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亮点解读

 情系大连 2011-08-07

和谐 吴之如 画

生机 吴之如 画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下一个五年大连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大会提出了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预示着大连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始。本报理论部约请市委党校专门研究大连经济问题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从不同方面进行了亮点解读。本报理论部近期还将约请专家学者就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品质立市四大战略等进行专题解读,希望能对读者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有所帮助。

    “蓝色经济”将成为大连发展的新动力

    本报讯(于耕科)张勇认为,“蓝色经济”是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的一个亮点,也将成为今后大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大连的特色是海,优势是海。全市海岸线总长约两千多公里,约占全国10%、占辽宁73%;领海基线以内可管辖海域面积2.9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倍。大连海洋资源禀赋较高,具备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发展蓝色经济是高瞻远瞩之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沿海国家纷纷提出,把加快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其国家战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大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本次党代会报告都明确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大连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提了出来。市委领导多次提出,到202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要达到5000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要突破3000亿元,占到全市GDP的30%。完成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就必须化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洋经济优势,切实把大连海洋经济打造成大连的支柱产业。

    一是编制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发展大连海洋经济。应尽早启动大连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评价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沿海区域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科学划分海洋主体功能区。

    二是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造船、海洋工程、重型装备等机械装备制造业;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能源、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做大港航物流,积极发展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海洋服务产业。

    三是推进海路联动发展,构建全方位的海陆开放联动体系,推动“陆域合作”向 “海陆合作”迈进;鼓励涉海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促进我国海陆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将现有海洋优势产业与临港优势产业、海洋产业与内陆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有利于海陆联动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联动效应。

    四是加强海洋经济管理,建设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大连海洋经济运行状况,为大连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加强海洋人才培养与使用,培训高层次人才、实用技术型人才,提高海洋科技水平,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是加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提高海洋安全管理水平。

    李崇峰: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

    本报讯(付潇深)李崇峰认为,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这指明了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大连在大力推动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紧密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方面尚显不足,服务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也较低。因此,当前大连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城市能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一,充分认识生产性服务业在大连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规模。要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作为振兴城市经济的重大战略长期来抓。要深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探查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状况,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不断提升服务业总量规模、科技含量、服务水平,改善结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关联度。要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对于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打破市场壁垒,放宽市场准入,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把原来由政府或大企业内部承担的一些生产性服务职能移交给社会,建立起完备的准入制度、行业标准和交易规则以及相应的监管制度,以保证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聚焦主导型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要重点加快航运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金融、物流、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

    第四,营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大连“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步伐的推进,要引进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大集团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等入驻大连。为此,要积极优化政务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产业国际化,允许外商、跨国公司进入大连服务业。

    第五,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吸引国内外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加盟到生产性服务业之中;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我市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进行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加快我市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等方面紧缺人才的培养。

    张道航:

    提升集装箱吞吐量 推进航运中心建设

    本报讯(于耕科)张道航提出,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不仅提出了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要求,同时强调要全面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这是明智之举。我们必须按照这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用三年时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把大连建成国际集装箱干线港。

    现代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是与集装箱这种现代运输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和广泛采用,在国际航运体系上形成了支线港和干线港的格局。国际航运中心必然要扮演集装箱干线港的角色,并使周边港口成为它的支线港和喂给港。第二,国际航运中心作为陆海空联运的立体网络,集装箱运输不仅具有快速、准时、高效、安全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陆海空运皆宜的优势。第三,国际航运中心同时又是经济中心,要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

    大连的集装箱吞吐量到2010年已经发展到524.2万标箱。但是,2010年上海已接近3000万标箱;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青岛、天津,均已突破千万标箱;与大连相邻的营口2010年也已达到333.8万标箱,增速是31.5%,而同期大连增速为14.5%。

    大连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相对迟缓,直接原因有两个:第一,来自本市及核心腹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适箱货物少;第二,来自中转腹地环渤海地区以及国际上的中转箱量低。但这二者其实都是表面现象。适箱货物少,说明大连及其腹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滞后,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大宗商品,多是一些不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资源性货物和初级产品。中转箱量低,深层原因是大连的服务尚不尽人意,与航运中心相关的软环境建设还存在差距。香港每标箱货物比内陆要高出几百美元,但货主却愿意从香港装船出海,原因是那里的服务更加完善,班轮航线和航次密集。而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覆盖区域内,韩国釜山每年有几百万标箱的吞吐量来自于我国环渤海地区,原因是那里实行了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并在船舶进港、泊位使用和货物进港等方面实行了费用优惠和减免政策。如果大连在体制、政策、服务等软环境建设方面能与釜山处于同一水平上,这部分集装箱未必会在釜山中转。

