
全区地势低平,除陇东、关中和山西西南部以及部分丘陵区海拔略高外,主要麦区均不及100。土壤类型以石灰性冲积土为主,部分为黄壤与棕壤,质地良好,具有较高生产力。全区气候温和,雨量比较适宜。最冷月平均气温-3402,绝对最低气温-2261460,小麦越冬条件良好,冬季麦苗通常可保持绿色。年降水量58086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52287毫米,多雨年份基本可满足小麦生育需要,但偏北地区常因雨量分布不均或年际间变异而发生旱害。全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发展灌溉。种植制度灌溉地区以一年两熟为主,旱地及丘陵地区则多行两年三熟,陕西关中、豫西和晋南旱地部分麦田有一年一熟的。品种类型多为冬性或弱冬性,对光照反应中等至敏感,生育期230天左右。本区南部以春性品种作晚茬麦种植。一般病虫害与北部冬麦区大致相同,但全蚀病及土传花叶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为害比较严重。小麦生育后期的干热风为害普遍而严重。播种适期一般为10月上旬,但部分地区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期播种,致使晚茬麦面积大,产量低,从而影响全区小麦生产。故合理安排茬口和播种期,是小麦生产中的关键。全区小麦成熟在5月下旬至6月初。依照气候、地形等条件,全区可分为黄淮平原、汾渭河谷和胶东丘陵3个副区。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北抵淮河,西至鄂西山地及湘西丘陵区,东至东海海滨,南至南岭,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大部,上海市与浙江、江西两省全部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全区小麦面积约为全国麦田总面积的117%,总产量约为全国的15%,单位面积产量高,为全国务麦区之冠,但省际间发展极不平衡。其中产量最高的为江苏省,而江西全省以及湖南省西南部则为低产区。小麦在全区不是主要作物,湖北、安徽、江苏各省小麦面积只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左右,而江西、湖南,浙江各省则只5%左右。全区气候温和,地势低平,滨海一带如上海,宁波海拔均不及10,其他地区也只50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1078,绝对最低气温-15441。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360830毫米,小麦生长不仅不需要灌溉,而且常有湿害发生。江西省南部抚州等地区甚至因湿害严重而影响小麦种植。种植制度以一年两熟制为主,部分地区有三熟制。小麦品种多属弱冬性或春性,光照反应不敏感,生育期200天左右。播种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次年5月下旬成熟。病害除赤霉病外,还有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叶枯病等。麦田沟渠配套,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以治理湿害并辅以药剂防治病害,是提高本地区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全区可分江淮平原、沿江滨湖、浙皖南部山地和湘赣丘陵等4个副区。

      西南冬麦区 包括贵州省全境,四川省、云南省大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东南部以及湖北、湖南两省西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国麦田总面积的126%,总产量约为全国的12.2%。其中以四川盆地为主产区,面积和总产分别约占全区的536%及63%。
     
本区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均有。海拔3002000。全区气候温和,水热条件较好,但光照不足。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662,绝对最低气温-11752,其中四川盆地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275,绝对最低气温为-5.917。雨量除甘肃省东南部偏少外,其余地区年降水量772151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279565毫米。土壤类型主要有红、黄壤两种,鄂西、湘西及四川盆地以黄壤为主,红壤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种植制度多数地区为稻麦两熟的一年两熟制。小麦品种多属春性或弱冬性,对光照反应不敏感,生育期180200天。全区条锈病、白粉病为害较重,间有赤霉病发生。虫害则以蚜虫为主。有湿害、低温冷害和后期高温逼熟等自然灾害。平川麦区其播种适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丘陵山地播种期略早而成熟期稍晚。全区除应加强对湿害和病虫为害的防治外,平川稻麦两熟区改进播种方法,丘陵干旱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和农田建设,增施肥料以培肥地力等,都是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本区可分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陕南鄂西丘陵3个副区。

      华南冬麦区 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四省(自治区)全部以及云南省南部。小麦种植面积约为全国麦田总面积的21(缺台湾省数据,下同),总产量约为全国的1.1%。小麦在本区不是主要作物,其种植面积只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左右,且历年面积很不稳定。
     
全区近90%面积为山地丘陵,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以及闽南沿海小平原的面积总计不过10%。山地海拔高度约1000左右,丘陵区约200,沿海平原均不及100。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壤。全区气候暖热,冬季无雪,最冷月平均气温79134,绝对最低气温-5405。年降水量1280182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为320450毫米。水热资源丰富,但季节间雨量分配不均,尤其是与小麦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很不协调。幼苗阶段干旱少雨,灌浆时却又多雨寡照、湿度大,影响小麦开花、灌浆和结实,常导致赤霉病、锈病等为害。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三熟,部分地区行稻麦两熟或两年三熟。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迟钝,生育期120天左右。病害以赤霉病及白粉病为主,其次为秆锈病、叶锈病。虫害有蚜虫和粘虫。成熟期多雨,穗发芽严重,增产措施以开沟排渍防湿及适当安排播种期为主。播种适期在11月中下旬,成熟期最早为3月中下旬,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全区可分山地丘陵和沿海平原两个副区。

三、特征特性

1、籽粒
     
为颖果。顶端有茸毛,称冠毛。其腹面有沟,称腹沟,腹沟深浅与出粉率有关。种子由皮层、胚乳和胚3部分组成。皮层是保护组织,约占种子重量的58%,包括果皮和种皮;种皮又分内外层,其中内皮层含有色物质,使籽粒显出不同颜色,有红、白或琥珀色之分。胚乳约占种子重量的9093%,提供种子发芽和幼苗初期生长所需的养分。胚乳中大部分为淀粉,小部分为含氮物质和纤维素。胚乳的最外面为糊粉层,里面包着淀粉胚乳。磨粉时,淀粉胚乳是面粉的主要组成部分,麦麸主要是糊粉层及其外边的皮层。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盾片组成,约占种子重量的2%。胚芽外边包着胚芽鞘,里面有生长点、叶原始体及腋芽。发芽后,胚芽鞘破土出苗,长成幼苗。通过休眠期的种子,在一定水分、温度和空气条件下开始发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含水量为种子干重的35-45%。

2、根
     
为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初生根一般为5条,少则3条,条件适宜时可达7条,初生根入土较深,可以长期存活,并具有吸收功能。次生根在三叶期后从分蘖节上长出。正常的分蘸也长出自己的次生根。低温条件下根的生长可超过茎、蘖的生长;在温度升高时,情况则相反。根系的数量和分布.受土壤、水分、通气和施肥等情况的影响,通常主要分布于5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一般在20厘米土层内占全部根量的7080%。冬小麦根系的总量常大于春小麦。

3、叶
      分为叶片和叶鞘,在叶鞘与叶片相连处有一叶舌,其两旁有一对叶耳。叶鞘紧包节间,有保护和加固茎秆作用。冬小麦一生主茎有1216片叶,春小麦712片叶,因品种和地区栽培条件而不同。叶片光合能力的强度,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受光照强度、空气中cO2浓度、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4、分蘖
     
从基部分蘖节上长出,与叶片出生有一定的同伸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当主茎第四叶伸出后,同时从第一叶腋中长出第一分蘖;当主茎第五叶伸出后,第二叶腋中长出第二分蘖当每个分蘖长出3个以上叶片时,在分蘖上又能长出二级分蘖,条件适宜时还可长出三级以上的分蘖。麦苗分蘖的多少,决定于生长条件和品种特性,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每株平均滋生23个分蘖。分蘖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低于810高于25时,分蘖生长缓慢;低于23或高于30时,则停止分蘖。适期播种的小麦,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至拔节前分蘖数达到最高峰。拔节前后,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有效分蘖基本稳定下来。一般早生的分蘖能长出麦穗,晚生分蘖往往无效。分蘖成穗多少,决定于品种特性、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一般大田成穗率为2540%,单株成穗数在12左右。冬小麦的分蘖数和成穗数多于春小麦。

5、茎
      在苗期并不伸长,各节紧密相连。当光照阶段结束时,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当茎伸长达到34厘米,第一节间伸出地面1520厘米时,称为拔节。茎呈圆筒形,由节与节间组成。茎节坚硬而充实,多数品种节间中空,但也有实心的品种。冬小麦一个主茎上有1216个节,但只有上部46个节间伸长;春小麦有712个节,绝大多数为4个节间伸长。茎的基部节间短而坚韧,从下而上逐节加长,最上部1个节间最长。茎是植株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同化产物由茎输送,也可在茎中贮存。同时,茎又是支持器官。茎成熟时呈黄色,也有少数呈紫色的。

6、穗
      为复穗状花序。麦苗在生长锥伸长时,就开始分化幼穗,进而逐步分化发育出小穗、小花、雄蕊、雌蕊、花粉粒,最后抽出发育完全的麦穗。麦穗的形状、长宽和小穗排列的松紧度,因品种而异,可分为纺锤、长方、棍棒和椭圆等形状。麦穗由许多节片组成穗轴,穗轴的每个节片上着生1个小穗。每个小穗有1个小穗轴、2片护颖和29朵小花。正常发育的小花有外颖()、内颖()各二,3个雄蕊和1个雌蕊,花内还有2个鳞片。外颖顶端可伸长成芒,有长芒、短芒、顶芒、曲芒、无芒之别。穗形、颖壳色、粒色和芒(有无、长短),常作为识别品种的标志。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一般自然异交率不到l%。开花授粉后,受精的子房发育成长为颖果,俗称种子。

