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峰市地名探源

 逸心茶舍 2011-08-06

 

赤峰市[Chìfēng Shì]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
  原名“昭乌达盟”,因清初内扎萨克11个旗,会盟于翁牛特左旗境内的“昭乌达”,故称“昭乌达盟”。数旗会盟为盟,盟名通常冠以会盟之地的地名,“昭乌达”即蒙古语地名,“昭”意为“百(数词)”,“乌达”意为“柳树”,合意为“百柳”。
  “赤峰”一名,系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名,因赤峰市境内英金河东岸有一座棕红色的岩石山峰,蒙古族叫“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岩峰”或“红色的山峰”,故俗称“红山”,而雅称“赤峰”。“乌兰”意为“红色、赤色”,“哈达”意为“岩石”。
  “乌兰哈达”这个蒙古语地名,早在明末清初,蒙古族就已经称呼。但它作为行政区域专名,出现于清乾隆年间,即乾隆十三年(1748年)设乌兰哈达巡检司。乾隆二十九年析昭乌达盟翁牛特右旗地设乌兰哈达厅,驻乌兰哈达(今红山区)。乾隆四十三年将乌兰哈达厅改为赤峰县,县之专名“赤峰”始此,属承德府。1940年撤销赤峰县,复设翁牛特右翼旗。1945年析翁牛特右旗,设赤峰市和赤峰县。1947年撤销赤峰市,并入赤峰县,属热河省。1949年5月将热河省所辖的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时辖林西县、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1955年7月30日将原热河省的赤峰县、宁城县、乌丹县和敖汉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喀喇沁旗划归昭乌达盟。1956年3月9日将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更名为翁牛特旗,同时撤销乌丹县,并入翁牛特旗。同年6月1日将昭乌达盟驻地由巴林左旗迁至赤峰镇。1958年10月20日撤销赤峰县,设立赤峰市(县级)。1962年10月20日复设赤峰县,以原赤峰县并入赤峰市的行政区域和翁牛特旗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与赤峰市并存。1969年7月5日将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5月30日将辽宁省的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10月10日撤销昭乌达盟,设立地级赤峰市,同时撤销赤峰县,并入赤峰市;同年设立红山区、元宝山区、郊区。1993年5月3日郊区更名为松山区。赤峰市人民政府原驻红山区,现驻松山区。截止2007年12月30日,赤峰市共辖红山、元宝山、松山3区,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2县。
  松山区[Sōngshān Qū]赤峰市人民政府驻地,区人民政府驻穆家营子镇。
“松山区”一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上说:“松山区,因松山公园得名。”笔者认为,之所以得名为“松山公园”,当初是考虑到境内曾设有辽代松山州,同样设立“松山区”时,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缘故。因此,“松山区”一名中的“松山”,应该说是以境内辽代“松山州”和“松山县”的专名“松山”而得名。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第478页载:【松山州】辽置,治所在松山县(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经查,辽代的“松山州”古城遗址,在今松山区城子乡城子河北村境内。
  原名“郊区”,因郊区地域位于赤峰市区的近郊而得名。“郊区”是在1983年原赤峰县的基础上设立的。原县境东部划归赤峰市元宝山区。赤峰县,始设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这是“赤峰”得名之始,是蒙古语地名“乌兰哈达”的汉译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将赤峰县升为直隶州,属承德府。1913年将直隶州更名为赤峰县,属热河特别行政区。1958年10月撤销赤峰县,设赤峰市(县级)。1962年复设赤峰县,与赤峰市并存。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昭乌达盟。1983年将赤峰县改为郊区,属赤峰市。1993年将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红山区[Hóngshān Qū]赤峰市辖区。区人民政府驻哈达街。