    因此,大连要用好良好的岸线、深水航道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过抓集装箱吞吐量来促进这些深层问题的解决,通过深层问题的解决来促进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

    于洋:

    培育城市精神 建设文明大连

    本报讯(杨柳)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发展更有质量、文化更具品位、城市更富魅力的文明大连。于洋认为,建设文明大连,培育城市精神是其重要内容。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是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反映着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于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处于全域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连,需要培育自己的城市精神。培育大连城市精神,要做到立足本土、植根历史、反映现实、着眼未来。

    一个城市的发展只具备城市的共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所以,培育城市精神就要植根于本土文化,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培育出来的城市精神才是不可复制的,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彰显自己的实力。培育大连城市精神,要突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洋品质,体现大海的宽容和大气,彰显大连开放、包容、和谐的特征;要突出“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融入大连的文明、浪漫、时尚的文化特征;还要突出“宜居城市”的生态优势,凸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自然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

    只有植根于自己优秀历史文化的城市精神,才能更好地引领城市的未来,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大连虽然是个建市百余年的年轻城市,但有着丰富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认真地梳理大连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加以提炼融合,使大连城市精神蕴含城市文化的历史积淀。

    培育城市精神不仅要植根历史,更重要的是反映现实,也就是要与时代特征相吻合,既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又体现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开放创新是大连城市的重要特质,体现了大连人永不满足、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大连的城市精神就要彰显开放创新的时代特征,培育勇于创新、敢做龙头的“担当”精神。

    城市精神的培育要展望未来的发展愿景,适应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体现城市发展的战略思维。要把实现全域城市化和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市民共同的实践目标,不断引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内化于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培育城市精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不能够一蹴而就,应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提炼、整合、丰富、升华,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刘素斌:

    以结构调整促转型发展

    本报讯(付潇深)刘素斌提出,“转型发展”是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大连城市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合乎大连的市情,抓住了发展的关键。他认为,调整和优化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是大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纵向高度分工的趋势愈加明显,发达国家占据研发、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端环节,把相对劳动密集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求得降低成本。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要进一步提升区域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就必须将产业结构升级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之中,在增量调整过程中努力占据创新、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物流、行销、品牌等价值链高端环节,以高起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增量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大力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三是将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促进产业成长。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了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而提升改造石化、现代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与电子信息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则应以“存量调强”的思路实施,继续保持他们的优势地位,实现产业升级,加快技术改造。

    在通过新兴产业“增量调优”、传统产业“存量调强”之后,还要形成现代服务业相应的配套优势。目前工业仍是支撑大连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呈比重大、发展快的态势。要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之并驾齐驱或者取得绝对优势的态势,就必须制定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实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与竞争力。

    发展产业集群,推进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是实现大连市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特定领域中,通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条件下,大连市已提出利用6~8年时间打造8个产值千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8个产值200亿~500亿的产业集群。在发展产业集群时,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要抓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二要培育本土产业集群的生长源;三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沙吉会:

    以现代文化市场打造支柱产业

    本报讯(杨柳)沙吉会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是文化产业在中国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优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这一构想,必须在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上下工夫。

    第一,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企业要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推动政企分开,促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创新文化管理手段,推进文化政务公开,完善文化行政许可,努力提高文化行政管理效能。

    第二,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制定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形成更加开放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允许民营经济成分进入文化领域。打破文化市场壁垒,完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建立公平、规范、统一的文化市场,打击文化市场垄断行为,减少或杜绝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现象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积极引导社会消费,培育不同的文化产品消费群体,形成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市场。

    第三,要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的文化流通体系。加强对国有文化流通企业的扶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流通企业或参与国有文化流通企业改组改造,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演出院线建设,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市场营销网络。

    第四,要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依托大连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深化文化精品工程。要树立文化品牌和创建名牌文化产品,通过调整和优化,形成主业突出、产业多元、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第五,要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依托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回国创业。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整合学科资源,扩大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文化实用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受训者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框架下能够实现多元化发展。

    第六,要加大对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可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或补助、人才引进等。利用税收、信贷等杠杆,在土地利用、贷款利率、进出口优惠等方面对重点文化企业和项目进行扶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