7、发育特性
      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中,要经过几个发育阶段。通过每一发育阶段时,都要求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但其中某个条件对某个发育阶段的通过又起主导作用。迄今研究得比较多的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小麦自种子萌发后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就进入春化阶段,通过这个阶段要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根据小麦品种对低温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弱冬性、春性。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3,经历时间为35天以上;弱冬性品种的适宜温度为07,经历1535天;春性品种适宜温度为020,经历515天。中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春化特性分别为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偏春性、春性。春小麦都是春性、偏春性,有的没有明显的春化反应。也有秋播和春播都可正常发育的兼性小麦品种。冬小麦越冬期间,耐寒品种短时期可耐-20的低温,但进入生殖生长后,遇到0左右的低温,就会发生冻害。小麦茎生长锥开始伸长即标志已通过春化阶段,只要外界条件合适,就转入光照阶段的发育。此时各项条件中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中国根据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反应敏感的,每天日照12小时以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反应中等的,每天日照12小时,经过24天左右可以抽穗;反应迟钝的,每天日照812小时,经过16天以上可以抽穗。三种类型都以温度20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则趋向缓慢。一般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敏感类型;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迟钝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发育后,如果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不会进一步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冬小麦为越年生作物,一般是冬前生长营养器官,越冬后形成生殖器官。冬小麦全生育期较长,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差异很大,中国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短的只有120天,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长的达270天以上,中国西南部高海拔地区的冬小麦可长达330天以上。春小麦全生育期较短,通常为80120天,冬、春小麦都经历出苗、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灌浆到成熟等一系列明显的生育时期。

四、栽培技术

小麦种植制度
()麦田种植制度
  小麦主产区中小麦与前后茬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组合方式。中国根据各地自然资源、气候条件采取小麦和其他作物平作、复种以及间作、套种,形成了一年一熟、两熟等多种种植方式。
  一熟平作主要在长城沿线以北的春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春麦区的春小麦一般种在冬闲地上,春季播种,夏季或初秋收获,实行春小麦连作或与大豆,高粱、豌豆、大麦等轮作,形成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北部冬麦区年积温在22003500之间,冬小麦秋播在夏闲地上,翌年夏季收获,也是一年一熟或与豌豆、扁豆、大豆、春玉米、高梁、谷子、糜子等轮作。在南部热量较高的地区,小麦收获后有复种糜子、谷子或养麦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这些作物收后再秋播豌豆、扁豆、小麦,形成二年三熟或三年四熟的种植方式。
  两熟平作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与西南冬麦区,其中黄推冬麦区是中国的主要产麦区。全区年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热量资源可满足小麦、玉米或小麦、水稻两熟需要。南部地区还有小麦和棉花、甘薯、芝麻等复种的一年两熟制。降水量不足800毫米的地区,需补充灌溉才能保证两熟作物的需水量。小麦收获后复种玉米,是本区的主要种植方式,也有复种高粱、谷子、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在黄淮平原北部棉区,有小麦复种玉米,翌年春播棉花,形成二年三熟;黄淮平原中部和南部地区,有小麦套种棉花一年两熟。在稻区是小麦后复种水稻一年两熟,再以油菜、绿肥等轮换小麦,形成以水稻为主的轮作方式。
  两熟套种间作混种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延长作物生长季节,以提高全年总产量,中国各地采取了小麦与其他作物多种形式的套种和间、混作。
  小麦与玉米套种为北方冬麦区较广泛的种植方式。冬小麦采用宽窄行或小畦种植.麦收前将玉米套种到麦田顶留宽行或畦埂上,使两茬作物的主要生育期错开,实现一年两熟。两熟套种可以解决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季节不足的矛盾;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改早熟品种为中、晚熟品种以提高产量。另外,也可使玉米的抽穗期避过伏旱或秋涝等不良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凡套种共生期长的,两作物的间距要大些。反之可小些。有的地区为了用地养地结合,把玉米套种的行距放宽,麦收后在玉米的行距内复种大豆或绿肥作物,形成玉米间作大豆或绿肥,即通常称为"两粮一豆""两粮一肥"的种植方式。因玉米和大豆或绿肥是间作,主要生育期处于共生条件下,仍属一年两熟。
  小麦与棉花套种小麦与棉花套种在长江流域的历史悠久,分布较广,黄淮流域随着水、肥等条件的改善,其面积也有扩大。一般采用条带套种或条垄套种,即种23行小麦或12个宽幅小麦,留出空行套种棉花;或在厢面中间种植一带宽幅的小麦或大麦,厢的两边预留空行种沟边棉;或在垄沟种一宽条小麦,垄背上套种两行棉花。麦棉套种方式因各地具体条件有所不同,其共生期为1535天。在套种中小麦宜选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丰产品种,预防因倒伏压坏棉苗;麦收后及时灭茬,加强棉苗管理,促进棉苗早发,并健壮生长.在黄淮冬麦区采用麦棉套种,宜把小麦种在垄沟里,棉花种在垄背上,有利于解决小麦中后期耗水较多,需要灌水,而棉花苗期又不宜水分过多的矛盾。
  小麦与油料作物套种种麦时预留一定宽行,麦收前套种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山东、河南等省在麦田套种花生多采用条垄套种,把花生套种在垄背上;套种时间不宜过早,防止形成老苗或高脚苗,影响花芽分化。
  小麦与豆类作物间作、混种长江流域有在小麦厢沟两侧间作蚕豆或豌豆的,麦豆收获后复种水稻。黄淮平原部分地区有将冬小麦和秋播豌豆混种,两种作物共生互养,麦豆同时收获,然后再复种玉米等夏播作物。此外,在中国南方雨水较充足的早坡地,有三熟平作或套种的。如小麦、豆类、玉米;小麦、玉米、高粱;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玉米等。也有插入一季经济作物或绿肥的三熟平作的种植方式。

(二)西南地区小麦的种植制度
  西南区地形和气候极其复杂。四川盆周山区,滇北及贵州西北部等,年均温较低,大小春季节矛盾大,加以劳力不足而冬闲,一部分稻田,因无灌溉条件而蓄冬水,年均一熟。特别是广大丘陵早地,热量资源虽然丰富,但两季有余,三熟不足,限制了复种指数和全年粮食生产的提高。
  小麦的生物学特性,不仅使其在利用冬闲地、冬水田的改制中占有重要,而且对提高整个旱粮生产也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通过更换小麦品种并采取相应技术,旱地轮作制度由两熟净作改为三熟带作,由窄行套种改为中厢带植,小麦面积虽有减少,但新品种生产力高,又有边际效应弥补损失,单产仍有提高;小麦矮秆改善了复合群体的生态条件,早熟缩短了间套玉米的共生期,利于玉米壮苗,预留行提早了玉米插()期,改传统夏玉米位春米,减轻了夏伏旱的危害;小麦耐迟播的特点,则为后作甘薯的增产提供了时间。
  在耕地面积组成中,四川旱地约占50%,贵州60%左右,云南高达70%。因此,间套复种是西南区小麦生产的特点和重要措施之一,并与提高粮食总产量有着密切关系。
  西南地区小麦的间套复种形式,丰富多样。从耕地特点来看,可分水田与旱地两个基本类型。
水田的复种形式有:小麦中稻;小麦一双季稻;小麦/玉米晚稻;小麦/西瓜晚稻;小麦/烤烟晚稻等。旱地的复种形式有:小麦玉米(甘薯、花生、高梁)小麦棉花或小麦/棉花;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绿肥(蔬菜等)/烤烟/甘薯,小麦/西瓜/蔬菜(豆类、甘薯》。不论水田或旱地,都有接茬复种和间套复种两种形式。
  1.实行分带种植 162.0的复合带距为一单元,并以对等带比为主体,ab两带分别接茬复种,而全田为间套复种。第一年a带种植冬小麦甘薯,b带种植冬绿肥(蔬菜、豆类等),一春玉米—(或套作)秋绿肥(豆类、蔬菜等)。第二年ab两带互换,即在秋肥茬口上种小麦,甘薯茬口上种绿肥,如此轮流换带,保证了用地与养地结合,并达持续稳产高产。
  2.选用适宜品种 小麦要进一步选用早熟、矮秆、抽穗开花期耐低温的品种,并与相适宜的玉米,甘薯品种相配合,在相应规格密度下,可以创造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使光热水气协调互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据调查,四川丘陵旱地推广麦、玉、薯中厢带植后,19771983年之间,各作物的单产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1%、57%及16%。
  3.提高小麦栽培技术 旱三熟中,玉米虽是主作,也要努力提高小麦单产。在80100厘米的带距中,播种45行,实行小窝密植,并应增施底肥,适当增加用种量,充分发挥边际效应,使单产接近或达到一般净作小麦水平。