“红山”一名,系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名,因赤峰市境内英金河东岸有一座棕红色的岩石山峰,蒙古族叫“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岩峰”或“红色的山峰”,故俗称“红山”,而雅称“赤峰”。“乌兰”意为“红色、赤色”,“哈达”意为“岩石”。
  “红山区”,以境内英金河东岸乌兰哈达的俗称“红山”而命名。
  1983年原县级赤峰市更名为红山区,为赤峰市人民政府驻地。原为翁牛特旗地。自清末以来为东北、华北重要贸易市场。
  元宝山区[yuánbǎoshān Qū]赤峰市辖区。区人民政府驻平庄镇。
  “元宝山”一名的含义和由来:据赵思德的《元宝山史话》上说:“清朝时关里大量农民来喀喇沁、赤峰等地开荒种地,后来在现在的老窑村开了煤窑。据传说,窑主每天去掉人吃和各种开支还捞一个“元宝”,故把这个地方‘元宝山’。后来老窑附近的煤都采过了,煤窑逐步向南移,就在四合村和刘家店之间扎眼采煤。此地有座小山,好象倒向东面的一个‘元宝’,‘元宝山’也就根据这些传说而得名。”
  清属喀喇沁右旗和翁牛特旗地。1983年设元宝山区,因境内元宝山而得名。元宝山区是从喀喇沁旗和赤峰市红山区以及郊区的行政区域划出部分地区和地段规划调整而建的新兴工业区。1949年前曾设建中县,后归喀喇沁旗和赤峰县。1959年设平庄区,1963年撤销划入赤峰市、赤峰县、喀喇沁旗。元宝山区是赤峰市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为东北能源建设基地。
  宁城县[Nìngchéng Xìan]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天义镇。
“宁城”一名的由来:据《宁城县地名志》上说:“1931年热河省辟平泉州四、五、六区连同喀喇沁中旗在小城子设大宁设治局,因驻地在小城子,在商界人士和富户的要求下,取其大宁的‘宁’、小城子的‘城’,改为宁城设治局。1932年10月1日改宁城设治局为宁城县。(一说建县时为大宁县,后因与山西大宁县重名,改为宁城县;一说是从大宁卫城简化而来,均无确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上说:“1932年改置宁城县,以大宁和小城子各取一字命名。”
“大宁”一名,始见于元代。元时设大宁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大宁卫,因元大宁路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设喀喇沁中旗,驻大城子。因此笔者认为,宁城县的“宁城”这一专名,是以明代“大宁卫”的“宁”和地名“小城子”的“城”二字所组成,是有史实依据的。
  1932年设宁城县,驻小城子。1940年撤销平泉县和宁城县,复设喀喇沁中旗,驻平泉。1946年5月复设宁城县,驻小城子。1948年1月将宁城县与喀喇沁中旗合并设喀喇沁中旗宁城县联合政府,驻八里罕。1949年3月将喀喇沁中旗宁城县联合政府更名为宁城县。1954年县人民政府由八里罕迁驻天义,属热河省。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昭乌达盟。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林西县[Línxī Xìan]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县人民政府驻林西镇。“林西”一名,因地处巴林右旗以西而得名。这在已出版的地名志、词典等工具书上均有类似这样的解释。但也有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马希的《昭乌达盟旗县所在地之名称》一文中说:“林西,含有巴林西部之意;另有一种说法是,在巴林右旗与林西县交界处有一个名为珠尔沁的地方,有一片森林,设治后,治所因在森林之西,故有林西之名。后一种说法与林西地名来源较贴切。”
与之相反,王睛在他的《林西林东的来历》一文中则认为:“而说巴林右旗与林西县交界处有一地,名珠尔沁。该地有一片树林子,放垦地在树林之西,故为林西之名。这种说法不符合历史记载。”王晴说:“‘林西之名,盖因在巴林之西’。七十年代大巴林境内树木极多,叫白音毛都(或译白音布统,汉意为富裕的森林)的地方有多处,如此推断也有林之北、林之南,为何单叫林西?因此,说以林取名,是根据不足的。”
  据《林西县地名志》载:“清光绪三十三年四月(1907年5月)开办巴林垦务。同年十二月(1908年1月)清廷设巴西县,属赤峰州。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县,因位于巴林右旗西境,先称‘巴西’,后定‘林西’。”又据1921年的《热河省建县案》载:“巴林之西建县曰林西,其东曰林东”。 1945年8月设林西县人民政府,属热河省。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1年复设林西县人民政府。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巴林左旗[Bairin Zuǒ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旗人民政府驻林东镇。
