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旅游: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

 智慧旅游519 2012-11-15
□北京巅峰智业集团旅游地产研究院

    胡晓苒

    全域城市(镇)化是中国城市21世纪发展的主要命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经过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七大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陆域广阔、地理条件多样并且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实行全域城市化势在必行。

    早在20世纪中叶,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全域城市化”,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例如,美国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为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而中国只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城市的活力才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大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发展优势更加突出。

    早在2001年,《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就提出“全面提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针。从国家农业部主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建设部支持“小城镇建设试点”和“特色城镇建设”的举措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加速支持城市化进程的力度和决心。对于不同地区和城市,全域城市化的程度和阶段有所不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大连等,已经初步完成了城镇化的道路,正在以“新城、卫星城或者特色城市组团”方式进行真正“全域城市化”;一般重点城市,即非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如廊坊、秦皇岛、潍坊、白山等,还要进行以主要城区带动一般城镇,完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优化全域城镇布局的“全域城镇化”。

    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消除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的最终目标,是符合国家发展和国民需要的,是新时期下中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全域旅游是对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前,国内旅游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将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全域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集聚效应上,通过条件较好的主要城区(职能和层级不同的多个城市中心)来带动全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消除明显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别。全域城市化不是城市的“遍地开花”和“照搬复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的日益加重,城市个性迷失和文化消弭现象的日益凸现,立足本地文化和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自己的“名片产业”,寻求新型城市化或特色城市化是必然选择。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许多优势:市场前景广阔,能源消耗少,可持续发展,关联带动功能强,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多,对城市(镇)化是最直接有效的推动力。

    全域旅游的内涵和支撑

    全域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对资源重新整合,在空间板块上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或业态集群,打破都市(或单一景区)旅游一枝独秀的接待格局。中国旅游业还处于一个以观光为主,休闲为辅的大众旅游时代,一般旅游活动集中在已开发成熟、接待成熟的城市或景区,所以,目前几乎所有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都集中在城市内或成熟景区内进行,而远离城市的郊区,即使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非常优越,依然不能进入旅游者的视线。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最根本的就是打破这种都市(或单一景区)旅游一枝独秀的接待格局,在不同的区域内打造各自的旅游吸引物和服务业态。当然,全域旅游并不是对都市旅游的否定和排斥,相反的,全域不同旅游吸引物的打造更是对都市旅游的有力佐助,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丰富旅游体验,增加重游几率,同时,满足本地市民休闲的需求。

    全域旅游的本质是泛旅游产业的差异开发和集聚落地。在全域旅游的开发中,要达到能和都市旅游并举、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必然要求以特色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催化,促进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促进地方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泛旅游产业的集聚、规模和特色化建设。

    全域旅游的关键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对旅游功能和产业分布进行重新“洗牌”。通过30多年的旅游

    发展,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业规划的需要,资源不仅仅包括旅游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市场区位资源、交通资源、城市载体资源以及地方特色产业资源都应该是旅游开发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基础,因此,以泛资源观来重新审视和整合旅游开发基础,就能够得到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新结论。例如有的地方虽然旅游资源禀赋一般,但是交通和市场区位优越,人文特征明显,完全有可能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区和先导区。全域旅游开发就是对所有利于旅游业开发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评价,将能够利用到的优势整合在一起,能够培育的产业要素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全域旅游的大开发格局。
全域旅游的开发还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从区域角度审视旅游城市的功能定位,跳出本地看本地旅游承载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内部竞争,一致对外,为全域旅游找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二是要跳出旅游业看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落地。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周期长,环境建设要求高,基础设施投入大,因此,从经济建设角度上看,旅游业的容量和增量是有限的,要实现地方产业的迅速健康崛起,必须是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建设。三是强调特色组团式的开发。全域旅游不是旅游产品的“遍地开发”,不是旅游功能的重复建设,一定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产业特色,立足打造区域标识性项目,并通过品牌特色产品的建设,形成特色旅游产业的组团。

    从沿海旅游经济圈建设看大连市全域旅游开发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基于这个大背景,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受大连市规划局委托,编制《大连市沿海经济圈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既是一个具有战略高度和国家视野的规划,又是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和落地性的十年实施规划。考虑到大连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唯一一座三面临海的城市,而且所有县市级行政单元都临海,同时北部大通道(永青线)又将大连东西海岸相连,正好形成覆盖大连全市域的“环状”格局,因此,本次规划提出了“大连沿海经济圈”的概念,既承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又突出大连滨海优势和多元资源特色的空间形态,体现大连特色旅游经济和城市功能的全域化发展特征。

    1.从旅游城市走向成熟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服务集散地,打造东北亚旅游枢纽

    大连作为面对东北亚,引领大东北的桥头堡和服务枢纽,要从单一的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建设走向目的地功能和集散地功能兼具的区域旅游中心。扩大和完善休闲度假、旅游接待、信息服务、商务会议、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内涵,进一步提高大连在东北亚区域的集散和服务地位,使大连成为中国东北面对东北亚的门户区、形象区和集散区。

    2.从都市旅游走向“都市海洋并举”,形成“钻石项链”的沿海旅游发展格局

    由原来围绕着都市而进行产业要素布局,形成沿海多个功能组团集聚布局的空间发展模式。在“都市海洋并举”的旅游时代下,大连的海岸线就像一条“钻石珍珠项链”,串联十颗如珍珠般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体现了大连有机贯穿的开发格局,而大连核心都市、长山群岛、国际避暑旅游度假区如钻石闪耀……

    3.围绕“双港五中心”的区域功能定位提出大连旅游产品建设

    发挥资源、区位和品牌优势,依托国际邮轮母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双港”,形成东北亚旅游服务的集散地;依托滨海度假中心、商务会议中心、文化节事中心、田园休闲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的“五中心”,形成东北亚旅游度假的目的地。而围绕着大连作为“两港五中心”的区域功能定位,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产品档次,发挥集聚效应,推出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极具吸引力的一流旅游产品。

    4.旅游经济区模式,推动泛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

    (下)

    以旅游产业为主体产业之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聚集整合各类旅游相关产业要素,形成相关产业高度聚合、旅游企业高度集中、具有产业规模效应、实施资源一体化管理的经济区域。旅游经济区不是景区、也不是度假区,而是围绕旅游优化产业结构,联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围绕旅游形成休闲农业,工业围绕旅游形成旅游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围绕旅游业形成旅游服务业,文化围绕旅游形成创意产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产业、就业、生态、民生的协调发展。

    5.可量化、可具化、可考核的目标体系和任务分

    工

    在大连全域旅游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为:打造蓝色旅游经济圈,建设世界滨海旅游名城,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大连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有三层内涵:

    内涵一是建设蓝色旅

    游经济圈。形成环境优美、文化多元、千里延绵、国际著名的中国“国家海岸”,并连通北部“温泉走廊”,构建覆盖大连全域的蓝色海洋旅游目的地。内涵二是建设世界滨海旅游名城。内涵三是“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即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470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12.6亿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以上;到2020年大连旅游总收入达到3200亿元,外汇收入达到20亿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年生产总值的8.5%,旅游业成为大连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