麦田耕作
  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光、温取自气候,而水,气,养分等主要来自土壤。实践证明,在肥沃土壤上即使当季少量施肥,也可获得高产,而在瘠薄土壤上虽然增施肥料,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农田建设是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
()建设高产、稳产麦田
  1.小麦高产对土壤的要求,小麦适应性强,各种类型土壤均可种植,但要高产稳产,必须有综合性能较好的土壤,主要表现是: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 有机质能直接为作物及微生物提供养分,并在转化过程中形成腐殖质,既改变沙土的松散状态和粘土的坚韧状态,又能提高蓄水及通气性能,并有利于耕作,所以是量度土壤肥力的重要内容。西南区高产麦田有机质应在23%以上,全氮0.2%,全磷012025%、速效钾40100pppm,养分平衡。
   
土地平整,能灌能排 这是防止水、土、肥流失,保证田间作业质量,使小麦生长均匀一致,实现旱涝保收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丘陵山区更应重视土地平整工作。
  最后,土壤酸碱度(ph)对小麦生长也有影响。ph 68均可种植,但以687的中性土壤较宜。
  2.低产田、土的改良,不同地区所谓低产田土是与高产相对而言,并无统一指标。据统计,西南三省中低产田土约为13840.0%,根据其理化特性对于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归纳为以下主要问题,并提出简要改良措施。
      (1)
山区、丘陵旱地,土层浅薄,又无结构,水土流失,跑水跑肥,形成旱、薄、瘦、蚀等特点。应以聚土种植为中心,逐年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强化培肥;横坡种植,烂蓄水土,平整土地,坡改梯田等,提高土壤生产潜力。
  (2)黄、红壤以及由它们发育成的水稻土,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耕性很差;ph多为56,酸性较强,有效磷奇缺,形成粘、酸、冷、烂等特点。应在深耕晒垡、稿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客土掺砂,施用石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温。
  (3)麦田湿害是小麦生产的又一障碍因素,尤其土质粘重,地势低洼之地,在秋雨较多年份影响更大。应彻底搞好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结合深沟高厢,实行炕土硒垡,或采用少耕免耕,以达到合理利用并战胜湿害。
()耕作与整地
  耕作整地可使耕层松软,土碎地平,于湿适宜,促进小麦苗全苗壮,保证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生长,所以是创造高产土壤条件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法,因水田、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1.稻麦复种的麦田整地 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所以要通过水旱轮作,干湿交暂,促进土壤熟化。整地特点是,前作收获较早时,应抓住宜耕期尽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温晴朗天气,充分炕土晒垡播种前再行浅耕细耙,达到深软细乎,上虚下实;前作为晚稻或杂交稻制种田,由于收播间距很短,应在水稻散籽时即开沟排水,力争薄片晒垡,短期炕田;在不贻误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也可浅旋整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苗床和生长基地。
  2.旱地小麦的整地 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烟草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纳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甘薯,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是西南区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少耕、免耕与半旱式栽培
  1.少耕与免耕 所谓少耕、免耕,是与传统的整地而言,减少整地次数,降低整地强度,而对于田湿土粘,耕作困难,又易破坏土壤结构的麦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这是对小麦整地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完善。据对稻茬麦免耕研,其增产机理可以归纳如下,
  (1)保持良好士壤结构与水分 免耕未打乱土层,保持了水稻土原有孔隙,避免湿耕造成的粘闭现象。免耕与翻耕相比,耕层土壤容重分别为i.151.201.341.40,水、气比较协调。
  (2)利于提高播种质量 在保证适时播种的前提下,由于田面平整,利于挖窝或开沟点播,贯彻种植规范,避免了粗耕烂种所造成的深籽、丛籽、露籽,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3)根系发达,抗倒力强 土壤结构较好,有利于根系发展和吸水。据多点调查,免耕单株次生根数比翻耕平均多16.0%;灌浆期用32P示踪测定,标记后第8天,脉冲数高出63.01%。
  (4)壮苗早发,增产显著 免耕田有较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幼苗出时快,分蘖早,生长优势明显。在各个生育时期,免耕的叶面积指数均高,群体光合能力强,单位面积增产520%。
  定位研究(4)以来,对后作水稻未发生不利影响,但长期免耕后与土壤肥力、病虫害的关系如何,尚须继续进行探索。此外,免耕田杂草较多,后期也易脱肥,所以应有适当的配套措施。 
  2.半早式栽培 小麦半旱式栽培是水田自然免耕的重要环节。它是在半旱式水稻收获后,利用原垄埂稍加修正后播种小麦。下湿、烂泥田厢宽170200厘米,一般为2740厘米,沟宽3340厘米,沟深2733厘米。用沟中稀泥覆盖稻茬和肥料后,晾晒12天后播种,并以干渣粪或细土盖种。小麦生育期间,沟内保持一定水位(前期距厢面1215厘米,后期18厘米),以使垄面不干,既有利于小麦生长,又能保证水稻及时栽插,是冬水田利用改良的一条有效途径。
  半旱式小麦生产水平,一般可达旱作条件下7080%以上,个别土壤类型还高于旱作水平,因而在西南三省已推广种植较大面积。其增产原因,除一部分与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于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祝。一方面垄沟把小麦根系深度扩大了10厘米左右,而且垄面通透状况好,又有毛管上升水,水气协调;另一方面垄沟使土体表面积增大,白昼较平作温度高1.22.0,最大可达4,夜间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积增加约200400平方米/亩。在良好的水,热、气条件下,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半旱式栽培供肥能力较强,前期应适当控氮,以免增多无效分蘖,但后期容易脱肥,所以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补施氮、磷肥。此外,半早式栽培的起垄作埂,播种施肥等花工较多,需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其他配套技术,进而提高此类中低产田的小麦生产水平。

