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保余老师开贴解答家长阅读写作问题(凡阅读写作问题必答)

 MouseHappy 2011-08-06

家长选的书孩子不感兴趣,针对学前,以及低、中、高不同的阶段,应该为孩子选择哪些类型的书?经典?名家?还是……?总之,是家长怎样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的问题。

答:每次开讲座,我不敢给孩子开读书的目录,推荐书,原因是:目前,孩子阅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而是如何保护和不损害他们阅读兴趣的问题,不是孩子应该看什么书的问题,而是能否保证孩子有权利看到他们喜爱的书的问题。

所以要我推荐,只有两点,1、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如果他选择的是你所反对的,不要急着反对和制止,同时可以推荐他喜欢你又想让他读的书。2、不要给孩子过早地看那些我们认为不错的书,特别是描写社会和成人社会的大部头,我们觉得很好,那是我们的经历与体验与作品形成了共鸣或情感延伸,但不见得适合孩子。有的家长甚至给小学生看〈杜拉拉升职记〉,说是要孩子尽早了解社会,书没有错,但我们给孩子输入的信息类型有问题。

 



   




如您所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基础应当是较好的,简单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先说一下记事作文的基本注意点

1、轻“前因后果”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只要在文章中交代清楚就行,不宜叙述得太多。

部分同学特别是在写游记的时候,在“起因”这一环节上浪费了太多笔墨,先写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们决定去什么地方,我们什么时候怎样到约定地点碰的头,之后出发,路上碰到了什么,文章已经写了近一半,却还是没写到文章中要重点叙述的对象身上来,这样的作文,前面赘笔太多,使得读者没兴趣继续往下读,而且文章的中心往往表现不明确。

解决办法:“时间、地点、起因”最好一两句话就交等清楚,不用浪费笔墨。

2、重“经过”

事件发生的“经过”要作为全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适当运作各种修辞手法,使对其经过的描写变得具体生动,引人入胜。

要写好故事的经过,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做到描写要具体,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描写,也可以适当加入场面描写、侧面描写来使它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做到故事情节的设计安排上要曲折,也就是要写出事件发生过程中,都碰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或问题,具体是怎样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或情况,在这部分内容中,要适当的进行虚构或改变,以使得故事情节变的更加曲折,更加富有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方面是,故事的“经过”和发展,往往是由人来推动的,而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写作文时,并不是把这个人的所有动作、语言、神态都写下来,而是选择一部分表现出来,在选取这部分内容时,要抓住人物在动作、语言、神态方面所表现的特点,来突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对于人物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要进行具体描写,以使得故事的经过变得更加精彩,更有可读性。


写人作文方面有些基本要求需要注意一下。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我们知道,写某个人的作文,是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比如说要突出一个人非常守信,只是概括地提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须举出实际事例来,来证实自己的说法,也就是我们所要求的,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单方面的,如果文章中只写到某一处,对其它相关方面却提也不提,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形象会和挂在墙上的画一样,再美,也没有现实中的风景真实。所以在写人作文中,要善于从不同方面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大家觉得你所写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甚至他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中,就有类似的人。

3、适当增加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好处是不但能交待故事情节,让读者能够通过对人物心里想法的描写,可以了解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更容易交待清楚故事情节,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人物“感觉”的描写来体会到主人公的感情、想法等,容易让你的作文变得更加亲切自然。

4、将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和动作描写进行灵活搭配


     神态描写侧重于人物内心思想的表达,常常作为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补充或说明,语言描写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而动作描写可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富有可读性。








谢谢黄老师的指点。想问一下:孩子学作文时必须要真实,想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孩子总强调这种想法不是他的,而他的想法按照我们大人的说法是没法写进作文的,给如何告诉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觉得,有些想法确实不是他的,我们有些会觉得他应该这样想,而且这样想文章有了主题或中心,但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与想法与大人是不同的,按照我们的想法,孩子确实可能会不知道怎样做,在这里提一些建议:

1、写文章,故事情节、内容是可以根据主题表现需要,适当改编的,但这种改变不能失真,就像老师讲课时如果需要一个木制的桌子,那必须对木头原料进行改编,不能原份不动地拿到教室里来,说,这就是桌子,另外,这种改造不能完全失真,改完后既看不出木头的样子,也看不出是桌子的样。
    在这其中,有一样东西是不能做假的,那就是人物的情感,但故事情节是可以适当改编的,不必拘于原样,让孩子明白,对人物心理进行适当的想象,是合乎情理的。

2、心理活动描写,重在描写出人物心理活动前后变化的过程于不同,而不仅限于情感的表达,所以建议在指导孩子作文时,侧重于要孩子描写自己当进的心理情感变化过程,而不要过多地规定或引导具情是那种情感。

3、当孩子基本还知道自己怎样写时,尽管写得不好,家长也要忍住先不要急着去指导,否则越指导孩子越不会写,越无所适从,还容易引起两人情感上的对立,得不偿失。

4、通常,要等孩子写完一篇作品时再去提意见或帮助,不要孩子写在一半时,就过去指点。我们也不喜欢自己文章只写了一半,别人便说你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孩子和我们想法是一样的。除非孩子二个半小时还没写出一篇作文,否则我们先忍着不对孩子的作文发表直接看法,或让孩子按我们说的去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