  “巴林”一名的含义和来历:据《巴林左旗地名志》、《巴林右旗地名志》、《赤峰市地名志》等地名工具书上解释说:
  1、“巴林”一词系蒙古语,其含义:或意为“要塞”,或意为“军寨”,或意为“哨所”;
  2、“巴林”一名的来历:一说元太祖十八世孙苏巴海称达尔汗诺颜,号所部曰“巴林”,一说十三世纪初,驻守在阿尔泰山的蒙古部落在关隘要塞设十二座军寨,得名为“巴林”。
  王睛的《巴林来源考辨》一文中说:“巴林一名,史籍译法不同,《蒙古秘史》作‘巴阿邻’;《圣武亲征录》作‘霸林’;《元史》作‘八邻’;《大清一统志》作‘巴林’。”现就他考辨后所得出的“小结”,摘抄如下:
“巴林来源有三:古代“巴阿邻”汉意为“捕捉”。史料除《蒙古秘史》外别无取据;次为“拔林台吉所据”,“巴林”、“拔林”二者同音并有源可溯,但论据不足,疑点甚多;三为明末苏巴海所创“巴林部”,其论点正确,论证充足,有下列文献可查,《蒙古源流》、《藩部要略》、《蒙兀儿史记》、《蒙古世系谱》、《蒙古游牧记》和《明史》等。三说应以第三种苏巴海‘号所部曰巴林’为正确。”
  王睛说:“‘巴林’一名涵义经考证,由‘军营’、‘驻军营’、‘疆场’、‘哨所’等词演化而来。乃颜拔军他去后,潢水北岸纳牙达坝留下若干个老小营,久之遂由‘巴日’转音为‘巴林’。巴林一名初形成于忽必烈时期(约公元1278年以后),苏巴海正式命名‘巴林’,当在明代末期(约公元1573年)。”
  从以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巴林”,初为一个军事组织,后成为蒙古部落名,并逐渐变成内蒙古的行政区域专名。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十六世孙阿尔楚博罗特,生和尔塑齐哈萨尔,子二,次苏巴海,称达尔汗诺颜,号所部曰‘巴林’”。
  巴林部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自喀尔喀河流域南迁,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划定巴林部牧地。清顺治五年(1648年)设巴林左翼旗,旗名始此,驻阿察图陀罗海,属昭乌达盟。1914年属热河特别行政区,1925年析旗地,设林东县,1929年属热河省,1932年撤销县,迁驻林东镇。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敖汉旗[Aohan 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旗人民政府驻新惠镇。
“敖汉”系蒙古语,现代蒙古语标准音为Uugan,意为“长子”。因岱青杜楞是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贝玛土谢图的长子,故以“长子”、“老大”之意,始称所部为“敖汉”。
  清崇德元年(1636年)设敖汉旗,旗以部名,驻固日班图拉嘎(今王子庙),后迁驻马东老府(今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因班第为札萨克多罗君王,故又俗称“札萨克王旗”,属昭乌达盟。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增设一旗,称敖汉右旗,原敖汉旗称敖汉左旗,左旗驻东老府,右旗驻海力王府(今二道湾子),属朝阳府。1922年析敖汉左旗地设敖汉南旗,旗府驻贝子府,属热河省昭乌达盟。1937年设新惠县,驻菜园子(今新惠镇),敖汉旗与新惠县并存。1940年旗县合并称敖汉旗。1945年复设新惠县,1946年析新惠县地,设新东县,驻贝子府。1948年撤销新东县,划归新惠县,同年改设敖汉旗新惠县联合政府,属热河省。1949年撤销联合政府,设敖汉旗。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昭乌达盟。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翁牛特旗[Ongniud 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旗人民政府驻乌丹镇。
  “翁牛特”一名,明代译作“往流”,亦作“罔留”,系蒙古语,为蒙古部落名,但学术界和地名界对其含义进行了下几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翁牛特”意为属于“王的人民”。据韩儒林先生的《元代的吉利思及其邻近诸部》一文上说:“往流,《续文献通考》作罔留,都是《黄金史》Onglighut的对音,意为属于‘王的人民’。这个字的构造和Tutuqlighut(‘都督的人民’)相同。Onglighut明代常写为Ongnighut,今内蒙翁牛特旗的名称就是这个字的音译。这个王是什么人呢?《元史》卷二一成宗大德九年(一三〇五年)七月‘给脱脱所部乞而吉思民粮五月’,斡赤斤玄孙脱脱封辽王,这一部分乞而吉思人当然就是他的属民。”(见韩儒林:《穹庐集》第364—365页)