小麦灌溉
  中国由于受季风影响,自然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很不平衡。东南部降雨量较多,小麦生育期需水可以满足,西北干旱地区需水主要靠灌溉来满足;华北半干旱地区,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也只能满足需水量的13左右;西南地区旱地小麦有时也需要适当进行灌溉。因此,灌溉是中国北方小麦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麦耗水量指小麦由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内麦田所消耗的水量。冬小麦的耗水量450600毫米,折合每公顷45006000立方米;春小麦375450毫米,折合每公顷37504500立方米。小麦耗水量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两部分。棵间蒸发即土壤蒸发,在小麦生育前期,苗小、叶片少,地面覆盖较少,棵间蒸发量大,棵间蒸发一般占小麦总耗水量的3040%。由于它并非植株直接吸收利用的水分消耗,因此,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其耗水量。叶面蒸腾是小麦正常发育中所必需的生理耗水过程,一般随着温度的逐渐加大,故在小麦生育的中后期,叶面蒸腾耗水量占小麦总耗水量的6070%,抽穗及开花期叶面蒸腾量最大,其日平均耗水强度可达354.0毫米。小麦耗水量多少和产量高低、气象因素以及应用的技术措施有关。通常是随着产量的提高而耗水量也加大,但并不是呈比例的增加。原因是在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气候条件对小麦耗水量影响很大,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都会加大,小麦耗水量自然也增多。反之,则减少。深耕、合理施肥和适当密植以及及时中耕管理等良好的农业技术措施,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抑制棵间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一)灌水技术
  良好的灌水技术,必须使灌溉田块受水均匀,不产生地面流失、深层渗漏及土壤结构破坏等情况,从而达到合理而经济用水的目的。小麦灌水方法主要有畦灌、沟灌和喷灌。
  畦灌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灌溉方法。畦灌法是在平整土地基础上,修筑土埂,将麦田分隔成若干个长方形或方形小畦。灌水时,引水入畦,水在田面上以连续水层沿畦田坡度方向移动,湿润土层。一般畦面坡度以0103%最为适宜。畦田规格主要取决于水源、土壤性质、地面坡度等。土壤透水性强、地面坡度小、土地不够平整时,畦长宜短。反之,则可稍长。渠灌区水量较大,畦长以3070米,畦宽24米为宜;井灌区水量较小,一般畦长2030米,宽1015米。畦埂高度一般2530厘米,底宽3035厘米。为了使灌水均匀,还应控制入畦流量(即流入畦内的水量,一般以每秒若干升表示),也可用单宽流量(即每米畦宽所通过的流量)表示.灌时掌握好适宜流量非常重要,采取适宜的流量,才可以做到地表不冲刷,畦面首尾受水均匀,根系活动层内土壤湿度相近。单宽流量过大时,水在畦内流动过快,容易发生上冲下淤,畦首受水不足,畦尾渗水量偏大,灌水不均的现象;流量过小,会出现畦首渗水深,畦尾渗水浅,甚至出现计划水量浇完,畦尾仍灌不上水的现象。一般在地面坡度为03%的粘土或壤土地,畦长4050米的情况下,单宽流量为34升/秒即可。一般沙土地入畦流量可大些。畦灌还须注意改畦时间。坡度小及初烧麦田,单宽流量可稍大些,当水即将流到畦尾时,改浇下一畦,以便在改畦后水仍可流到畦尾。如果麦田土壤紧实或坡度较大,则单宽流量可以小些,当水流到畦长的七八成时,即可改畦。如此既可使水浇到畦尾,又可避免积水浸出畦外。
  沟灌常用于小麦和其它作物间、套种植以及稻麦两熟地区。采取沟灌遇旱既能灌水,遇涝又可利用沟来排水。稻麦两熟区的沟灌是利用厢沟或垄沟引水灌溉。水集中在沟内借毛细管作用向两侧浸润,这种方法不仅比畦灌省水,而且可减少表土板结。沟灌须在每块田的四周开挖输水沟,灌水沟与输水沟垂直,输水沟稍深于灌水沟,便于排水,灌水深度以保持在沟深的2334为宜。
  喷灌即喷洒灌溉,它是借助一套专门设备(如动力、水泵、输水管路和喷头等),将水喷到空癸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落在田间如同降雨对小麦进行灌溉,其主要优点是:省水。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灌水比较均匀,一般较地面灌溉可节约水量3050%,不仅节约了灌溉用水,且可扩大灌溉面积;喷洒水点小,很少破坏土壤结构。不必修埂打畦,可以减少渠道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地形不太平整的地区或坡地丘陵山区或水源不足地区,更能发挥其优越性。喷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易受风力影响,一般在34级以上大风时,灌溉均匀度降低;二是空气湿度过低时,水滴未落到地面之前,在空中的蒸发损失较大;三是只表土湿润,深层土壤湿润不够,影响小麦根系深扎,难以抗御严重干旱;四是在高产田后期喷灌时,容易造成倒伏。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喷灌有固定、半固定和移动三种形式。固定式喷灌设备投资高,但操作方便,灌溉效率高;半固定式是动力、水泵相干管固定,喷头和支管可以移动,设备投资比固定式少;移动式喷灌机,设备简单,使用灵活,投资少,但管理的劳动强度较大。
(二)西南地区小麦灌溉与抗旱栽培
  西南地区小麦生育期间正值冬干春旱,多数地区降雨甚少,一般仅100200毫米,且大多分布于后期,所以合理灌溉和抗旱栽培是一项重要措施。
  1.小麦的需水指标与灌溉 需水指标是确定灌溉时期的依据。长期以来,国内外多以土壤水分含量为指标,但由于土质、气候、品种的不同,并不能完全反映小麦体内的水分状况。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根据小麦生育时期进行灌溉,如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灌浆水等。不同生育时期和一定的产量因素有关,如果土壤干旱,特别是体内水分未达到生理指标,就应当及时予以灌溉。
  灌水量是计划用水、合理灌溉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每亩灌水定额,可用下式计算:
  灌水量(立方米/亩)667X(田间最大持水量灌水前士壤含水量土壤容重×计划灌水土层深度
  例如,灌前测知土壤含水量为17%,田间最大持水量28%,土壤容重为1.3,计划灌水 土层深度为0.6米,则本次灌水量应为57.22立方米。 
  2.抗旱栽培 抗旱栽培是通过农艺措施,纳雨保墒,增加土壤湿度,以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对水分的要求。根据各地传统经验,它包括土地改良、深耕蓄水、细耙保墒、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并选用抗旱稳产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所以抗旱栽培是因地制宜、各项措施相互配合的一整套耕作栽培制度。
  近代研究表明;小麦逆风比顺风开沟种植,能减低行间风速和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叶片持水力。聚土免耕种植,可扩大根层水分库容,春末夏初(45)土壤含水量比平作多12立方米/亩,使小麦增产达17.5%。此外,药剂处理也有一定效果。用0.50.8%的阿斯匹林拌种,提高了小麦抗旱能力。其他如氯化钠浸种(刘瑞生,1979)、喷施抗蒸腾剂(申来水,1989),施用土壤吸水剂等,对小麦都有一定抗旱增产作用。
()小麦的湿害及其防止 
  湿害是土壤水分过剩,造成空气不足而引起小麦生育障碍的现象,这是西南地区稻茬麦田生产中的严重问题。
  1.湿害的发生机制与敏感时期 因土壤过湿使氧气不足,根系呼吸作用减退。但水田()与旱地作物()根部供氧状况不同,前者通过茎叶供氧,故缺氧并不妨碍根部呼吸,而小麦由土壤直接供氧,所以影响呼吸。
  根部呼吸作用受阻,引致植株体形态、生理以及细胞机能的变化。随着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根部组织坏死或木质化,妨碍养分吸收,地上部生长也受到抑制。这是冬季湿害的机制。春季地温上升以后,土壤微生物开始活动,小麦根量增加,根系呼吸作用旺盛,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形成有毒物质,使根系发生坏死、木质化或根腐,植株生活力减退,严重时凋萎枯死,所以湿害的影响更为严重。
  小麦湿害的敏感期,指在一生中短期逆境使产量锐减的时期。我国农民经验尺麦怕寸水,提出为节间伸长至灌浆成熟,这些结果均嫌广泛笼统。研究指出,敏感期相当于个体发育过程的孕穗期,即始于拔节后15日,终于抽穗期。从产量因素看出,孕穗期土壤过湿引起大量小花、小穗败育,使粒数下降最大,不仅造成的减小,粒重也随之降低,表明也受到了限制。
  2.防止湿害的方法 首先要选择耐湿性品种,如根系发达,茎叶供氧较多,根粗、秆矮,有利于由茎叶供氧,早熟可避免后期梅雨的危害等。在栽培技术上,则应针对麦田湿害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根本的措施是改良土壤质地,、降低地下水位,搞好农田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实行深沟高厢,使厢沟、腰彻(主沟),围沟配套,既能排除地面水、潜层水,又能降低地下水位。关于厢面宽度,应因地制宜,过窄费时费工,土地利用率不高,过宽则排水不良,不能达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目的。
    
如前所述,近年来西南各地试验推广的少耕、免耕和半旱式栽培,对于战胜湿害,保证适时播种和培育壮苗,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配合增施肥料,改进田间管理,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小麦营养与施肥
()小麦的矿质元素及其作用
  小麦干物质中,碳、氢、氧占90%以上,氮和灰分元素(磷、钾,钙、镁、硫、铁及微量元素)不足5%。从土壤含量和增产作用来看,氮、磷、钾最为显著,所以称为肥料三要素。
    
氮是细胞原生质,叶绿素等的组成成分,充足的氮素可以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增加叶面积和有机物的积累。在幼穗雌雄蕊分化时施氮,可以减少不孕小花而增加粒数。当然,氮肥过多也会引致茎叶徒长,抗逆力减弱,发生倒伏,或病虫危害、贪青晚熟等。 
  磷是细胞核的重要成分,并参与细胞的合成反应和糖、氮的正常代谢。小麦对磷反应敏感,缺磷会抑制根系发育,分蘖减少叶色暗绿发紫,成熟延迟,最后使粒重下降,品质不良。
  钾能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体内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使茎秆坚韧抗倒。保证钾肥供应,还能提高叶水势、叶片持水力,显著地增强抗旱作用。
  其他元素对根的发育(),叶片的生长(镁,铁、铜、锰、钼)、茎的伸长()、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等,都具有特殊作用,虽然在植株体内数量很少,如果土壤供应不良,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小麦需肥特性 
  1.需肥量较多,但因品种而异 小麦与其他作物相比,需肥量较多。一是小麦生育期较长,并且大半处于低温时期,土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二是幼苗期长,基肥易流失,三是在干旱条件下,磷、钾的养分形态不易被根系吸收,钾又不能通过灌水来供应。小麦品种不同,特别是矮秆高产品种和高秆地方品种,需肥量差异很大,有人称高产品种即为对肥水的高敏感品种。 
  2.不同生育阶段吸收量不同 总的情况是,随着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增加,吸肥量不断增加,至孕穗、开花期达到高峰,以后则逐渐下降,成熟期停止吸收,但在三要素之间,不同生育期也有一定差异。
  氮素在苗期含量最高,反应敏感;而单位面积日吸收量则有拔节至孕穗、开花至成熟两个高峰。磷素的含量比较平稳,并从返青以后日吸收量稳步增长,直至成熟。钾在拔节时,含量已达最高,以后则迅速降低,而日吸收量以孕穗、并花期最多,后期需钾较少。
  3.产量水平与施肥量的关系 
   
