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灾 情 等 级
|
|
灾 况 举 要
|
|
|
|
长 江
|
淮
河
|
黄
河
|
|
辽
河
|
|
|
|
上
|
|
|
|
1865
|
|
|
|
|
|
|
|
|
76
|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江西、北部地区普遍遭受严重水灾,萧山、富阳等县城被淹。江苏南部同时大水。27个州县受灾。安徽寿州大水,“城不没者三版”。
|
|
|
1866
|
|
|
|
B
|
|
|
C
|
|
133
|
淮河大水,豫、皖、苏3省50个县受灾,其中皖北、苏北地区受灾严重,里运河决,里下河地区平地水深丈余。辽河中下游及鄂、皖沿江部分地区水灾。
|
|
|
1867
|
|
|
C
|
|
C
|
|
|
|
125
|
汉江全流域大水,沿江州县普遍遭受严重水灾,陕西岚皋县城被毁,勉县数千年之武侯寺“竟将沦啮”。黄河下游大水,郓城、平阴等县堤决受淹。淮河下游、滦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
|
|
1868
|
|
|
|
|
C
|
|
|
|
154
|
淮河流域永定、滹沱河大水漫溢,宝坻等17州县水灾较重。黄河决河南荧泽县境(今属郑州),黄水经中牟、祥符、陈留、杞县、尉氏、扶沟泻注入淮,灾及安徽。湖南湘阴、平江一带大水,淹死数千余人。陕西部分地区大水成灾。
|
|
|
1869
|
|
|
B
|
|
|
C
|
|
|
151
|
长江中游大水,湘、鄂、赣、皖、苏5省100余县受灾。海河大水,58个州县受灾。
|
|
|
1870
|
|
A
|
B
|
|
|
|
|
|
189
|
该年长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一场洪水。据调查估算,宜昌站洪峰流量达105000m3/s;枝城站洪峰流量110000m3/s。洪水主要来自嘉陵江流域,7月上旬嘉陵江流域和三峡区间发生长时间大雨和暴雨,雨区缓慢东移,嘉陵江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造成了1153年以来最大洪水。这场洪水受灾范围,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估计约30000km2的地区受淹。嘉陵江各河沿岸、重庆至汉口长江沿岸城镇农田普遍遭到淹没,合川、万县、丰都、宜昌等县全城尽成泽国。宜昌以下,圩堤普遍溃决,松滋县庞家湾黄家埠堤潰,形成了今日的松滋河分流入洞庭湖的通道。荆江南岸公安县“大水溃城淹平屋脊”,监利以下荆江北岸堤防多处溃决,汉江平原和洞庭湖区一片汪洋。据统计,湖北省有30余州、湖南省有20余州县遭受严重水灾。此外,豫北、河北承德地区以及淮河下游和辽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
|
|
1871
|
|
|
|
|
C
|
C
|
|
|
171
|
海河大水,80余州县受灾。黄河决山东境内,淹巨野等5县。岷、沱江上游和嘉陵江上游大水。鄂、豫、滇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
|
|
1872
|
|
|
|
|
|
C
|
|
|
108
|
淮河流域永定、滹沱河大水决堤,40余州县受灾。岷江、涪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部分沿江地区及滇中地区水灾。
|
|
|
1873
|
|
|
|
|
C
|
C
|
|
|
148
|
海、滦河大水,武清等78个州县受灾。岷、沱、涪、嘉陵江大水,沿江普遍受灾较重。粤东沿海风暴潮,伤亡数千人。黄河数决山东境内。鲁西北、豫东及辽东半岛部分地区水灾。
|
|
|
1874
|
|
|
|
|
C
|
|
|
|
63
|
黄河决河南郑州,夺贾鲁河入淮,苏北淮阳一带被淹。湖北黄陂和四川灌县、叙永等地山洪灾害严重。珠江口风暴潮灾,香港、澳门等地死万余人。
|
|
|
1875
|
|
|
|
|
|
|
|
|
67
|
黄河中游支流蔚汾河等中小河流特大洪水,晋西地区水灾严重。江西南昌附近特大山洪,淹死千余人。鄂、皖沿江及冀中、滇中等地区水灾。
|
|
|
1876
|
|
|
|
|
|
|
|
|
84
|
赣江上中游、抚河和闽江上游特大洪水,湘江、资水上游同时大水。赣、湘、闽3省20余州县严重水灾。浙江东南部、北部沿海地区,湖北部分沿江州县水灾。
|
|
|
1877
|
C
|
|
|
|
|
|
|
|
74
|
闽江特大洪水,竹歧洪峰流量29800m3/s,福州城被淹,沿江10余州县受灾。珠江流域大水,广东、广西2省20余州县受淹。
|
|
|
1878
|
C
|
|
C
|
|
C
|
|
|
|
114
|
饶河上游、信江、沅江和汉江大水,湘、鄂、赣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浙、闽部分地区同时大水成灾,珠江口风暴潮灾,人员、船只损失惨重。黄河数决山东境内。冀、豫、晋等省局地水灾。
|
|
|
1879
|
|
|
|
|
|
C
|
B
|
|
111
|
辽东半岛沿海诸河和辽河中下游大水,辽西地区严重水灾。山东胶东半岛诸河同时大水成灾。海河流域大水,68州县受灾。甘肃文县、阶州一带发生地震次生水灾,淹死18000人。山西汾河大水。
|
|
|
1880
|
|
|
C
|
|
|
|
|
|
63
|
太湖流域大水,“下田尽淹,舟行数百里不循故道,相枕而死”。冀、皖、粤、桂等省局地水灾。
|
|
|
1881
|
|
|
|
|
|
|
|
|
90
|