  第二种解释:“翁牛特”意为“有王之民”。乌云毕力格的《关于朵颜兀良哈人的若干问题》一文上说:“泰宁卫人自称翁牛特(往流)人,……。翁牛特(往流),意为“有王之民”。他们是成吉思汗幼弟辽王斡赤斤的直属部落。”(见《蒙古史研究》第七集第221页)
  第三种解释:“翁牛特”意为“诸王”。此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第四种解释:“翁牛特”意为“神圣”。此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赤峰市分册”和《翁牛特旗地名志》。
  第五种解释:“翁牛特”意为“神圣的山”。据满达的《翁牛特名称试析》一文说:“翁牛特,其意为‘神圣的山’。原部人尊奉山神,由是得名。这个敬仰山神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历史遥远的东胡时期,战国时的东胡败于匈奴,余部溃退,保乌桓山的称乌桓,保鲜卑山的称鲜卑。丁谦《后汉书乌桓传地理考证》谓:‘此山高大(指乌桓山),为内兴安岭南行正干。所以部人东走时,得居山以自保。用是尊为神,故有人死灵归是山之语。’王沈《魏书》记载,乌桓被汉迁到蒙古草原东部并进入蒙古草原东南部后,仍将死者的灵柩送回赤山”。这个习俗与原翁牛特部习俗近似。鲜卑山有人考证,称其意为‘吉祥的山’,这与“神圣的山’相似,说明习俗同保鲜、乌桓。因此,从原翁牛特部保留着浓厚的敬仰山神的古老风俗来讲,翁牛特部很可能是乌桓人北迁到嫩江流域的后裔。”
  成吉思汗弟斡赤斤第十二世孙巴颜岱洪果尔诺颜的时候,始称所部为翁牛特。清崇德元年(1636年)设翁牛特左、右翼旗,属昭乌达盟。1913年翁牛特右翼旗划入赤峰县,1914年改属热河特别行政区,1929年特别行政区改设省,随属。1931年析赤峰县地,设全宁县,1937年更名为乌丹县,1940年划归翁牛特左翼旗,驻乌丹。1946年复设乌丹县,翁牛特左翼旗更名为翁牛特旗,驻玉田皋,1947年与敖汉旗合并,设翁敖联合旗,属热河专署。1949年复设翁牛特旗。1954年更名为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属热河省。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复设翁牛特旗,属昭乌达盟。同年乌丹县并入,驻地由乌敦套海迁驻乌丹。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克什克腾旗[Hexigten 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旗人民政府驻经棚镇。
  “克什克腾”一名的由来和含义,有以下几种解释与考证:
  1、《克什克腾旗地名志》上说:“克什克腾,系蒙古族部落名称,是元代成吉思汗所赐部队“怯薛歹”的称号。系蒙古语,意为“番军”、“亲军”、“禁卫军”之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674页上说:“‘克什克腾’蒙古语意为‘扈卫军’,又称‘伊克土门’,即大万户。”
  3、马达的《克什克腾旗今昔》一文中说:“《蒙古游牧记》云:‘克什克腾华言半个也,山甚陡峻,远望如坡,故名。’”
  4、《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赤峰市分册”上说:“一说‘克什克腾’汉语意为‘半个山’,恐不可信。另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克什克腾’即由‘怯薛歹’的译音‘客失克田’而来。‘怯薛歹’则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所创设的近卫军的称号。沙剌勒达将所部号为‘克什克腾’,是否有意比附其祖上的近卫军,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学术界及有兴趣者的探讨。”
  那么,学术界和地名工作者又是如何进行探讨和解释的呢?下面介绍王睛和马达这两位同志在全区地名普查期间(1981年~1983年前后)所撰写的有关克什克腾的来历和含义方面的探讨性文章。
  一、王睛的《克什克腾旗由来探源》一文中说:“一说克什克腾的来源是‘克失克田’护卫军;又一说来源于部落首领名‘黑石炭’”他对上述说法进行了探讨,并试作以结论,现摘抄如下:
(一)来源是‘克失克田’护卫军之说
成吉思汗于公元1204年征讨乃曼部落时始建护卫军。在《蒙古秘史》中,“护卫”一词的汉字译音为“客失克田”(或克失克秃)。