小麦的需肥特性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不同生态地区、土壤条件品种类型和栽培水平下的分析结果,平均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大致上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 3035千克、P2O5 1015千克、K20 204.0千克,在每公顷4500千克左右的产量水平时三者比例约为313,而当产量提高到每公顷7500千克左右的水平时,则接近于261035。可见,随着产量的提高,对磷、钾的吸收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如果施肥量超过品种生产潜力,也会引起倒伏,所以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呈抛物线关系。
  4.不同生育期施肥的作用不同 一方面小麦不同器官的矿质元素含量不同,而不同器官又是在一定的生育时期形成和发展的;另一方面不同生育期的生长中心不同,施肥只是对当时代谢旺盛、生长势较强的部位作用最大。例如,苗期施肥可以壮苗,增加分蘖;幼穗分化期施肥可以使穗大粒多;拔节期施肥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在成熟植株中,籽粒的氮、磷含量比率最高,分别占全株干重的760%及824%,所以后期氮、磷供应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提高品质。这些规律,对于合理运筹肥水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麦的一生中,对氮的大量吸收是在分蘖、拔节和开花结实阶段;磷在植株体内积累快的时期主要是从拔节到籽粒形成阶段;而吸收钾的高峰则出现在开花前后。尽管小麦在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不多,对营养元素的不足却极为敏感。中国麦区的小麦施肥经验强调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对于化学肥料的施用,因氮肥施入土壤后发挥作用较快而肥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般都在播种前和拔节期分两次施用,每次各占总施肥量的12左右,为增加穗数和争取穗大、粒多奠定基础,磷肥由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而且肥效比较迟缓,大都在播种前作底肥一次施入;钾在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中含量比较丰富,一般相当于氮和磷的510倍,所以很多地区忽视施用钾肥,但实际上,有机质贫乏的瘠薄土壤、砂质土壤、中国南方的红壤土和东北的白浆土,以及重施氮、磷肥的高产麦田,土壤中的含钾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在气候干燥的北方,钾肥可以作基肥施用,多雨潮湿的南方则可以分次施用。
  根据用同位素肥料示踪研究的结果,小麦一生积累的氮素有70%左右来源于土壤中原有的贮存,只有30%左右来源于施用的速效氮肥。在土壤和有机肥提供的氮素比例大于化学肥料提供的氮素时,施用化肥的增产率比较高。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增加有机肥的数量,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并针对不同条件采用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作物的办法,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在有机物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氮、磷化肥的施用量,在一定时期内有显著促进小麦增产的效果。通过粮食和秸秆的增产,一方面为发展畜禽养殖业提供饲料,反过来又为种植业增加优质的有机肥;另一方面,多余的秸秆可以直接还田,丰富土壤有机质。这是中国许多地区以"无机促有机",改造贫瘠土壤的成功经验。
  为了充分发挥小麦施用化学肥料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正确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是必要的:按照土地肥力等级、土壤养分多少、施肥效果,确定的产量目标,计算出适宜的施肥量和不同元素的合理配比;氮肥施用后,大部分在当年就被消耗,需要经常补充;磷肥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肥效迟缓,当年利用率低,但能在土壤中积累,所以贫瘠的土壤开始施用磷肥时应加大施用量,以后可适当减少,肥沃的土壤则不必连年大量施磷;钾肥只有在缺钾的土壤或大量施用氮、磷的情况下才有良好的效果;在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能够提供充足有效水分(灌溉或降雨、的条件下,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明显大于干旱条件,因此水地化肥施用量可多于旱地;粗质砂性土壤与中等质地的壤土和细质的粘土相比,养分亏缺的可能性大,保肥能力也差,要求较多的施肥量并采取分次施肥的方法,避免因一次大量集中施肥而使养分流失;前茬作物生育期长、消耗养分多、土壤休闲时间短的情况下,小麦对养分不足的反应极为敏感,应注意增加施肥量以满足增产的需要;在温度偏低、日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的生育进程延缓,充足的氮素供应可以延长营养生长的持续时间,但对生殖生长不利,因此需要适当控制氮肥而相对的增加磷、钾肥的施肥量。
  5.微量元素的吸收特点 
   