苏、浙沿海风暴潮灾,阜宁县淹死5000余人。四川盐源特大山洪,伤亡千余人。嫩江和沂、沭、潍河及赣江大水,部分沿江滨河地区受淹。
|
|
|
1882
|
|
|
C
|
|
B
|
C
|
|
|
200
|
大别山区的浠水、巴河、皖河和皖南山区的青弋江、水阳江以及钱塘江上游同时暴发特大洪水,皖、浙、赣、鄂4省100多县受灾。黄河数决山东境内,淹10余县,淹死人口不可胜计。海河大水,40余州县受灾。广西蒙江、邕江大水。
|
|
|
1883
|
|
|
|
C
|
B
|
B
|
|
|
230
|
海滦河大水,堤决,110余州县受灾。黄河在山东境内决溢43次,口门53处,章丘等处一片汪洋,冲塌齐东县城数十丈,城内水深二三尺。江、淮下游大水,苏、皖北部地区水灾。苏、浙、沪沿海风暴潮灾,海宁县海塘尽决。
|
|
|
1884
|
C
|
|
|
|
B
|
|
|
|
117
|
黄河38次决山东境内,灾民百余万,仅齐河县死伤千余人。江西昌江暴发特大山洪。景德镇一带淹死数千人。海河北系大水,20余州县受灾。珠江水系西江大水,沿江20余州县受灾。
|
|
|
1885
|
B
|
|
C
|
|
B
|
C
|
|
|
176
|
珠江流域大水,西江和三角洲地区40余州县受灾。湘江中下游、洞庭湖区大水,常德、澧县一带淹死万余人。黄河数决山东境内没,历城、章丘等处灾区甚广,被淹人口30余万;长清至济阳、齐东尽被水淹。
|
|
|
1886
|
|
|
|
|
C
|
B
|
C
|
|
204
|
滦河特大洪水,滦县洪峰流量35000m3/s;海河北系各河及沿海诸河同时大水,79余州县受灾。嫩江、辽河大水。20余县受灾。浙、闽、赣3省交界地区30余县暴发山洪灾害。黄河数决山东境内。
|
|
|
1887
|
|
|
|
C
|
B
|
|
|
|
206
|
黄河决河南郑州,淹豫、皖、苏3省40余州县。黄河还数决山东境内,寿张、东明、东阿等县受淹。海河北系各河和淮河中下游大水。川、陕、浙、桂等省局地水灾。
|
|
|
1888
|
C
|
|
|
|
|
|
B
|
|
206
|
浑河、太子河、鸭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据调查估计,浑河沈阳站洪峰流量11900m3/s,鸭绿江荒沟站洪峰流量44800m3/s,辽、吉2省30余州县受灾,死785人。河北北部、山东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同时大水成灾。北京房山县特大山洪泥石流,毁30余村,淹死千余人。西、北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水灾较重。
|
|
|
1889
|
|
|
B
|
|
B
|
|
|
|
253
|
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大水,鄂、皖、苏、浙4省水灾严重。黄河数决山东境内,20余县受灾。冀北、浙西、皖北地区水灾也较严重。川、陕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
|
|
1890
|
|
|
|
|
C
|
B
|
|
|
227
|
海河大水,98个州县受灾。四川岷、沱、涪江大水。黄河中下游、山东南四湖地区水灾。云南局地洪灾严重。
|
|
|
1891
|
|
|
|
|
|
|
|
|
68
|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闽沿海台风暴雨成灾。天津、河南、云南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
|
|
1892
|
|
C
|
|
|
B
|
C
|
C
|
|
220
|
黄河北系大水,40余县受灾。黄河、卫河、运河在山东境内漫决,80余县受灾。辽河中下游、汾河中下游水灾。金沙江特大洪水,长江干流上游出现大洪水。
|
|
|
1893
|
|
|
|
|
C
|
C
|
|
|
179
|
海河大水,部分河流堤决泛滥,60余县受灾,云南省山洪泥石流频发,40余州县受灾。黄河下游受灾。川、桂、辽等省局地洪灾。
|
|
|
1894
|
|
|
|
|
|
B
|
C
|
|
198
|
海、滦河大水泛滥,102个州县受灾,其中68个州县灾情颇重。辽河中下游、浑河、太子河大水,10余州县被淹。
|
|
|
1895
|
|
|
|
|
B
|
C
|
|
|
207
|
黄河中游支流汾、沁、丹河特大洪水,堤决,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严重水灾。黄河及卫、运河决山东境内,20余县被淹。海河大水,57州县受灾。
|
|
|
1896
|
|
B
|
|
|
|
|
|
C
|
180
|
长江上游大水,宜昌洪峰量流71100m3/s,川东、三峡地区水灾较重。松花江中下游水灾。鄂、皖等省局地水灾。
|
|
|
1897
|
|
|
|
C
|
C
|
|
|
|
165
|
淮河中下游大水,皖北、苏北地区水灾较重。黄河在山东境内凌汛决口,10余县被淹。海河流域北部、汉江平原和鄱阳湖区水灾。
|
|
|
1898
|
|
B
|
|
C
|
B
|
|
|
|
233
|
黄河决山东境内,30余县受灾,人员伤亡严重。闽、沱、涪、嘉陵江和长江干流上游及渭河大水,川、陕严重水灾。海河流域北部、滦河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
|
|
1899
|
|
|
|
|
|
|
|
C
|
114
|
松花江中下游大水成灾,自哈尔滨北岸至呼兰间尽成泽国。云南部分地区山洪泥石流灾。雷州半岛风暴潮灾,海康县淹死数千人。赣江大水,沿江20余县水灾。川、黔、豫、鲁、浙等省局地洪灾较重。
|
|