  到了元代,“护卫”的译音变为“怯薛丹”。《元史兵志》称:“怯薛丹”,蒙古语,番值宿卫”。成吉思汗命木华黎等四人为大怯薛,领分番宿卫。……。木华黎管理的地区,就包括今天的克什克腾旗地方。……。木华黎统治时期克什克腾地方是护卫军的封地。由于“护卫”的汉字译音“克失克田”与“克什克腾”音相近,从而推断后者是由前者演变而来。
(二)来源于部落首领名之说
据《蒙古游牧记》卷三载,斡其尔博罗特领地传给黑石炭而后再传到其后裔沙剌勒达“号所部曰克什克腾”。黑石炭又名克失旦。《蒙古源流笺证》载:“阿著死,众推卜赤(博迪)为大汗,有众七万,分为五大营,曰好陈察罕儿,曰召阿儿,曰克失旦……。卜赤居中屯牧,五营环绕之,克失旦即克什克腾。”由此推断:“克什克腾”来源于“黑石炭”。
总之,王睛认为:第一种说法,谓克什克腾来源于“护卫军”,其理由不足。“护卫”一词,其蒙古语的汉字译音为“克失克田”,因此推断克什克腾一词由“克失克田”演化而来。这种推断查阅文献,没有根据。因到了元代,护卫的译音已变为“怯薛丹”由此可见,此说理由不足。第二种说法,克什克腾来源于部落首领名称之说较为可靠。黑石炭(或称克失旦,黑石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且有史料为据。
  清顺治九年(1652年)设克什克腾旗,旗名始此,属昭乌达盟。1913年从察哈尔划出,翌年设经棚县。1933年撤销经棚县,改属兴安西省。1946年复设经棚县,旗县分治,属昭乌达盟。1948年撤县并入旗,翌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巴林右旗[Bairin Yòu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旗人民政府驻大板镇。
  “巴林”一名的含义和来历:据《巴林左旗地名志》、《巴林右旗地名志》、《赤峰市地名志》等地名工具书上解释说:
  1、“巴林”一词系蒙古语,其含义:或意为“要塞”,或意为“军寨”,或意为“哨所”;
  2、“巴林”一名的来历:一说元太祖十八世孙苏巴海称达尔汗诺颜,号所部曰“巴林”,一说十三世纪初,驻守在阿尔泰山的蒙古部落在关隘要塞设十二座军寨,得名为“巴林”。
  王睛的《巴林来源考辨》一文中说:“巴林一名,史籍译法不同,《蒙古秘史》作‘巴阿邻’;《圣武亲征录》作‘霸林’;《元史》作‘八邻’;《大清一统志》作‘巴林’。”现就他考辨后所得出的“小结”,摘抄如下:
“巴林来源有三:古代“巴阿邻”汉意为“捕捉”。史料除《蒙古秘史》外别无取据;次为“拔林台吉所据”,“巴林”、“拔林”二者同音并有源可溯,但论据不足,疑点甚多;三为明末苏巴海所创“巴林部”,其论点正确,论证充足,有下列文献可查,《蒙古源流》、《藩部要略》、《蒙兀儿史记》、《蒙古世系谱》、《蒙古游牧记》和《明史》等。三说应以第三种苏巴海‘号所部曰巴林’为正确。”
王睛说:“‘巴林’一名涵义经考证,由‘军营’、‘驻军营’、‘疆场’、‘哨所’等词演化而来。乃颜拔军他去后,潢水北岸纳牙达坝留下若干个老小营,久之遂由‘巴日’转音为‘巴林’。巴林一名初形成于忽必烈时期(约公元1278年以后),苏巴海正式命名‘巴林’,当在明代末期(约公元1573年)。”
  从以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巴林”,初为一个军事组织,后成为蒙古部落名,并逐渐变成内蒙古的行政区域专名。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十六世孙阿尔楚博罗特,生和尔塑齐哈萨尔,子二,次苏巴海,称达尔汗诺颜,号所部曰‘巴林’”。
  巴林部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自喀尔喀河流域南迁,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划定巴林部牧地。顺治五年(1648年)设巴林右翼旗,旗以部落名,属昭乌达盟。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7年更今名,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阿鲁科尔沁旗[Ar Horqin 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旗人民政府驻天山镇。
  “阿鲁科尔沁”一名,明译作“阿鲁好尔趁”,系蒙古语,“阿鲁”意为“北”,即指山阴、山北;“科尔沁”为蒙古族部落名,意为“带弓箭的人”。成吉思汗第哈布图哈萨尔(亦简称“哈撒尔”)十七世孙昆都伦岱青的时候,号所部为“阿鲁科尔沁”。因游牧在呼伦贝尔地区,大兴安岭之山阴,以此同游牧在嫩江的奎蒙克塔斯哈喇(亦简称“奎蒙克”)之所部“嫩科尔沁”相区别,而冠以蒙古语方位词“阿鲁”(北)一词号所部为“阿鲁科尔沁”。(奎蒙克塔斯哈喇是巴衮之兄,昆都伦岱青是巴衮之子)⑧