小麦施肥除氮、磷、钾三要素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正确掌握其它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施用。在中国南方的酸性红壤土中,施用石灰等钙化合物进行中和,可以起到改良土壤、促进小麦增产的作用;但大量施用石灰可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过多消耗,导致地力下降。应根据土壤的酸性强度确定适当的用量,并且一般施用一次石灰后,对土壤酸性的中和作用可维持35年,不必连年施用。此外,在碱性土地上因缺钙而使小麦生长受害,施用石膏可以消除土壤的碱性反应,并使钙的供应得到补充。
  在小麦三要素用量增加,产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微量元素的作用日益突出。四川省部分麦田缺钼、锰等,已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育和产量。贵州省土壤微量元素在临界值以下者,有硼(≤05ppm,占耕地面积的775)、锌(≤10ppm,占83)、钼(≤01ppm,占358)、锰(≤70ppm,占191)、铜(≤05ppm,110)等。 
  关于微量元素的吸收特点,据测定,从吸收强度和阶段吸收量来看,拔节至开花对锌,锰、钼的日吸收最大,占总吸收量的3550%。同时,铜的吸收强度和吸收量也比较大。返青至拔节是对铜吸收强度和吸收最大的时期,同时对锌、锰、钼的吸收强度和吸收量也较大。由此可见,小麦拔节期前后是微量元素营养的关键时期。此外,开花至成熟阶段,吸收量仍达总吸收量的2330%,所以后期补施微肥也是小麦丰产的保证。
()小麦施肥的原则与方法
  1.正确计划施肥量 从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要求出发,确定施肥量主要应根据产量水平、土壤供肥、肥料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而定,并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满足某元素需要量=土壤当季供应量+农肥当季供应量+化肥当季供应量
  土壤当季供应量=土壤中某元素的速效养分含量(ppm)×015(表层20厘米土 层重约15万千克)
  农肥当季供应量=农肥施用量×农肥含某元素百分率×当季利用率
  化肥当季供应量=化肥施用量×化肥含某元素百分率×当季利用率
  西南各省麦地肥力,差异很大小由于施肥技术不同,肥料利用率也有区别。一般来说,有机肥当季利用率约2025%,氮素化肥5070(碳酸氢铵在5040%以下),磷肥1530%,钾肥5070%。科学地进配方施肥,就能达到既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2.各种肥料与养分相互配合 在肥料种类中,有机肥含有机质多,能够改良土壤,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因此为了培肥地力,达到持续高产,积极开辟肥源,不论在哪种土攘的施肥上,都要保证有机肥占有定的比重。
  化肥的特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快,但养分比较单一,所以既要和有机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也要保持矿质元素间的相对平衡。因为每种养分对小麦都具有特殊功能,不可代替;但这些元素又同时处于植株体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首先就表现为单盐毒害。如将小麦培养在氯化钙或氯化钠中,都使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如将二者混合后,单盐毒害作用即被解除。在酸性土壤上,铁、锰等溶解度较高,以致小麦中毒,而施用钙素以后,解毒的效果十分明显。
  元素之间也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例如,缺钾土壤上增施钾肥,不仅提高了植株的钾素含量,而且促进了氮、磷的吸收,并使茎、叶中的氮、磷较多的运向籽粒,增加了粒重和品质,在茎秆之中,施钾比不施钾,钾含量提高2632倍,抗倒性也好。
  3.施肥方法上注重基肥和种肥 小麦施肥方法,可分基肥、种肥和生育期间田间管理的追肥。在这些环节中,应当重视基肥和种肥。
  基肥 小麦幼苗体内三要素含量很高,反应极为敏感,而高产小麦基本苗一般较少,要求壮苗早发,保证穗数,所以基肥非常重要。
  基肥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平稳,可以调节整个生育过程中养分的供应状况,但同时也要配合适量的速效化肥,这样,增产效果才显著。
  西南区基肥用量,在高产栽培时,每亩应有堆厩肥1500千克左右,油枯2030千克,尿素约5千克,以及相应磷、钾肥,保证在总用肥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种肥 由于秋雨过多或排水困难,实行少耕、免耕及板田种麦时,有机肥难于耕翻入土,所以在播种时将腐熟优质有机肥及速效化肥集中施于种子附近,这是一种经济用肥的方法,对于迟播小麦更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肥效,基肥、种肥都要改进施用技术,如粪土相融,分层施肥,化肥深施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适时播种的重要性
  小麦从种子萌发开始,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幼穗分化,以及籽粒形成等,不同时期要(不同的气候条件,这是品种遗传特性和长期适应的结果。为了使小麦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条件与当地季节的变化节律相适应,在生产实践中就必须做到不违农时,适时播种。
  过早或过迟播种对小麦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一方面是不利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缩短幼穗形成或生殖器官的发育;一方面是妨碍了正常的营养功能,使小麦从外界的吸收、同化、利用过程中,经常处于不利的环境条件之下,有机和无机营养不协调,构成产量的因素变劣。因此,适时播种不仅对于高产栽培,而且对大面积平衡增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迟播小麦会延迟成熟,使后作不能及时播种或移栽,或增加间套复种情况下的共生期,影响苗全苗壮,从而不利于全年生产,所以在多熟制地区适时播种更具有重要的略地位。
  当然,在播种适期范围以外,过早、过迟的生态环境是不同的,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调控技术也应有所不同。
()早播的生育特点与调控 
  生产实践中,播种过早的现象虽不多见,但如气候返常,冬季偏暖,也会表现出早播的特点和危害。 早播时气温较高,发芽出苗虽快,但幼苗纤细软弱;地下害虫猖獗,不易全苗;如果过早通过春化阶段,丧失抗寒能力,在寒冷地区还会越冬死苗,加之分蘖受到抑制,所以穗数较正常播期偏少。 
  西南麦区冬季比较温暖,春性品种早播可以延长幼穗分化,增加小穗、小花,但如过早孕穗、开花,当遇到低温寒潮侵袭时,就会影响减数分裂和受精结实。据研究,当前四川小麦品种四分体时期的临界温度为56,开花期的临界温度为1011,而多数地区在3月上、中旬还难以稳定达到,所以粒数变化很大,甚至颗粒无收。
  早播可以早抽穗早开花,相对来说,由于灌浆期较早而气温较低,加以穗粒数较少而使粒重增加,但仍不足以弥补穗数和粒数减少的损失,所以产量不高。
  对于生育时期(如拔节、孕穗)偏早的麦苗,首先应及早采取措施,拖延时间以后,则很难补救。其次要根据苗情促控结合,一方面要深锄伤根,减少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同时要镇压麦苗,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控上促下。另一方面也要增施肥料,促进分蘖发育,以分蘖补主穗。在矿质元素中,磷、钾能提高抗寒能力。对于早穗小麦,在一般情况下勿轻易刈割。
()迟播的生育特点与补救 
  广大丘陵坡台旱地,小麦实行带状种植而前作为甘薯、棉花及晚秋作物时,成熟收获较迟,多数年份秋雨连绵,田湿土粘,或因劳力安排不当等,都会贻误播期。据西南三省统计,每年迟播小麦约占总面积的1030%,严重影响小麦生产。 
  小麦播种过迟,由于气温降低,出苗时间延长,消耗胚乳养料较多,使出苗率降低,幼苗弱小,影响分蘖和成穗,最后使穗数不足。 
  随着播期延迟,对幼穗的分化影响最大。如在适时播种下,幼穗分化期117天,延迟两周为109天,延迟4周为97天,延迟10周只有46天。另一方面由于群体较小,气候条件不利,光合生产率不高,使每穗粒数及单位面积粒数都显著减少。
  迟播小麦的生育期较短,各个生育时期都依次向后推延,使籽粒形成和灌浆处于较高温度之下,灌浆期缩短,光合势和光合生产率降低,加以病虫害影响和无效呼吸增强,千粒重比适时播种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迟播与早播相比,受害更重,生产上减少或完全消灭迟播小麦,这是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重要问题。
  根据迟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补救措施:
  1.选用生育期短、耐迟播的强春性品种,精选种子,浅播浅盖,或催芽播种,注意开沟排水,调节土壤湿度,使出苗迅速整齐。
  2.适当增加用种量,使基本苗达到该品种的适宜成穗数,实现以苗保穗。要缩小窝行距,实行小窝疏株密植,建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3.基肥增氮增磷,防止僵苗,追肥适当延迟,以加速无效分蘖衰减,并提高结实率,以达到少花多粒的目的。 
  4.群体较大,株型要小,既不郁蔽,又不漏光,再通过肥水运筹,使晚播不晚熟、不贪青、不早衰,生物产量虽低,收获指数却较高。 
  在一定迟播范围内,只要实现上述配套技术体系,不仅可以补救,而且是高产的一条途径,还由于是以主茎成穗为主,所以也为独秆栽培
()播种适期的确定
  播种适期是指一定品种在一定地区反应产量最高的播种期。由于在小麦生育期间年际间气候常有一定变化,而品种对这种变化的忍耐又有一定幅睫,所以播种适期应具有一定范围,一般约为710天。 
  确定播种适期,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
  1.品种类型 品种类型是确定播种期的重要内容。西南区多为春型小麦,它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完成春化作用,对日长反应又不敏感,所以早播容易早穗,在孕穗、开花期遭遇低温冷害的机率较高。半冬型品种,春化要求的温度较低,历时较长,适当早播不易早穗。因此,在同一地区应先播半冬型、后播春型品种。 在同一类型品种中,对于温、光反应的敏感性,或孕穗、开花期对于低温的耐性不同。如前所述,绵阳78-23、川麦2021及川育9号,在过早或迟播种时,穗粒数变异很大,但在相同条件下,绵阳19号则相对稳定。这就说明,前者播期范围较窄,而后者的播期弹性较大。
  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中气温是决定因素。根据全国各地经验,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因此,西南地区由北向南,播期逐渐延迟,而同一地区则是先播高山,后播平川。 降雨量和土壤湿度也会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例如,土壤干旱时,小麦不能及时出苗,甚至炕种,除了实行抗旱播种外,也可适当提早播期,利用土壤所蓄秋雨,培育壮苗,获得小麦生长的开端优势。相反,当土壤过湿时,要避免烂根、烂种、烂芽,适当推迟播期,以保证苗全苗壮。 
  此外,对于瘦薄地、沙性地,因其保水保肥力差,播种适期范围较窄,要适当安排早播,土层深厚、土质粘重、保水保肥强的麦地,播种适期范围较宽,可以适当安排后播。
  根据气候、品种特点,西南区小麦各地播种适期差异很大。在贵州冷凉地区(年平均温度15以上)10月上旬播种,川、滇南部年均温在17以上,可延迟至11月中旬;其余大部地区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生产实践中,应当在适期范围内提早播种,以便大面积小麦能处于最佳播期。适时早播虽有早穗威胁,但对产量的影响仍小于迟播,所以它是平衡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采用适宜的播种方式
  高产栽培和一般大田相比,叶面积容易过大,所以群体分布特别重要。小麦种植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条播 这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方式。优点是利于机械操作,落籽均匀,出苗整齐,行间通风透光好,并适合间套复种。但要求整地精细,覆土一致,才能苗齐苗壮。条播还可分宽幅条播、窄行条播。根据气体流动规律,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
  2.点播 也称窝播和穴播,适于土质粘重,整地不易细碎,开沟条播困难的土壤。点播便于集中施肥,控制播量和播种深度,从而苗齐苗壮。但是必须改变过去的稀大窝现象,而推广行之有效的小窝疏株密植,即采用10×20厘米或13.3×16.7厘米的穴行距,每亩在3万穴以上,使群体布局合理,光合效率较高。具体做法有撬窝点播、连窝点播,条沟点播等,近年来点播机已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撒播 这是比较原始的方法,因其虽较省工,个体分布疏散,单株营养条件好,但覆土深浅不一,容易形成三籽(露籽、深籽、丛籽),出苗不全不齐,管理不便,杂草较多,所以属于粗放种植。如果土壤肥沃,在增加播种量的条件下,实行全面全层播种,也可以达到较高产量,显著降低成本。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的标志,在数量上保证足够苗数,质量上要求壮苗早发,使群体有个良好的基础。主要环节如下:
  1.种子处理 
  (1)晒种 利用太阳热能,促进种子呼吸,增强种皮透性,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一般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将麦种摊晒23天。
  (2)精选种子 通过风选、筛选、水选,淘汰瘦小种子,清除杂质,秕粒,选出大而饱满的种子。水选的适宜溶液浓度为1.11.2。泥水选种时,50千克水约需泥土20千克,硫酸铵溶液选种时,则需硫酸铵8.5千克左右,对种子还有肥育作用,用过的水又可作为肥料。 
  (3)种子消毒 对病菌附着种子表面,或病原物混在麦种中传染的病害,如小麦腥黑穗、秆黑粉和叶枯病等,可用福美双、五氯硝基苯有效成分250克;萎矮灵有效成分l00克、拌种双有效成分4080克、粉锈宁有效成分30克,均可拌种l00千克,防治多种病害。多菌灵有效成分1OO克,兑水4千克,喷洒1OO千克麦种,拌匀后堆闷6小时,或用有效成分150克,兑水150千克,浸种3638小时。
  (4)拌种 近年来生产的一些新制剂,对于小麦抗旱和固氮能力都有一定作用。如用种子重量0.5%的高分子吸水剂,溶于每克制剂30克的清水拌种;用种子重量0.4%的抗旱剂1号,溶于种子重量10%的清水拌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湿润,再加入增产菌(每亩125)拌种,或加入固氮菌(每亩500)拌种,随拌随用。
  2.计算播种量 适宜的播种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及栽培技术而定。有的地区提出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可供参考。然后再根据种子品质,由下式计算, 
  每千克种子粒数=1000×1000/千粒重
  播种量千克/亩=计划的每亩基本苗数/每千克种子粒数×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田间出苗率与耕作整地质量、播种时土壤湿度、播种或覆土深度等有关,一般为85%左右,如果耕作粗放,土壤过湿过干,加之鼠害、雀害及地下害虫的影响,有时仅50%左右,所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田间管理和收获
  田间管理的目的,在于根据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苗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群体结构,以保证穗、粒、重得到最大跟度的平衡发展,所以它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田间管理的苗情与营养指标
  小麦田间管理,有一些是常规措施,而大部分是要因苗制宜,在决定采用促进或控制措施时,必须要有具体指标,才能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1. 苗情指标 主要有叶色、长相和长势。
  叶色 高产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叶色要呈现一定的青黄变化,这是植株氮素水平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反应。苗期,以氮素代谢为主,叶色显;拔节时,幼穗和茎秆迅速生长,需碳水化合物增加,叶色褪谈;孕穗阶段是幼穗增大体积的时候,又以氮素为主,叶色转绿,开花以后,主要是籽粒形成和有机物的贮存,叶色又稍落
  该青即青,当黄即黄,这是正常表现,否则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不过,叶色与品种,气候,栽培条件等有关,在实践中要灵活掌握。
  长相 长相是指植株生长的样相,又分叶相和株型。叶相是在自然状态下叶片挺直、弯曲、披垂等长相。如河南地区把小麦拔节至孕穗的叶相,分为马耳、驴耳和猪耳朵三种类型,马耳为弱苗,猪耳为旺苗,驴耳为壮苗。
  株型是单株的长相。可分为三类:叶层两端小、中间大,呈棱形分布;上部叶片大,中下部节间长,叶层呈圆锥形;上部叶片较小,节间拉长,叶层呈塔形。高产栽培时以第3种为佳,利于通风透光和壮秆防倒。
  长势 长势指麦苗生长速度。生产中常以叶蘖同伸关系以及群体茎蘖数量的变化,作为主要指标。如主芽第4叶与第蘖同伸,第5叶与第蘖同伸等。其次是心叶长势,即0位叶(观察时最上一片展开叶)刚展开时,心叶或-1(0位叶的上一叶)可达其12左右长度为壮苗;如果-1叶露尖很少甚至形成喇叭口,则为弱苗;当-1叶尚未展开,-2叶已露尖,说明有旺长趋势。此外,叶面积指数,发根能力等,也是长势强弱的重要表现。
  2.营养指标 为了对小麦需肥,需水做出正确判断,还必须对植株养分进行速测,以便为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氮素营养 硝态氮是小麦植株氮素代谢的最初形态,比较稳定,并能直接反映土壤供氮和植株氮素营养状况。据测定,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前至越冬阶段,小麦壮苗叶鞘中硝态氮含量应保持240350ppm;越冬至返青阶段,气温较低,硝酸还原酶作用较弱,仍应维持200300ppm较高水平,返青至拔节阶段,气温回升,麦苗生长迅速,需要消耗大量养分,一般为501OOppm;孕穗至抽穗,灌浆阶段,叶片同化作用旺盛,氮素又向籽粒转运,所以叶鞘中积累较少,一般为3050ppm
  磷素营养 磷素以磷酸态磷存在于植株体中,它的含量反映着小麦代谢功能的强弱。在小麦冬前至拔节期间含量较低,约100150ppm,拔节以后,含量剧增,到孕穗、抽穗时达300ppm以上,以后又急剧下降,可能是参与了籽粒合成代谢。 
  钾素营养 钾在植株中以离子状态存在,利于速测。含量是生育前期较平稳,约2500ppm左右,拔节开始后含量增加,多在300Oppm以上,灌浆期更高达70OOppm以上,这可能与小麦茎秆发育及强烈的碳水化合物合成有关。
()苗期田间管理
  出苗至拔节为苗期。苗期的生育特点是出叶,长蘖,发根,并开始幼穗分化。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这是决定穗数的时期。因此,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力争壮苗早发,促根增蘖,为中期稳长奠定良好基础。主要措施如下:
  1. 查苗补缺,匀密补稀 由于各种原因,小麦出苗常有缺窝、断垄或稀密不匀现象,为了保证基本苗数并分布均匀,应事先准备催芽露白种子,出苗后及时补种或匀密补稀,这是高产栽培时既简单、又十分重要的常规措施。
  2.早施苗肥,促根增蘖 在一般情况下,麦苗3叶期前后胚乳养分即已耗尽,完全由异养转为自养;同时,从第4叶起进入分蘖阶段,次生根大量发生,幼穗同时分化,因此,早施苗肥可以培育壮苗,增加低位分蘖;促进幼穗分化,对手迟播小麦;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高产栽培时还应根据苗情,及时追施分蘖肥(贵州等地称腊肥),使群体结构合理,制造和积累丰富的有机物质,为壮秆大穗奠定基础,在寒冷地区还能提高麦苗的抗寒能力。
     
苗肥及分蘖肥用量,应考虑土壤肥力、基肥种类和数量、苗情指标等而定,一般占总用肥量的13左右,以人畜粪水、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适量磷肥。如果基肥不足,分蘖肥(腊肥)可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并结合中耕培土,将肥料埋于根际,还有冬肥春用的作用。
  3.中耕松土,化学除草 中耕除草是一项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在潮湿地区,中耕松土通气,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有利于生根长蘖,在干旱地区,则可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达到蓄水防旱的目的。在分蘖末期,适当的深锄伤根还可以控制对肥水的吸收,抑制无效分蘖,避免群体过大,对于已经旺长的群体,则能加速分蘖的两极分化,改善株间光照,所以只要运用得当,中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西南区冬季温暖,杂草容易滋生,在少、免耕麦田尤其严重,除人工除草以外,应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除。化除的效果好,功效高,但技术性也强,一般是在播种前或芽前施用,注意剂量与浓度,施药均匀,不漏喷、重喷等。以下药剂及配方(千克/亩),每亩兑水约60千克,适应西南区主要杂草群落,除草效果较好,即:克芜踪(0.25)、草甘膦[(10)10)]、除草醚+扑草净(0.5+0.15)、百草敌+盖草能(0.20+0.20),西玛津(0.20)除草醚+绿麦隆+敌草隆(0.5+0.2+0.1)、杀草快1(0.5)及杀草快2(0.2)等。
  4.压麦 (镇压) 镇压能沉实土壤,使土壤水分上移,增加地表墒情,在干旱土壤上能促根、增蘖。对于麦苗旺长、群体较大的麦田,则能控上促下,使小麦矮健;拔节初期镇压,还能显著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良好的壮秆防倒作用。但是,镇压也要因地制宜,如土壤粘重或过湿、清晨有霜或露水、麦苗长势较弱等,均不宜镇压。第12节间伸长较高时,镇压也要损伤茎秆。镇压次数和强度,应视苗情而定,并应顺风向一个方向进行,不压两边倒。成都平原采用石滚,对旺苗可镇压23次。
  5.防冻 西南三省部分高寒地区,由于寒流侵袭,发生霜冻,,危害麦苗安全越冬。常见的冻害死苗有两种:一是在气温较低下,土壤干旱,根系吸水能力弱,蒸腾失水多,麦苗瘦弱,干冻而死。二是细胞结冰,即当温度降至0以下后,受冻组织的细胞间隙便会结冰,由于胞外冰晶的形成,使细胞腋与胞外介质之间的渗透势加大,胞内水分不断外渗,造成原生质脱水而死亡。如果极端温度较低,也会导致胞内结冰,原生质胶体破坏,细胞死亡,而且不可逆转。 
  防冻的原则,应以预防为主,抢救为辅,同时要采取综合农艺措施,如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用抗寒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等,这是防御冻害的基础。在田间管上,镇压能使根系与土壤密结,防止凌截根拔;寒潮来临前灌水,可以提高地温,也有减轻冻害的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chN化学烟幕剂,配方是沥青15%,锯木屑48%、硝酸铵32%、柴油5%,成本低廉,效果良好。 
()中期田间管理 
  拔节至抽穗、开花是小麦的生育中期,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生育特点是,叶面积迅速增加,茎秆急剧伸长,幼穗分化长大,干物质积累最快。因此,此期对肥水的反应非常敏感,土壤干旱或养分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叶面积扩展和穗花发育;但是,如果肥水过多,又会使茎叶郁蔽,株间光照不良,甚至发生倒伏,所以这一阶段是高产栽培中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根据小麦生育特点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关系,田间的主攻目标应当是:促进分蘖的两极分化,使大蘖迅速生长,小蘖很快死亡,茎层整齐,麦脚干净;控制基部节间过长,增加单位长度干重,达到壮秆防倒;培育良好株型,协调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对光能的利用;增加小花数,减少退化数,提高结实第,争取穗大粒多。
  1. 巧施拔节、孕穗肥 如上所述,拔节孕穗期的肥水营养,不仅对穗数、粒数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后期籽粒灌浆和粒重也有间接作用。一般来说,高产栽培时基肥、苗肥均较充足,拔节初期可能不出现缺肥,甚至尚需控水控肥,实行蹲苗,但在大面积生产中,拔节肥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追肥时期及数量,应以苗情和营养指标为准,如群体偏大,叶色披垂,可以迟施;相反,可在第1节间定长时及时迫肥,每亩尿素约68千克,并配合量钾肥。
  幼穗分化至药隔期以后,特别是减数分裂时期,是肥水、营养的临界期,如果剑叶露尖时叶色转淡,则有早衰现象,每亩需补施尿素56千克,以充分发挥西南区小麦多结实的优势。
  2.春灌和防渍 西南区小麦在拔节孕穗阶段,正值冬干春旱之际,加之气温回升快。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加大,所以合理浇灌拔节孕穗水十分重要。所谓合理,就是一要看土,二要看苗,即在土壤耕层含水16%以下、麦苗瘦弱、群体偏小时,则应以水促肥,提前浇灌;相反,须要适当节制用水,或延至孕穗前浇灌。 
  另一方面,部分稻茬麦田,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在气温逐渐升高的情况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毒物质产生,渍害会严重影响小麦生长,所以要认真清沟排渍,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使根系发育良好,达到根深叶茂。
  3.防止倒伏 在高产栽培中,一般是肥水充足,群体较大,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倒伏的威胁是很大的。一旦倒伏,不仅使收割困难,而且影响产量和品质,主要原因是,光合器官相互遮蔽,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加强;有机物质的积累和消耗之间矛盾突出,甚至使茎叶中的贮藏物质分解,增加不实小穗和小花;株间湿度大,温度低,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虫的孳长与危害;影响灌浆速度,造成贪青迟熟,千粒重降低,品质变劣。据调查,孕穗至抽穗倒伏,减产50%左右,开花至蜡熟倒伏,减产2040%,蜡熟以后倒伏,减产510%,倒伏愈早;损失愈大。
  倒伏可分茎倒和根倒两类。茎倒是茎秆发生不同角度的倾斜,在一定条件下还可恢复;根倒则是大角度的倒伏,甚至平铺地面,而且不能恢复直立,影响最大。
  倒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考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在内因方面,主要是品种抗逆性不良,植株过高,根系发育差,株型松散等。在外因方面,主要有播量过大,群体发展过头;或氮肥用量偏多,磷钾肥料不足:或肥水运筹不当,植株发生徒长,或土层浅薄,结构不良,整地粗放,影响根系发育等,随着穗重增加,重心逐渐升高,在雨多、风大季节尤易造成倒伏,所以生产上要采用综合性防倒措施。
  对于群体过大和已有旺长趋势的麦苗,除前述深中耕、镇压等措施外,生长抑制剂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其中主要有矮壮素(TUR)及多效唑(MeT)。矮壮素浓度为0.250.4%,每亩药液5060千克,分蘖至拔节初期喷施;多效唑(15)粉剂每亩3350克,兑水50克,在35叶喷施。它们均能抑制细胞伸长,缩短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效率等。
()后期田间管理
  后期指抽穗开花到灌浆成熟,这是籽粒形成和决定粒重的主要阶段。小麦开花以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生长中心转入生殖器官的发育,光合产物主要流向籽粒。因此,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或贪青,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力争粒大粒饱,创造高产。
  1.抗旱防涝 小麦生育后期,气温高,蒸散量大,所以尚需总需水量的13左右。但是,云南大部地区,四川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以及广大丘陵旱地,常年发生干旱,严重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转。因此,适时浇好开花、灌浆水,对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而麦黄水还能调节田间小气候,防止或减轻干热风危害。灌水次数和水量,应因地因苗制宜,以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为宜。同时,随着粒重增加,植株重心升高,应当注意速灌速排;防止倒茯。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春雨较早广贵州东部甚至可达250毫米,或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加以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下降,极易窒息死亡,如果丧失吸水能力,也会发生生理干旱,形成高温逼熟,灌浆落黄不好;粒重降低,所以清沟排渍一定要贯彻始终。
  2.叶面喷肥 抽穗开花以后,植株早已封行,对于缺肥麦田,多用叶面喷肥,不仅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且效率可达90%以上。据调查测定,千粒重每增加1克,每亩可增产15千克左右,所以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肥料种类和浓度为,磷酸二氢钾0.2%,草木灰5%,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12%,每亩液量约50千克,一般在灌浆初期喷施一次,如果喷施二次,则第一次在孕穗期进行。
  3.防治病虫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都有病虫危害,但生育后期更易发生,所以要加强预测预报,以防为主,防早治好。西南区小麦主要病虫害以锈病、白粉病、蚜虫为主,川、黔的赤霉病危害亦大;近年来,由于偏施氮肥,纹枯病有逐渐加重趋势。为了避免或减轻病虫损失,对赤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50%托布津粉剂稀释1000倍液防治,并作为常规措施,从始花期即连续多次喷施。对锈病可用粉锈宁有效成分每亩89克,兑水50100千克喷施,托布津及粉锈宁均可兼治白粉病,而纹枯病以井岗霉素效果较好。对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每亩有效成分34)兑水3060千克,或40%乐果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防治,并能兼治飞虱、叶蝉等。