  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设阿鲁科尔沁左翼旗、右翼旗,旗名始此。清崇德元年(1636年)将两旗合并称阿鲁科尔沁旗,驻浑都山(今坤都山东),属昭乌达盟。1914年属热河特别行政区。1926年析旗地,设天山设治局。1945年9月3日在东蒙自治政府领导下,设立阿鲁科尔沁旗政府,驻坤都。1946年7月旗政府驻地由坤都迁驻天山,并更名为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属热河省昭乌达盟。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更名为阿鲁科尔沁旗人民委员会。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昭乌达盟。1981年5月复设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喀喇沁旗[Harqin Qí]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旗人民政府驻锦山镇。
   “喀喇沁”一名,亦作“哈剌慎”,系蒙古语,为蒙古部落名,其含义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682页上说:“意为‘酿奶酒者’”。
  第二种解释:据《喀喇沁旗地名志》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意为‘守卫者’”;意为“保卫”或“看守”。
  那么,喀喇沁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最近,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发现上述解释均有一定的道理,现就其理由分述如下:
  第一种解释:“喀喇沁”意为“酿奶酒者”
  巴旺吉乐先生在他所著的《呼和图力格尔》(蒙古文)一书第344页上,依据萨冈彻辰的《蒙古源流》解释说:“喀喇沁(Haraqin),元代为喀喇沁部,在上都库尔图巴尔哈孙(即恒州古城之蒙古名,俗称四郎城,在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笔者注),饲养喀喇格沁古(Haragqi Guu),预备诸汗之酸马奶(通常叫“马奶酒”—笔者注)而得此名。”(笔者译)
上段话中的“喀喇格沁古”,意为“黑骒马”,“古”系蒙古语口语Guu的音译,其书面语读音为Geguu,意为“骒马”。而喀喇格沁(Haragqi)一词,意指“黑骒马”中的“黑”。在赵琦先生的《明末清初的哈剌慎与蒙古八旗》一文上亦说:“喀喇沁,其词干Qara,意为黑。”(见《蒙古史研究》第五集)
  由此可以推断:“喀喇沁”(Haraqin)一名,是由蒙古语“喀喇格沁”Haragqi演变而来,意为“黑毛色(即母畜毛色)”。其词干称Qara,原意为“黑色”。
  第二种解释:“喀喇沁”意为“守卫者”;意为“保卫“或“看守”
  《喀喇沁旗地名志》上说:“据《蒙古游牧记》、《皇朝续文献通考》、《蒙古秘史》记载,喀喇沁,是蒙古族一个部落的名称,原居不儿罕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肯特山),称兀良哈歹部。该部扎尔楚泰之子乌梁罕济拉玛,因辅佐元太祖定天下有功,1206年被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辖此部。后成为成吉思汗守金谷仓库或金柩,传至七世孙和通,已有众六千户,游牧于额沁河(今英金河),取‘守卫者’之意,号所部曰‘喀喇沁’。”
从上述记载中可知,“喀喇沁”是“守卫者”之意,因该部为“成成吉思汗守金谷仓库或金柩”而得名。由此可以推断“喀喇沁”一词的词干,是Har,原意为“看、望”,引伸为“看管、看守、看住”,而qin(沁)则表示“人、者”,在蒙古语词干Har后面,缀以qin则构成Haraqin一词,即喀喇沁,意为“看守人”或“守卫者”。
  喀喇沁”为蒙古部落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682页上说:“兀良哈部者勒蔑(亦作“折里麦”)七世孙和通,号所部曰喀喇沁,驻牧在额沁河(今英金河)流域,旗以部落名。”
  后金天聪九年(1935年)设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右翼旗,驻锡伯河北岸,属卓索图盟。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八沟直隶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平泉州。1931年撤销旗制,划入建平县、宁城设治局。1940年分出,恢复旗制,在平庄建喀喇沁右翼旗。1945年属热河省建平县,1946年在公爷府(今锦山镇)分设喀喇沁右翼旗和建平县。1947年合并为喀喇沁右翼旗建西县联合政府。1948年迁驻公爷府,属热河省热中专署,1949年撤销联合政府,设喀喇沁旗。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昭乌达盟。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