小麦收获
  成熟的小麦籽粒从田间收回,直到进仓贮藏的过程,包括收割、脱粒、清粮、干燥、贮藏等环节。根据小麦成熟程度、品种特性、生产条件、当地农事安排的天气特点等来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采取适当的收获方法。
  小麦成熟程度是决定收获期的主要依据。熟期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乳熟、蜡熟期又分为初、中、末三个阶段,根据植株和籽粒的色泽、含水量等来确定。乳熟期的茎叶由绿逐渐变黄绿,籽粒有乳汁状内含物。乳熟末期籽粒的体积与鲜重都达到最大值,粒色转淡黄、腹沟呈绿色,籽粒含水率约4550%,茎秆含水率6575%;蜡熟期籽粒的内含物呈蜡状,硬度随熟期进程由软变硬。蜡熟初期叶片黄而未干,籽粒呈浅黄色,腹沟褪绿,粒内无浆,籽粒含水量3035%,茎秆含水量4060%。蜡熟中期下部叶片干黄,茎秆有弹性,籽粒转黄色,饱满而湿润,种子含水量2530%,茎秆含水量3555%。蜡熟末期,全株变黄,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含水量2025%,茎秆含水量3050%。完熟期叶片枯黄,籽粒变硬,呈品种本色,含水量在20%以下,茎秆含水量2030%。
  最适宜的收获阶段是蜡熟末期到完熟期。适期收获产量高、质量好、发芽率高。但是种植小麦面积大时,不可能全部在最适期收完,必须适当早收,这样可使大部分小麦在适期内收获。过早收获,籽粒不饱满,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晚,籽粒因呼吸及雨水淋溶作用使蛋白质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减少,千粒重、容重、出粉率降低,在田间易落粒,遇雨易穗上发芽,有些品种还易折秆、掉穗。人工收割和机械分段收获宜在蜡熟中期到末期进行;使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时,宜在蜡熟末至完熟期进行。留种用的麦田在完熟期收获。若由于雨季迫近,或急需抢种下茬作物,或品种易落粒、折秆、折穗、穗发芽等原因,则应适当提前收获。
  中国小麦收获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华南冬麦区收获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西南冬麦区在4月底至6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在5月底至6月中旬,北部冬麦区在6月中旬至6月下旬;东北春麦区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北方春麦区在7月上中旬,部分地区迟至8月;西北春麦区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前后;新疆冬春麦区的冬小麦在6月底至7月初,北疆春小麦在8月上旬,南疆春小麦在7月中旬;青藏高原的成熟期一般迟到8月下旬至9月中旬。
  收获方法分为分别收获法、分段收获法、直接联合收获法。分别收获法是用人力、畜力或机具分别进行割倒、捆禾、集堆、运输、脱粒、清选等各项作业;此法可根据各自生产条件灵活运用,投资也较少,但功效低,进度慢,且一般损失较大。分段收获法是利用在蜡熟中期至末期割倒的小麦茎秆仍能向籽粒输送养分的道理,把收割、脱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割晒机或经改装的联合收获机将小麦植株割倒铺放成带状,进行晾晒,使其后熟;第二阶段用装有拾禾器的联合收获机进行脱粒、初步清选。分段收获的优点是,能比直接联合收获提早57天开始;能提高作业效率与机械利用串,加快收获进度;能提高干粒重、品质和发芽率;可减少落粒、掉穗及破碎率等损失;减少晒场及烘干机作业量;便于提前翻地整地;减少草籽落地。分段收获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好,而且成本低。分段收获的技术要求,除应注意割倒的适期外,还需掌握割茬高度1622厘米,放铺宽度1215米,麦铺厚度615厘米,放铺角度1020度,割后晾干25天内及时拾禾脱粒等。
  直接联合收获法是用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割刈、脱粒、初清。此法也具有作业效率高、损失少、收割质量好的优点。直接联合收获的技术要求,剖茬高度适宜,籽粒总损失率及破碎率低,清洁率高,作业进度快。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技术要求,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是大马力自走式,增大割刀行程和转速,加大滚简直径及宽度,增加逐秆分离面积,改进清选装置,对割台高度、喂入量、转速等进行自动控制和监视;有的收获机还装有麦秆切割、撒施设备,利于秸秆还田。
  清粮和干燥是在脱粒后迅速把籽粒的夹杂物清除干净,降低籽粒含水量。小麦籽粒贮存的安全水分标准为1.4%以下,在此范围内,高温多湿地区水分要低,大气干燥、气温较低地区水分可稍高;长期储存要低,短期储存可稍高;种用要低,粮用可稍高。中国传统清粮用手簸风扬,现在大的生产单位已采用扬场机或大型清粮机。干燥的方法有自然干燥与人工干燥两种;中国自古采用日晒干燥,现在还是主要的干燥方法,但已发展到有能容纳数百吨小麦的大型机械化晒麦场。人工干燥是根据谷物平衡水分原理,将具有适当温度、相对湿度低的空气通过粮层或散落流动的籽粒,带走籽粒中的水分,以降低含水量,往复循环数次,使达到要求的标准。现已制造出大、中、小不同型号的干燥机在推广使用。太阳能、远红外线干燥机等也在试制和试用。
  进仓贮藏是小麦收获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原有品质,麦种还要保持高发芽率,防止不应有的损失。贮藏时必须控制籽粒水分与温度,做到防霉、防虫、防鼠、防雀、防火;种子还要防混杂。

五、病虫防治

白粉病    胞囊线虫病   赤霉病   黄矮病   粒线虫病  麦蛾   麦秆蝇   纹枯病   条锈病   叶蜂

瑞典麦秆蝇   干热风   秆锈病   黑颖病   散黑穗病   霜霉病  土传花叶病   叶锈病     蜘蛛

叶枯病  冻害  毒麦   丛矮病   杆黑粉   杆枯病   根腐病   蚜虫   全蚀病   吸浆虫    药害

粘虫   腥黑穗病     棱条花叶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